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87
1
作者 张洪勋 王晓谊 齐鸿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8-995,共8页
微生物培养及显微技术作为鉴定微生物种群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存活但不能培养”的状态。因此 ,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荧光技术 ,... 微生物培养及显微技术作为鉴定微生物种群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存活但不能培养”的状态。因此 ,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荧光技术 ,基于 PCR的分析技术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方法 显微技术 微生物培养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 PL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晶 张惠文 张成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45-1450,共6页
定量描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微生物生态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可培养技术的局限性,定量描述微生物群落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最近包括PCR技术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对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丰... 定量描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微生物生态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可培养技术的局限性,定量描述微生物群落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最近包括PCR技术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对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丰度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核酸定量检测技术,自从发明以来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发展、优缺点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SYBR Green I 荧光探针 微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媛媛 刘洋 +1 位作者 王建华 宋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06-2914,共9页
植物种子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与种子相联合的微生物的组成?功能?演替、它们之间关系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种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它们对种子以及植物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植物种子联合的微生物群落由于受到... 植物种子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与种子相联合的微生物的组成?功能?演替、它们之间关系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种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它们对种子以及植物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植物种子联合的微生物群落由于受到种子本身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论述了种子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主要研究方法、种子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种子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种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丰富种子生物学的内容,对种子科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群落 种子营养成分 基因型 种子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行伟 张丽梅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成像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离子传输效率、极高的质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50 nm),代表着当今离子探针成像技术的最高水平。利用稳定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在... 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成像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离子传输效率、极高的质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50 nm),代表着当今离子探针成像技术的最高水平。利用稳定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在原位或者微宇宙条件下示踪目标微生物,然后将样品进行固定、脱水、树脂包埋或者导电镀膜处理,制备成可供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的薄片,进一步通过NanoSIMS成像分析,不仅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提供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征信息,而且能够准确识别复杂环境样品中的代谢活跃的微生物细胞及其系统分类信息,对于认识微生物介导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路线,及其与同位素示踪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催化报告沉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CARD-FISH)、卤素原位杂交技术(Halogen In SituHybridization,HISH)等联合使用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 同位素分析 图像定量分析 微生物生态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植物入侵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管铭 潘小翠 +1 位作者 张崇邦 王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因而对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2个方面: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基...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因而对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2个方面: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生态学家提出了多个用于解释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假说,包括天敌逃避假说、资源可获得性假说等,但这些假说主要针对的是地上植物与草食性动物.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以及与自身内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理之一.从菌根共生、固氮菌共生、病原微生物逃避、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结构与功能以及内生菌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入侵机制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内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宋琳玲 曾光明 +2 位作者 陈耀宁 蒋茹 黄国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研究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情况的有力工具。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方法,并对其在人为创制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特征性微生物种群及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该...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研究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情况的有力工具。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方法,并对其在人为创制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特征性微生物种群及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该种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最后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堆肥微生物生态中的应用及与其他方法的组合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微生物 探针 堆肥微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传统腌制发酵工艺过程中微生物生态学的意义 被引量:66
7
作者 施安辉 周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5,共5页
该文对我国蔬菜传统腌制工艺过程中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有益微生物类群以及有害微生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
关键词 蔬菜 传统腌制发酵 微生物生态学 有益类群 有害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框架 被引量:29
8
作者 曹鹏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263-7273,共11页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所有的生态过程。微生物生态学是基于微生物群体的科学,利用微生物群体DNA/RNA等标志物,重点研究微生物群落构建、组成演变、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反复模型拟...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所有的生态过程。微生物生态学是基于微生物群体的科学,利用微生物群体DNA/RNA等标志物,重点研究微生物群落构建、组成演变、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反复模型拟合下由统计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研究范围从基因尺度到全球尺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直接从基因水平上考查其多样性,从而使得对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进而可以从方法学探讨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影响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群落构建与演化、分布特征(含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执行群体功能的机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理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概述了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并初步提出其理论框架,在对比宏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群落构建的理论机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学 理论框架 理论模型 生态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梁英娟 罗湘南 付红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60,共3页
PCR-DGGE技术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很重要的分析手段,与传统的种群鉴定方法相比,PCR-DGGE技术具有快速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不可培养的微生物也能达到分离的效果,因而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介绍了该技术... PCR-DGGE技术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很重要的分析手段,与传统的种群鉴定方法相比,PCR-DGGE技术具有快速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不可培养的微生物也能达到分离的效果,因而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影响因素等研究动态以及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微生物生态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董燕 季海峰 徐炜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15-18,共4页
益生菌是一种能够扶植正常微生物菌群,颉颃病原菌,把生态失衡调节为生态平衡的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作者主要在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微生态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菌群失调 微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小甫 时永杰 +1 位作者 田福平 杨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24-10126,10202,共4页
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进展情况,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脂肪酸在地下水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1
12
作者 潘响亮 邓伟 张道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0-745,共6页
磷脂脂肪酸(PLFA)是研究地下水微生物生态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比基于培养基的传统方法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样品中的PLFA总量可以通过转换因子估算地下水微生物的生物量,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和环境的物... 磷脂脂肪酸(PLFA)是研究地下水微生物生态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比基于培养基的传统方法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样品中的PLFA总量可以通过转换因子估算地下水微生物的生物量,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和环境的物理变化都是潜在的误差来源,以传统微生物技术互补和选择合适的转换因子可提高结果的可靠性;PLFA还可以被用来指示地下水微生物在各种环境压力下的生理状态;用特定的PLFA生物标志物、PLFA的组成模式、指纹技术来描述地下水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变化特征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微生物PLFA的重叠、背景值的干扰和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以PLFA技术为主导,借助于数学统计方法,结合传统微生物技术、核酸鉴定、同位素示踪等多种技术可望有效地消除各种干扰因子,从而揭示完整的地下水微生物的生理生态,为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 地下水微生物生态学 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脂肪酸分析在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大勇 燕文明 +1 位作者 冯景伟 袁守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2期17-20,共4页
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它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磷脂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相对稳定的原理,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磷脂脂肪酸进行提取和分析,以获得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变化的信息,已被应用于... 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它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磷脂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相对稳定的原理,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磷脂脂肪酸进行提取和分析,以获得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变化的信息,已被应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根系等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综述了PLFA技术在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PLFA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分析 湖泊沉积物 微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72
14
作者 蔡燕飞 廖宗文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经历了微生物纯培养、土壤酶活性(BIOLOG微平板分析)、微生物库(如微生物生物量)和流(C和N循环)、微生物生物标记物(FAMEs)、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土壤中提取DNA,进行PCR-DGGE、PCR-SSCP、RLFP分析等),揭示了土壤...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经历了微生物纯培养、土壤酶活性(BIOLOG微平板分析)、微生物库(如微生物生物量)和流(C和N循环)、微生物生物标记物(FAMEs)、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土壤中提取DNA,进行PCR-DGGE、PCR-SSCP、RLFP分析等),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的配合将为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提供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方法 微生物生物 生物标记物 分子生态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在植物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山 刘洋 +2 位作者 邹媛媛 刘琳 刘家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植物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微生态系统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组织细胞内微生物的组成、功能、演替,以及微生物之间和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作用日益明显。... 植物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微生态系统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组织细胞内微生物的组成、功能、演替,以及微生物之间和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作用日益明显。介绍了上述技术及其在植物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利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植物微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1
16
作者 马悦欣 Carola Holmstrm +1 位作者 Jeremy Webb Staffan Kjelleberg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61-1569,共9页
由于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和培养细菌的困难 ,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发展用来描述和鉴定微生物群落。近年来基于 DNA方法的群落分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如 PCR扩增技术 ,克隆文库法 ,荧光原位杂交法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变性和温度梯度... 由于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和培养细菌的困难 ,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发展用来描述和鉴定微生物群落。近年来基于 DNA方法的群落分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如 PCR扩增技术 ,克隆文库法 ,荧光原位杂交法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变性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法。DGGE已广泛用于分析自然环境中细菌、蓝细菌 ,古菌、微微型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这一技术能够提供群落中优势种类信息和同时分析多个样品。具有可重复和容易操作等特点 ,适合于调查种群的时空变化 ,并且可通过对切下的带进行序列分析或与特异性探针杂交分析鉴定群落成员。DGGE分析微生物群落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是核酸的提取 ,二是 1 6Sr RNA,1 8S r RNA或功能基因如可容性甲烷加单氧酶羟化酶基因 ( mmo X)和氨加单氧酶 α-亚单位基因 ( amo A)片段的扩增 ,三是通过DGGE分析 PCR产物。DGGE使用具有化学变性剂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该凝胶能够有区别的解链PCR扩增产物。由 PCR产生的不同的 DNA片段长度相同但核苷酸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双链 DNA片段由于沿着化学梯度的不同解链行为将在凝胶的不同位置上停止迁移 [5] 。 DNA解链行为的不同导致一个凝胶带图案 ,该图案是微生物群落中主要种类的一个轮廓。 DGGE使用所有生物中保守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E 微生物生态学 PCR RR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在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7
作者 米其利 李雪梅 +4 位作者 管莹 高茜 桂永发 朱洲海 夭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02-308,共7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投入到对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中。高通量测序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数据产出通量高、分析全面、灵敏、快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中。本文对高通量测序的操作流程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投入到对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中。高通量测序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数据产出通量高、分析全面、灵敏、快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中。本文对高通量测序的操作流程及其在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评价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生态学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8
作者 夏北成 Zhou,JZ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1,共5页
给出了植被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同时较详细地介绍了从土壤样品中提取DNA以及对DNA进行克隆,并获得微生物克隆群落的方法和步骤.应用该方法在获得高产量DNA的同时,获得了多样性极高的微生物克隆群落.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分子生物 微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脱氮除硫污泥及其微生物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靖 郑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2-468,共7页
研究了同步脱氮除硫反应器稳态运行时的污泥特性与微生物生态学特性。测得污泥粒径为0.54~3.99mm,沉降速度为56.13~171.43 m·h^(-1),污泥湿密度为1.08 kg·m^(-3)。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污泥形状不规则,由污泥亚单位(菌... 研究了同步脱氮除硫反应器稳态运行时的污泥特性与微生物生态学特性。测得污泥粒径为0.54~3.99mm,沉降速度为56.13~171.43 m·h^(-1),污泥湿密度为1.08 kg·m^(-3)。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污泥形状不规则,由污泥亚单位(菌胶团和絮体污泥)复合而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揭示,污泥表面微生物以杆菌为主,内部微生物形态多样。运用PCR-DGGE分析表明,同步脱氮除硫污泥的微生物种类多样性较高,其中以变形菌门的微生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硫 污泥 微生物生态学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德斌 杨洪一 卢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8-92,共5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是目前在微生物生态学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之一,具有简便、准确可靠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对DGGE的原理、流程、各项技术要点和在微生物生态学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是目前在微生物生态学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之一,具有简便、准确可靠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对DGGE的原理、流程、各项技术要点和在微生物生态学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同时归纳和总结了DGGE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E 微生物生态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