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管抑制剂诱导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灾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邹翔 王超 +3 位作者 曲中原 方月妮 盛洁静 季宇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37-1640,共4页
微管抑制剂一直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微管抑制剂通过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聚合来破坏微管的动态平衡,阻碍肿瘤细胞纺锤体形成,阻滞细胞分裂进程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有丝分裂灾难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期,由细胞分裂异常和纺锤体结构的... 微管抑制剂一直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微管抑制剂通过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聚合来破坏微管的动态平衡,阻碍肿瘤细胞纺锤体形成,阻滞细胞分裂进程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有丝分裂灾难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期,由细胞分裂异常和纺锤体结构的损伤而造成的细胞死亡现象。近年来,微管抑制剂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已被临床证实,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现对微管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死亡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抑制剂 微管蛋白聚合 微管蛋白解聚 有丝分裂灾难 纺锤体组装检查点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抑制剂与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生和收缩性血管重塑 被引量:9
2
作者 武晓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7-398,共2页
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新生内膜增生和收缩性血管重塑。而作为细胞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管 ,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分裂增生并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有关 ,在细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微管动力学稳定作用的... 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新生内膜增生和收缩性血管重塑。而作为细胞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管 ,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分裂增生并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有关 ,在细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微管动力学稳定作用的紫杉醇 ,经局部转运即能显著抑制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生又能改善收缩性血管重塑 ,有望开辟再狭窄防治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抑制剂 内膜增生 血管重塑 再狭窄 冠心病 球囊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抑制剂和微管抑制剂对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育华 黄文晖 莫菊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P53抑制剂和微管抑制剂对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转运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别与P53抑制剂和微管蛋白抑制剂共培养,加或不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间接免... 目的:探讨P53抑制剂和微管抑制剂对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转运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别与P53抑制剂和微管蛋白抑制剂共培养,加或不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因素对GR核转位的影响。结果:VEGF可诱导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发生核转位;P53抑制剂抑制了VEGF诱导的GR核转位。与VEGF共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核转位评分显著低于单纯角质形成细胞的核转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管抑制剂可完全将正常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GR滞留在胞浆中,在加入VEGF后,与单纯微管抑制剂组比较,胞浆中GR并没有明显增多;而微管抑制剂和P53抑制剂共培养,会有少量GR进入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核中。结论:微管介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GR的核摄取,P53参与了GR的核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糖皮质激素受体 P53抑制 微管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