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柔性印刷微电极阵列的心肌场电位与传导监测
1
作者 方灏航 刘玲玲 +7 位作者 江阿灿 许丰 张长瑞 金航 高强 林彬 陈松月 孙道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0-1597,共8页
为了构建适用于心肌组织场电位监测与药物筛选的平台,搭建基于柔性印刷的微电极阵列的平台,用于监测人源心肌组织的电生理活动和兴奋传导.利用同步采集功能,从16个工作电极采集心肌组织的场电位信号.对心肌组织兴奋传导的分析揭示了心... 为了构建适用于心肌组织场电位监测与药物筛选的平台,搭建基于柔性印刷的微电极阵列的平台,用于监测人源心肌组织的电生理活动和兴奋传导.利用同步采集功能,从16个工作电极采集心肌组织的场电位信号.对心肌组织兴奋传导的分析揭示了心肌组织的同步性和节律性收缩.通过异丙肾上腺素和维拉帕米的测试,证明了该平台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潜力,这些药物显著影响了心肌组织的收缩频率、场电位幅度与场电位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兴奋传导 电生理活动 监测平台 药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电极阵列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环境重金属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启永 张文 +5 位作者 李海波 赵炎 万浩 赵会欣 王旭 王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7-911,共5页
为对区域水环境中重金属进行有效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极阵列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金属现场检测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带状微电极阵列芯片,用于锌、铅、铜等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测量;基于带状微电极阵列芯片,开发了自动化的水环境重金... 为对区域水环境中重金属进行有效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极阵列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金属现场检测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带状微电极阵列芯片,用于锌、铅、铜等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测量;基于带状微电极阵列芯片,开发了自动化的水环境重金属现场检测仪器;多台仪器通过802.11 b/g无线协议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区域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在实验室通过重金属标准溶液对仪器性能进行验证,表明仪器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在自然水域进行了传输距离、无线组网测试;完成了自然水域样品重金属浓度检测,并同原子吸收法进行了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微电极阵列 重金属现场检测 区域水环境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的制作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晓娜 周洪波 +4 位作者 李刚 朱壮晖 姚源 赵建龙 任秋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6-1402,共7页
提出了一种三维凸起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以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为基质材料,以各向异性刻蚀的硅为模具,结合微注模、金属微图形化和牺牲层电化学释放技术制作三维凸起柔性微电极,并通过数值模拟、形貌观测和... 提出了一种三维凸起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以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为基质材料,以各向异性刻蚀的硅为模具,结合微注模、金属微图形化和牺牲层电化学释放技术制作三维凸起柔性微电极,并通过数值模拟、形貌观测和电学性能测试对制备的微电极进行了评价。利用上述方法制备了具有4×4电极位点阵列的三维柔性神经微电极,每个电极位点大小为60μm×60μm,高度约37μm。阻抗测试显示,1 kHz时三维凸起电极位点的阻抗比传统的相同大小的平面微电极阵列约降低63%。结果表明,该电极的凸起特点可以保证电极刺激位点与神经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凸起结构也增加了电极刺激位点的表面积,改善了电极刺激位点的电荷注入能力,可有效提高刺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视觉 三维柔性电极 微电极阵列 电极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ylene的柔性微电极阵列微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义伯 侯安州 +3 位作者 倪鹤南 徐爱兰 惠春 任秋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8-1020,1036,共4页
基底集成的柔性微电极阵列(MEAs)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演绎了植入式神经系统,对神经进行电刺激并记录神经电信号。以一种新型聚合物材料聚对二甲苯(parylene)为基底,制备出了用于神经接口的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采用MEMS加工技术,设计了一... 基底集成的柔性微电极阵列(MEAs)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演绎了植入式神经系统,对神经进行电刺激并记录神经电信号。以一种新型聚合物材料聚对二甲苯(parylene)为基底,制备出了用于神经接口的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采用MEMS加工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parylene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讨论了在流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掩膜层的选择、电极的剥离及焊接与封装等。该柔性微电极阵列在用于视觉假体的神经接口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微电极阵列 聚对二甲苯 微加工工艺 神经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楠森 宋轶琳 +1 位作者 刘春秀 蔡新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8-2032,共5页
该文设计了基于微电极阵列的16通道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可分为以下3个模块:微电极阵列接口模块,用于实现微电极阵列和检测系统的可靠连接;多通道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微弱电生理信号进... 该文设计了基于微电极阵列的16通道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可分为以下3个模块:微电极阵列接口模块,用于实现微电极阵列和检测系统的可靠连接;多通道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微弱电生理信号进行提取并放大至合适的幅度;数据采集模块,对放大后的电生理信号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并通过USB2.0接口和计算机相连。软件部分采用多线程、多缓存等技术保证对信号的实时观测和分析。对检测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并结合实验室自制神经微电极阵列对SD大鼠海马区脑切片进行神经电生理信号的检测。系统的输入噪声Vrms<2μV,放大倍数为1000倍,频率带宽范围为10~3000 Hz,并且能够检测到放电幅度为20μV左右的神经电生理信号。该文针对微电极阵列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中的技术难点,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上保证微弱信号的提取,检测系统的分辨率可达0.6μV,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神经电生理信号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检测系统 神经电生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自动环境监测电子舌的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邹绍芳 范影乐 王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41-1645,共5页
基于电化学微电极阵列,研发了一种用于环境中有毒痕量重金属检测的新型电子舌。系统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分三路实现了溶液中锌、镉、铅、铜、锰和砷6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同时自动检测。每路传感器正面为30×30的硅基底金微... 基于电化学微电极阵列,研发了一种用于环境中有毒痕量重金属检测的新型电子舌。系统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分三路实现了溶液中锌、镉、铅、铜、锰和砷6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同时自动检测。每路传感器正面为30×30的硅基底金微电极阵列,背面集成了Ag/AgCl参比电极和Pt对电极。通过PC多线程控制三路恒电位仪电路、蠕动泵和电磁阀,实现自动进样、检测和清洗。一次测量可以在5 min内完成,每路只需要2 mL样品。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检出限达到10^(-6)g/L级。此电子舌系统具有小体积、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浓度分布的现场连续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微电极阵列 重金属 多路恒电位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C57小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玲 孙娟 +1 位作者 时利 侯月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6-841,共6页
目的: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C57小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离13.5-19.5 d胎鼠和2 d乳鼠的心室肌细胞并培养于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s,MEA)电极盘中48 h,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C57小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离13.5-19.5 d胎鼠和2 d乳鼠的心室肌细胞并培养于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s,MEA)电极盘中48 h,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免疫组化鉴定并用MEA技术研究其电生理特性。并对生后1、7、14、21、28、35、〉60 d的意识清醒未麻醉的小鼠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记录。结果:胎鼠心室肌细胞场电位时程(Field poten-tial duration,FPd)随发育而增加(P〈0.01),乳鼠的突然明显缩短(P〈0.01)。胎鼠心室肌细胞的搏动频率随发育而减慢。出生后小鼠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平均PR、RR、QRS、QT、JT间期随发育逐渐缩短,7 d组比1 d组减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4、21、28、35和〉60 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S-T段在1 d小鼠明显抬高,7 d组和14 d组逐渐降低,到35 d则基本回到基线。HRV随发育逐渐增加。结论:C57小鼠胎鼠心肌细胞FP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和生后小鼠ECG间期和形态随发育的变化可能为小鼠心脏随发育的电生理特性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小鼠 发育 电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微电极阵列表面纳米薄膜的方波电位制备及其特殊的红外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君涛 陈友江 +3 位作者 苏章菲 周志有 陈声培 孙世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0-714,共5页
制备了单根可寻址Pd微电极阵列,运用方波电位法对阵列上每根Pd微电极处理不同时间,诱导生成一系列不同纳米结构的Pd薄膜.以CO为探针分子,结合原位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进行表面组合电化学研究,一次性地获得CO吸附在不同纳米结构P... 制备了单根可寻址Pd微电极阵列,运用方波电位法对阵列上每根Pd微电极处理不同时间,诱导生成一系列不同纳米结构的Pd薄膜.以CO为探针分子,结合原位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进行表面组合电化学研究,一次性地获得CO吸附在不同纳米结构Pd薄膜上的红外光谱.观察到随方波电位法处理时间的逐步增加,桥式吸附态CO的红外光谱峰从正常吸收光谱到类Fano光谱,再到异常红外光谱的转变过程.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薄膜的形貌,发现不同红外光谱特征都对应着特定的纳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微电极阵列 纳米薄膜 原位显微FTlR 表面组合电化学 异常红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48h房颤犬左、右心耳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玲 孙娟 +4 位作者 马嵋 周祁娜 王凌鹏 王欢 侯月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8-42,I0005,共6页
目的应用微电极阵列芯片(microelectrode arrays chip,MEA)技术评价48 h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犬左、右心耳(LAA、RAA)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随意来源犬12只,以600次/分起搏右心房建立AF模型,分为48 h AF组(n=6)和对照组(n=6)。造... 目的应用微电极阵列芯片(microelectrode arrays chip,MEA)技术评价48 h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犬左、右心耳(LAA、RAA)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随意来源犬12只,以600次/分起搏右心房建立AF模型,分为48 h AF组(n=6)和对照组(n=6)。造模成功后迅速开胸剪取LAA、RAA,置于盛有台式液的MEA中,分别记录AF组及对照组LAA、RAA场电位(field action potential,FAP)形态、振幅、放电频率及激动传导情况。结果 AF组LAA、RAA组织FAP节律绝对不齐,LAA(185.22±25.62)次/分,较对照组(156.44±8.88)次/分增加15.67%(P<0.01),RAA(102.39±16)次/分,较对照组(156.44±8.88)次/分减慢34.62%(P<0.01)。48 h AF组LAA组织电压(458.33±26.73)μV较对照组(740.55±18.93)μV降低38.11%(P<0.01),RAA(504.83±39.93)μV较对照组(840.56±18.93)μV明显降低(P<0.01),48 h房颤组LAA组织FAP时程(45.28±8.59)ms较对照组(70.77±6.98)ms缩短15 ms(P<0.01)。RAA(61.78±7.1)ms较对照组(75.83±7.63)ms缩短14 ms(P<0.01)。48 h AF组LAA、RAA FAP传导异质性增加。结论应用MEA技术可反映心肌组织片场电位电生理特性,48 h AF后LAA放电频率增加,频率绝对不齐,LAA、RAA电压降低,场电位时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微电极阵列 场电位 电生理学 左心耳 右心耳 随意来源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酶在纳米金/氧化锌球腔微电极阵列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宇 尹凡 +1 位作者 孙磊 周丽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733,共7页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和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了有序的纳米金/氧化锌(nano-Au/ZnO)球腔阵列,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nano-Au/ZnO球腔阵列的形貌。该阵列的循环伏安曲线具有微电极特性。将辣根过氧...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和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了有序的纳米金/氧化锌(nano-Au/ZnO)球腔阵列,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nano-Au/ZnO球腔阵列的形貌。该阵列的循环伏安曲线具有微电极特性。将辣根过氧化酶(HRP)直接固定于nano-Au/ZnO球腔微电极阵列表面的ZnO球腔内,制备了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HRP在该阵列上的直接电化学。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其循环伏安曲线于-0.145 V和-0.230 V处出现了1对稳定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为-0.188 V,表明固定于传感器表面ZnO球腔内的HRP保持了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其直接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2.95 s-1。ZnO的亲水性和特有的球腔阵列结构不仅为保持HRP的生物电化学活性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也为固定HRP提供了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HRP的负载量。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对H2O2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并在6.67×10-6~1.31×10-3mol/L范围内与响应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3×10-7mol/L,米氏常数为0.411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ZnO球腔阵列 微电极阵列 辣根过氧化酶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视觉假体的柔性生物微电极阵列的设计和制作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亚军 杨春生 +2 位作者 刘景全 沈修成 郭忠元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视网膜假体的基于Parylene的柔性微电极阵列的设计和制作。微电极阵列为5×5,通过光刻胶热熔回流技术形成的电极点为半球形凸起,底部直径为60μm,高度大约为24μm。整个电极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能够更好的适应视网膜表... 提出了一种用于视网膜假体的基于Parylene的柔性微电极阵列的设计和制作。微电极阵列为5×5,通过光刻胶热熔回流技术形成的电极点为半球形凸起,底部直径为60μm,高度大约为24μm。整个电极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能够更好的适应视网膜表面轮廓,提高刺激效果。同时,电极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便于手术时电极的植入和手术后对生物组织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假体 PARYLENE 光刻胶热熔 微电极阵列 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极阵列细胞阻抗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清君 胡朝颖 +3 位作者 叶伟伟 张威 徐莹 王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0,共4页
贴壁生长在微电极表面的细胞可引起贴壁电极界面阻抗的改变,从而可以获得细胞生理功能相关的生物信息。本研究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硅基底上设计了直径为20~50μm的20通道金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MEA),用以构建能实时、... 贴壁生长在微电极表面的细胞可引起贴壁电极界面阻抗的改变,从而可以获得细胞生理功能相关的生物信息。本研究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硅基底上设计了直径为20~50μm的20通道金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MEA),用以构建能实时、连续、定量跟踪哺乳动物细胞形态和增殖分化改变的细胞阻抗测试传感器(electric cell-substrate impedance sensing,ECIS),用于细胞与电极间的阻抗测试研究。通过对培养在微电极表面24h的成骨细胞Saos-2细胞系的阻抗谱测量发现,其阻抗值增加集中在中频102~104Hz之间,本结果符合细胞阻抗传感测量的理论模型分析。因此,该微电极阵列细胞阻抗传感器的研究,为进一步的细胞生理和药物分析等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传感器 微电极阵列 阻抗 细胞阻抗测试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集群电信号探测用微电极阵列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海仙 吕晓迎 +3 位作者 王志功 王余峰 陆慧琴 沈洪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8-472,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神经元集群电信号探测的2×2微电极阵列芯片.该芯片集成了4个直径为20μm、中心间距为100μm的圆形微电极.4个电极点周围都布满地线作为参考电极,4个电极点与参考电极的间距分别为5,10,15和20μm.芯片版图设计及验证... 介绍了一种用于神经元集群电信号探测的2×2微电极阵列芯片.该芯片集成了4个直径为20μm、中心间距为100μm的圆形微电极.4个电极点周围都布满地线作为参考电极,4个电极点与参考电极的间距分别为5,10,15和20μm.芯片版图设计及验证采用华大九天系统设计软件Zeni完成,并通过无锡CSMC公司的0.6μm DMDP CMOS标准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0.28mm×0.40mm.对芯片进行了在晶圆电学测试,采用频率为10Hz~1MHz,幅度为50mV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分别测试4个电极点的阻抗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kHz处4个电极点的等效阻抗模值在0.7~2.1MΩ之间,达到了细胞外电信号测量的要求.在芯片表面进行了L-929细胞和胎鼠海马神经元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芯片经过表面生物相容性修饰后可用于细胞外电信号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微电极阵列 神经元集群 细胞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极阵列大脑电信号检测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封洲燕 王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手段,可以同时获得大量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信息,对于深入研究大脑神经细胞及其网络的工作机制,开发新的神经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用于在体神经信号检测的微电极阵列... 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手段,可以同时获得大量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信息,对于深入研究大脑神经细胞及其网络的工作机制,开发新的神经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用于在体神经信号检测的微电极阵列主要有两种类型:Utah电极和Michigan电极.本文将介绍它们的制造工艺、结构、特点、应用进展,及其用于检测和分析神经细胞场电位和胞外动作电位的方法和原理;并且,分析和探讨微电极阵列在电极制造、信号记录和信号分析等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我国在微电极阵列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神经电生理 结构 应用 场电位 动作电位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壮晖 李刚 +2 位作者 周洪波 张华 赵建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1-1736,共6页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释放以及键合完成基于PDMS微电极制作.其中,微电极绝缘层制作和电极位点暴露采用浇注PDMS并结合外力夹压固化和PDMS湿法刻蚀来实现.使用该方法制作的PDMS电极,结构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同时,通过SEM和阻抗测试对所制作的微电极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电化学阻抗降低了近60%(频率1 kHz处),基于该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在力学和电学性能方面均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聚二甲基硅氧烷 电镀 人工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的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宁 彭承琳 +4 位作者 王星 张思杰 杨军 张莹 曹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24-2027,共4页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与仿真。电脉冲通过微电极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视觉区域引起对应的特征电位反应,部分恢复患者的视觉。为研究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在人眼压...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与仿真。电脉冲通过微电极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视觉区域引起对应的特征电位反应,部分恢复患者的视觉。为研究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在人眼压力环境下的位移,特别设计了多种微电极阵列,进行了应力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人工视网膜 微电极阵列 应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神经微电极阵列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力 蒋庭君 +3 位作者 石文韬 宋轶琳 徐声伟 蔡新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3-626,共4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多通道神经微电极阵列芯片上制备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薄膜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对神经微电极阵列芯片采用计时电压法探究,确定了定向修饰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最佳电沉积条件。微电极阵列芯片为多...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多通道神经微电极阵列芯片上制备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薄膜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对神经微电极阵列芯片采用计时电压法探究,确定了定向修饰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最佳电沉积条件。微电极阵列芯片为多通道实时检测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和电化学信号提供了一种新的器件,但其检测灵敏度、信噪比需进一步的提高。将聚吡咯氧化石墨烯的平面微电极阻抗值降低了92.1%,且提高了对多巴胺循环伏安响应的灵敏度,对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电化学信号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阻抗 神经微电极阵列 聚吡咯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污染重金属检测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芯片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会欣 万浩 +2 位作者 蔡巍 哈达 王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4-989,共6页
基于溶出伏安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汞膜金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芯片,实现了水污染痕量重金属离子Zn2+、Cd2+、Pb2+和Cu2+的同时检测.在K3[Fe(CN)6]溶液中对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分析其电化学特性及实际表面积,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 基于溶出伏安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汞膜金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芯片,实现了水污染痕量重金属离子Zn2+、Cd2+、Pb2+和Cu2+的同时检测.在K3[Fe(CN)6]溶液中对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分析其电化学特性及实际表面积,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检验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表面汞膜沉积的程度.镀汞后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检测样本溶液中的重金属元素:Zn2+、Cd2+、Pb2+和Cu2+,得到的Cd2+、Pb2+和Cu2+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度良好,检测下限分别为0.1、0.5和0.3μg/L,但Zn2+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度较差,这主要是由测试基线的漂移及不准确的加标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芯片 溶出伏安法 重金属检测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嗅球细胞网络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庆梅 肖丽丹 +3 位作者 李蓉 张威 刘清君 王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5-749,共5页
嗅球(OB)是嗅觉系统的第一中转站,在嗅觉信息的识别和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嗅球中具有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功能。本研究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嗅球神经元与微电极阵列(MEA)芯片耦合,构建一种细胞网络传感器,用于... 嗅球(OB)是嗅觉系统的第一中转站,在嗅觉信息的识别和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嗅球中具有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功能。本研究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嗅球神经元与微电极阵列(MEA)芯片耦合,构建一种细胞网络传感器,用于对多点的嗅球神经元电活动进行同步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MEA上培养的嗅球细胞生长良好,能够检测多个通道的嗅球神经元的自发电位以及谷氨酸作用下的诱发响应。研究表明,该嗅球细胞网络传感器能够实现信号的多通道同步检测及有效分辨神经元的自发信号和诱发响应,并且能够很好地捕捉不同通道神经元响应的特点。该研究对于进一步分析嗅觉信息在嗅球内的传导和编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网络传感器 嗅球 微电极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微电极阵列的研制和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建中 田承云 +1 位作者 陆德仁 张国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6-41,共6页
作者用微电子平面工艺制备了多种平面电极阵列,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特性.实验证明:微电极阵列能极大地提高响应电流并保持单一微电极的全部优点,即尺寸越小,响应时间越短,电流密度越大,能使用的电位扫描述率越高.并又共价键合葡萄糖氧化... 作者用微电子平面工艺制备了多种平面电极阵列,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特性.实验证明:微电极阵列能极大地提高响应电流并保持单一微电极的全部优点,即尺寸越小,响应时间越短,电流密度越大,能使用的电位扫描述率越高.并又共价键合葡萄糖氧化酶,研制成功具有良好性能的微型化葡萄糖传感器,它的响应电流比现有报导的单一微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大十多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 阵列 微电极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