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有机硫赋存形态模拟与微生物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新法 张光华 杨黎燕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
分析了煤的有机质结构和煤中有机硫赋存形态的复杂多样性 ,依据煤化学结构模型的预示以及煤化程度加深对芳核缩合程度增加的基本规律 ,探讨了模型化合物选择的理论依据及其规律性 ,归纳了微生物降解煤中有机硫的三种典型机理 ,综述了 DB... 分析了煤的有机质结构和煤中有机硫赋存形态的复杂多样性 ,依据煤化学结构模型的预示以及煤化程度加深对芳核缩合程度增加的基本规律 ,探讨了模型化合物选择的理论依据及其规律性 ,归纳了微生物降解煤中有机硫的三种典型机理 ,综述了 DBT,NTH,BTH和 BMS等模型化合物及其部分衍生物微生物脱硫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运用多模型化合物选育降解煤中有机硫的微生物、多菌群复合培养和单一菌株广谱脱硫性能研究的新理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赋存形态 模拟 微生物脱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加氢与微生物脱硫过程中硫化物类型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永坛 张乐 +1 位作者 杨海鹰 陆婉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8-361,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联用 (GC -AED)技术 ,研究了柴油馏分加氢前后各种硫化物的变化。在加氢脱硫过程中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中的硫最难脱除 ,催化剂的类型及各操作参数的选择应以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含量来确定。研究了某... 采用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联用 (GC -AED)技术 ,研究了柴油馏分加氢前后各种硫化物的变化。在加氢脱硫过程中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中的硫最难脱除 ,催化剂的类型及各操作参数的选择应以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含量来确定。研究了某加氢柴油进行微生物脱硫处理后各种硫化物的变化 ,并研究了硫含量不同的柴油馏分进行微生物脱硫处理后各种硫化物的分布。可选取在加氢脱硫过程中将柴油中的硫含量降到多大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 微生物脱硫 化物 变化规律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脱硫技术在天然气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涂彦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生物技术以其对环境污染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各国重视,并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生物技术用于天然气净化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与现有脱硫方法的经济对比情况。提出了今后该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前... 生物技术以其对环境污染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各国重视,并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生物技术用于天然气净化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与现有脱硫方法的经济对比情况。提出了今后该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前景、发展趋势、研究目标和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技术 天然气净化 应用 细菌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微生物脱硫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生玉 赵玉兰 +2 位作者 王建 薛永强 吴国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24,共5页
综述了煤炭微生物脱硫法的优势及其在能源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义,介绍了煤炭微生物脱硫的原理、适用的主要菌种及其性能,评述了国内外煤炭微生物脱硫的几种方法和研究现状,指出了煤炭微生物脱硫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炭 微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微生物脱硫新技术─细菌表面改性预处理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明旭 单忠健 《中国煤炭》 1997年第2期30-34,共5页
系统介绍了煤炭微生物脱硫新技术─细菌表面改性预处理、强化浮选、絮凝脱硫的新方法;指出了工业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描绘了矿物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煤炭 选煤 微生物脱硫 细菌选矿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微生物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臧静坤 程伟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26-34,共9页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其燃烧过程中会释放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与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脱硫相比较,微生物脱硫具有清洁高效等优势,对提高高硫煤利用率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煤中硫的赋存形式以及无...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其燃烧过程中会释放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与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脱硫相比较,微生物脱硫具有清洁高效等优势,对提高高硫煤利用率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煤中硫的赋存形式以及无机硫和有机硫的生物脱除机理,综述了现有脱硫方法微生物浸出法和微生物预处理-浮选法的研究现状。对影响微生物生长及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煤炭粒度、微生物种类和微生物生长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煤炭微生物脱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发展清洁高效的煤炭微生物脱硫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微生物脱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玮 屠传经 胡亚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30,41,共4页
关键词 煤燃烧 烟气 微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气体中硫化氢的微生物脱除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蒲万芬 胡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气体中硫化氢的存在不仅会引起设备和管道腐蚀、催化剂中毒,而且还会严重地威胁人身健康与安全,因此必须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予以脱除。与传统物理化学脱硫方法相比,微生物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化学品与能源的消耗量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低,... 气体中硫化氢的存在不仅会引起设备和管道腐蚀、催化剂中毒,而且还会严重地威胁人身健康与安全,因此必须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予以脱除。与传统物理化学脱硫方法相比,微生物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化学品与能源的消耗量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低,并且也无二次污染产生,因而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此讨论了硫化氢的微生物脱除原理及脱除方法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自然界中能够氧化硫化氢的微生物;详细探讨了它们在微生物脱硫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工艺流程,包括光合硫细菌、异氧菌、硫杆菌等的脱硫条件、脱硫效率、除硫产物及适用范围,并对它们脱除硫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说明;还对今后微生物脱硫的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 化氢 除方法 效率 二次污染 杆菌 方法 酸性气体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脱硫微生物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99-200,203,共3页
从泰安某加油站采集土壤样品,筛选到一株可以专一性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菌株,经常规和生理生化鉴定判断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命名为YY-5。对DBT的降解产物经分析为二羟基联苯(2-HBP)、二苯并噻砜(DBTO2)和硫酸根离子,完全符合... 从泰安某加油站采集土壤样品,筛选到一株可以专一性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菌株,经常规和生理生化鉴定判断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命名为YY-5。对DBT的降解产物经分析为二羟基联苯(2-HBP)、二苯并噻砜(DBTO2)和硫酸根离子,完全符合"4S"途径。产物用gibb’s试剂结合分光光度计测试,测算出菌株的脱硫能力。脱硫试验表明,DBT浓度对菌株的脱硫能力也有影响,DBT浓度过高,会抑制菌株的脱硫能力。一般在54 h左右YY-5的酶活性开始降低,在80 h左右完成脱硫。在以正十二烷、正十六烷、液体石蜡、萘和柴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不旺盛,不能利用上述烃类作唯一碳源和能源。说明YY-5在脱硫过程中不会明显降低燃油的燃烧值。另外试验也表明,有机氮对菌的脱硫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微生物脱硫 筛选 红球菌属 RHODOCOCCU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磊 陶语若 +1 位作者 沈超 龚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生物膜和铁离子复合体系为基础构建了燃煤烟气的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以多面空心球为载体实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固定化生物膜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及SO2的脱除。脱硫试验表明...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生物膜和铁离子复合体系为基础构建了燃煤烟气的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以多面空心球为载体实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固定化生物膜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及SO2的脱除。脱硫试验表明,SO2入口浓度1 000 mg/m3以下,烟气流量1.0 m3/h,循环液流量40~60L/h为适宜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氧化亚铁杆菌 微生物循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处理含硫工业废气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艳玲 赵景联 杨伯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1,共4页
指出了含硫工业废气传统处理方法的缺陷 ,介绍了微生物处理方法的优势所在 ;对微生物菌种的共同特征以及无机硫和有机硫脱除时菌种的选择依据进行了讨论 ,并对微生物法脱硫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评述了国内外生物滤池法、生物滴滤池法和生... 指出了含硫工业废气传统处理方法的缺陷 ,介绍了微生物处理方法的优势所在 ;对微生物菌种的共同特征以及无机硫和有机硫脱除时菌种的选择依据进行了讨论 ,并对微生物法脱硫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评述了国内外生物滤池法、生物滴滤池法和生物吸收法等生物膜法脱硫的工艺及其工业化应用。指出了微生物法脱硫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 废气 废气处理 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中硫化物生物氧化与回收单质硫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媛 王娟 钟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48-54,共7页
碱吸收–微生物烟气脱硫是一类经济有效并应用较广泛的SO2脱除技术,可分为SO2碱吸收,厌氧还原与好氧氧化3部分,该文着重考察了好氧氧化部分。在有效容积为45 L的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内,以含硫化物的厌氧段出水作为进水,利用无色硫细菌氧化... 碱吸收–微生物烟气脱硫是一类经济有效并应用较广泛的SO2脱除技术,可分为SO2碱吸收,厌氧还原与好氧氧化3部分,该文着重考察了好氧氧化部分。在有效容积为45 L的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内,以含硫化物的厌氧段出水作为进水,利用无色硫细菌氧化硫化物为单质硫。经28 d的运行,有机物负荷和S2负荷分别达3.73 kgCOD/(m3 d)和1.09 kgS2/(m3 d),相应的脱除率可达78%和90%以上,最大S0产率为75%左右。生物学显微镜照片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ometer,XRD)分析显示出水富含硫颗粒和膜状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S2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分别为200和800 mg/L时,适宜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最佳曝气量为60~90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烟气 无色细菌 单质 化物 生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功能微生物在剩余油原位改质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13
作者 刘天宇 王蒲金 +2 位作者 童启强 曲瑞雪 孙珊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7-12,共6页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政策的推行,更加环保高效的脱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生物脱硫因在反应条件、能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脱硫方法、生物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机理及应用现状几方面出发,分析了脱硫功能微生物在剩...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政策的推行,更加环保高效的脱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生物脱硫因在反应条件、能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脱硫方法、生物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机理及应用现状几方面出发,分析了脱硫功能微生物在剩余油原位改质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微生物 生物 剩余油 原位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生物脱硫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宇 刁梦雪 +5 位作者 邹俐宏 师舞阳 历丽 代沁芸 郑必强 邱冠周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9-465,共7页
通过对取自城门山,杨桃坞,德兴和云南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理活性的研究比较,选取了氧化活性较好的德兴菌种做正交试验。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浸出时间,煤浆质量分数,pH值和接种量这4个因素的... 通过对取自城门山,杨桃坞,德兴和云南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理活性的研究比较,选取了氧化活性较好的德兴菌种做正交试验。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浸出时间,煤浆质量分数,pH值和接种量这4个因素的组合作用对煤炭生物脱硫效果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在所研究因素的水平范围内,浸出时间对煤脱硫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率达到74.21%;pH值对煤脱硫效率的影响也很显著,影响率为16.80%;接种量对煤脱硫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的,其影响率仅为5.27%;煤浆质量分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率最低,仅为1.78%。通过对正交试验的实验结果的直接观察,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获得了三个可能的最优方案。其中通过实验结果直接观察得到的最优方案的脱硫率可达6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 正交实验设计 氧化亚铁杆菌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铝土矿脱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鸿运 刘燕 +1 位作者 张廷安 李小龙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高品质铝土矿在我国属于紧缺性矿产资源,我国有大量高硫铝土矿资源,但高硫铝土矿冶炼会降低Al_(2)O_(3)溶出率、降低赤泥沉降性能、污染氢氧化铝产品、腐蚀生产设备等,因此高硫铝土矿脱硫技术成为实现其高效综合利用、缓解铝土矿资源短... 高品质铝土矿在我国属于紧缺性矿产资源,我国有大量高硫铝土矿资源,但高硫铝土矿冶炼会降低Al_(2)O_(3)溶出率、降低赤泥沉降性能、污染氢氧化铝产品、腐蚀生产设备等,因此高硫铝土矿脱硫技术成为实现其高效综合利用、缓解铝土矿资源短缺的关键。目前高硫铝土矿脱硫技术主要分为预处理脱硫和溶出过程脱硫。预处理脱硫包括浮选法、焙烧法、电化学脱硫、微生物脱硫等。浮选法适合于含硫较低的铝矿石资源,对于低品位、高硫含量的铝矿石则存在浮选药剂用量大、废水排放量大等问题;焙烧法脱硫效率高,但传统堆积焙烧存在焙烧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电化学脱硫具有低温、常压、高脱硫率、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存在能耗高、生产规模受限制等问题;微生物脱硫生产成本和能耗较低、环保性较高,但特定菌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培育菌种周期长。溶出过程脱硫包括氧化蒸发法脱硫、沉淀法脱硫和石灰法脱硫等。氧化蒸发法能够清除铝酸钠溶液中大部分S^(2-),但对其他形态硫氧化效果不明显;沉淀法脱硫操作较为简单,但存在脱硫剂成本高,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的问题;石灰法只能脱除溶液中SO_(4)^(2-),对其他类型硫离子并未产生显著去除作用。未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解决高硫铝土矿脱硫问题:开发低温高效、低能耗焙烧工艺;改善或者研发新型脱硫捕收剂;筛选高效、易培育菌种,研究混合菌脱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冶炼 铝土矿 预处理 溶出过程 浮选 焙烧 微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碱液吸收/厌氧-好氧生物转化脱硫的非稳态工艺与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娟 曹媛 钟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50,10,共7页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30天,系统负荷达5.8 kgCOD m3d1和1.8 kgSO42-m3d1,平均SO42去除效率、有机物去除效率和最高单质硫产率分别为92%、90%和76%;串联体系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系统停运26天,8天内恢复性能。说明系统能满足实际运行中间歇操作和负荷适当波动情况。脱硫产物主要由单质硫组成,还含有少量蛋白质、SO42、Cl、S2、SO32和Na+等水溶性组分,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硫磺的生物硫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烟气 烟气预处理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非稳态 负荷冲击 应急停运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的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延飞 晏乃强 +1 位作者 吴旦 贾金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针对目前石化行业主要脱硫工艺为加氢脱硫 ,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寻找高效、成本较低的非加氢脱硫工艺也成为一种趋势。介绍了微生物脱硫、酸碱精制脱硫、吸附脱硫、萃取法脱硫、化学氧化脱硫和高级氧化技术脱硫等非加氢脱硫... 针对目前石化行业主要脱硫工艺为加氢脱硫 ,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寻找高效、成本较低的非加氢脱硫工艺也成为一种趋势。介绍了微生物脱硫、酸碱精制脱硫、吸附脱硫、萃取法脱硫、化学氧化脱硫和高级氧化技术脱硫等非加氢脱硫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微生物脱硫工艺 汽油 生物技术 固定化细胞系统 二羟基联苯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铝土矿脱硫技术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鹏 魏徳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0,123,共4页
简述了硫及其硫酸盐对氧化铝生产的影响,对反浮选脱硫、电化学浮选脱硫、化学法脱硫和微生物脱硫等有代表性的高硫铝土矿脱硫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各种脱硫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改进的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微生物脱硫技术将是最... 简述了硫及其硫酸盐对氧化铝生产的影响,对反浮选脱硫、电化学浮选脱硫、化学法脱硫和微生物脱硫等有代表性的高硫铝土矿脱硫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各种脱硫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改进的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微生物脱硫技术将是最有前景的高硫铝土矿脱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反浮选 电化学 化学法 微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与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5-1419,共5页
为了寻找烟道气中SO2的微生物转化方法,为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进行了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和影响烟气脱硫效率有关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菌株中,5-2-1菌株的脱硫效率最高,培养12d后,脱硫率达67.20%,与... 为了寻找烟道气中SO2的微生物转化方法,为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进行了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和影响烟气脱硫效率有关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菌株中,5-2-1菌株的脱硫效率最高,培养12d后,脱硫率达67.20%,与单一菌株相比,混合菌株有更好的脱硫能力;重金属、有机物、氟化物质对菌株脱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液中添加Fe3+、Mn2+不仅能促进菌株生长,还能提高生物菌株的脱硫能力;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生物菌株脱硫能力大小的因素顺序为:Fe3+>Mn2+>联苯>SO2浓度>Cr3+>Pb2+>pH,通过F显著性检验得知,Fe3+、Mn2+、联苯的作用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 菌株 二氧化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傅康 周俊虎 黄镇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76,共5页
全面介绍了国内外燃煤脱硫研究的进展 ,包括较新的煤炭微生物催化脱硫、微生物烟气脱硫、等离子烟气脱硫技术等工作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 ,最后指出同时高效脱硫脱硝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燃煤 研究进展 微生物催化 微生物烟气 等离子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