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对骨结合界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赟 郑雷蕾 +3 位作者 唐甜 赵志河 宋锦璘 邓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26,共5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周围炎对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同时对龈沟液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从而探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eagle纯种犬4只,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定实验动物一侧为对照组,一侧为实验组,每侧植入4枚微...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周围炎对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同时对龈沟液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从而探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eagle纯种犬4只,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定实验动物一侧为对照组,一侧为实验组,每侧植入4枚微种植体。实验组种植体颈部结扎丝线,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在植入后第1、2、3、4周分别处死动物,处死前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收集标本做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根据植入后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微种植体颈部表现明显的进展性破坏:植入1周微种植体颈部聚集大量炎性细胞,但并没有破坏皮质骨;植入2周微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已经出现少量角形吸收;植入3周表现骨吸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植入4周表现骨吸收已经至第二螺纹,充满大量胶原纤维。植入后1、2、3、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PISF和TNF-α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植入后4周PISF和TNF-α显著高于其余各阶段(P<0.05)。结论微种植体周围炎首先破坏结合界面颈部,并沿界面进一步纵深发展。无论是健康或者炎症的微种植体周围都有TNF-α表现,炎症的发生可能是造成TNF-α含量上调的始动因素,炎症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TNF-α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微种植体周围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NFR:Fc对兔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骨结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国武 郑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6-919,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umour necrosis factor FC fusion protein,rhTNFR:Fc)(商品名:益赛普)对兔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兔下颌无牙区...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umour necrosis factor FC fusion protein,rhTNFR:Fc)(商品名:益赛普)对兔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兔下颌无牙区植入正畸微种植体,采用钢丝结扎法建立实验性微种植体周围炎模型,结扎56d,治疗组给予rhTNFR:Fc(剂量1.1mg/kg·d-1)1周,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在造模后第63天,行免疫组化染色来比较种植体周围TNF-α表达情况;CBCT技术及McNeal's染色法对种植体周围炎周围骨吸收及骨修复状态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后63d,治疗组TNF-α较对照组减少(P<0.05),影像学检查及McNeal's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骨吸收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rhTNFR:Fc可影响微种植体周围炎骨结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 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微种植体周围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吸收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照射预防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艳 段小燕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预防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选择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之间颊侧牙槽骨植入微种植体。术后实验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微种植...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预防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选择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之间颊侧牙槽骨植入微种植体。术后实验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微种植体周围组织:术后第一周每侧照射10min,每日一次,连续七天;术后第二周起每3天照射一次,直至取下微种植体;并作规范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做规范化健康教育。于术后第7天、1月、3月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微种植体菌斑指数、种植体体周软组织指数,记录微种植体周围炎例数、种植体松动例数。结果:术后第7天、1月、3月实验组菌斑指数和体周软组织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微种植体周围炎和微种植体松动例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导体激光结合规范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种植体 微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