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与中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复合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敬 胡金蓉 +2 位作者 苟园园 姚隆 曹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至2023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30例HTG-AP患者,先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炎症复合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C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D-D等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筛选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危险因素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通过Bootstrap法(n=1000)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青年组(n=127)与中老年组(n=103)间NLR、PLR、MLR、SIRI、SII、CLR和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青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68)相比,重度组(n=59)中的NLR、CLR、SIRI、SII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老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54)相比,重度组(n=49)中的CLR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升高是青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1.458,95%CI 1.107~1.920);D-D水平(P=0.001,OR=2.267,95%CI 1.413~3.637)和CLR(P=0.003,OR=1.007,95%CI 1.003~1.012)是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D-D预测青年和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653和0.741,敏感度分别为67.8%和57.1%,特异度分别为72.1%和88.9%;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63.3%和70.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D-D与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3,P=0.321)。D-D的预测效能在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中输出的AUC为0.73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0%。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TG-AP患者在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方面存在差异。D-D和CLR分别是青年、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D对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病情进展 炎症复合指标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年龄 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 青年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转移蛋白基因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睿 陈莉明 +2 位作者 孙蓓 常宝成 于德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0,共1页
既往研究证实了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关系,那么MTP基因启动子区域常见的多态性-493G/T是否影响调脂药物的疗效?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血脂水平 患者 基因启动子区域 血脂异常 调脂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叶健强 蒋立 王继文 《黄牛杂志》 2005年第2期50-5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的结构、功能。并展望了MTP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粒体甘油转运蛋白 结构 功能 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洁 朱铁兵 +4 位作者 倪国贞 杨志健 王连生 曹克将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206例无冠心病对照者MTP-493G/T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MTP-493G/T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同时观察MTP-493G/T对血脂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三种基因型,GG型发生频率最高,GT型次之,TT型发生频率最低。冠心病组TT基因型频率(6%)高于对照组(3%)(P<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1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TT基因型TG、LDL-C水平高于GG型(P<0.05),而TC、HDL-C和LP(a)水平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的OR值为2.14(95%CI1.22~6.56,P=0.01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不依赖TT基因型升高TG、LDL-C的作用。结论: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493TT基因型可能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其作用不依赖于TT基因型对TG、LDL-C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微粒体甘油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甘油三酯调控大鼠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5
作者 亚宛鑫 李欣萍 +6 位作者 张婧婕 方胜凯 丁一鸣 蒋雅萍 郁永辉 李洪岩 王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0,共11页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是天然存在于棕榈油、母乳中的膳食脂肪,作为新型功能配料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生产,但MCT发挥脂代谢调控作用的靶点尚不清晰。借助大鼠模型验证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究了MCT调控脂...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是天然存在于棕榈油、母乳中的膳食脂肪,作为新型功能配料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生产,但MCT发挥脂代谢调控作用的靶点尚不清晰。借助大鼠模型验证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究了MCT调控脂代谢的潜在作用和靶点。动物模型研究证实:MCT营养干预大鼠未出现肝肾毒性,表明MCT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MCT营养干预降低了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抑制了睾周脂肪堆积等。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MCT代谢产物辛酸、癸酸的潜在作用靶点与脂代谢相关基因存在27个交集靶点,且潜在参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脂代谢相关通路及脂肪酸结合与转运调控。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也表明,MCT可剂量依赖地下调小肠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研究结果表明,MCT营养干预可下调FABP4等蛋白表达继而影响脂肪酸吸收转运,并降低血脂水平、缓解脂肪堆积等,进而调节机体脂代谢。研究旨在明确MCT调控脂代谢的作用及其潜在靶点,为MCT应用于脂代谢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 作用靶点 网络药理学 脂代谢 脂肪酸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清敏 丁红霞 叶晓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54-3060,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为≤7 d组、>7 d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维生素D、TG/HDL-C水平,分析维生素D、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TG/HDL-C水平,相对危险度(R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维生素D、TG/HDL-c联合对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交互作用及预测价值。结果>7 d组住院时间长于≤7 d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HDL-C高于≤7 d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7 d组,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患者占比高于≤7 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负相关(r=-0.733,P<0.001),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正相关(r=0.830,P<0.001);校正后logistic回归显示,维生素D(95%CI:0.482~0.694)、TG/HDL-C水平(95%CI:1.053~1.392)仍是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维生素D不足、缺乏、严重缺乏患者TG/HDL-c水平高于充足患者(P<0.05);维生素D缺乏与TG/HDL-C升高共存所致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7 d的RR为15.867,为次相乘模型;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的AUC为0.929,大于维生素D、TG/HDL-c(Z=3.849、3.526,P<0.05)。结论住院T2DM患者维生素D、TG/HDL-C与血糖达标时间密切相关,二者同时暴露可影响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且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交互作用 2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突变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涛 林青云 +4 位作者 曾文和 陈婉姗 潘妙鹃 黄尚志 彭智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突变及对酶功能的影响,从脂代谢途径探讨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高甘油三酯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LPL基因进行研究。利用P... 目的 研究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突变及对酶功能的影响,从脂代谢途径探讨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高甘油三酯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LPL基因进行研究。利用PCR-SSCP、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LPL基因的启动子和10个外显子区域进行突变检测,针对特异位点进行体外定点突变和酶活力表达研究,利用网上工具平台Swiss-PDB Viewer对正常和突变蛋白进行二级结构模拟分析。结果 在177例高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患者中检测到4种错义突变:Ala71Thr、Val181Ile、Gly188Glu和Glu242Lys,在正常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组中没有检出以上突变。这4种突变位于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并分别在高度保守的外显子3、5及6区域。体内和体外酶活力研究表明,这4个突变均引起了酶活力降低甚至失活,其改变程度可以从它们所在序列的保守性、在酶功能结构域中的相对位置、相应的二级结构改变和氨基酸特性获得解释。结论 在受累个体中,LPL突变是引起患者血浆甘油三酯升高的直接原因,是其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 甘油血症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中玉 高传玉 +3 位作者 黄克钧 张嘉莹 陈岩 牛振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 3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0 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血脂中总胆固...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 3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0 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 C及HDL C含量 ,计算LDL C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的比值。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LDL C及LDL C/HDL C比值明显增高 ,HDL C显著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0 1) ,而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别。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冠心病的危险性与LDL C/HDL C比值呈正比 ,与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无显著相关。  结论 :LDL C/HDL C比值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而甘油三酯 /HDL C比值的预测价值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 诊断 预测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与冠心病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巍 李靓 +1 位作者 尹卫东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为特征的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公认的危险因素,而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TRLs)与CHD的关系仍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将... 以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为特征的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公认的危险因素,而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TRLs)与CHD的关系仍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将从分子遗传学视角,综述最新与TRLs代谢相关的载脂蛋白、酶及调节因子等候选基因突变对CHD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CHD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富含甘油蛋白 甘油 蛋白脂酶 载脂蛋白C-III 载脂蛋白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宁玲 王及华 陈琦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甘油三酯 (TG)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dLDL)的变化规律及洛伐他汀调脂药物对其的干预效果。  方法 :按照 1 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高血压联盟 (ISH)高血压的标准入选 1 32例高... 目的 :研究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甘油三酯 (TG)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dLDL)的变化规律及洛伐他汀调脂药物对其的干预效果。  方法 :按照 1 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高血压联盟 (ISH)高血压的标准入选 1 32例高血压患者 ,其中高血压无合并症 58例 ,高血压伴糖尿病 74例 ,根据TG水平分为TG正常组 (TG <1 7mmol/L ,n =52 ) ,TG增高组 (TG≥ 1 7mmol/L ,n =80 )。对上述患者进行每日洛伐他汀 2 0mg治疗 ,共 8周。治疗前后进行血脂 5个组分的测定。  结果 :①所有高血压患者TG增高组SdLDL及TG值均明显高于TG正常组 (P <0 0 5~ 0 0 1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于TG正常组 (P <0 0 1 ) ,均有显著差异。两组中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无差异。②洛伐他汀可使高血压合并糖尿病TG增高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 ,治疗前TG增高组的SdLDL及TG值增高的程序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TG正常组 ,TG增高组SdLDL的增高与TG的升高呈正相关 (γ =0 4 2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 ,当TG≥ 1 7mnol/L时 ,其SdLDL呈增高趋势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 ,并伴有相关的SdLDL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 洛伐他汀 血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铁兵 王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7-298,共2页
为了解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比较了95名正常人和58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PvuⅡ、HindⅢ等位基因P+、P-及H+、H-的频率,结果显示,高甘油酯血症的患者P+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蛋白 高脂血症 基因多态性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HBP1分子与血浆中甘油三酯脂蛋白脂解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延志 岑王敏 +2 位作者 邢淑华 陈建宁 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5-672,共8页
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 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转运的过程中,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binding protein 1,GPIHBP1)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GPIHBP1缺失时,LPL被错误定位于细胞间隙,导致动物机体出现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Gpihbp1基因突变可致人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本文就GPIHBP1分子在动物机体健康和疾病状况下的生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脂解代谢中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微粒血症 内皮细胞 GPIHBP1 LPL 甘油血症 蛋白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CⅢ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瑾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能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及肝脏对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TRLs)残体的摄取,在调节TRLs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发生的APOC3基因突变对人血浆apoCⅢ和甘油三酯浓... 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能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及肝脏对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TRLs)残体的摄取,在调节TRLs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发生的APOC3基因突变对人血浆apoCⅢ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有影响。小鼠过表达人apoCⅢ可产生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而APOC3基因敲除小鼠则表现为明显的低甘油三酯血症。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及内分泌因素也会对apoCⅢ的代谢产生影响,这使得以apoCⅢ代谢为靶点来优化脂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蛋白 甘油血症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酰基-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BmAGPATγ的表达特征分析
14
作者 马达 周思 +4 位作者 顾颖 时佳园 秦笙 李木旺 孙霞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代谢在其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1-acyl-sn-glycero-3-phosphoacyltransferase(AGPAT)是催化溶血磷脂酸(LPA)和脂肪酰基辅酶A生成磷脂酸(PA)的关键...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代谢在其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1-acyl-sn-glycero-3-phosphoacyltransferase(AGPAT)是催化溶血磷脂酸(LPA)和脂肪酰基辅酶A生成磷脂酸(PA)的关键酶。通过SilkDB 3.0数据库和序列比对鉴定了家蚕5个BmAGPAT成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mAGPATγ是一个包含33个磷酸化位点的跨膜蛋白,并且与人和果蝇中的脂滴蛋白AGPAT3/4有较强的保守性。通过qRT-PCR技术对BmAGPATγ的组织时期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BmAGPATγ在家蚕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受到蜕皮激素正调控。过表达和干扰BmAGPATγ的表达能够促进或抑制TG代谢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显示BmAGPATγ具有高度保守性,可能参与家蚕生长发育、TG合成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AGPAT蛋白 甘油 生物信息学分析 蜕皮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汉族载脂蛋白A5(c.553G/T)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晓 戴华玉 +2 位作者 王业忠 耿争光 张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86-3390,共5页
目的:探讨ApoA5基因c.553G/T多态性与遵义汉族HTG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分析103例HTG患者和165例正常对照者ApoA5 c.553G/T多态性及地区分布差异。结果:两组中ApoA5c.553G/T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c.553T基因在... 目的:探讨ApoA5基因c.553G/T多态性与遵义汉族HTG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分析103例HTG患者和165例正常对照者ApoA5 c.553G/T多态性及地区分布差异。结果:两组中ApoA5c.553G/T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c.553T基因在HTG组中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对HTG具有独立影响(OR=15.768,95%CI:5.916~42.025,P〈0.001);与我国汉族正常人群比较明显低于台湾、江苏和湖北(P〈0.05),与湖南和新疆相似(P〉0.05);在HTG人群中,与江苏相似(P〉0.05),明显高于新疆、低于台湾(P〈0.05)。结论:ApoA5 c.553G/T多态与遵义汉族HTG发病存在相关性及地区差异,c.553T基因可能是HTG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血症 载脂蛋白A5基因 c.553G/T多态 遵义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国华 钟山 +3 位作者 杨萍 李忠 茅沈丽 邹记兴 《河北渔业》 2011年第10期4-6,24,共4页
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杂交鳢(乌鳢♂×斑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同。结果显示,在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上,杂交鳢均与其父本(乌鳢)无显著性差异,与其母本(斑鳢)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杂交鳢(乌鳢♂×斑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同。结果显示,在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上,杂交鳢均与其父本(乌鳢)无显著性差异,与其母本(斑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杂交鳢则与其父本(乌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其母本(斑鳢)无显著性差异;在甘油三酯含量上,杂交鳢与其父母本均无显著性差异。杂交鳢的双亲乌鳢和斑鳢在这4个检测指标中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杂交鳢在白蛋白及总蛋白含量上与其父本(乌鳢)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而在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上与其母本(斑鳢)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在甘油三酯的含量上则与其双亲都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乌鳢 斑鳢 血清蛋白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与静脉血气及甘油三酯的关系
17
作者 刘振启 伍汉文 +1 位作者 超楚生 周智广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95-397,共3页
观察了30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与静脉血气及甘油三酯的关系。发现肾病组FBG、HbA_1、TG、PVO_2及SvO_2均显著高于无肾病组;24h尿蛋白量与HbA_1、TG、PvO_2及SvO_2呈正相关;TG与FBG、PVO_2及SvO_2呈正相关、与PvCO_2呈负相关。认为蛋白尿... 观察了30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与静脉血气及甘油三酯的关系。发现肾病组FBG、HbA_1、TG、PVO_2及SvO_2均显著高于无肾病组;24h尿蛋白量与HbA_1、TG、PvO_2及SvO_2呈正相关;TG与FBG、PVO_2及SvO_2呈正相关、与PvCO_2呈负相关。认为蛋白尿的产生与组织缺氧有关。肾病时易致高甘油三酯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尿 血气分析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糖脂蛋白电泳结合酶显色测定血清各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及其临床应用
18
作者 孙翠平 汪俊军 庄一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各种脂蛋白中甘油三酯 ( TG)的简便方法。  方法 :通过脂蛋白电泳分离脂蛋白 ,用 TG酶试剂 ( GPO- Trinder反应法 )与电泳后区带中 TG反应而呈色。在 52 0nm波长处扫描得各种脂蛋白区带中 TG的百分率。以总 TG浓度...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各种脂蛋白中甘油三酯 ( TG)的简便方法。  方法 :通过脂蛋白电泳分离脂蛋白 ,用 TG酶试剂 ( GPO- Trinder反应法 )与电泳后区带中 TG反应而呈色。在 52 0nm波长处扫描得各种脂蛋白区带中 TG的百分率。以总 TG浓度乘以各自百分率 ,得各脂蛋白中TG的含量。  结果:与超离法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 HDL- TG:r=0 .873,VL DL- TG:r=0 .955,L DL - TG:r=0 .912。高、中、低浓度平均批内、批间变异系数 ( CV)分别为 :HDL - TG:9.93%、14.1% ;VL DL- TG:5.3%、7.1% ;L DL- TG:5.6%、7.0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HDL- TG:88.8% ,VL DL- TG:93.4 % ,LDL- TG:91.7%。  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 ,是精确定量脂蛋白中 TG的理想方法。该法测定 116例健康人及 54例冠心病患者的结果显示 :总 TG、L DL- TG、L DL- TG/ L 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电泳 酶显色 冠心病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能量浓度对轻重型生长鸡血清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浓度的影响
19
作者 李杰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16,共5页
试验观察饲粮能量浓度对轻型(蛋鸡)和重型(肉鸡)(0——10周)鸡血清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浓度的影响。饲粮能量浓度分别为11.38(低能,LE)、12.34(对照,中能,ME)和13.22(高能、HE)KJ/g,三个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均为19%。每两周测定试禽饥... 试验观察饲粮能量浓度对轻型(蛋鸡)和重型(肉鸡)(0——10周)鸡血清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浓度的影响。饲粮能量浓度分别为11.38(低能,LE)、12.34(对照,中能,ME)和13.22(高能、HE)KJ/g,三个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均为19%。每两周测定试禽饥饿12小时后和采食(8和10周龄)1.5小时后的血清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浓度。在饥饿状态下,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除6周龄外,肉鸡均显著地高于蛋鸡(P<0.05),在两类型鸡中,对照组有高于低能组及高能组的趋势(肉鸡P>0.05,蛋鸡P<0.05)。血清β——脂蛋白浓度既不受饲粮能量浓度的影响也不受品种类型的影响。二类型鸡二种血液成分随周龄变化的趋势相同,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有随周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血清β——脂蛋白浓度在周龄间的变化不显著。在采食状态下,二种血液成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饥饿状态(P<0.01)。饲粮能量浓度对蛋鸡和肉鸡有不同的效应,蛋鸡的两种血液成分不受影响。肉鸡高能饲粮组的两种血液成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及低能组(P<0.05)。这似乎表明添加脂肪可降低肝脂肪的合成,加速血液脂肪进入组织中,导致体脂肪合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鸡 重型鸡 饲粮能量浓度 甘油 β——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缺陷的极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小鼠胰腺炎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鲍红梅 陈莉 +3 位作者 杨菲 王宇辉 张晓红 刘国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利用一种特殊的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缺陷的极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小鼠,作为HTG性胰腺炎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其胰腺炎发病特点。方法:检测野生型及LPL缺陷的遗传性极度HTG小鼠血浆淀粉酶活性并观察胰腺的形态学改变,研究自发性胰... 目的:利用一种特殊的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缺陷的极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小鼠,作为HTG性胰腺炎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其胰腺炎发病特点。方法:检测野生型及LPL缺陷的遗传性极度HTG小鼠血浆淀粉酶活性并观察胰腺的形态学改变,研究自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情况;通过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诱导小鼠发生急性胰腺炎(AP),研究HTG时胰腺炎易感性的变化。结果:对胰腺组织的病理观察表明,LPL缺陷小鼠中约34.5%可发生自发性胰腺炎,特点主要为炎细胞浸润和腺泡破坏,有时伴纤维化和出血,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TG水平呈正相关(r=0.604,P<0.05),血浆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L-Arg诱导的LPL缺陷实验组小鼠胰腺炎病理损害明显重于野生型实验组(P<0.01),但两组间血浆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LPL缺陷的HTG小鼠可发生自发性胰腺炎,对于L-Arg诱导的AP比野生型小鼠更加易感,为进一步研究HTG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甘油血症 蛋白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