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理配施有机肥下根际微生物防控土传病害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婷 周芳芳 汤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74,共11页
土传病害因分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且危害性严重,成为限制作物产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合理配施有机肥下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其对土传病害的作用机理,对减少化肥施用和对农药的依赖,促进农业优... 土传病害因分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且危害性严重,成为限制作物产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合理配施有机肥下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其对土传病害的作用机理,对减少化肥施用和对农药的依赖,促进农业优质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合理配施有机肥对土传病害的防控效应,分析了合理配施有机肥下根际微生物调控土传病害的结构和功能响应,描述了调控根际微生物的土壤驱动因素,进一步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直接作用、土壤微生物互作以及诱导植物免疫等方面,探究阐述了与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相关的抑病机理,探讨与展望了今后合理配施有机肥影响土传病害的重点研究方向,旨在通过施肥管理调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而促进土壤和植物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配施有机肥 土传病害 微生物群落调控 驱动因素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瑞波 章凤玲 +4 位作者 宗静雯 罗聪 李凯旋 王滢 陈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30,共17页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通过土壤改良来发挥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碱地中蕴含着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通过土壤改良来发挥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碱地中蕴含着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微生物在土壤结构改良、肥力提升和促进植物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对盐碱地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生态功能调控途径和植物-微生物互惠互利机制等基本原理缺乏全面了解,加之微生物群落较高的环境敏感性等特点,基于微生物的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该文总结盐碱地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资源,概括微生物提高盐碱地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和抗逆性、提高作物生产力的主要作用途径,回顾目前利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探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内容与方向,以期推动盐碱地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开展,并为盐碱地改良提供微生物学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功能微生物 耐盐碱微生物 微生物改良 修复机制 微生物群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制度对南方旱地红壤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荀卫兵 王伯仁 +3 位作者 冉炜 沈其荣 徐明岗 张瑞福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7-544,共8页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酸化导致的活性铁铝增加、作物生长受限和微生物活性下降等严峻问...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酸化导致的活性铁铝增加、作物生长受限和微生物活性下降等严峻问题。我国近年来基于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和短期培育试验开展了很多工作,在通过调控红壤微生物组以缓解土壤酸化、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提高氮磷养分有效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综述了红壤区农田土壤微生物组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回顾和比较了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等不同施肥制度对我国南方旱地红壤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工作,阐述了有机培肥制度对红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积极效应;总结了配施有机肥在提高红壤有机碳周转功能类群和氮磷代谢功能类群丰度,促进红壤有机碳分解、维持有机质稳定和提高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多样性微生物群落中关键特殊性代谢功能对驱动微生物群落装配和维持土壤生态功能稳定的作用。最后,对我国旱地红壤微生物组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可以通过改进微生物培养策略、明确微生物组不同类群的功能特征和驱动因素、充分挖掘农业微生物组资源、开发调控红壤微生物组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和高效农业管理措施来提高红壤养分循环效率、促进有机质稳定和降低铁铝活性,充分发挥微生物组在红壤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微生物 驱动机制 有机碳周转 氮磷代谢 微生物群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