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正通 范晓丹 +1 位作者 王雪琦 张晋璇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3-261,共9页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强化植物修复效果、原位修复,美化环境等优势,其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壤中菌根真菌、根瘤菌、植物内生菌、根际微生物可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共...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强化植物修复效果、原位修复,美化环境等优势,其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壤中菌根真菌、根瘤菌、植物内生菌、根际微生物可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在重金属胁迫下,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或固定率,进而强化植物的修复效果.笔者系统阐述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形式种类、作用机制、问题及展望,旨在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 根瘤菌-植物联合修复 植物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 根际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活性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凤安 常帆 +2 位作者 吕睿 刘晨 甄丽莎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41-45,共5页
土壤性质劣变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关键因素。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克服了植物修复的一系列缺点,成为了土壤修复的有效的途径。具ACC脱氨酶根际促生菌,以其提高宿主植株生存能力、增强宿主植物对污染物耐受... 土壤性质劣变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关键因素。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克服了植物修复的一系列缺点,成为了土壤修复的有效的途径。具ACC脱氨酶根际促生菌,以其提高宿主植株生存能力、增强宿主植物对污染物耐受力,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具ACC脱氨酶PGPR菌株对宿主植物和土壤环境所产生的有益影响,为其在植物-微生物联用修复技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ACC脱氨酶 根际促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谭颖 周进宏 +1 位作者 张雯静 方浩洲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1期80-81,共2页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因其原位、环保、费用低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强化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根际微生物 联合生物修复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俊伟 闯绍闯 +3 位作者 陈凯 凌婉婷 唐翔宇 蒋建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5,共9页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如各类农药、石油化合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中,最新出现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如各类农药、石油化合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中,最新出现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其高效、环境友好和修复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论述了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原理、形式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植物 微生物 联合修复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5
作者 刘世亮 骆永明 +2 位作者 曹志洪 丁克强 蒋先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7-265,共9页
本文综述了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降解途径、机理及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并从植物修复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促进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的途径、机理及其应用。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共代谢降解及其与植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 本文综述了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降解途径、机理及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并从植物修复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促进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的途径、机理及其应用。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共代谢降解及其与植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壤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未来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修复 多环芳烃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植物-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娟娟 张发旺 +2 位作者 陈立 张胜 郝彦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4-77,共4页
为修复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采用优化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植物相结合的微生态技术,在试验区均匀加入了优化菌群制剂,并调控了土壤温度、氧和营养物质等,进行了土壤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修复初... 为修复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采用优化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植物相结合的微生态技术,在试验区均匀加入了优化菌群制剂,并调控了土壤温度、氧和营养物质等,进行了土壤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修复初期平均石油含量在2898.25mg/kg时,经过99d的植物-微生物的修复技术,土壤中石油含量降解可达95%以上。验证了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在中原油田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有效性,探索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植物-微生物修复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矿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探索 被引量:20
7
作者 邓敏 程蓉 +3 位作者 舒荣波 徐璐 李超 代力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本研究以攀西矿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修复微生物,以低分子有机酸为络合剂,开展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探索,通过测定OD_(600)、FeS生成量、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形态等重要参数,综合研究了化学-微生物联... 本研究以攀西矿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修复微生物,以低分子有机酸为络合剂,开展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探索,通过测定OD_(600)、FeS生成量、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形态等重要参数,综合研究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盐还原菌对镉、铅均有良好的钝化还原效果,对Cd^(2+)、Pb^(2+)的去除率可达94.8%、93.9%;柠檬酸和苹果酸与硫酸盐还原菌更相匹配,其可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的良好碳源,亦可作为重金属络合剂;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镉、铅能起到一定的钝化效果,镉的交换态占比最大降低了60.7%,铅的铁锰结合态最大降低了25.9%,同时有助于土壤肥效的提高。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能够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对土壤重金属能起到一定的稳定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矿区 污染土壤 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瞿攀 伏毅 +2 位作者 刘绵学 王艳 黄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土壤健康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人类活动给土壤造成的污染亟待治理。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镍具有较大的毒性。目前我国土壤中镍污染比较严峻,应尽快响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改善土壤中镍污染状况。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 土壤健康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人类活动给土壤造成的污染亟待治理。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镍具有较大的毒性。目前我国土壤中镍污染比较严峻,应尽快响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改善土壤中镍污染状况。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在镍污染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状况、有效态镍含量以及植物吸收镍的影响,对寻找合适的植物和微生物修复镍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将有机酸运用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镍污染土壤中、建立PGPB库和寻找我国超富集植物等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晓琼 《山西农经》 2017年第5期77-77,共1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关注。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具有强生物毒性危害极大,在人体内累积可造成慢性中毒,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并...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关注。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具有强生物毒性危害极大,在人体内累积可造成慢性中毒,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对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发展的展望,以期为实际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植物-微生物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姚航 张杏锋 吴炽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68-70,共3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辅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优缺点及其研究现状等,并对其发展前景、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夏明 万何平 +2 位作者 曹新华 孙齐英 周世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4期13-15,19,共4页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其他土壤修复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已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前沿之一。介绍了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异位微生物修...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其他土壤修复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已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前沿之一。介绍了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固定微生物技术、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技术、高效基因工程菌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土壤修复 固定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土壤镉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浩 胡静敏 +1 位作者 陈忻 彭安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4期17-22,共6页
矿山开采所导致的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环保、经济等特点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在讨论微生物对重金属Cd修复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壤镉污染微生物修复、微生物... 矿山开采所导致的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环保、经济等特点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在讨论微生物对重金属Cd修复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壤镉污染微生物修复、微生物-植物协同修复和微生物-土壤调理剂联合修复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土壤Cd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CD污染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植物协同修复 土壤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金秋 王帅杰 +1 位作者 王露 付雨潼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9-1405,共7页
选择紫花苜蓿协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并考察了石油初始含量、植株种植密度、菌剂投加量及营养物对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紫花苜蓿-... 选择紫花苜蓿协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并考察了石油初始含量、植株种植密度、菌剂投加量及营养物对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紫花苜蓿或铜绿假单胞菌修复,经过56 d的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高达72%。在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与微生物表现出明显的互生作用。当污染土壤中石油初始质量分数为0.6%,紫花苜蓿种植密度为20棵/dm^(2),土壤中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投加量为20 g/kg时,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且修复体系能够得以充分利用。适量的氮、磷营养物添加可进一步改善紫花苜蓿-铜绿假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铜绿假单胞菌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 互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紫云英–根瘤菌联合修复效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秀芬 滕应 +4 位作者 骆永明 李振高 潘澄 张满云 宋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选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作为宿主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huakuii)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经过100天的修复作用后,单接种根瘤菌、种植紫云英以及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处理土壤中多... 选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作为宿主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huakuii)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经过100天的修复作用后,单接种根瘤菌、种植紫云英以及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处理土壤中多氯联苯的去除率分别为20.5%、23.0%、53.1%,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1)。而且发现接种根瘤菌显著增加了紫云英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从而改善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可见,紫云英–根瘤菌共生体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紫云英 根瘤菌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国锋 王金成 井明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65-70,共6页
概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近年来该区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微生物、植物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方法进行综述,强调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突出地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的应用潜能。由于石油污染物的... 概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近年来该区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微生物、植物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方法进行综述,强调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突出地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的应用潜能。由于石油污染物的复杂性,现存技术在实际修复中效果并不明显,提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酶功能基因、将代谢组研究融入油污土壤的修复、深入探究植物根际分泌物与微生物作用及菌根真菌生物降解机制的建议,旨在对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探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对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生物强化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6
作者 罗辉 朱易春 冯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224-227,共4页
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与现状。与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目前该技... 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与现状。与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在实际大规模重金属修复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4个方面简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动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的物理-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旭 蔡继杰 +1 位作者 丁学锋 唐颖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465-468,共4页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等)、培养和接种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如浮游动物水蚤和螺蚌鱼类等)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发展综述,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对水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物理-生态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 微生物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几种生物修复技术在湿地修复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益春 《热带林业》 2018年第2期62-65,共4页
对比化学修复与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投资少、修复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在湿地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运用较多,动物修复运... 对比化学修复与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投资少、修复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在湿地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运用较多,动物修复运用很少。联合修复中仅微生物-植物修复运用较多,但联合修复技术具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动物修复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细菌定殖对漂浮植物大薸去除水中锰和氨氮的影响
19
作者 陈学敏 唐艳葵 +4 位作者 尹涓涓 蒋齐明 黄锦孙 姚秋艳 张超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59-64,共6页
将2株具有植物促生长潜力的锰氧化细菌(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MOB)——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O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WLS01分别定殖到漂浮植物大薸根部,通过观察和测定水培14 d前后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 将2株具有植物促生长潜力的锰氧化细菌(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MOB)——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O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WLS01分别定殖到漂浮植物大薸根部,通过观察和测定水培14 d前后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水中锰和氨氮含量、植物对锰的转运的变化来研究MOB定殖对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殖OS和WLS01后大薸生物量增长比例分别达到31.29%和25.81%,远高于未定殖组,同时增强了其光合作用。但定殖MOB后的大薸根部出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植物促生长潜力 漂浮植物 大薸 锰污染 氨氮 微生物-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物种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意德 陈洁 +1 位作者 许涵 刘世荣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稀有物种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存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类群,但对稀有物种在维持森林物种多样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长期监... 稀有物种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存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类群,但对稀有物种在维持森林物种多样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长期监测研究成果,提出了热带亚热带森林自然恢复的“稀有物种调控机制”基本理论框架,探讨其在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物种 调控机制 非随机竞争 植物-土壤反馈 功能微生物 森林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