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时昭红
张书
侯光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治疗组(以下简称喷洒...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治疗组(以下简称喷洒口服治疗组)3组,每组80例。观察患者胃镜下治疗时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及术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血红蛋白量及止血总有效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喷洒口服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发现,喷洒口服治疗组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喷洒口服治疗组效果最显著(P<0.01);3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1.1%,而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好,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大黄炭
胃镜
消化性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对结直肠癌ESD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媛媛
王保振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结直肠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ESD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质子泵抑制剂(PPI)辅助ESD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结直肠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ESD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质子泵抑制剂(PPI)辅助ESD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E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胃液中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术后溃疡指数、溃疡愈合率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小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4周的溃疡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ESD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创面愈合情况,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微米大黄炭
白芨胶
创面愈合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时昭红
张书
侯光华
机构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
湖北中医学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249-252,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鄂卫发[2003]89)
文摘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治疗组(以下简称喷洒口服治疗组)3组,每组80例。观察患者胃镜下治疗时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及术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血红蛋白量及止血总有效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喷洒口服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发现,喷洒口服治疗组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喷洒口服治疗组效果最显著(P<0.01);3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1.1%,而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好,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微米大黄炭
胃镜
消化性溃疡出血
Keywords
Micron rhubarb charcoal
Gastroscope
Gastric ulcer bleeding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对结直肠癌ESD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媛媛
王保振
机构
开封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
开封市肿瘤医院普外科
出处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35-139,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LHGJ20200163)。
文摘
目的:观察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结直肠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ESD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质子泵抑制剂(PPI)辅助ESD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E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胃液中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术后溃疡指数、溃疡愈合率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小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4周的溃疡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米大黄炭白芨胶辅助ESD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创面愈合情况,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微米大黄炭
白芨胶
创面愈合
术后感染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micron rhubarb charcoal and bletilla Gel
wound healing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时昭红
张书
侯光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对结直肠癌ESD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观察
张媛媛
王保振
《华夏医学》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