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谢雨菲
沈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81-382,385,共3页
支抗是矫治力的基础,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与合理应用是决定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支抗增强手段如口外弓等虽然可获得一定效果,但体积较大、舒适度差、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高,因而效果常常难以预期。早在1945年,Gainsforth与H...
支抗是矫治力的基础,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与合理应用是决定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支抗增强手段如口外弓等虽然可获得一定效果,但体积较大、舒适度差、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高,因而效果常常难以预期。早在1945年,Gainsforth与Higley[1]就采用动物实验探索了以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正畸治疗的可能性。近年来,微种植支抗钉由于良好的患者适应性、简便的操作过程、灵活多变的植入部位、优秀的支抗效果及不依赖患者的依从性等多种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钉
牙槽嵴
正畸治疗
正畸
支抗
动物实验
操作过程
植入部位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锥形束CT探究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安全区
被引量:
11
2
作者
赵岩
吴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对上颌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锥形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3、6、9、12 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
目的:对上颌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锥形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3、6、9、12 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间区近远中向、唇腭向的距离以及唇侧骨皮质厚度。结果:在距上颌牙槽嵴顶3、6、9 mm水平中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最宽,唇侧骨皮质均最薄;在距牙槽嵴顶9mm水平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最窄;在4个测量水平侧切牙与尖牙根间唇侧骨皮质均最厚;唇腭向在距牙槽嵴顶9 mm及以上水平,中切牙根间骨厚度最薄,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骨厚度最厚。25例中仅3例前牙区各牙根长度超过12 mm,在距牙槽嵴顶12 mm水平测出的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较宽。结论:通过对扫描后颌骨影像的分析,明确了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为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微种植支抗钉
上颌前牙区
唇侧骨皮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任继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2-556,共5页
目的:通过Pancherz法对比研究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4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矫治,其中12例不使用微种植钉支抗,为C组,另外12例...
目的:通过Pancherz法对比研究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4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矫治,其中12例不使用微种植钉支抗,为C组,另外12例采用微种植钉增加下颌牙弓支抗,为T组,所有患者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颏前点位置改变(Δpg/OLp),下颌切牙变化(Δli/OLp-Δpg/OLp)和下颌磨牙变化(Δlm/OLp-Δpg/OLp)均有统计学差异。2组覆盖明显减小,C组骨因素45.8%,牙因素54.2%,T组骨因素71.2%,牙因素28.8%。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C组骨因素54.6%,牙因素45.4%,T组骨因素81.4%,牙因素18.6%。结论:2种方法矫治Ⅱ~1类错均可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Pancherz分析法分析表明,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SUS^2联合微种植钉支抗表现出相对更多的骨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牙合]
SUS2矫治器
微
种植
钉
支抗
PANCHERZ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较2种部位种植钉支抗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效果
被引量:
15
4
作者
崔淑霞
丁睿啟
+1 位作者
王淑敏
袁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852,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位置的微种植钉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5-29岁,平均22.58岁,牙列轻中度拥挤,面型较好,无明显前突。实验组(n=12)于颊侧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上方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
目的:比较2种位置的微种植钉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5-29岁,平均22.58岁,牙列轻中度拥挤,面型较好,无明显前突。实验组(n=12)于颊侧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上方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对照组(n=13)于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牙根之间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推磨牙向远中,推力2.5 N。通过临床评价和对比2组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评价其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微种植体首次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26/26)和87.5%(21/24)。治疗后上颌磨牙分别后移(2.91±0.96)mm和(2.29±0.66)mm(P〉0.05)。实验组磨牙压低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切牙唇倾的副作用小于对照组,切牙压入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颧牙槽嵴处的微种植钉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移动较传统颊侧种植钉支抗对磨牙的垂直向压入及对抗切牙唇倾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种植
钉
支抗
磨牙远中移动
颧牙槽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立艳
刘志杰
+2 位作者
苑芳连
张苗苗
王兰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最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宽度
皮质骨厚度
CBCT
微种植支抗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
12
6
作者
谢雨菲
陆佩珺
+2 位作者
胡铮
冯静
沈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评价两者的差异,为临床中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例患者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其中成年人、青少年各15例。分别测量颧牙槽嵴区域颊侧...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评价两者的差异,为临床中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例患者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其中成年人、青少年各15例。分别测量颧牙槽嵴区域颊侧不同层面基准线(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在水平线)上方13、15、17 mm处骨密质厚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源分析。结果成年人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为(1.91±0.54)^(2.62±0.74)mm。在3个测量高度上,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骨密质最厚,第一磨牙近颊根上方骨密质最薄。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为(1.30±0.51)^(3.08±1.01)mm。在不同测量高度上,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骨密质最厚,最薄处则位于第二磨牙近颊根上方或第一磨牙远颊根上方。结论就骨密质厚度而言,成年人颧牙槽嵴区域微种植支抗钉的最佳植入点位于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微种植支抗钉的最佳植入点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成年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各位点骨密质厚度均可为微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密质厚度
微种植支抗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谢雨菲
沈刚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81-382,385,共3页
文摘
支抗是矫治力的基础,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与合理应用是决定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支抗增强手段如口外弓等虽然可获得一定效果,但体积较大、舒适度差、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高,因而效果常常难以预期。早在1945年,Gainsforth与Higley[1]就采用动物实验探索了以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正畸治疗的可能性。近年来,微种植支抗钉由于良好的患者适应性、简便的操作过程、灵活多变的植入部位、优秀的支抗效果及不依赖患者的依从性等多种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钉
牙槽嵴
正畸治疗
正畸
支抗
动物实验
操作过程
植入部位
依从性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锥形束CT探究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安全区
被引量:
11
2
作者
赵岩
吴平
机构
大连市口腔医院放射线科
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6-489,共4页
文摘
目的:对上颌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锥形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3、6、9、12 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间区近远中向、唇腭向的距离以及唇侧骨皮质厚度。结果:在距上颌牙槽嵴顶3、6、9 mm水平中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最宽,唇侧骨皮质均最薄;在距牙槽嵴顶9mm水平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最窄;在4个测量水平侧切牙与尖牙根间唇侧骨皮质均最厚;唇腭向在距牙槽嵴顶9 mm及以上水平,中切牙根间骨厚度最薄,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骨厚度最厚。25例中仅3例前牙区各牙根长度超过12 mm,在距牙槽嵴顶12 mm水平测出的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较宽。结论:通过对扫描后颌骨影像的分析,明确了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为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锥形束CT
微种植支抗钉
上颌前牙区
唇侧骨皮质厚度
Keywords
Cone beam CT
Micro-implant anchorage
Maxillary anterior interdental area
Buccal cortical bonethickness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任继业
机构
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2-556,共5页
基金
江门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16]102)
文摘
目的:通过Pancherz法对比研究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4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矫治,其中12例不使用微种植钉支抗,为C组,另外12例采用微种植钉增加下颌牙弓支抗,为T组,所有患者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颏前点位置改变(Δpg/OLp),下颌切牙变化(Δli/OLp-Δpg/OLp)和下颌磨牙变化(Δlm/OLp-Δpg/OLp)均有统计学差异。2组覆盖明显减小,C组骨因素45.8%,牙因素54.2%,T组骨因素71.2%,牙因素28.8%。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C组骨因素54.6%,牙因素45.4%,T组骨因素81.4%,牙因素18.6%。结论:2种方法矫治Ⅱ~1类错均可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Pancherz分析法分析表明,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SUS^2联合微种植钉支抗表现出相对更多的骨性变化。
关键词
安氏Ⅱ1错[牙合]
SUS2矫治器
微
种植
钉
支抗
PANCHERZ分析法
Keywords
Class II1malocclusion
SUS2appliance
Micro-implant anchorage
Pancherz analysis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2种部位种植钉支抗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效果
被引量:
15
4
作者
崔淑霞
丁睿啟
王淑敏
袁为
机构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852,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2种位置的微种植钉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5-29岁,平均22.58岁,牙列轻中度拥挤,面型较好,无明显前突。实验组(n=12)于颊侧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上方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对照组(n=13)于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牙根之间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推磨牙向远中,推力2.5 N。通过临床评价和对比2组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评价其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微种植体首次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26/26)和87.5%(21/24)。治疗后上颌磨牙分别后移(2.91±0.96)mm和(2.29±0.66)mm(P〉0.05)。实验组磨牙压低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切牙唇倾的副作用小于对照组,切牙压入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颧牙槽嵴处的微种植钉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移动较传统颊侧种植钉支抗对磨牙的垂直向压入及对抗切牙唇倾的效果好。
关键词
微
种植
钉
支抗
磨牙远中移动
颧牙槽嵴
Keywords
Micro-implant
Molar distalization
Infrazygomatic cres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立艳
刘志杰
苑芳连
张苗苗
王兰珠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放射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1,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基金(编号:LRB2008-564)
文摘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最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宽度
皮质骨厚度
CBCT
微种植支抗钉
Keywords
Infrazygomatic crest
Bone width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implant anchorage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
12
6
作者
谢雨菲
陆佩珺
胡铮
冯静
沈刚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评价两者的差异,为临床中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例患者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其中成年人、青少年各15例。分别测量颧牙槽嵴区域颊侧不同层面基准线(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在水平线)上方13、15、17 mm处骨密质厚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源分析。结果成年人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为(1.91±0.54)^(2.62±0.74)mm。在3个测量高度上,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骨密质最厚,第一磨牙近颊根上方骨密质最薄。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为(1.30±0.51)^(3.08±1.01)mm。在不同测量高度上,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骨密质最厚,最薄处则位于第二磨牙近颊根上方或第一磨牙远颊根上方。结论就骨密质厚度而言,成年人颧牙槽嵴区域微种植支抗钉的最佳植入点位于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微种植支抗钉的最佳植入点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成年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各位点骨密质厚度均可为微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密质厚度
微种植支抗钉
Keywords
infrazygomatic crest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micro-implant anchorage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进展
谢雨菲
沈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锥形束CT探究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安全区
赵岩
吴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作用的对比研究
任继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比较2种部位种植钉支抗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效果
崔淑霞
丁睿啟
王淑敏
袁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陈立艳
刘志杰
苑芳连
张苗苗
王兰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谢雨菲
陆佩珺
胡铮
冯静
沈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