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206例无冠心病对照者MTP-493G/T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MTP-493G/T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同时观察MTP-493G/T对血脂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三种基因型,GG型发生频率最高,GT型次之,TT型发生频率最低。冠心病组TT基因型频率(6%)高于对照组(3%)(P<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1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TT基因型TG、LDL-C水平高于GG型(P<0.05),而TC、HDL-C和LP(a)水平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的OR值为2.14(95%CI1.22~6.56,P=0.01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不依赖TT基因型升高TG、LDL-C的作用。结论: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493TT基因型可能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其作用不依赖于TT基因型对TG、LDL-C的影响。展开更多
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转运的过程中,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binding protein 1,GPIHBP1)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GPIHBP1缺失时,LPL被错误定位于细胞间隙,导致动物机体出现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Gpihbp1基因突变可致人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本文就GPIHBP1分子在动物机体健康和疾病状况下的生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脂解代谢中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206例无冠心病对照者MTP-493G/T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MTP-493G/T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同时观察MTP-493G/T对血脂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三种基因型,GG型发生频率最高,GT型次之,TT型发生频率最低。冠心病组TT基因型频率(6%)高于对照组(3%)(P<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1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TT基因型TG、LDL-C水平高于GG型(P<0.05),而TC、HDL-C和LP(a)水平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的OR值为2.14(95%CI1.22~6.56,P=0.01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不依赖TT基因型升高TG、LDL-C的作用。结论: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493TT基因型可能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其作用不依赖于TT基因型对TG、LDL-C的影响。
文摘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转运的过程中,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binding protein 1,GPIHBP1)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GPIHBP1缺失时,LPL被错误定位于细胞间隙,导致动物机体出现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Gpihbp1基因突变可致人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本文就GPIHBP1分子在动物机体健康和疾病状况下的生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脂解代谢中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