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水中浊度及有机物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勇锋 荣宏伟 +1 位作者 张可方 张朝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2,184,共4页
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浊度和有机物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硫酸铝投加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下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及有机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5... 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浊度和有机物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硫酸铝投加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下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及有机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5%以上,优于传统的处理工艺,但该工艺受磁滤速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大梯度 浊度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金属离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勇锋 张可方 +1 位作者 张朝升 荣宏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2,共4页
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铁、铜、锰、锌、铅5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当硫酸铝投加量为12 mg/L、Fe3O4投加量为15 mg/L、磁场强度为0.267 T、滤速50 m/h、絮凝时间为8 min、搅拌速度为150 r/min时,该... 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铁、铜、锰、锌、铅5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当硫酸铝投加量为12 mg/L、Fe3O4投加量为15 mg/L、磁场强度为0.267 T、滤速50 m/h、絮凝时间为8 min、搅拌速度为150 r/min时,该工艺对铁、铜、铅3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4%、67.9%、69.3%,但对锰和锌离子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平均去除率仅为6.9%、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大梯度 场强度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钚废水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军 汪涛 +2 位作者 张东 刘学军 傅依备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为了有效地应用絮凝沉淀与中空纤维膜微滤(CMF)组合工艺处理低放射性的含钚废水,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硫酸亚铁的最佳加入量为ρ(Fe^2+)=35~60mg/L,出水pH控制在6.5~9.0,钚去除率大于99.9%。同时... 为了有效地应用絮凝沉淀与中空纤维膜微滤(CMF)组合工艺处理低放射性的含钚废水,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硫酸亚铁的最佳加入量为ρ(Fe^2+)=35~60mg/L,出水pH控制在6.5~9.0,钚去除率大于99.9%。同时还对含U,Am的Pu废水处理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的实验工艺流程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MF工艺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单级处理的总α去除率达到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组合工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态运行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娄敏 王毅力 +2 位作者 侯立安 刘杰 廖柏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8-493,共6页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为0.45mg/L,UV254nm在0.0033左右波动,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以流程2运行的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处理3种水样时的膜清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0.75mg/L左右波动,UV254nm大都远小于0.0075,有时甚至为0。水样1和水样3的UV254nm平均值为0.0054,水样2的最低,平均值为0.0033,脱盐率只有6%~10%。以PACl为絮凝剂时,集成系统有较强的适应原水水质变化的能力。预处理中活性炭柱的存在提高了MN1812A型纳滤膜清水样的水质,但并没有延长膜的使用周期。这也表明膜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来自无机物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絮凝-逆流气浮-集成工艺 腐殖酸 聚合氯化铝 动态运行工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消毒剂投加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勇锋 刘涛 陈秋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珠江水为原水,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和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比较两工艺对水中COD_(Mn)、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去除效果;并以次氯酸钠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研究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消毒剂的减量及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 以珠江水为原水,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和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比较两工艺对水中COD_(Mn)、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去除效果;并以次氯酸钠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研究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消毒剂的减量及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COD_(Mn)、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处理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61.6%、99.9%和94.4%,明显优于传统给水处理工艺;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为3 mg/L时能满足GB5749-2006消毒要求,传统工艺则需要4 mg/L;消毒2 h时三卤甲烷生成量为3.80μg/L,比传统工艺低0.66μg/L;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减少消毒剂的投加和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控制起到很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 传统给水处理工艺 消毒剂 余氯含量 消毒副产物 三卤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