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上油田微粒运移堵塞井解堵控砂一体化工作液体系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吴绍伟
周泓宇
林科雄
袁辉
罗刚
胡友林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1-396,共6页
-
基金
中海油南海西部上产2000万方专项“南海西部在生产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部分研究成果(CCL2019ZJFN1202)。
-
文摘
针对海上油田微粒运移堵塞井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采用酸化解堵后再防砂的常规工艺措施往往存在作业工期长、成本费用较高以及施工效果较差等缺点,因此,开展了解堵控砂一体化工艺措施研究。室内以复合有机酸HCW-2、树脂HWR301S和固化剂HWR302S为主要处理剂,研制了一套适合海上油田微粒运移堵塞井的解堵控砂一体化工作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控砂能力较强,在高流量(120 mL/min)和长时间(720 min)驱替作用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控砂效率;注入解堵控砂一体化工作液可以有效解除微粒运移产生的堵塞伤害,并且注入流速越大,解堵效果越好;另外,该体系还具有较低的黏度、pH值和表面张力,有利于其注入和返排,体系的防膨性能、缓蚀性能和稳定铁/钙离子性能较好,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并不会对地层造成二次伤害。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研制的解堵控砂一体化工作液体系能够在解除微粒运移堵塞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控砂效果,达到长效解堵增产的目的。
-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微粒运移堵塞
酸化解堵
控砂
一体化
-
Keywords
Offshore oil fields
Particle migration blockage
Acid plugging
Sand control
Integration
-
分类号
TE2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疏松砂层微粒运移特征及对油井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李会平
陈现华
李良川
刘晓娟
-
机构
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6期31-34,共4页
-
文摘
微粒运移伤害是疏松产层一种比较普遍又相当严重的地层伤害。本文着重讨论了水动力作用下孔隙微粒运移条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驱动流体对运移产生的影响。最后应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比分析了冀东油田馆陶组产层微粒运移伤害后油井的几种典型动态特征。
-
关键词
微粒堵塞
地层损害
运移
油田动态分析
-
Keywords
Particle plugging, Grain, Performance, Formation damage, Migration,Jidong Oilfield
-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粒度法研究地层微粒释放机理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华明琪
贺承祖
何永江
-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应化系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6年第2期34-35,48,共3页
-
文摘
通过测量粉碎后的储层岩石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及用各种酸化液处理后在水中的粒度分布变化规律,研究了水敏和酸敏中微粒释放趋势。对两种砂岩样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无机和有机电解质对地层微粒释放趋势的抑制作用同岩石成分密切相关,用盐酸和土酸处理砂岩岩样后未见到微粒释放有增加的趋势。
-
关键词
微粒堵塞
油层损害
岩石分析
颗粒特征
-
Keywords
Clay Stabilization
Formation Damage
Fines Migration
-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多分散悬浮体沉积的动力学特征
- 4
-
-
作者
蒲春生
张绍槐
-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63-70,共8页
-
文摘
采用拉格朗日方法,通过描述微粒的运动轨迹,研究了多分散悬浮固体微粒向孔道表面沉积的微观动力学特征,给出了五种不同沉积方式的判定条件,通过对流场的修正,得到了微粒液度的宏观变化与局部沉积特性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悬浮颗粒
微粒堵塞
地层损害
-
Keywords
Suspended particle
Particle plugging
Formation damage
Dynamies
Hydrodynamics in porous media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地层损害原因
- 5
-
-
作者
邵振世
-
机构
四川石油局天然气研究所
-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8年第1期50-54,共5页
-
文摘
地层损害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固体微粒堵塞,珠泡阻塞及润湿性坏变等三个方面。固体微粒堵塞通常是导致地层损害的主要原因。损害地层的固体可以来自下述五种情况:外部固体微粒入侵地层,地层内部的粘土水化膨胀分散,地层内部固有的松散微粒运移桥堵,外侵流体与地层内部流体反应生成沉淀,地层内部溶液中的固相溶质析出。
-
关键词
地层损害原因
油气井
固体微粒堵塞
珠泡阻塞
润湿性坏变
-
分类号
TE2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