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詹飞霞 曹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1-1285,共5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是一类具有显著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无力和痉挛性截瘫,其中以痉挛性截瘫4型(SPG4)最为常见。迄今,已发现78个HSP致病基因相关位点,59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基因SPAST编...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是一类具有显著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无力和痉挛性截瘫,其中以痉挛性截瘫4型(SPG4)最为常见。迄今,已发现78个HSP致病基因相关位点,59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基因SPAST编码的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于调节微管长度、数量和活力,以及对各种细胞器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认为SPAST基因突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是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目前认为,SPAST基因编码的2种异构体(M1、M87)可能存在获得性的突变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也是重要致病机制之一。该文就SPG4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痉挛性截瘫4型 SPAST 微管切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海马spastin表达通过抑制突触传递介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2
作者 李志坤 祝玮 +3 位作者 王晗婕 郑雪峰 郭国庆 张吉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9-788,共10页
目的:探讨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干扰spastin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通过立体定位注射至C57BL/6小鼠海马CA1区。利用新事物认知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小鼠的认知功能;利用高尔基染色法分析海马CA1区... 目的:探讨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干扰spastin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通过立体定位注射至C57BL/6小鼠海马CA1区。利用新事物认知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小鼠的认知功能;利用高尔基染色法分析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形态;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分析CA1区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功能。结果:新事物认知实验显示干扰海马spastin的表达后,小鼠对新事物的探索时间及次数均减少(P<0.05);水迷宫实验显示干扰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持续时间及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均减少(P<0.05);高尔基染色实验显示,干扰spastin的表达可使基树突和顶树突的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且成熟树突棘显著减少(P<0.05);膜片钳检测可见,干扰spastin的表达后,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振幅和频率以及诱发的EPSC最大幅度均显著降低且长时程增强(LTP)受损(P<0.05)。结论:干扰海马CA1区spastin的表达可抑制突触传递而介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切割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树突棘 突触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