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物理特征、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杨永辉
张运红
高翠民
刘昊
潘晓莹
何方
韩伟锋
武继承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林火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灌丛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许涛
李晓英
蔡慧颖
韩易伦
刘静
李景涛
陈魁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玉米–大豆间作对坡耕地红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赵吉霞
酒鹃鹃
李永梅
王梦雪
范茂攀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4
|
施氮对滇中高山栎林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梁子琪
王克勤
宋娅丽
陈蕾西
梁阳森
周敬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碳基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
蔡宛含
胡家田
张潇
马鸿
易云朗
江友毅
张转勇
王炽
闫辉
赵新梅
|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丹霞地貌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肖烨
黄志刚
龙九妹
罗康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施钙对不同品种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梁兆君
杨力剑
李菁
张广彩
赵亚飞
司彤
张晓军
于晓娜
邹晓霞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杧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究 |
刘荣
林迓
刘凡值
|
《江西农业学报》
|
2025 |
0 |
|
|
9
|
生物质炭对庐山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冯立峰
李宗谙
刘衍波
夏金亮
秦文弟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
10
|
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氮释放及相关微生物种群丰度变化研究 |
赵苗苗
毕蓉
李鸿妹
宋欣荣
黄圣荣
冯秀婷
张海龙
李莉
赵美训
|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薄层黑土土壤剖面微生物对外源碳氮添加的响应特征研究 |
胡耀华
蔡元锋
曹伟伟
贾仲君
|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核桃大豆间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氮素营养与酶活性特征 |
刘小勇
任静
张锐
郭志刚
彭海
韩富军
刘馨蔚
徐小强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3
|
不同强度火干扰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及火后恢复研究 |
魏云敏
袁强
|
《林业科技》
|
2025 |
0 |
|
|
14
|
氮添加对沙质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张春雪
文嘉禄
吴舒
穆立蔷
赵忠宝
|
《防护林科技》
|
2025 |
0 |
|
|
15
|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 |
唐志红
范以撒
廖永峰
文倩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4 |
1
|
|
|
16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同海拔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特征 |
张学丰
余雪标
余慧霖
黄海
陈海辉
张建龙
陈佳欣
韦建杏
|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民勤荒漠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汤萃文
王瑛瑛
李春霖
张玉霞
郑传贺
苏艳斌
|
《林业与生态科学》
|
2024 |
5
|
|
|
18
|
秸秆还田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冬小麦旗叶碳氮代谢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陈如雪
孙丽芳
张芯源
牟海萌
张永新
袁丽雪
彭仕乐
王壮壮
王永华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年际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付志高
肖以华
许涵
史欣
余海波
贲春丽
杨紫浓
李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
20
|
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氮矿化速率特征 |
刘春燃
李婧
简毅
李晗
谭波
徐振锋
游成铭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