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及效率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乔国华 单安山 马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综述了瘤胃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底物,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及其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瘤胃微生物合成量的具体可行的调控措施和测定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蛋白合成 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 瘤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体外发酵特性和菌体合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葛婷 孙巍巍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8-2004,共7页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氧发酵不同时间点(3、6、9、12、18、24 h),分别测定累积产气量、p H及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显示:1)发酵3、6 h时,L组和H组p H显著低于C组(P<0.05)。2)L组和H组累积产气量均高于C组。3)L组和H组各时间点微生物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6 h时H组又显著高于L组(P<0.05)。3)L组和H组各时间点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4)短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同时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蛋白质底物的添加促进了肠道微生物菌体合成,但是过多的蛋白质底物水平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发酵特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平 结肠微生物 发酵特性 菌体合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樊艳华 孙海洲 +3 位作者 桑丹 李胜利 张春华 珊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66-367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利用率 饲粮蛋白质水平 尿素氮循环 微生物蛋白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水平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维斌 王加启 +1 位作者 毛玉胜 陈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42,共5页
 用6头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回肠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阉牛,以Cr2O3为指示剂测定食糜流量,用嘌呤氧化法测定RNA当量,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西门塔尔杂交阉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随饲养水平的变化...  用6头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回肠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阉牛,以Cr2O3为指示剂测定食糜流量,用嘌呤氧化法测定RNA当量,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西门塔尔杂交阉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随饲养水平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趋势。其中低饲养水平、中饲养水平较高,高饲养水平较低。在低、中、高3种饲养水平下,瘤胃微生物对瘤胃降解氮(RDN)的转化效率(MN/RDN,g/g)分别为0.64±0.08,0.52±0.16,0.23±0.03,对瘤胃可利用能(RDOM,瘤胃可消化有机物)的利用效率(MN/RDOM,g/kg)分别为24.66±4.96,27.17±15.18,11.92±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水平 瘤胃微生物 蛋白合成效率 西杂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瘤胃微生物及蛋白质产量的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小连 贾亚红 赵国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3期6-8,共3页
作者介绍了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估测方法及影响其产量的因素。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蛋白质产量 反刍动物 MCP 合成 生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渣粉、山竹果皮粉和莫能菌素对阉奶牛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Foiklang S 姚倩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08-2508,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果渣粉(GPP)、山竹果皮粉(MPP)和莫能菌素对阉奶牛采食量、养分消化率、微生物、瘤胃发酵特性、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和氮平衡的影响。根据4×4拉丁方,将4头初始体重为(220±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阉奶牛随机分为... 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果渣粉(GPP)、山竹果皮粉(MPP)和莫能菌素对阉奶牛采食量、养分消化率、微生物、瘤胃发酵特性、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和氮平衡的影响。根据4×4拉丁方,将4头初始体重为(220±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阉奶牛随机分为4组。T1组为对照组,T2组补充33mg/kg日粮的莫能菌素,T3组补充2%GPP(以干物质摄入量为基准),T4组补充30g/kg日粮的MPP,每头试验牛饲喂0.2%BW精料,自由采食用3%尿素处理的稻草(UTR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P组UTRs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莫能菌素、GPP和MPP组的氨态氮(NH3-N)和血液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GPP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GPP、莫能菌素和MPP组的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此外,GPP、MPP和莫能菌素组原虫种群数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纤维分解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GPP组阉牛的氮保留量、微生物粗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氮合成效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GPP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精饲料中,能够提高采食处理后稻草的阉牛瘤胃发酵效率、消化率,并加快微生物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消化率 蛋白质合成 莫能菌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 氮平衡 奶牛 果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刀菌毒素污染的小黑麦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Hildebrand B Boguhn J +1 位作者 Dnicke S Rodehutscord M 《饲料博览》 2013年第7期15-15,共1页
试验在瘤胃内加入含镰刀菌素毒素(FUS)60%、30%高低两个浓度的黑小麦,用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镰刀菌素污染的黑小麦对瘤胃内浓缩日粮降解比例、营养物质降解率、洗涤纤维、p... 试验在瘤胃内加入含镰刀菌素毒素(FUS)60%、30%高低两个浓度的黑小麦,用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镰刀菌素污染的黑小麦对瘤胃内浓缩日粮降解比例、营养物质降解率、洗涤纤维、pH和瘤胃液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有显著影响。饲喂含有镰刀菌素毒素60%的黑小麦,瘤胃内短链脂肪酸产量、粗纤维降解率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降低,微生物粗蛋白质合成效果比含有30%的高,但是在体外试验中60%试验组微生物粗蛋白质的合成结果受到不良影响。含黑小麦的镰刀菌素毒素在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部分中被发现具有边缘效应。总之,在日粮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浓度<5mg·kg-1(DM)时,日粮中使用高浓度的含有镰刀菌素毒素的黑小麦会影响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瘤胃发酵 毒素污染 镰刀菌 蛋白质合成 小黑麦 蛋白合成 黑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兴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3年第4期36-40,共5页
讨论了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15种因素,为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深入研究和饲养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 微生物蛋白质 合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与稀释率对瘤胃发酵与微生物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鲁琳 夏兆刚 孟庆翔 《饲料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采用单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低和高2种精料水平(20%,80%)与不同稀释率(稀释率为(D)),0.06、0.12和0.18h)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每种精料水平设3个稀释率(0.06、0.12和0.18h),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D的增加... 采用单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低和高2种精料水平(20%,80%)与不同稀释率(稀释率为(D)),0.06、0.12和0.18h)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每种精料水平设3个稀释率(0.06、0.12和0.18h),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D的增加,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呈二次曲线趋势(P=0.001~0.006)增加;提高精料水平导致日粮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消化率增加(P=0.001),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下降(P=0.001)。提高D导致发酵液pH显著升高(P=0.001),NH3浓度显著降低(P=0.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D的增加显著下降(P=0.001),但VFA日产生量随D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各种VFA摩尔比例中,乙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例呈二次曲线趋势增加(P=0.001),丙酸的摩尔比例呈二次曲线趋势下降(P=0.001)。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发酵液pH和NH3浓度下降,总VFA浓度及VFA日产生量增加。在各种VFA摩尔比例中,乙酸摩尔比例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P=0.001)下降,但丙酸与丁酸的摩尔比例下降(P=0.001)。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每日微生物氮(N)产量(DMNP)与微生物生长效率(MOEFF)增加;DMNP与MOEFF在D提高时也增加(P=0.001),在D为0.18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88g日微生物氮和31.01g微生物氮(g/kg)真可消化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料水平 稀释率 连续培养 瘤胃发酵 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是养猪节粮增效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谯仕彦 周俊言 +1 位作者 李晟铠 曾祥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01-3412,共12页
通过补充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合成晶体氨基酸,低蛋白质饲粮可以精准满足猪快速生长所需的氨基酸营养需求,避免蛋白质饲料浪费及减少粪、尿氮排放。低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是以低蛋白质饲粮生产技术为基础,依据各种能量饲料和蛋白质... 通过补充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合成晶体氨基酸,低蛋白质饲粮可以精准满足猪快速生长所需的氨基酸营养需求,避免蛋白质饲料浪费及减少粪、尿氮排放。低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是以低蛋白质饲粮生产技术为基础,依据各种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可利用养分等,配制的原料种类多、养分互补性强、营养平衡度高的低豆粕饲粮。低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可有效增强猪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沉积,降低饲粮中豆粕、玉米等原料的用量,对节粮增效及提高养猪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与应用进展、对生猪养殖效率的影响、合成氨基酸与天然氨基酸效率对比、氨基酸数量需求情况及产能等方面分析,综述了猪低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技术、应用效果及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应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 合成氨基酸 粮食安全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NCPS-S模型预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曾 张晓娟 +2 位作者 唐福 贺刚刚 高巍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研究旨在应用康奈尔绵羊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sheep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S)的预测模型预测日粮瘤胃pH值与微生物蛋白质(MCP)合成量,并通过实测验证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选取3只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 研究旨在应用康奈尔绵羊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sheep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S)的预测模型预测日粮瘤胃pH值与微生物蛋白质(MCP)合成量,并通过实测验证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选取3只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哈萨克公羊为试验动物,配制3种精粗比为30:70、35:65、40:60的全混合日粮(TMR)。采用3×3拉丁方设计,共3期试验,每期18 d,其中10 d为预试期,8 d为样品采集,测定瘤胃液pH和MCP合成量。同时利用CNCPS-S模型预测3种日粮的MCP合成量,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①3种TMR的瘤胃液pH的实测值分别在6.38~6.71、6.01~6.59、5.81~6.41之间,模型预测pH为固定值6.46;②随着精料水平增加,3种TMR均为瘤胃能氮负平衡型,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均呈下降趋势(P<0.05),3种TMR的MCP的模型预测值依次升高,分别为210.29、215.31、246.94 g/d(P>0.05),实测值也依次升高,分别为93.83、97.33、100.27 g/d(P<0.05);③经线性回归分析,3种日粮MCP的预测值与十二指肠MCP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大(平均偏差≥116 g/d),相关性低(R^2≤0.75),误差均方根(RMSE)都较高。以上结果说明,CNCPS-S对我国绵羊瘤胃pH值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对MCP合成量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PS-S 微生物蛋白质合成 瘤胃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乃锋 王中华 刘晓牧 《草食家畜》 2001年第3期9-12,共4页
关键词 反刍动物 饲料蛋白质 利用效率 瘤胃降解 瘤胃菌体蛋白合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电势对微生物电合成系统还原CO2合成有机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焜 王黎 +2 位作者 胡宁 陈小进 廖梦根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采用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ES)还原CO2合成有机物,从微生物菌群、有机物积累量、库伦效率、电化学分析等多个角度研究了阴极电势对MES还原CO2合成有机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极电势为-0.70 V时,甲酸和乙酸的积累量均最大(分别为1.55... 采用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ES)还原CO2合成有机物,从微生物菌群、有机物积累量、库伦效率、电化学分析等多个角度研究了阴极电势对MES还原CO2合成有机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极电势为-0.70 V时,甲酸和乙酸的积累量均最大(分别为1.554 mmol/L和2.754 mmol/L),系统的总库伦效率最大(为81.42%);在MES中,醋杆菌(Acetobacterium sp.)、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S)、地杆菌(Geobacter sp.)为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合成系统 阴极电势 CO2 合成 有机物 库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合成产物喂鱼
14
作者 杜佳垠 《现代渔业信息》 1988年第4期58-59,共2页
近年,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地研究利用各种营养基质培养微生物合成产物工艺。利用石油原料作为生产微生物蛋白质(单细胞蛋白质)基质工艺尤其大有可为。
关键词 微生物蛋白质 研究利用 营养基质 生产 产物 原料 微生物合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合单宁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及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成云 袁英良 朴光一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共3页
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发现仅仅依靠微生物合成蛋白质,为反刍动物提供氮源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因此,怎样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Molan等(2001)研究发现,400mg/mL或更高质量... 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发现仅仅依靠微生物合成蛋白质,为反刍动物提供氮源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因此,怎样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Molan等(2001)研究发现,400mg/mL或更高质量浓度的缩合单宁能抑制瘤胃许多种细菌的生长,证明缩合单宁可影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脂肪酸 微生物生长 缩合单宁 瘤胃 蛋白质营养 反刍动物 微生物合成 营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氨同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芃芃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1176,共6页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主要通过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路径和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复合酶系(glutamine synthetase-gluta mate syn-thase,GS-GOGAT)路径。氨同...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主要通过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路径和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复合酶系(glutamine synthetase-gluta mate syn-thase,GS-GOGAT)路径。氨同化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有GDH、丙氨酸脱氢酶(alanine dehydrogenase,A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lutamate synthase,GOGAT)等,其活性主要受到氨浓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瘤胃微生物氨同化作用过程及其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氨同化作用 微生物蛋白质 谷氨酰胺合成 谷氨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许欣 刘洋洋 +2 位作者 葛向阳 赵述淼 梁运祥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25,共10页
为了减少对鱼粉等高端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依赖,提高蛋白质饲料利用效率,以及应对饲料禁抗,为无抗饲料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蛋白质发酵饲料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发酵饲料发展迅速,尤其是蛋白质发酵饲料,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吨,而... 为了减少对鱼粉等高端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依赖,提高蛋白质饲料利用效率,以及应对饲料禁抗,为无抗饲料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蛋白质发酵饲料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发酵饲料发展迅速,尤其是蛋白质发酵饲料,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吨,而且上升势头依然强劲。本文就蛋白质发酵饲料的工艺技术、应用效果、发展前景做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豆粕 低质饼粕 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使土地肥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杉山修一 黄孝春 张立功 《果农之友》 2018年第4期36-38,共3页
作物从土壤吸收的营养素主要是氮,磷,钾。在这三种元素中蛋白质的构成元素氮尤其重要。缺氮的话,对生物反应有着重要作用的酵素的合成所需的蛋白质不足,光合成因此受到抑制。植物缺乏氮素时,叶片颜色转黄,但一旦施肥料后马上就变成浓绿... 作物从土壤吸收的营养素主要是氮,磷,钾。在这三种元素中蛋白质的构成元素氮尤其重要。缺氮的话,对生物反应有着重要作用的酵素的合成所需的蛋白质不足,光合成因此受到抑制。植物缺乏氮素时,叶片颜色转黄,但一旦施肥料后马上就变成浓绿色。因为得到氮后,叶子里的酵素增加,加快光合成。植物吸收后的氮素,随收获物从田里带走,所以需要往田里施肥来补充。不这样的话,田里的养分被不断夺取,导致土壤贫瘠而最终收获不到作物。很多人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木村苹果园接近30年既没施堆肥,也没施化肥,但每年收获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地 植物吸收 构成元素 合成 生物反应 叶片颜色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杀虫剂——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活体微生物杀虫剂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宜农 《湖北植保》 2005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微生物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发展前景 21世纪 活体 宿主细胞 人工培养基 蛋白质结晶 特殊成员 生命特征 生命形式 镜下观察 生命活动 生物合成 生命体 寄生性 细胞内 能量 进化 细菌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者用微生物菌株制造出新型纳米硒肥
20
《蔬菜》 2021年第1期57-57,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吴丽芳研究团队阐明了纳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机制,筛选出多种高耐受亚硒酸钠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当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础上,团队还研制出新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吴丽芳研究团队阐明了纳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机制,筛选出多种高耐受亚硒酸钠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当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础上,团队还研制出新型纳米硒肥,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刊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研究中心 纳米硒 微生物菌株 中国科学院 智能机械 生物合成机制 离子束生物工程 合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