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阵列的构筑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亮 张洪华 +3 位作者 郑唯璐 游奥骐 欧阳志勇 曹俊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3-1754,共12页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该复合结构阵列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的灵敏度和均一性。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温度从25℃升高至100℃时,ZIF-8纳米颗粒的数量逐步增多,同时尺寸随之增大,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峰和衍射峰均发生了红移。当水热反应时间从10 min增至60 min时,ZIF-8纳米颗粒从围绕Au纳米颗粒选择性生长到蔓延至整个材料表面。在样品表面沉积特定厚度的Ag膜后,测得4-氨基苯硫酚(4-ATP)和罗丹明6G(R6G)两种探针分子的检测极限均为10-11mol·L^(-1),4-ATP和R6G的SERS强度与分子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1和0.9844。随机选取10个不同位置测试4-ATP的SERS谱图,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86%,表明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作为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 有序性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减反膜的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鑫 周伯川 +1 位作者 张耀举 刘思远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152,共7页
介绍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的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双重减反膜。微米阵列结构模板图案由常规的激光直写光刻机光刻而成。微米阵列结构被复制到PDMS薄膜上,对PDMS薄膜进行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处理后在微米阵列结构上形成纳米褶... 介绍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的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双重减反膜。微米阵列结构模板图案由常规的激光直写光刻机光刻而成。微米阵列结构被复制到PDMS薄膜上,对PDMS薄膜进行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处理后在微米阵列结构上形成纳米褶皱结构,从而低成本制备出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双重减反膜。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的PDMS减反膜可以将高效率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相对效率提高4.6%以上,相对反射率减小30%以上,并使减反膜表面的水接触角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反膜 硅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反射率 微米-纳米阵列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凯兵 肖侠 +1 位作者 陈振华 李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98-1402,共5页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球是由许多纳米粒子聚集而成的中空微米级微球;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树脂吸油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到达饱和吸油率所需时间减少;交联剂用量为3%(质量分数)的树脂吸油性能达到最好,对甲苯、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20.78及28.32g/g,4h内对甲苯的吸收基本饱和;而采用悬浮聚合所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对甲苯和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11.26、24.18g/g,12h吸油达到饱和;喷雾干燥及悬浮聚合制备的树脂与水的接触角分别为111.14与85.39°,表面能分别为38.10与42.85mJ/m2,采用喷雾干燥制备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喷雾干燥 微米-纳米复合结构 中空微球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WC-8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眉 刘清才 +1 位作者 黄志强 刘清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4-497,共4页
为研究纳米Al2O3粒子对WC-8Co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微米WC-8Co中掺杂纳米Al2O3粒子制备了Al2O3/WC-8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烧结密度、抗弯强度、显微硬度、冲击韧性以及耐磨性等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应用SEM进行了显微结构分... 为研究纳米Al2O3粒子对WC-8Co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微米WC-8Co中掺杂纳米Al2O3粒子制备了Al2O3/WC-8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烧结密度、抗弯强度、显微硬度、冲击韧性以及耐磨性等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应用SEM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3%纳米Al2O3及0.8%RE的Al2O3/WC-8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磨损失重较WC-8Co降低了约10/11,组织得到明显细化,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断裂机理为微孔聚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米复合材料 掺杂 力学性能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u)-SiO_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伦宁 吴俊森 +1 位作者 马希骋 温树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金(钌)-二氧化硅纳米-微米复合粒子 微观结构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u)-SiO_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精细结构研究
6
作者 马希骋 蔡元华 +2 位作者 伦宁 温树林 豆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3-797,共5页
在制备出高性能的Au(Ru) SiO2 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的基础上 ,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等现代手段 ,研究了该复合粒子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在结构上呈现类似天体星云式的多层次结构 ... 在制备出高性能的Au(Ru) SiO2 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的基础上 ,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等现代手段 ,研究了该复合粒子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在结构上呈现类似天体星云式的多层次结构 ,可区分为三级 ,其中一级结构是在微米尺度上 ,该层次上的SiO2 微粒是整个复合粒子的承载骨架 ,其粒度均匀 ,分散性好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其所包含的功能金、钌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 ;二级结构是在纳米尺度上 ,观察发现 ,金、钌纳米粒子相对均匀地镶嵌在第一结构层次的SiO2 微粒中 ,它们是整个材料的性能载体 ,对材料性能起决定作用 ,研究指出进一步适度降低第一层次的SiO2 微粒的粒径有望进一步降低甚至消除其中金、钌纳米粒子间的团聚 ;三级结构为金、钌纳米晶粒的高分辨晶格像 ,表明纳米晶表面原子点阵存在畸变。研究还指出 ,在该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中 ,金属金、钌的纳米粒子是以机械混合形式存在 ,不形成合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u)-SiO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米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 粒级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爱民 孙康宁 +2 位作者 尹衍升 卢志华 毕见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本文主要对纳米氧化锆与羟基磷灰石(HAp)复合制备纳微米复合HAp-Zr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用XRD分析了原料及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用IR研究了HAp粉体的结构,发现所制备HAp纯度高,羟基稳定存在。用TEM观察了HAp粉... 本文主要对纳米氧化锆与羟基磷灰石(HAp)复合制备纳微米复合HAp-Zr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用XRD分析了原料及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用IR研究了HAp粉体的结构,发现所制备HAp纯度高,羟基稳定存在。用TEM观察了HAp粉体以及HAp与ZrO_2复合粉体的形貌与颗粒大小,发现HAp粉体呈颗粒状,粒径在60~70nm,这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可制备出纳米级的HAp粒子,但在后续过程中往往发生团聚而达到微米级;纳米ZrO_2粒子加入后在HAp基体中分散均匀。SEM观察发现,纳米ZrO_2粒子的加入可以起到抑制羟基磷灰石晶粒长大、改善材料微观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 羟基磷灰石 生物复合材料 微米复合 制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BS/HCl化学刻蚀法制备具有纳米-微米混合结构的铝基超疏水表面 被引量:15
9
作者 潘立宁 董慧茹 毕鹏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1-1374,共4页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辅助刻蚀剂,利用盐酸刻蚀,在铝基质的表面形成了纳米-微米混合的粗糙结构;化学刻蚀后的粗糙表面经过1H,1H,2H,2H-全氟癸烷基三乙氧基硅烷(FDTES)的修饰,形成了接触角大于160°的超...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辅助刻蚀剂,利用盐酸刻蚀,在铝基质的表面形成了纳米-微米混合的粗糙结构;化学刻蚀后的粗糙表面经过1H,1H,2H,2H-全氟癸烷基三乙氧基硅烷(FDTES)的修饰,形成了接触角大于160°的超疏水表面.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到的超疏水表面具有纳米-微米混合结构;基于此,利用气泡辅助刻蚀机理初步解释了二级混合结构产生的原因,认为是坑刻蚀和位错刻蚀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混合结构的产生.此外,不同pH和长时间暴露实验证明所制备的铝基超疏水表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纳米-微米混合结构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Fe_3O_4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瑞雪 刘述梅 赵建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36,共4页
以羧甲基-β-环糊精为表面修饰剂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修饰,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β-环糊精的碱性溶液中通过Fe3O4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的交联反应制备了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Fe3O4复合纳米颗粒。利用FTIR、XRD、TEM和TGA分别对复合... 以羧甲基-β-环糊精为表面修饰剂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修饰,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β-环糊精的碱性溶液中通过Fe3O4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的交联反应制备了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Fe3O4复合纳米颗粒。利用FTIR、XRD、TEM和TGA分别对复合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纳米颗粒为近球形、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0~20nm,环糊精聚合物含量为29%,在水中的分散性良好。磁性能测试和包合性能测试表明,复合纳米颗粒为超顺磁性,对特定分子具有一定的包合能力,可用于靶向给药系统和特定物质分离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 FE3O4纳米粒子 复合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干燥制备木材-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纳米结构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邱坚 李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8,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木材-SiO2气凝胶,应用XRD、SEM、TEM等方法对气凝胶样品和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SiO2气凝胶是连续网络的非晶态纳米多孔固体,其基本粒子的平均直径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木材-SiO2气凝胶,应用XRD、SEM、TEM等方法对气凝胶样品和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SiO2气凝胶是连续网络的非晶态纳米多孔固体,其基本粒子的平均直径17~96 nm,SiO2气凝胶与木材有良好的结合并保持木材的空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技术 SIO2气凝胶 木材-SiO2 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亚微米管装填Co金属丝同心复合结构有序阵列的模板合成及其磁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建春 张宁 +3 位作者 史保川 戴志晖 周耀明 徐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An ordered array of Ni submicrotubes with up to 35 ìm in length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the pores of alumina membrane modified with methyl-?-diethylenetriaminopropyl-dimethoxysilane... An ordered array of Ni submicrotubes with up to 35 ìm in length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the pores of alumina membrane modified with methyl-?-diethylenetriaminopropyl-dimethoxysilane as pore-wall-modifying agent. Furthermore, using the array of Ni submicrotubes with an alumina membrane support as a "second-order-template", the concentric composite structure of Co wires filling Ni submicrotubes was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on the array of the Ni submicrotubes and the concentric composite structure of Co wires filling Ni submicrotubes revealed different uniaxial magnetic anisotr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亚微米 钴金属丝 同心复合结构 有序阵列 模板合成 磁性质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其复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光明 刘元 刘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6-121,共6页
用SEM和TEM观察与表征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明改性物质纳米粒子在杉木中的结合方式与单纯加入有机高分子或无机微米粒子有很大差别,并发现凝胶中的纳米CaCO3粒子多数以纳米尺度分布在木材细胞壁上,部分则沉积在木材中的纳米空间;基... 用SEM和TEM观察与表征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明改性物质纳米粒子在杉木中的结合方式与单纯加入有机高分子或无机微米粒子有很大差别,并发现凝胶中的纳米CaCO3粒子多数以纳米尺度分布在木材细胞壁上,部分则沉积在木材中的纳米空间;基于二元复合理论,结合XRD和EDXA等,分析了其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aCO3可与杉木木材形成良好的复合;纳米CaCO3与木材组分既有原位复合,但主要是其表面的大量不饱和残键以及游离羟基与杉木木材细胞壁主要组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上的羟基形成化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 结构表征 复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晋涛 范宏 +1 位作者 卜志扬 李伯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16-3020,共5页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emulsion particles with positive charges on the surface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cationic surfactant octo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OTAC) as emulsifier.The sus...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emulsion particles with positive charges on the surface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cationic surfactant octo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OTAC) as emulsifier.The suspension of montmorillonite was slowly dropped into the emulsion.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gative charges on the montmorillonite layers and the cations on the surface of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particles, the montmorillonite layers and emulsion particles could assemble and absorb on each other by themselves.The change of δ voltage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emuls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dropping was characterized,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emulsion particles and montmorillonite layers absorbed on each other by the electrovalent bond and an intersectional structure was formed in the complex emulsion.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was obtained after coagulation.The structure of nano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with XRD and TE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ntmorillonite was exfoliated into layers with a thickness of several nanometers and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仕农 王永昌 +1 位作者 郝丽梅 魏天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5-426,430,共3页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 Au/Ag 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 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 Au/Ag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具有 2 个可区分的吸收带,...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 Au/Ag 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 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 Au/Ag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具有 2 个可区分的吸收带,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对比后认为:随着反应液中银离子摩尔份数的增加,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始终位于 410nm附近的吸收带为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另一个将随之产生蓝移的吸收带为Au/Ag芯 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蓝移是由于银壳厚度的增加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液相还原 Au/Ag芯-复合结构纳米颗粒 光学吸收特性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裹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智强 刘立刚 +3 位作者 冯旺军 杨华 张材荣 闫鹏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3,共4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通过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制备了碳包裹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并采用酸洗和磁选的方法对初产物进行了纯化。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 采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通过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制备了碳包裹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并采用酸洗和磁选的方法对初产物进行了纯化。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XED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形貌、微观结构和粒度等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阳极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碳包覆纳米颗粒具有明显的核(面心立方镍)-壳(无定形碳)结构,颗粒大多呈球形或椭球形,粒径分布在15~40nm范围,平均粒径为30nm,镍粒子外层碳的厚度为6~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 -结构 纳米复合颗粒 阳极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氯化银/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奚强 程时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用反相微乳液作为模板制备了核-壳结构的氯化银/聚丙烯酰胺(AgCl/PAM)复合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证实复合粒子为核-壳结构,平均直径约 100 n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约50 nm的AgCl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F... 用反相微乳液作为模板制备了核-壳结构的氯化银/聚丙烯酰胺(AgCl/PAM)复合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证实复合粒子为核-壳结构,平均直径约 100 n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约50 nm的AgCl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FTIR谱图表明:AgCl与PAM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用能级探测光谱(Energy Detected Spectrum,EDS)和润湿分散实验比较了不同方法改性的复合粒子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氯化银 聚丙烯酰胺 复合纳米粒子 制备 结构表征 反相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ol-gel法制备NiCoZn铁氧体/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杰 刘梅 +2 位作者 徐仕翀 尹基哲 李海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盐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i0.25Co0.2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TG-DTA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质量变化。用XRD、TEM和VSM分析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CoZn铁氧体...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盐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i0.25Co0.2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TG-DTA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质量变化。用XRD、TEM和VSM分析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CoZn铁氧体的晶粒尺寸、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逐渐增大;1100℃热处理后,样品中Ni0.25Co0.25Zn0.5Fe2O4平均晶粒尺寸为62nm,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为53Am2/kg,磁场强度Hc为8.04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纳米TiO_2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复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光明 刘天柱 +2 位作者 张南南 宫飞飞 陈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SEM、TEM表征了杉木-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基于二元复合理论,结合XRD、EDXA及XPS等分析其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极易与杉木木材组分中的氧键结合,形成原位复合,其表面存在的不饱和残键和羟基,与杉木组分中的羟基、... 通过SEM、TEM表征了杉木-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基于二元复合理论,结合XRD、EDXA及XPS等分析其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极易与杉木木材组分中的氧键结合,形成原位复合,其表面存在的不饱和残键和羟基,与杉木组分中的羟基、乙酰基及羧基等形成化学结合;有机相(木材组分)与无机相(纳米TiO2粒子)以共价键或部分共价键紧密联接,可使两相界面完全或部分消失,从而使复合材料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纳米TiO2 复合材料 结构表征 结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氧化物AM_yAl_(12-y)O_(19-δ)的制备、结构和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占林 赵丽娜 +1 位作者 王良 贾树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8-441,共4页
A series of nanometer oxide catalytic materials AMyAl12-yO19-δwere prepared by roasting solid oxides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nitrates.It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BET,TEM technique... A series of nanometer oxide catalytic materials AMyAl12-yO19-δwere prepared by roasting solid oxides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nitrates.It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BET,TEM techniques,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CO2 reforming of methane to synthetic gas was also investig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MyAl12-yO19-δ exhibited similar crystal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properties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substituted metals A and M.Under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compound oxides AMyAl12-yO19-δexhibited significant catalytic activities and stability for CO2 reforming of methane.During 18h reaction at 700℃,the conversions of CH4 and CO2 remained over 93.4%and 91.2%,respectively and the amount of carbon deposited was only 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氧化物AM7 Al12-yO19-δ 制备 晶体结构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