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滤浓缩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刚 张宁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采用了截留分子量为70,000的平板超滤膜对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的发酵液进行了超滤浓缩的研究。膜的透过通量受料液浓度、搅拌速度,操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降低料液浓度,增加搅拌、提高压差可以增加膜的透过通量。0.5%的多糖... 本文采用了截留分子量为70,000的平板超滤膜对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的发酵液进行了超滤浓缩的研究。膜的透过通量受料液浓度、搅拌速度,操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降低料液浓度,增加搅拌、提高压差可以增加膜的透过通量。0.5%的多糖在室温、0.15MPa下超滤108min可浓缩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浓缩 发酵液 平板膜超滤 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 发酵生产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的分子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志英 张宁 钟颜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2,共5页
研究了放射形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radiobacter)Q94 15胞外多糖PS_94 15的分子结构 .PS_94 15是由D -葡萄糖、D -半乳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 ,其摩尔比为 0 .83∶1,含有乙酰基和丙酮酰基 .其重均分子量 Mw=2 0 .7× 10 4 u ,数均... 研究了放射形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radiobacter)Q94 15胞外多糖PS_94 15的分子结构 .PS_94 15是由D -葡萄糖、D -半乳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 ,其摩尔比为 0 .83∶1,含有乙酰基和丙酮酰基 .其重均分子量 Mw=2 0 .7× 10 4 u ,数均分子量 Mn=18.2× 10 4 u( Mw/ Mn=1.14 ) .PS_94 15为典型的热敏胶 ,其θm=90℃ .PS_94 15溶液在温度变化时有构象转变 ,凝胶为无定型网络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形土壤杆菌 多糖 分子结构 凝胶 ps-9415 D-葡萄糖 D-半乳糖 微生物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羔羊生理机能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3
作者 赵濛 马博 +3 位作者 白海涛 李春和 王潇 杜瑞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98-2521,共2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羔羊生理机能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7.07±1.73)kg]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左右的苏尼特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黄芪多糖组(ASP组)、乳酸菌胞外多糖低剂量组(EP...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羔羊生理机能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7.07±1.73)kg]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左右的苏尼特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黄芪多糖组(ASP组)、乳酸菌胞外多糖低剂量组(EPS-L组)、乳酸菌胞外多糖中剂量组(EPS-M组)和乳酸菌胞外多糖高剂量组(EPS-H组),每组6只羔羊,公、母各3只。每日对各组羔羊经口腔灌服等体积的不同溶液,CON组为生理盐水,ASP组为1.0 mg/(只·d)剂量的黄芪多糖溶液,EPS-L组为0.5 mg/(只·d)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溶液,EPS-M组为1.0 mg/(只·d)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溶液,EPS-H组为2.0 mg/(只·d)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溶液,连续灌服49 d。于灌服第14天、第28天和第42天采集各组试验羊血液样本,进行生化分析。于灌服第43天和第44天对CON组、ASP组和EPS-H组羔羊进行大肠杆菌攻毒处理,攻毒剂量为109 CFU/只,各攻毒组于灌服处理第49天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及胃肠道组织样本进行瘤胃发酵参数及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EPS-H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活性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EPS-M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大肠杆菌处理下,瘤胃内容物中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乙酸/丙酸比值表现为APS组>EPS-H组>CON组。3)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本微生物α多样性结果为EPS-H组高于CON组和ASP组,瘤胃样本微生物α多样性结果为ASP组高于EPS-H组和CON组。4)EPS-H组胃肠道各样本丰度高的标志微生物是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粪球菌属(Coprococcus)、厌氧棒杆菌属(Anaerostipes)、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真杆菌科(Eubacteriaceae)、根瘤菌目(Rhizobiales)、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厌氧棒形菌属(Anaerofustis)、梭菌属(Clostridium)、多雷菌属(Dorea)和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EPS-H组较CON组表达丰度显著上调的差异微生物代谢功能为氰基氨基酸代谢(瘤胃),甲苯降解和药物代谢及相关酶(十二指肠),新生物素合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信号通路和多环芳香烃降解(空肠),酵母减数分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多环芳香烃降解(回肠)。综上所述,乳酸菌胞外多糖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羔羊的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抗病性,并且缓解大肠杆菌对羔羊胃肠道微生物稳态的负面影响,促进羔羊胃肠道微生物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多糖 羔羊 生理机能 胃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佳欣 杨玉霞 +3 位作者 陶然 崔进喜 毛鹏 赵秀红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6,共8页
近年来,微生物产胞外多糖(EPS)因能改善食品质量、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免疫预防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特性而受到关注,并通过研究者的逐渐深入研究和各种方法修饰EPS结构,以增强其功能。目前,国内对微生物EPS的研究仍处... 近年来,微生物产胞外多糖(EPS)因能改善食品质量、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免疫预防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特性而受到关注,并通过研究者的逐渐深入研究和各种方法修饰EPS结构,以增强其功能。目前,国内对微生物EPS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进一步探索。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产EPS的分类、生物合成、结构修饰、功能特性及其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种类EPS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结构特点,以及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功能性修饰的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促进EPS在食品、医药及工业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多糖 生物合成 结构修饰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活性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海红 毛文君 +1 位作者 钱叶苗 宋相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海洋是生命资源的宝库,地球上的生物80%存在于海洋,海洋生物物种远比陆地生物丰富和复杂。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近些年来,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在海洋生态学、微... 海洋是生命资源的宝库,地球上的生物80%存在于海洋,海洋生物物种远比陆地生物丰富和复杂。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近些年来,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在海洋生态学、微生物学特别是药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微生物活性 海洋生物 海洋自然资源 化学结构 海洋微生物 海洋生态学 陆地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胞外多糖极地微生物的筛选及其胞外多糖对大菱鲆免疫活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惠娅 刘同军 +1 位作者 郑风荣 林学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醇沉淀法,从600余株南极微生物中筛选得到10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9株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1株属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对10株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醇沉淀法,从600余株南极微生物中筛选得到10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9株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1株属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对10株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经醇沉、除蛋白、冷冻干燥后得到粗胞外多糖,其中菌株3-3-1-2的胞外多糖产量达0.6g/L。对粗多糖产量较高的4株菌所产的胞外多糖进行免疫活性试验,粗胞外多糖20#3在注射3d时,实验组AK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39%,CAT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24%,二者均差异显著(P<0.05),注射5d时,AC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20%,差异显著(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14%,差异极显著(P<0.01);粗胞外多糖3-3-1-2在注射3d时,实验组AK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12%,差异不显著(P>0.05),注射5d时,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24%,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阳性对照组增加了5%,二者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菌株20#3与3-3-1-2产生的胞外多糖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oi-mus)具有显著的免疫促进作用。由此可知,筛选出的极地细菌胞外多糖20#3和3-3-1-2可显著提高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可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大菱鲆的生产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微生物 多糖 大菱鲆 免疫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胞外多糖——热凝胶的酶法提取 被引量:7
7
作者 傅强 JINWOO Lee +1 位作者 詹晓北 彭冬兵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中性蛋白酶处理热凝胶胞外多糖发酵液,降解其中的菌体,实验证明,与传统的酸碱法相比,中性蛋白酶法更能有效地对热凝胶多糖发酵液提纯,而且保持了其主要性能———热成胶性.进一步确定了酶法提取纯化热凝胶的最优条件,获得的多糖产... 采用中性蛋白酶处理热凝胶胞外多糖发酵液,降解其中的菌体,实验证明,与传统的酸碱法相比,中性蛋白酶法更能有效地对热凝胶多糖发酵液提纯,而且保持了其主要性能———热成胶性.进一步确定了酶法提取纯化热凝胶的最优条件,获得的多糖产品为纯一的β (1,3)葡聚糖,且有效地去除了蛋白质等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热凝胶 酶法提取 中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超滤膜浓缩胞外多糖PS-9415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宁 彭志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了截留分子量为50,000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器对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发酵液进行浓缩分离的研究。研究表明,膜的透过通量受温度、料液浓度、操作压力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其中高温、低浓度的料液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有较高的透过通量... 采用了截留分子量为50,000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器对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发酵液进行浓缩分离的研究。研究表明,膜的透过通量受温度、料液浓度、操作压力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其中高温、低浓度的料液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有较高的透过通量。经过稀释、离心除菌的发酵液比不经过处理的发酵液透过通量高,衰减慢。0.05MPa下对3%的料液3L超滤浓缩,可得到5.8%的浓缩液,多糖回收率为82.7%;0.1MPa下0.5%的料液可浓缩至2.95%,浓度提高了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超滤膜 浓缩 多糖ps-9415发酵液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胞外多糖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59-161,共3页
近年来,微生物胞外多糖以其众多的生物和药理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和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胞外多糖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其提取纯化工艺是多糖研究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旨在为其进一... 近年来,微生物胞外多糖以其众多的生物和药理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和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胞外多糖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其提取纯化工艺是多糖研究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旨在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多糖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取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蓓蓓 张伟 周晓伦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8期21-23,共3页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提取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对多糖生物学功能的认识有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多糖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免疫、癌变、肿瘤和衰老等方面,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污水处理等领域。该文对多糖的定义、分类、生物合成...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提取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对多糖生物学功能的认识有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多糖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免疫、癌变、肿瘤和衰老等方面,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污水处理等领域。该文对多糖的定义、分类、生物合成和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虽然对微生物多糖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但微生物多糖真正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实现。目前,胞外多糖已经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到食品工业中,除此之外多糖还可用于制备抗肿瘤新药或疫苗、抗凝血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提取方法 生物合成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刁虎欣 周与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64-71,80,共9页
细菌胞外多糖是指细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多糖物质。P.A.Sandford报道有多种细菌产生胞外多糖,其中有些种类如黄原胶(xanthan gum)、右旋糖苷(dextran)、凝乳糖(curdlan)和印度固氮菌多糖等。
关键词 多糖 生物合成 凝乳糖 多糖物质 右旋糖 甘露糖醛酸 多糖 微生物发酵 磷酸化酶 DEXT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胞外多糖的海洋动物共附生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12
作者 项燕华 覃美玲 +1 位作者 李宜海 何秀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51-2058,共8页
【目的】对广西北部湾近海海域内部分鱼类、虾类和蟹类的体内和体表产胞外多糖(EPS)细菌进行分离及生物学活性分析,为该海域近海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北部湾近海海域内采集到的部分鱼类、虾... 【目的】对广西北部湾近海海域内部分鱼类、虾类和蟹类的体内和体表产胞外多糖(EPS)细菌进行分离及生物学活性分析,为该海域近海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北部湾近海海域内采集到的部分鱼类、虾类和蟹类体内和体表共附生海洋细菌为研究对象,用黏液比色法进行初筛后,再用醇沉法和Sevage法提取、纯化细菌所产EPS,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筛选出产EPS的海洋共附生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对细菌种属进行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抗病毒能力初步评估代表菌株的EPS生物学活性。【结果】共分离到37株产EPS的共附生海洋细菌,基于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分别属于3纲4目6科6属10种,其中优势菌是芽孢杆菌属,占代表菌株42.86%,其次是普罗威登斯菌属(25.00%)和弧菌属(21.43%);EPS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菌株之间产糖量具有明显差异;DPPH清除率测定结果显示,代表菌株所产的EPS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不同属菌株之间、同属不同种菌株之间DPPH清除率差异明显;优势芽孢杆菌的代表菌株所产EPS具有抑制IBDV在鸡胚上复制的能力。【结论】广西北部湾近海海域内的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中产EPS细菌存在种属多样性,所产EPS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能为广西北部湾近海海洋动物共附生细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物 共附生微生物 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江 陈靠山 +1 位作者 郝林华 李光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多糖 细菌 高等植物 微生物来源 动物体内 工业生产 分离纯化 自然界 产量高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地区嗜盐菌的分离和产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旭华 王勇 吴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9,共5页
对浙江舟山地区近海和盐田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从11份泥样和16份水样中共分离纯化120株嗜盐菌,其中多数为中度嗜盐菌或耐盐菌,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次是红色和黄色,细胞形态多为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阴性菌株占81.6%.研究表明,嗜盐菌在该地区... 对浙江舟山地区近海和盐田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从11份泥样和16份水样中共分离纯化120株嗜盐菌,其中多数为中度嗜盐菌或耐盐菌,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次是红色和黄色,细胞形态多为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阴性菌株占81.6%.研究表明,嗜盐菌在该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和一定的多样性.以分离菌株为材料筛选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发现19株能产生胞外多糖,其中菌株HS239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 舟山地区 多糖 海洋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传统乳品中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云云 李宝坤 +3 位作者 卢士玲 蒋彩虹 王庆玲 董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4,共7页
以新疆塔城地区酸奶、酸马奶、鲜马奶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通过16S r RNA分析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在优势菌株中通过苯酚-硫酸法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测定菌株潜在的益生特性。结果显示,3... 以新疆塔城地区酸奶、酸马奶、鲜马奶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通过16S r RNA分析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在优势菌株中通过苯酚-硫酸法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测定菌株潜在的益生特性。结果显示,3份酸奶、4份酸马奶和3份鲜马奶共10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47株乳酸菌,优势菌株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筛选出3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植物乳杆菌(菌株1-3,1-6,4-1)。潜在益生特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均表现出一定的益生特性,其中菌株1-3较其他菌株有较强的肠道定植、降胆固醇能力和胆盐耐受性,其可作为潜在益生菌应用于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植物乳杆菌 多糖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多糖促进胁迫条件下农作物生长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宏宇 李怡 +4 位作者 彭帅英 黄林 张宝 李昆太 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3-1134,共12页
胞外多糖是微生物分泌的一大类天然大分子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胞外多糖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源肥料,外源施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生长性能,激活农作物自身潜在的防御机制,以此促进不... 胞外多糖是微生物分泌的一大类天然大分子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胞外多糖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源肥料,外源施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生长性能,激活农作物自身潜在的防御机制,以此促进不同胁迫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本文综述了胞外多糖提高盐、干旱、重金属等胁迫条件下农作物生长及生理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而对胞外多糖促进胁迫条件下农作物生长的机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胞外多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多糖微生物 农作物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XJ-2菌株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雯娜 徐新磊 +8 位作者 郭立忠 任庆水 付霞 邵亚会 陈曲亭 邢玲玉 李旭 郭玲云 卢伟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优化海洋源性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XJ-2(简称XJ-2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并探究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XJ-2菌株产胞外多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H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采用经典的Fen... 【目的】优化海洋源性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XJ-2(简称XJ-2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并探究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XJ-2菌株产胞外多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H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采用经典的Fenton法及NADH-PMS-NBT系统研究该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优化后发酵条件为:蔗糖8%、硝酸钾2%、pH 7.5、发酵时间84h;胞外多糖产量高达17.752mg/mL;其对·OH和O-2·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2.0mg/mL(·OH)、0.06mg/mL(O-2·)。【结论】优化后发酵培养基明显提高了XJ-2菌株胞外多糖产量,且该多糖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为胞外多糖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开发新多糖类免疫调节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地衣芽孢杆菌 细菌多糖 优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停留时间对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苗楠 孙宝盛 周冬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41,45,共6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通过改变排泥量控制(SRT)变化,分析变化的SRT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单一反应器SRT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EPS含量在总体上与SRT的变化呈反比,但具体变化较为复杂。SR...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通过改变排泥量控制(SRT)变化,分析变化的SRT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单一反应器SRT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EPS含量在总体上与SRT的变化呈反比,但具体变化较为复杂。SRT在10~30 d波动时,EPS含量对SRT的下行趋势具有短时的缓冲能力,但SRT在5~40 d波动时其缓冲能力被破坏。SRT的变化对EPS中蛋白质组分的影响明显大于多糖组分,蛋白质组分在SRT的变化初期通常有所下降。SMP含量受SRT影响的规律性不强,且在SRT为10~30 d变化较为平缓。短泥龄培养条件下,EPS作为碳源和能源被储备时,蛋白质的储备优先于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停留时间 微生物代谢产物 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蛋白质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产威兰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琪雯 周嫄 +4 位作者 柯成竹 孟继坤 白云霞 刘小玲 李树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37-342,348,共7页
威兰胶是鞘氨醇单胞菌代谢分泌的一种新型胞外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L-鼠李糖和L-甘露糖四个糖单元组成,在生产应用中起到增稠、乳化、悬浮和稳定作用。威兰胶的利用价值高且无污染,其独特的性质在食品、医药和石油等工业领... 威兰胶是鞘氨醇单胞菌代谢分泌的一种新型胞外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L-鼠李糖和L-甘露糖四个糖单元组成,在生产应用中起到增稠、乳化、悬浮和稳定作用。威兰胶的利用价值高且无污染,其独特的性质在食品、医药和石油等工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威兰胶特性结构、合成代谢途径、生产过程优化、提高经济性与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威兰胶 鞘氨醇单 发酵 多糖 生物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IX-01胞外多糖的体外益生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泽鑫 孙武 +3 位作者 胥聆铭 张蕾蕾 朱莉 詹晓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共8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具有多种有益特性,是潜在的益生元。胞外多糖BPS-2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IX-01通过高密度发酵后提取出来的。BPS-2是一种由氨基半乳糖、阿拉伯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杂多糖,摩尔比为5.53∶1.77∶4.74∶3.24... 微生物胞外多糖具有多种有益特性,是潜在的益生元。胞外多糖BPS-2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IX-01通过高密度发酵后提取出来的。BPS-2是一种由氨基半乳糖、阿拉伯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杂多糖,摩尔比为5.53∶1.77∶4.74∶3.24∶1,其多糖分子质量为27.96 kDa。该研究通过四唑盐试验法对BPS-2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在验证了其多糖无细胞毒性的前提下,采集了10位健康人粪便微生物,探究BPS-2对人体粪便菌群组成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在体外进行48 h的静态发酵时,与阴性对照相比,BPS-2明显增强了短链脂肪酸的产生(P<0.05),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分别达到(31.59±0.73)、(10.82±0.65)、(8.18±0.2)和(50.59±1.54)mmol/L。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表明BPS-2可以显著增加有益菌属Para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并减少有害微生物菌群Megamonas和Fus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进而参与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结构。这是关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的BPS-2体外益生特性的首次报告,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毒性 短链脂肪酸 肠道微生物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