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栾海霞
盛美萍
刘志宏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3-1345,1350,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74105)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200451)资助
-
文摘
在微穿孔板吸声体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电力声类比等效电路法建立了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共振频率ωs与参数k1、r1的关系。将共振频率ωs与前腔深度D1做为两项设计指标,结合单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设计思路,简化了设计工作。
-
关键词
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
设计理论
共振频率
-
Keywords
double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
design theory
resonance frequency roposed, and the design
-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
-
题名关于微穿孔板吸声体频带宽度极限的讨论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焦风雷
刘克
丁辉
-
机构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40,共5页
-
文摘
依据马大猷教授的微穿孔板吸声体准确理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该结构频带宽度极限情况从理论上进行了讨论,把极限频宽和最大吸声系数的制约关系量化,并得到此情况下应用于低频或高频环境孔径的选用范围,以及此情况下板厚和穿孔率与传统观念不同的特点。以上分析结果以及所提供的结构参数为宽频带微穿孔板的具体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极限频带宽度
吸声结构
准确理论
设计
-
Keywords
Microperfortaed-panel absorber, Utmost frequency band
-
分类号
TB535.2
[理学—声学]
-
-
题名单壁碳纳米管对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钱玉洁
孔德义
高钧
-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302104)
-
文摘
实验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对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使用单壁碳纳米管对传统的微穿孔板吸声体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复合微穿孔板吸声体,在阻抗管中测量得到其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并与复合之前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经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修饰后的复合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在低频范围内有明显的改进,吸声系数最大可提高约39.6%。对基于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修饰的复合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机理进行探讨时发现,复合吸声体在微穿孔板吸声体共振吸声的基础上引入了单壁碳纳米管与微穿孔板界面的摩擦振动作用等辅助吸声机制使得其吸声性能变优。该研究结果为微纳复合吸声降噪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单壁碳纳米管
微纳复合
吸声性能
-
Keywords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s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icro-nano compound
sound absorption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B5
[理学—声学]
-
-
题名微穿孔板吸声体的某些问题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焦风雷
乔五之
刘克
戴文华
-
机构
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52-62,共11页
-
文摘
为使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关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体的精确理论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本文进行了这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如结构参数与吸声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高声强环境下微穿孔极吸声体的设计特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宽频带
吸声特性
非线性声阻
-
Keywords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
sound absorption frequecy band width
properties of sound absorption
nonlinear acoustic resistance
-
分类号
TB53
[理学—声学]
-
-
题名微穿孔板吸声体非线性声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刘克
焦风雷
乔五之
-
机构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北京轻工业学院
-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135-136,139,共3页
-
文摘
文章以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非线性声阻公式为依据 ,提出了非线性声阻作用的临界条件 ,并由此进行应用于高声强下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非线性声学特性
非线性声阻
计算机辅助设计
声阻抗率
-
Keywords
microperfortaed-panel absorber,
nonlinear properties
acoustic resistance
-
分类号
TB535.1
[理学—声学]
O422.7
[理学—声学]
-
-
题名声致振动对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影响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盖晓玲
李贤徽
杨军
赵俊娟
刘彦琦
-
机构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33-183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74048)
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2M520192)
-
文摘
为了研究声致振动对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的影响,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与声电等效电路原理,对考虑声致振动时,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考虑声致振动时,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低频吸声性能有所降低,高频吸声性能变化不大。且随着微穿孔板的质量密度的增加,考虑声致振动时的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曲线逐渐接近未考虑声致振动的情况。当其它参数保持不变时,随着穿孔板穿孔直径和间距的增加两共振峰逐渐向低频方向移动;随着穿孔率的增加,两共振峰逐渐向高频方向移动。因此,声致振动对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微穿孔板的质量密度和结构参数相关。
-
关键词
3层微穿孔板吸声体
微穿孔板吸声理论
声电等效电路
吸声系数
声致振动
-
Keywords
three-leaf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s
the microperforated panel theory
electro-acoustical equivalent circuit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sound-induced vibration
-
分类号
O429
[理学—声学]
-
-
题名柔性微穿孔板吸声体声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晓晓
王焕钦
孔德义
钱玉洁
李国欣
王兵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物质研究院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8-68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742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604077)
-
文摘
实验探究了高频段(1 500~6 500Hz)柔性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特性,由于聚氯乙烯(PVC)薄膜具有柔韧性好,黏性不高,易通孔,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该文以PVC为基材,利用阻抗管测试穿孔率分别为2.181%、3.407%、5.436%、7.666%的柔性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学性能,并与马氏理论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板的振动效应使柔性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共振峰向低频偏移,且在低频范围内吸声性能提高,高频范围内吸声性能无明显减弱。因此,拓宽了整体的吸声频带宽度,在1 500Hz时,吸声系数可提高约33.9%。
-
关键词
柔性微穿孔板吸声体
吸声性能
吸声系数
聚氯乙烯(PVC)
偏离率
-
Keywords
flexible micro-perforated panel
sound ab so rp t io n p e r fo rm a n c e
sound a b so rp t io n co e f f ic ie n t
P V C
deviat ion ratio
-
分类号
TN0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准确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4
- 8
-
-
作者
焦风雷
杨传成
杨建军
乔五之
-
机构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
中国一拖公司北京公司
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系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1期18-2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为使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精确理论 ,能够在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本文进行了这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并对结构参数与吸声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宽频带
吸声特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
吸声材料
噪声控制
吸声处理
-
分类号
TB535.2
[理学—声学]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微穿孔板吸声体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 9
-
-
作者
燕山林
吴锦武
陈杰
熊引
-
机构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
-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1-71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5041)。
-
文摘
轻质耐高温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主要受腔深、孔径、板厚、穿孔率四个参数的制约,通过等比例减小和增大这些参数来观察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改变。引入吸声系数变化率的概念,以吸声系数变化率作为衡量标准,判断参数的改变对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整体而言,影响吸声性能的敏感度从高到低的微穿孔板吸声体参数顺序为:腔深、孔径、穿孔率、板厚。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人员利用微穿孔板吸声体降噪时设计吸声体尺寸提供一定的指导。
-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吸声系数变化率
敏感度
-
Keywords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
percentage change rate of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sensitivity
-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