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叠层挤出成型方法对PP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石美浓 张有忱 +4 位作者 谭晶 刘程林 焦志伟 丁玉梅 杨卫民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利用微纳叠层挤出成型设备制备了1层、9层和81层的单一聚烯烃PP材料,且成型设备由实验室自主研发。通过对其力学性能、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的测试,研究了微纳叠层挤出成型方法对PP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扭转叠层单元所产生... 利用微纳叠层挤出成型设备制备了1层、9层和81层的单一聚烯烃PP材料,且成型设备由实验室自主研发。通过对其力学性能、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的测试,研究了微纳叠层挤出成型方法对PP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扭转叠层单元所产生的剪切场使高分子链的取向度和材料的结晶度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晶粒尺寸明显细化;9层、81层试样的结晶度较1层试样分别提高了2.70%、7.57%;晶粒尺寸较1层相比分别缩小了30、42μm;在挤出方向上,9层、81层试样的拉伸强度较1层分别提高了6.73%、16.18%;在垂直于挤出方向上,9层、81层的横向拉伸强度较1层分别提高了10.30%、17.15%,类似于双轴拉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晶粒 结晶度 拉伸力 微纳叠层挤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叠层制备HDPE/PA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安荣 韦良强 +4 位作者 秦舒浩 罗筑 孙静 徐国敏 朱永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0,共4页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酰胺6(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普通共混挤出和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中分散相PA6的形态及分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研究了复合体系中PA6对HDPE基体...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酰胺6(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普通共混挤出和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中分散相PA6的形态及分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研究了复合体系中PA6对HDPE基体熔点和结晶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两种加工方式条件下PA6添加量对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方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HDPE/PA6(质量比85/15)中存在直径约为3μm的纤维;随着PA6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结晶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 原位成纤 微纳叠层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叠层复合材料成型口模结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乾 安瑛 +3 位作者 王小华 谢鹏程 杨卫民 丁玉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5,共4页
使用Moldex3D模流分析软件对微纳叠层喇叭口模内部熔体的流动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阻尼块结构和尺寸的优化,分析了口模内部熔体的流动情况,根据熔体横向速度均匀性设计出最佳口模内结构形式,为微纳叠层复合片材制备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纳叠层 喇叭口模 阻尼块 横向速度 MOLDEX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叠层金属复合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志颖 郭强 张荻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6,共9页
叠层金属复合材料作为材料构型复合化的典型代表,在利用材料组元本征性能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元间的协同、耦合及多功能响应机制。微纳尺度下的叠层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界面结构及特殊的尺寸效应,能充分调控材料内部... 叠层金属复合材料作为材料构型复合化的典型代表,在利用材料组元本征性能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元间的协同、耦合及多功能响应机制。微纳尺度下的叠层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界面结构及特殊的尺寸效应,能充分调控材料内部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制,同时发挥微纳尺度材料优异的本征力学性能,以此来协调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矛盾。目前,叠层金属复合材料在航天、石油、机械、电子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绕微纳叠层金属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综述了其制备工艺和应用现状,总结了其断裂过程中的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探讨了这类材料中特殊的构型化增韧途径,指出可采用先进的微纳米尺度的材料加工与测试技术,结合原位显微结构表征的方法,系统地研究微纳叠层金属材料的断裂机理,以指导对该材料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与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叠层金属 断裂韧性 制备技术 结构 构型复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成纤增强POE弹性体的制备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渝 黄安荣 +3 位作者 孙静 韦良强 罗筑 秦舒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5,108,共4页
利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微纳叠层共挤方法制备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分散相PP在POE基体中形成了长径比很大的微纤,且微纤粗细较均匀;对POE/PP原位成纤增... 利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微纳叠层共挤方法制备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分散相PP在POE基体中形成了长径比很大的微纤,且微纤粗细较均匀;对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研究表明:分散相PP的添加,能够使POE基体的储能模量大幅提高,损耗因子明显下降;拉伸测试研究表明:PP微纤的形成显著提高了POE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当PP质量分数为30%时,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是纯POE的2.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成纤 微纳叠层共挤 形态 动态力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相含量对POE/PT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珈豪 戚远慧 +2 位作者 韦良强 孙静 秦舒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2,共6页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乙烯一辛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E/PTT)原位成纤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分散相PTT含量对其在基体中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讨论了PTT含量对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乙烯一辛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E/PTT)原位成纤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分散相PTT含量对其在基体中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讨论了PTT含量对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PTT对POE基体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相含量的提高,PTT微纤的数量逐渐增加,降低了POE基体的结晶度,当POE/PTT质量比为85/15时,拉伸强度较纯POE提高了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原位成纤 微纳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