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中超微类脂体特征和演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1 位作者 赵长毅 刘德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吐哈盆地侏罗系煤进行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微米级以下超微类脂体普遍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和一些粗粒体之中。常规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超微类脂体,在镜质体反射率Ro0.50%~0.70%... 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吐哈盆地侏罗系煤进行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微米级以下超微类脂体普遍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和一些粗粒体之中。常规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超微类脂体,在镜质体反射率Ro0.50%~0.70%时,煤中超微类脂体数量一般为8%~12%。超微类脂体的光性演化明显领先于壳质组形态组分孢子体和角质体,它是吐哈侏罗系煤中重要的生油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类脂体 有机岩石学 吐哈盆地 煤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太原组镜质组中的超微类脂体及其煤性质异常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3 位作者 傅家谟 刘德汉 赵师庆 史国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华北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华北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体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和其化学性质紧密相关。从超微组分层次解释了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性质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讨论了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和煤还原程度问题,提出成煤过程中明显菌藻类低等生物贡献是太原组煤性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地层 微类脂体 太原组 镜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东部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和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宇 傅家谟 +3 位作者 刘德汉 何萍 赵师庆 史国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7-15,共9页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采自华北东部鲁南和苏北18个矿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采自华北东部鲁南和苏北18个矿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与其化学工艺性质紧密相关。从超微组分层次的角度解释了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性质差异性的原因,并分析讨论了镜质体类型、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提出成煤过程中明显的菌藻类低等生物贡献是太原组煤性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煤中镜质组 结构 微类脂体 煤性质异常性 化学工艺性质 透射电子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阿奇霉素微类脂体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梅 钟萌 +3 位作者 冯悦 罗见春 张奇娆 张景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采用Wagner-Nelson法和反卷积分法评价阳离子阿奇霉素微类脂体(azithromycin cationic micron niosomes,ACMNS)的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动态膜透析法研究ACMNS的体外释放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灌胃ACMN... 目的采用Wagner-Nelson法和反卷积分法评价阳离子阿奇霉素微类脂体(azithromycin cationic micron niosomes,ACMNS)的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动态膜透析法研究ACMNS的体外释放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灌胃ACMNS和阿奇霉素(AM)后的血药浓度,通过一室模型Wagner-Nelson法和反卷积分法评价ACMNS的体内外相关性。结果以体内吸收百分数Fa和输入函数R分别与体外累积释放率X建立的线性方程分别为:Fa=3.0524X-5.7709,r=0.8976、R=2.3413X-58.687,r=0.5217,r<r_((2,0.05))=0.9500(P<0.05)。结论ACMNS的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微类脂体 药代动力学 WagnerNelson法 反卷积分法 内外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及二连盆地侏罗系煤微类脂组分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德汉 孙永革 +4 位作者 申家贵 傅家谟 盛国英 王昌桂 龙道江 《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9-316,T002,共8页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煤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煤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煤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煤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煤的西山窑组和八道...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煤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煤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煤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煤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煤的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类脂组含量很少超过10%,但是一些煤样的热解分析中S_1可高达5-23mg/g,S_2可达150─200mg/g,HI(烃/有机碳)可高达150─350mg/g生烃、含烃性能较好。进一步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本区一些薄层状、条带状煤层的基质镜质体和叶结构镜质体中微类脂组含量比较丰富,微区定量统计含量在3%─18%左右。这种富含微类脂组的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在煤成油气中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多数微类脂体在煤中常成点线状、似层状、充填状、网络状分布,可能有利于煤成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类脂体 扫描显 煤系 油气田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定超高有机硫煤中的细菌体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雷加锦 濮英英 任德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6-461,共6页
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贵定超高有机硫煤的镜质组,识别出了多种形态的有机体似的细菌物体,其大,1~2μm,内部具层圈状结构或不均一状物质分布,与之共生有大量的0.1~1μm大小的超微类脂体。实验还发现,镜质组中细菌... 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贵定超高有机硫煤的镜质组,识别出了多种形态的有机体似的细菌物体,其大,1~2μm,内部具层圈状结构或不均一状物质分布,与之共生有大量的0.1~1μm大小的超微类脂体。实验还发现,镜质组中细菌体与超微类脂体越富集,有机硫含量就越高,荧光性越强。这意味着细菌活动是导致煤性质异常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硫煤 细菌 微类脂体 透射电镜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