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扰场下Ni纳米圆环磁结构的微磁学研究
1
作者 刘正方 伍清萍 陈爱喜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87-92,共6页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Ni纳米铁磁圆环的微磁结构与体系结构参数的关系,以预测纳米铁磁圆环体系的磁特性。结果表明:在内外半径比一定的条件下,外半径较小时,体系的磁结构只是单一的"一致"态;外半径较...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Ni纳米铁磁圆环的微磁结构与体系结构参数的关系,以预测纳米铁磁圆环体系的磁特性。结果表明:在内外半径比一定的条件下,外半径较小时,体系的磁结构只是单一的"一致"态;外半径较大时,磁结构不仅有"蜗旋"态和"洋葱"态,而且出现马蹄"态以及特殊"洋葱"态。并对各种磁结构的反转形式以及反转速度进行了研究;在反磁化过程中,对于"一致"态、"蜗旋"态以及特殊"洋葱"态磁结构,体系磁矩基本是沿厚度方向变化;而"洋葱"态磁结构,则沿三维空间变化(但始终保持磁矩在膜面内的分量基本不变)。另外,随外半径增大,"蜗旋"态磁结构的反转时间变化微弱;"洋葱"态的反转时间迅速缩短;"马蹄"态随外半径增大,开关时间明显缩短。并对结果进行了定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圆环 微磁结构 微磁 化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磁的连续油管在线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强强 夏桂锁 +2 位作者 于润桥 程东方 周兆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4,共6页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经在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井下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缺陷检测对于保证连续油管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将微磁检测技术引入到连续油管管体的缺陷检测,采用电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油管椭圆...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经在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井下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缺陷检测对于保证连续油管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将微磁检测技术引入到连续油管管体的缺陷检测,采用电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油管椭圆度,并建立了油管缺陷的微磁检测等效磁导率计算模型、推导了5个参数计算油管椭圆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连续油管电磁检测系统样机,通过微磁检测装置上均匀安装的6个磁通门测磁传感器和用于椭圆度测量的6个电涡流传感器,获得6个所测量油管在圆周上的距离数据,把第6个涡流传感器用于对椭圆度测量结果进行校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的检测速度可达1m/s,缺陷分辨率为0.1mm,椭圆度检测精度高达1%;可对连续油管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裂纹缺陷和椭圆度缺陷同时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稳定可靠。该项成果为连续油管的快速检测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微磁检测 在线检测 检测 等效导率 涡流检测 椭圆度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热处理对Nd_2Fe_(14)B/α-Fe纳米材料磁性和微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计齐根 都有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对Nd2 Fe14 B/α -F基纳米交换耦合磁体进行了磁场热处理的研究 .研究发现 :退火温度在硬磁相居里点附近时 (30 0~ 40 0℃ )有明显的处理效果 ;磁场处理可加强磁性相之间的耦合 ,提高磁体的顽力和剩磁比 ;磁场可以引发晶粒间的相对... 对Nd2 Fe14 B/α -F基纳米交换耦合磁体进行了磁场热处理的研究 .研究发现 :退火温度在硬磁相居里点附近时 (30 0~ 40 0℃ )有明显的处理效果 ;磁场处理可加强磁性相之间的耦合 ,提高磁体的顽力和剩磁比 ;磁场可以引发晶粒间的相对滑动和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热处理 纳米交换耦合 微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磁传感器在无源导航及导引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章复中 周树平 陈效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5-40,共6页
介绍了利用地磁场实现无源导航及导引的技术途径及可能性.主要是利用核心器件微磁传感器的特性研制导航及导引所用的磁通门传感器、磁强计和磁罗盘等.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巨磁阻抗非晶丝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情况并分析比较了几种微磁... 介绍了利用地磁场实现无源导航及导引的技术途径及可能性.主要是利用核心器件微磁传感器的特性研制导航及导引所用的磁通门传感器、磁强计和磁罗盘等.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巨磁阻抗非晶丝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情况并分析比较了几种微磁传感器的性能和特点,分析了达到制导精度所要求的微磁传感器的分辨率和数据采样的速率.描述了地磁匹配制导技术的途径和方法,给出了地磁场的参考模型以及每个点地磁参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微磁传感器在近炸引信方面的应用.最后描述了微磁传感器在无源导航及导引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传感器 导航 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土壤微磁异常在寻找油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永涛 王宝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2期142-147,共6页
运用地表微磁异常与地下油气聚集的关系,在油气田上方进行土壤多参量信息采集,采用近似背景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方式对信息资料加以统计处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安油气田试验区上方存在着多种磁性参量异常,能反映该试验区地下... 运用地表微磁异常与地下油气聚集的关系,在油气田上方进行土壤多参量信息采集,采用近似背景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方式对信息资料加以统计处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安油气田试验区上方存在着多种磁性参量异常,能反映该试验区地下油气活动状态与现有勘探结果相一致。这说明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利用地表土壤微磁异常有可能为直接寻找地下油气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土壤 微磁异常 油气藏 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时间延迟超声回波补偿的微磁裂纹定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雷正伟 刘美全 +1 位作者 米东 徐章遂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微磁裂纹信号幅值依赖于裂纹大小和裂纹深度,二者耦合对裂纹的识别计算带来较大的困难。首先运用超声回波的相位延迟技术进行裂纹的深度精确定位和形状初判,然后以此深度和形状信息对微磁信号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解决微磁计算模型的盲... 微磁裂纹信号幅值依赖于裂纹大小和裂纹深度,二者耦合对裂纹的识别计算带来较大的困难。首先运用超声回波的相位延迟技术进行裂纹的深度精确定位和形状初判,然后以此深度和形状信息对微磁信号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解决微磁计算模型的盲搜索问题,实现裂纹的量化计算,进一步改进微磁三维成像技术,最后通过对某机翼裂纹进行成功的识别和定位,证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裂纹 微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磁钢微磁检测方法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润桥 付鑫 +3 位作者 夏桂锁 徐伟津 廖城 陈孟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92-96,共5页
针对稀土永磁铷铁硼材料中存在的裂纹和表面刻痕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在地磁场环境下的微磁检测方法。设计研制了永磁铷铁硼缺陷的自动化检测装置,提出了有效的检测算法。能够根据曲线趋势判断缺陷;用自制的高精度微磁传感器和检测平台进... 针对稀土永磁铷铁硼材料中存在的裂纹和表面刻痕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在地磁场环境下的微磁检测方法。设计研制了永磁铷铁硼缺陷的自动化检测装置,提出了有效的检测算法。能够根据曲线趋势判断缺陷;用自制的高精度微磁传感器和检测平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高精度微磁传感器可检测出未被充磁的钕铁硼磁钢的最小缺陷深度1 mm的槽,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铁硼 微磁检测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磁异常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宜昌 李明 +1 位作者 杨辉 郑彬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0-745,共6页
利用波数域回返延拓方法对L区航空磁测资料进行处理.能够从强背景场中分离出微磁异常带。L区发现三个有规律分布的微磁异常带。其中,北部异常带可能由二叠系火山岩引起,南部异常带可能和沉积岩中磁性层有关,中都异常带与已知油气田... 利用波数域回返延拓方法对L区航空磁测资料进行处理.能够从强背景场中分离出微磁异常带。L区发现三个有规律分布的微磁异常带。其中,北部异常带可能由二叠系火山岩引起,南部异常带可能和沉积岩中磁性层有关,中都异常带与已知油气田相吻合。据现有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中部微磁异常带还从已知油田继续向东延伸,预测此延伸部位可能是寻找油气最有利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微磁异常 法勘探 航空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磁的连续管电磁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强强 夏桂锁 +3 位作者 于润桥 程东方 周兆明 万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微磁检测技术是一种无需外界磁化、无需退磁,利用缺陷自身产生的漏磁场进行无损检测的新技术。根据连续管在线检测要求,基于微磁检测技术和电涡流检测技术,研制了连续管电磁检测仪器样机,对连续管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裂纹缺陷和椭圆... 微磁检测技术是一种无需外界磁化、无需退磁,利用缺陷自身产生的漏磁场进行无损检测的新技术。根据连续管在线检测要求,基于微磁检测技术和电涡流检测技术,研制了连续管电磁检测仪器样机,对连续管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裂纹缺陷和椭圆度缺陷共同进行了检测。分析了连续管微磁检测的原理,建立了微磁检测等效磁导率模型,设计了椭圆度检测的算法,利用第6个传感器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优化及校验。样机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检测仪器的缺陷分辨率为0.1 mm,检测速度可达1 m/s,椭圆度检测精度高达1%,检测效率高、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微磁检测 涡流检测 椭圆度 腐蚀缺陷 裂纹 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缺陷的微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荣 魏英杰 王劲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为了探讨微磁检测技术在钢丝绳无损探伤领域的应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无外加磁场激励状态下利用钢丝绳自身剩余磁场实现断丝缺陷检测的可行性。计算了钢丝绳缺陷处及周围空气中的漏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及可测性;论述了地磁场的影响... 为了探讨微磁检测技术在钢丝绳无损探伤领域的应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无外加磁场激励状态下利用钢丝绳自身剩余磁场实现断丝缺陷检测的可行性。计算了钢丝绳缺陷处及周围空气中的漏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及可测性;论述了地磁场的影响,为微磁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钢丝绳微磁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断丝状态下漏磁场的检测结果及变化规律。给出了钢丝绳金属截面损失与检测系统输出量的函数关系,验证了微磁无损探伤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磁检测技术 钢丝绳探伤 有限元模拟 节能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EMS可变光衰减器的微磁执行器
11
作者 吴茂松 杨春生 +2 位作者 茅昕辉 赵小林 蔡炳初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探讨了新型可变光衰减器——光纤横向偏移型MEMS可变光衰减器的微磁驱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磁执行器设计时应遵从的原理,讨论和设计了微磁执行器的各个参数,新开发了结合使用正胶(AZ-4000系列)和负胶(SU-8系列)的UV-LIGA工艺:在制作... 探讨了新型可变光衰减器——光纤横向偏移型MEMS可变光衰减器的微磁驱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磁执行器设计时应遵从的原理,讨论和设计了微磁执行器的各个参数,新开发了结合使用正胶(AZ-4000系列)和负胶(SU-8系列)的UV-LIGA工艺:在制作了光纤定位槽的基片上溅射Cr/Cu作为电镀种子层,涂布正胶,紫外光刻得到电镀模具,电镀Cu和FeNi分别得到线圈的下层、中层和上层以及铁芯;在完成下层和中层后,分别进行一次负胶工艺以形成电绝缘层和后续结构的支撑平台,即涂布负胶覆盖较下层结构,光刻开出了通往较上一层的通道并使SU-8聚合、交联以满足性能要求。并运用该工艺实现了微磁执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执行器 机电系统 MEMS 可变光衰减器 电感器 V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磁寻找油气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青松 王宝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本文探讨了应用微磁寻找油气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总结了微磁异常的形成机制。文章指出: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微磁异常,如碳氢渗漏环境中产生的磁性矿物,岩石中的碎屑磁铁矿,沉积岩的热变质作用产生的燃烧渣以及其它干扰因... 本文探讨了应用微磁寻找油气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总结了微磁异常的形成机制。文章指出: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微磁异常,如碳氢渗漏环境中产生的磁性矿物,岩石中的碎屑磁铁矿,沉积岩的热变质作用产生的燃烧渣以及其它干扰因素等。由于微磁的形成与分布存在三种不确定性:①在碳氢渗漏环境中微磁的形成与分布的固有的不确定性;②由地下水的“移流效应”导致的不确定性;③化探异常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应遵守一定的准则,并将微磁纳入到非地震找油法的系统中,以多方法、多参数的结合为手段来提高信息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异常 油气藏 油气勘探 法勘探
全文增补中
高频感应淬火45钢强度与硬化层深度的微磁无损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海江 刘秀成 +1 位作者 何存富 吴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2,共7页
研究利用微磁检测方法对高频感应淬火45钢的力学指标(屈服/抗拉强度、硬化层深度)进行无损定量检测。首先,利用商用3MA-II型微磁检测仪器对淬硬杆件进行总计25项微磁参量测量,并通过拉伸和维氏硬度测试法分别测定试件的屈服强度、抗拉... 研究利用微磁检测方法对高频感应淬火45钢的力学指标(屈服/抗拉强度、硬化层深度)进行无损定量检测。首先,利用商用3MA-II型微磁检测仪器对淬硬杆件进行总计25项微磁参量测量,并通过拉伸和维氏硬度测试法分别测定试件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化层深度;其次,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统计法,分析筛选得到对力学指标敏感的微磁参量;最后,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微磁参量对3项力学指标进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微磁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力学指标进行定量检测,模型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化层深度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4 MPa、1.42 MPa和9μm。研究方法与结论可为力学指标的微磁无损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检测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硬化层深度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上方的微磁异常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先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9-92,共4页
提取油田上方的微磁异常,以便指导油田的勘探开发,已成为我们航磁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1982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大庆、胜利及其他油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油田 微磁异常 坳陷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磁检测应力和塑性区的磁弹塑耦合理论 被引量:9
15
作者 时朋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41-3353,共13页
金属磁记忆微磁检测方法,利用铁磁材料局部磁性状态的变化,进行应力集中或塑性区域位置及程度的检测与评价.面向微磁信号的定量理论分析可对其工程领域应用提供重要指导.本文介绍铁磁材料微弱环境磁场下的磁弹塑性本构进展,及其在微磁... 金属磁记忆微磁检测方法,利用铁磁材料局部磁性状态的变化,进行应力集中或塑性区域位置及程度的检测与评价.面向微磁信号的定量理论分析可对其工程领域应用提供重要指导.本文介绍铁磁材料微弱环境磁场下的磁弹塑性本构进展,及其在微磁信号分析方面的应用.力磁本构关系方面,针对微磁检测弱磁化条件,基于有效场理论构建了受弹塑性载荷铁磁材料的理想磁化本构的显式解析式,并结合接近原理分析了恒定外加微弱磁场下应力-应变对材料磁化强度的影响.检测信号分析方面,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静磁学理论和新建立的磁弹塑性本构关系,建立并求解了微弱磁场下铁磁试件中弹性应力或塑性区诱导的表面磁信号的二维分析模型.结合实验结果证实其在刻画弹塑性因素对微磁信号影响规律方面的能力,并详细分析了微磁信号的特征量与局部弹性应力或塑性区的尺寸间的相关关系.相比已有力磁本构关系,本文建立的显式解析形式的理想磁化更加简洁,有助于提升对力磁耦合效应的定量化理解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检测 应力集中 塑性变形 本构 弹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机电一体化微磁力矩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德虎 孙俊 +2 位作者 武海雷 沈国明 刘超镇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5期67-72,共6页
现代微小卫星的发展需要磁力矩器具备轻量化、低功耗、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型磁力矩器设计方式,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思想,使控制电路内嵌于支架的端面上,实现了磁力矩器结构和驱动电路的集成化和整体结构的小型化,明... 现代微小卫星的发展需要磁力矩器具备轻量化、低功耗、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型磁力矩器设计方式,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思想,使控制电路内嵌于支架的端面上,实现了磁力矩器结构和驱动电路的集成化和整体结构的小型化,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离设计方式。采用单绕组线圈+脉冲宽度调制(PWM)换向驱动控制的形式,相比常规的双绕组线圈电流幅度控制形式,线圈的重量和体积都减少了一半,功耗更低,控制更加简便。驱动电路具有电流采样功能,可以实现闭环控制,相对于传统的开环控制策略控制精度更高。此外还对磁力矩器的线圈参数和磁芯参数进行了最优设计。所设计的磁力矩器在某微小卫星上已成功应用,表明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力矩器 机电一体化 单绕组 脉冲宽度调制(PWM) 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波在十字交叉形磁性纳米线中的微磁模拟研究
17
作者 张佳超 王瑞方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17期13-15,共3页
由铁磁性纳米线组成的自旋波导线路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线路交叉。在交叉区域磁矩呈现明显不均匀分布,它对自旋波的散射作用可以等效地视为一个自旋波"势垒"。文章通过微磁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交变频率外场激发的自旋波在十字... 由铁磁性纳米线组成的自旋波导线路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线路交叉。在交叉区域磁矩呈现明显不均匀分布,它对自旋波的散射作用可以等效地视为一个自旋波"势垒"。文章通过微磁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交变频率外场激发的自旋波在十字交叉形坡莫合金纳米线中的传播特性,发现势垒对自旋波传播的影响与场源频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 十字交叉形 性纳米线 势垒 微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圆水纺丝的GMI微磁传感器设计
18
作者 马勇 滕功清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针对不同处理工艺对Co69.9Si12.5B9Fe5Cr3.5Mo0.1內圆水纺丝巨磁阻抗(GMI)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传感器检测探头及信号处理电路,论述了以內圆水纺丝的微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给出了传感器输出特性、重复性、频率特性、温度特性的... 针对不同处理工艺对Co69.9Si12.5B9Fe5Cr3.5Mo0.1內圆水纺丝巨磁阻抗(GMI)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传感器检测探头及信号处理电路,论述了以內圆水纺丝的微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给出了传感器输出特性、重复性、频率特性、温度特性的测试结果。并就灵敏度、线性测量范围和温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內圆水纺丝 微磁传感器 灵敏度 线性测量范围 温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表面质量的微磁测定法
19
作者 浦学锋 《航空工艺技术》 1992年第6期28-29,共2页
随着磨削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磨削表层物理特性的检测显得愈来愈重要。其中巴克豪森噪声效应分析法不但能确保零件的质量,而且其测量结果与传统测量方法的结果相符。
关键词 磨削 表面 微磁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微滤工艺在水体生态清淤余水处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方国锋 杨娜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河北某处水域需进行生态清淤工程。清淤后的泥浆经过脱水后余水中SS浓度仍然超标,并含有一定的COD、NH3-N和TP,需对余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满足水体生态修复目标。设计总进水量为10×10^(4)m^(3)/d,采用磁微滤工艺进行处理,场站总... 河北某处水域需进行生态清淤工程。清淤后的泥浆经过脱水后余水中SS浓度仍然超标,并含有一定的COD、NH3-N和TP,需对余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满足水体生态修复目标。设计总进水量为10×10^(4)m^(3)/d,采用磁微滤工艺进行处理,场站总占地面积约为1200m^(2),设备占地约为300m^(2)。进水平均浓度COD:40mg/L、NH3-N:1.8mg/L、TP:0.15mg/L,出水平均浓度COD:16.5mg/L、NH3-N:0.15mg/L、TP:0.03mg/L。项目现场为全自动运行,物联网云平台监管,运营期间,药剂成本平均为0.07元/吨。污泥产量约为150kg/万m^(3)(绝干污泥),平均能耗成本为0.05元/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淤 余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