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大连刺参原种场核心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朱晓彤 荣小军 +7 位作者 李彬 王印庚 葛建龙 廖梅杰 王锦锦 吴岩强 赵欣涛 施国军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水产原种是良种培育的种质基础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为全面掌握我国首家国家级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原种场核心保种区状况,本研究于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对该核心保种区的水环境、沉积物环境进行了周年检测,同时利用高通量... 水产原种是良种培育的种质基础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为全面掌握我国首家国家级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原种场核心保种区状况,本研究于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对该核心保种区的水环境、沉积物环境进行了周年检测,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海水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进一步完成生态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海水水质良好,除春季活性磷酸盐,夏、秋、冬季铅元素和秋季镍元素含量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外,其他水质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保种区水体属于贫营养级;沉积物中除了秋季铬元素含量未达到Ⅰ类沉积物标准外,其他全部指标均符合Ⅰ类沉积物标准,表明保种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对海水和沉积物四季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区水体共获得3796个OTUs,4个季节水体中的Shannon指数在5.90±0.04~6.84±0.01之间,秋季最高,夏季最低;沉积物中共获得4151个OTUs,四个季节沉积物的Shannon指数在6.06±1.44~7.88±0.22之间,夏季最高,春季最低。PcoA分析显示,水体和沉积物在四季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且水体的菌群结构受季节影响变化相对于沉积物而言更为显著。对不同季节的水体和沉积物菌群LEfSe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季节的水体和沉积物样品中分别筛选到73和66个显著差异菌群(P<0.05),其中冬季沉积物中的代表性差异菌群包含弧菌科(Vibrionaceae)、冷单胞菌科(Psychromonadaceae),需要警惕冬季弧菌对刺参健康的潜在威胁。环境因子与菌群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H、盐度是影响水体菌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机碳、硫化物、重金属(铜、铅)是影响沉积物菌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上述研究结果为评估保种核心区生态环境、解析其风险因子和影响因素提供支撑,为我国刺参原种的高效保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原种场核心区 生态环境质量 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2
2
作者 湛方栋 陆引罡 +3 位作者 关国经 唐远驹 张永春 黄建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选择贵州省三种典型的植烟土壤———中性紫色土、黄壤和黄色石灰土为对象,研究了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过程中,根际细菌的数量在团棵期最低,然后逐渐增加,现蕾期达到峰值,进而又逐渐减少;放线菌和... 选择贵州省三种典型的植烟土壤———中性紫色土、黄壤和黄色石灰土为对象,研究了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过程中,根际细菌的数量在团棵期最低,然后逐渐增加,现蕾期达到峰值,进而又逐渐减少;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从团棵期到成熟期呈增长趋势。土壤类型不同,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不一样,黄壤>黄色石灰土>中性紫色土;真菌数量,中性紫色土>黄壤>黄色石灰土。烤烟根际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及其变化在不同土壤中表现也不一样,相对于黄壤和黄色石灰土,在中性紫色土中,根际微生物的优势种群数目较多,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种群更具多样性,而且较稳定,表明其群落结构更为合理,这可能与中性紫色土上的烟草青枯病发生率较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根际微生物 种群多样性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吴进菊 胡佳琪 +1 位作者 于博 李云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3,共4页
传统发酵食品制作和食用历史悠久,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从基因水平上全面揭示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阐明其发酵机理,对今后传统发酵食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和益... 传统发酵食品制作和食用历史悠久,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从基因水平上全面揭示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阐明其发酵机理,对今后传统发酵食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和益生菌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中段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宇 张曦 +1 位作者 王紫薇 郑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3,共8页
探究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能揭示微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并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工调控。分别于2018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冬季(1月)采集三峡库区中段万州、涪陵、忠县断面表层水样,分析水质指标和微生... 探究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能揭示微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并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工调控。分别于2018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冬季(1月)采集三峡库区中段万州、涪陵、忠县断面表层水样,分析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合PCR扩增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三峡库区中段水体中的优势菌,不同菌门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夏季。夏、秋、冬三季中,变形菌门是第一优势菌,占细菌群落的42.63%-92.90%;春季放线菌门的含量相对丰富,占细菌群落的16.65%-42.25%,蓝细菌门在春冬季的含量相对较高,占细菌群落的6.50%-13.50%;夏秋季的含量较低。PCoA和层级聚类分析显示,夏季和秋季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高,冬季和春季的相似度高,且夏秋季和冬春季的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RDA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峡库区中段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微生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生产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吕丽茹 王晓平 +5 位作者 文静 邹永芳 龚利娟 周丽洪 陈识澳 扎西尼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8,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生产车间外的土壤微生物季节性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与酿酒相关微生物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显著高于夏季,季节对细菌的...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生产车间外的土壤微生物季节性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与酿酒相关微生物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显著高于夏季,季节对细菌的影响大于真菌。细菌优势菌群不同季节相对丰度占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真菌优势菌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冗余分析(RDA),pH和有机碳分别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解释率分别为12.7%、7.6%。此外,土壤中发现有酿酒微生物的存在,细菌共有11个菌属,真菌共有18个菌属,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优势细菌菌群,镰刀菌属(Fusarium)、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则是优势真菌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土壤 微生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落在大坝混凝土结构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都尔乔娃B.H. 罗然斯卡亚A.M. 竺慧玲 《大坝与安全》 1996年第2期65-69,共5页
水工建筑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生态问题一般均从其影响区域的水文、气候、景观的变化进行考虑.但周围环境对于水坝,就如对于参加自然界总循环的一个要素,发生作用.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硫酸盐还原菌 大坝混凝土 结构变化 混凝土坝 硝化细菌 硫磺细菌 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研究 铁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钰祺 任玉蓉 +2 位作者 杨雪姣 张晴晴 刘茂松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74-980,共7页
为探讨盐城滩涂湿地典型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动态,选择盐城滩涂湿地淤泥质光滩、互花米草群落、藨草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群落5种典型生境,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0~<10 cm(表层)、10~<... 为探讨盐城滩涂湿地典型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动态,选择盐城滩涂湿地淤泥质光滩、互花米草群落、藨草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群落5种典型生境,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0~<10 cm(表层)、10~<30 cm(中层)、30~60 cm(深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生境间,淤泥质光滩微生物多样性高于有植被覆盖的滩涂湿地,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群落差异较大。不同植物群落间,互花米草群落和芦苇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上,互花米草群落和藨草群落相似,芦苇群落和盐地碱蓬群落相似。不同季节间,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中深层土壤差异较小。表中层土壤秋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深层土壤中,互花米草群落秋季最高,本土植物群落夏季最高。总体上,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不同季节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也与本土植物群落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性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邓丽 郑炀 孙学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为探究马尾松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性特征,以马尾松针叶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马尾松叶际细菌和叶际真菌在不同季节的测序结果。结果显示:(1)从马尾松针叶共检测到1 232个叶际细菌分类单元(OTUs)和509个叶际真菌分类单元(OTUs... 为探究马尾松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性特征,以马尾松针叶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马尾松叶际细菌和叶际真菌在不同季节的测序结果。结果显示:(1)从马尾松针叶共检测到1 232个叶际细菌分类单元(OTUs)和509个叶际真菌分类单元(OTUs)。(2)叶际细菌在春季时物种丰富度最高,ACE指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物种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物种占据主导地位。在属水平上,uncultured_bacterium_o_Chloroplast在春、夏、冬季保持较高的相对丰度,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秋季相对丰度最高。叶际真菌在春季时物种丰富度最高,秋季最低。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叶际真菌群落主要的优势类群。属水平上,多臂菌属(Trichomerium)在各季节中相对丰度均保持最高。(3)LEfSe分析表明,马尾松叶际细菌在冬季时显著性差异物种最多,叶际真菌则在秋季时显著性差异物种最少。(4)叶际细菌主要参与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以及细胞过程等生物学过程。叶际真菌则主要分为共生营养型、寄生营养型和腐生营养型3类生物代谢通路功能,各季节叶际细菌的功能组成较真菌更为稳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叶际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叶际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季节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叶际微生物 季节变化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的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雷忠华 陈聪聪 陈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0-337,共8页
揭示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演替变化规律和功能基因是多年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其高效和相对廉价的优势,成为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和... 揭示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演替变化规律和功能基因是多年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其高效和相对廉价的优势,成为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层面的研究出发,综述了近8年来宏基因组学与宏转录组学在研究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互作用及挖掘功能基因等方面的进展,并分析讨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未来发酵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宏基因组学 宏转录组学 微生物群落结构 演替变化规律 功能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中游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宝珊 徐滨 +3 位作者 魏开金 朱祥云 徐进 龙治海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9,共10页
为了解安宁河中游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15年7-8月和2016年1-2月对安宁河干支流的着生藻类进行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调查,并在安宁河支流选取有代表性的三个样点,于2015年7月-2016年6月对其着生藻类进行周年调查... 为了解安宁河中游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15年7-8月和2016年1-2月对安宁河干支流的着生藻类进行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调查,并在安宁河支流选取有代表性的三个样点,于2015年7月-2016年6月对其着生藻类进行周年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着生藻类4门37属81种,其中以硅藻门种类最多(60种);安宁河干流丰水期着生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都显著低于支流,而枯水期着生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都显著高于支流;曲壳藻属未定种(Achnanthes sp.)、桥弯藻属未定种(Cymbella sp.)、异极藻属未定种(Gomphonema sp.)和偏肿桥弯藻(Cymbella ventricosa)等为安宁河支流全年出现的优势种;安宁河支流着生藻类密度以4月最高,9月最低,生物量以2月最高,9月最低;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丰水期安宁河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主要与底质类型和流速密切相关,枯水期群落结构主要与海拔和pH相关;安宁河支流着生藻类分布的周年变化与pH和水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 着生藻类 群落结构 周年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文 张国范 +4 位作者 王磊 张东升 闫喜武 邵宁宁 于世超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8-299,共12页
于2005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庄河海洋村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62种(属),优势种类为新月拟菱形藻、洛氏角毛藻、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舟形藻、尖尾... 于2005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庄河海洋村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62种(属),优势种类为新月拟菱形藻、洛氏角毛藻、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舟形藻、尖尾蓝隐藻、普通小球藻、绿裸藻等;浮游动物45种(属),优势种类为诺氏麻铃虫、咽拟斜管虫、旋回侠盗虫、刚毛幼虫、褶皱臂尾轮虫、椎尾水轮虫、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水蚤和半球腺介形虫等。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2.90~30.91mg/L,沉淀池出口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为16.78mg/L,沉淀池人口的次之,砂滤池出口的最低;浮游动物的密度为5.5~118个/L,生物量为0.01—5.97mg/L,外海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2.48mg/L),砂滤池出口的最少。浮游植物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而浮游动物生物量较大的主要是桡足类及其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育苗水系统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周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