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微磨损试验机的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平 陈华辉 李国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3,149,共4页
为研究涂层等表面工程零件的摩擦学性能,介绍了一种微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关键构件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浆料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 为研究涂层等表面工程零件的摩擦学性能,介绍了一种微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关键构件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浆料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损 摩擦学 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k’s模拟体液中Ti-25Nb-3Mo-3Zr-2Sn与Ti-2.5Al-3Mo-2.5Zr合金的微磨损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自芹 王振国 黄伟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2-1227,共6页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设备对医用Ti-25Nb-3Mo-3Zr-2Sn(TLM)和Ti-2.5Al-3Mo-2.5Zr(TAMZ)钛合金在Hank’s模拟人体体液中的微磨损行为进行研究;考虑到载荷及磨粒浓度的影响,通过观察磨斑形貌建立合金磨损机制图,并结合磨损体积建立材料优选...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设备对医用Ti-25Nb-3Mo-3Zr-2Sn(TLM)和Ti-2.5Al-3Mo-2.5Zr(TAMZ)钛合金在Hank’s模拟人体体液中的微磨损行为进行研究;考虑到载荷及磨粒浓度的影响,通过观察磨斑形貌建立合金磨损机制图,并结合磨损体积建立材料优选图。结果表明:载荷增加致使单个磨粒所承受应力增加,导致合金磨损体积随载荷增加而增加;合金磨损体积亦随磨粒浓度增加而增加;TLM合金中含有细小α_s相致使其磨损体积较小。合金的摩擦因数均随载荷增加而增加,随磨粒浓度增加而降低,同等条件下TAMZ合金的摩擦因数要大。本实验条件下TLM合金的耐微磨损性能优于TAMZ合金的。磨损后TLM合金所呈现出来的磨损机制为二体和混合磨损机制,而TAMZ合金则呈二体、混合和三体磨损机制。TLM合金在本实验条件下可选择的范围比TAMZ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生物材料 微磨损 模拟人体体液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微磨损试验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平 杨光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通过测量球形磨坑尺寸来计算涂层的厚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可准确测量磨坑尺寸的思想,研制一台多功能微磨损试验机用来评价材料的磨损性能,其原理为在磨料料浆的作用下,在一个旋转的对磨球(圆柱)试样表面产生一个球形(圆柱形)磨... 通过测量球形磨坑尺寸来计算涂层的厚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可准确测量磨坑尺寸的思想,研制一台多功能微磨损试验机用来评价材料的磨损性能,其原理为在磨料料浆的作用下,在一个旋转的对磨球(圆柱)试样表面产生一个球形(圆柱形)磨坑,利用扫描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测量出磨坑尺寸,从而计算出磨损体积。通过分析不同速度、载荷及磨料等参数下试样的微磨损实验数据,考察多功能微磨损试验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该试验机试验精度高,其在点接触方式下的数据重复性和稳定性优于线接触;试验滑动速度应控制在0.1 m/s,试验载荷最好控制在0.25 N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损 试验机 稳定性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NiTi合金在Hank's模拟体液中的微磨损行为 被引量:4
4
作者 薛燕 王振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医用NiTi合金在Hank’s模拟人体生理溶液中的微磨损行为。方法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试验机对医用NiTi合金进行微磨损测试,计算合金磨损率,采用SEM观察合金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来分析磨损机制。在测试过程中考虑加载载荷、磨损颗粒浓... 目的研究医用NiTi合金在Hank’s模拟人体生理溶液中的微磨损行为。方法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试验机对医用NiTi合金进行微磨损测试,计算合金磨损率,采用SEM观察合金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来分析磨损机制。在测试过程中考虑加载载荷、磨损颗粒浓度、磨损颗粒类型及尺寸对合金微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 NiTi合金的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而降低。当载荷小于1.0 N时,合金的磨损率受磨损颗粒浓度的影响不大;当载荷大于1.0 N时,合金的磨损率随磨损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尺寸下,由于Si C颗粒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切削力,所导致的NiTi合金的磨损率比Al_2O_3颗粒造成的磨损率要大。当磨损颗粒为Si C时,NiTi合金的磨损率随磨损颗粒尺寸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在所涉实验条件下,当磨损颗粒为Si C F1200,摩擦配偶为ZrO_2,加载载荷为2.0 N,磨损颗粒质量浓度为0.05 g/cm^3时,所获得NiTi合金的磨损率最低,为2.3×10^(-5)mm^3/(N·m)。结论在同一磨损颗粒浓度下,合金的磨损率随加载载荷的增加而降低。在较低载荷时,磨损颗粒的浓度对合金的磨损率影响不大;在较高载荷下,随磨损颗粒浓度的增加,合金的磨损率增加。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模拟体液 微磨损 摩擦副 磨损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架松弛对燃料棒湍流激励及微振磨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齐欢欢 冯志鹏 +2 位作者 姜乃斌 黄茜 黄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10-1816,共7页
假设所有支承有效,基于燃料棒模态分析的结果,根据压水堆燃料棒的流场分布特征,采用功率谱密度表征湍流激励,结合相关功率谱密度试验参数,求解了各阶模态的振动位移均方值,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计算了燃料棒刚凸位置的磨损深度。由于制... 假设所有支承有效,基于燃料棒模态分析的结果,根据压水堆燃料棒的流场分布特征,采用功率谱密度表征湍流激励,结合相关功率谱密度试验参数,求解了各阶模态的振动位移均方值,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计算了燃料棒刚凸位置的磨损深度。由于制造工艺、运输、辐照的影响,格架对燃料棒的夹持作用可能松弛。依次假设格架单个刚凸及弹簧松弛,研究了松弛对燃料棒模态、流致振动以及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架弹簧的松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可忽略;原振幅较大的位置附近刚凸松弛对固有频率影响明显;堆芯入口及出口的横向流速较大,燃料棒底部和顶部的湍流激励振幅较大,这些位置的刚凸支承松弛使湍流激励振幅明显增大,中间位置的刚凸支承松弛对振幅影响较小;刚凸支承松弛对磨损深度的影响与对湍流激励最大振幅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磨损除了与湍流激励振幅相关,还与固有频率相关,顶部振型和频率乘积的影响大于底部格架位置,顶部格架刚凸松弛对磨损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刚凸 格架松弛 流致振动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微振磨损与风雨荷载的输电线可靠性建模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渊 魏亚楠 +3 位作者 范飞 杨清 熊小伏 毛艳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5,共7页
输电线长期受风导致的振动引起股线间微振磨损,而外部强风雨荷载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磨损程度,导致断股、断线事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经受长期微振磨损的输电线在强风雨荷载冲击下的可靠性模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基于微振磨损... 输电线长期受风导致的振动引起股线间微振磨损,而外部强风雨荷载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磨损程度,导致断股、断线事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经受长期微振磨损的输电线在强风雨荷载冲击下的可靠性模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基于微振磨损的理论模型建立了ACSR的结构强度时变模型,在考虑微振磨损的基础上计入强风雨荷载的影响,结合输电线强度和永久荷载的随机特性,建立输电线时间相依可靠性模型。所提时间相依故障概率模型可以对输电线断股、断线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并实现恶劣天气下的输电线风险预警。算例结果表明,微振磨损会显著降低输电线的结构可靠性,而强风雨条件下的雨荷载则进一步加剧了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建模 磨损 结构强度时变模型 风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k's模拟体液中医用TLM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明 王振国 黄伟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3-1299,共7页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实验机对外科植入材料Ti-Zr-Nb-Mo-Sn(TLM)钛合金在Hank's模拟人体体液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可知:影响TLM钛合金微磨粒磨损行为的各因素的显著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料浆浓度、载荷、滑移...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实验机对外科植入材料Ti-Zr-Nb-Mo-Sn(TLM)钛合金在Hank's模拟人体体液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可知:影响TLM钛合金微磨粒磨损行为的各因素的显著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料浆浓度、载荷、滑移速度、磨粒及滑移距离,并研究料浆浓度对TLM钛合金微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荷下,由于单位体积内的磨粒数量增加致使TLM钛合金的磨损体积随料浆浓度增加而增加;摩擦因数在微磨损-腐蚀共同作用下随料浆浓度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主要是由于随着微磨损-腐蚀的进行,在摩擦副表面产生氧化膜或钝化膜,而这些膜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致使摩擦因数降低;同时可得知在浓度相同时,载荷越大,摩擦因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M合金 磨粒磨损 Hank’s溶液 腐蚀-磨损 外科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过滤多弧离子镀C/C多层膜在模拟体液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 被引量:5
8
作者 黄伟九 李兆峰 沟引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6-431,共6页
采用磁过滤直流阴极真空弧源沉积技术在Ti6Al4V表面制备C/C多层DLC膜,利用纳米压痕划痕仪测试薄膜的纳米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采用微磨粒磨损试验机对C/C多层DLC膜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的磨损性能进行评价,并与Ti6Al4V的耐磨性能进行对比.... 采用磁过滤直流阴极真空弧源沉积技术在Ti6Al4V表面制备C/C多层DLC膜,利用纳米压痕划痕仪测试薄膜的纳米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采用微磨粒磨损试验机对C/C多层DLC膜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的磨损性能进行评价,并与Ti6Al4V的耐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C多层DLC膜硬度达54.82 GPa,弹性模量和划痕临界载荷分别为342.27 GPa和0.52 N;在模拟体液环境中DLC膜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Ti6Al4V合金,DLC膜的磨损机制主要包括二体磨损及混合磨损;随着料浆浓度的增加,DLC膜的磨损机制从二体磨损向混合磨损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多层DLC膜 磨粒磨损 模拟体液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的微磨粒磨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伟九 李兆峰 +2 位作者 刘明 王国 胡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8,26,共3页
研究了医用Ti6Al4V合金在蒸馏水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考察了载荷、滑行距离、料浆浓度和转速对微磨粒磨损规律的影响,并对微磨粒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载荷、滑行距离和料浆浓度的增加,Ti6Al4V合金的磨损量增加,磨损机制由三... 研究了医用Ti6Al4V合金在蒸馏水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考察了载荷、滑行距离、料浆浓度和转速对微磨粒磨损规律的影响,并对微磨粒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载荷、滑行距离和料浆浓度的增加,Ti6Al4V合金的磨损量增加,磨损机制由三体磨损转变为混合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14V合金 磨粒磨损 三体磨损 混合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TZNT钛合金微磨粒磨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自芹 黄伟九 王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49,63,共4页
采用TE66试验机研究了TZNT钛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考察了磨损体积随滑行距离、载荷和液体介质的变化,并建立了TZNT钛合金的材料流失图。研究表明:TZNT钛合金的磨损体积随着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随载荷增加呈现的规律性不强,且相同... 采用TE66试验机研究了TZNT钛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考察了磨损体积随滑行距离、载荷和液体介质的变化,并建立了TZNT钛合金的材料流失图。研究表明:TZNT钛合金的磨损体积随着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随载荷增加呈现的规律性不强,且相同条件下在Hank’s模拟体液中的磨损体积小于其在蒸馏水中的磨损体积。随着载荷增大,TZNT钛合金的磨损机制由三体磨损向混合磨损过渡;材料流失图中大部分区域为中等流失区,局部出现低流失区,无高流失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NT合金 磨粒磨损 Hank’s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氧化锆陶瓷的微磨料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洪治 陈华辉 高占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在1600℃下制备了含5%Y2O3稳定剂的氧化锆陶瓷。运用SEM、XRD等手段研究了氧化锆陶瓷的组织结构、性能,并研究了微磨料磨损条件下氧化锆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锆具有良好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微磨料磨损...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在1600℃下制备了含5%Y2O3稳定剂的氧化锆陶瓷。运用SEM、XRD等手段研究了氧化锆陶瓷的组织结构、性能,并研究了微磨料磨损条件下氧化锆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锆具有良好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微磨料磨损条件下,其磨损机制主要以微犁削和塑性变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压烧结 氧化锆陶瓷 磨料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钛合金TiN涂层微磨粒磨损及耐蚀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兆峰 黄伟九 刘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
对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TiN涂层机械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考察了TiN涂层在蒸馏水和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磨性,并在Hank’s模拟人体体液中研究了TiN涂层在静态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Ti6Al4V合金表面沉... 对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TiN涂层机械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考察了TiN涂层在蒸馏水和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磨性,并在Hank’s模拟人体体液中研究了TiN涂层在静态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Ti6Al4V合金表面沉积TiN涂层后,其耐磨性和耐蚀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改善钛合金在人体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14V合金 FiN涂层 Hank’s溶液 磨粒磨损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体液环境下TAMZ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国 黄伟九 刘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6,21,共5页
采用TE66试验机对新型TAMZ钛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系统地考察了载荷、料浆浓度等因素对磨损率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磨损机制图,并分析了磨损与腐蚀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滑移距离时,TAMZ钛合金的磨损率均随载荷增... 采用TE66试验机对新型TAMZ钛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系统地考察了载荷、料浆浓度等因素对磨损率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磨损机制图,并分析了磨损与腐蚀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滑移距离时,TAMZ钛合金的磨损率均随载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料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摩擦因数随着载荷增加呈现增大趋势,且在蒸馏水中摩擦因数的变化比在Hank’s模拟体液中平稳。当料浆浓度较低时,磨损机制为二体磨损机制;随着料浆浓度增加、载荷增大,磨损机制向混合磨损和三体磨损转变。随着载荷增加,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增强,而在交互作用中,微磨损所起的作用比腐蚀所起的作用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MZ钛合金 磨粒磨损 Hank’s溶液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摩擦副条件下Ti-6Al-4V合金的微磨粒磨损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明 王振国 胡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2,共5页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实验机对医用Ti-6Al-4V钛合金在不同摩擦副条件下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研究,考察滑行距离、载荷对其微磨粒磨损的影响,通过观察磨斑形貌,分析其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的磨损量随滑移距离和载荷增加而...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实验机对医用Ti-6Al-4V钛合金在不同摩擦副条件下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研究,考察滑行距离、载荷对其微磨粒磨损的影响,通过观察磨斑形貌,分析其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的磨损量随滑移距离和载荷增加而增加,磨损率则相反,并且硬度较高的Si3N4陶瓷球对合金造成的磨损量和磨损率均低于ZrO2陶瓷球;在不同摩擦副条件下,随着滑行距离和载荷的增加,Ti-6Al-4V合金的磨损机制均由三体磨损转变为二三体混合磨损,所不同的是与Si3N4陶瓷球对摩时合金的混合磨损区域要少于与ZrO2陶瓷球对摩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磨损 医用钛合金 TI-6AL-4V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PD和SVM-PSO在微铣刀磨损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二化 刘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6-1084,共9页
为提高微铣刀磨损状态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WPD)和支持向量机-粒子群优化(Support vector machin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VM-PSO)的微铣刀磨损在线监测方法。首先... 为提高微铣刀磨损状态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WPD)和支持向量机-粒子群优化(Support vector machin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VM-PSO)的微铣刀磨损在线监测方法。首先根据刀具使用时长和磨损程度将微铣刀磨损分为初始磨损、轻度磨损、中度磨损、重度磨损和刀具失效5种状态;接着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WPD变换,提取小波包关键节点的能量比和小波包系数峭度作为磨损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切削参数对这2个特征的影响;最后利用SVM-PSO模型进行微铣刀磨损状态分类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和网格搜索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微铣刀磨损在线监测方法在计算精度和效率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可以为其它刀具磨损监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刀磨损 振动信号 小波包分解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底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同冈 游坤 +1 位作者 赵康康 查塔尔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451,共8页
采用共吸附法,在硅基底表面制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10)复合自组装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温度与混合分子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体系界面结合能;依据模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制备9种不... 采用共吸附法,在硅基底表面制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10)复合自组装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温度与混合分子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体系界面结合能;依据模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制备9种不同条件下的自组装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湿润性能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微摩擦测试仪对自组装膜的微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分子成功组装到羟基化硅基底表面,并且当组装温度为25℃,组装时间为4 h,组装溶液的pH为6时,自组装膜的质量较好;制备的复合自组装膜由于引起了边界润滑效应,有效减小了试件表面的摩擦磨损,且两种混合分子比例为1:1时自组装膜的减摩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吸附法 硅基底 复合自组装膜 摩擦磨损性能 边界润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MZ和TC4合金在Ringer's模拟体液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
17
作者 刘明 王振国 黄伟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2,75,共5页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试验机对TC4和TAMZ合金在Ringer's模拟体液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磨损体积均随载荷、滑移距离和模拟体液料浆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TAMZ合金的磨损体积要大于TC4合金的磨损体积。TC4... 采用TE66微磨粒磨损试验机对TC4和TAMZ合金在Ringer's模拟体液中的微磨粒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磨损体积均随载荷、滑移距离和模拟体液料浆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TAMZ合金的磨损体积要大于TC4合金的磨损体积。TC4合金磨损后的表面呈现出具有方向性的磨痕;TAMZ合金表面的磨损形貌则是无规则无方向性的磨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磨损 钛合金 二体磨损 磨损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质发育不全磨牙的微观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悦 高姗姗 +1 位作者 岳虹池 于海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釉质发育不全磨牙的微观摩擦磨损性能。方法分别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能量色散X线光谱仪(EDX)对釉质发育不全牙及正常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和物质成分分析;通过纳米划痕技术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对比分析其微观摩擦磨损性... 目的对比研究釉质发育不全磨牙的微观摩擦磨损性能。方法分别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能量色散X线光谱仪(EDX)对釉质发育不全牙及正常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和物质成分分析;通过纳米划痕技术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对比分析其微观摩擦磨损性能上的差异。结果 AFM图显示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比正常牙釉质连接疏松且可见有孔状结构,粗糙度大。EDX检测发现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Ca、P含量较正常牙低,C含量较正常牙高。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在同等载荷下较正常牙的摩擦系数大,破坏严重。结论釉质发育不全牙与正常牙在微观结构、物质组成和微观摩擦磨损上均有较大差异。在临床上对釉质发育不全牙做修复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发育不全 纳米划痕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微振磨损缺陷蒸发器传热管爆破压估算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剡韬 惠虎 黄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6,44,共7页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局部微振磨损缺陷会导致其承压能力降低。研究了含不同微振磨损缺陷的Inconel 690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爆破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微振磨损缺陷对传热管爆破压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含瓦片状缺陷及防振条...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局部微振磨损缺陷会导致其承压能力降低。研究了含不同微振磨损缺陷的Inconel 690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爆破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微振磨损缺陷对传热管爆破压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含瓦片状缺陷及防振条磨损缺陷的传热管爆破压估算公式。研究表明,基于缺陷分类的爆破压预测结果更为精确,且所建立的降质传热管爆破压估算公式是合理且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 爆破压力 Inconel 690 磨损 估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SVM的微铣刀磨损状态识别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明松 王二化 张屹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刀具磨损的状态识别精度对机床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度,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识别微铣刀磨损状态的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提取多个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 刀具磨损的状态识别精度对机床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度,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识别微铣刀磨损状态的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提取多个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信息融合,再以融合后的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机的样本输入,避免由于支持向量机初始参数选择不合适而带来的局部最优和过拟合的问题,建立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模型。结果表明,与其它算法相比,提出的基于花朵授粉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有效准确识别微铣刀的各种磨损状态,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总体识别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95.5%,在分类性能和计算效率方面都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刀磨损 信号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花朵授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