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基质对生物膜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恒轶
葛利云
吴灵萍
邓欢欢
-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00-202,20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351
51108350)
+3 种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4D060009
LY17E090006)
温州市科技局项目(S20140034
S20140036)
-
文摘
为了探究新型人工基质能否对水体微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对同一河段中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和石头基质上生物膜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在秋季最高,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秋季最高,而脱氢酶活性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在同一季节,3种酶活性都表现出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石头基质的趋势,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也与此一致。新型人工基质相对石头基质显著提高了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总数和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
-
关键词
为了探究新型人工基质能否对水体微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对同一河段中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和石头基质上生物膜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微生物数量在秋季最高
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秋季最高
而脱氢酶活性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在同一季节
3种酶活性都表现出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石头基质的趋势
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也与此一致.新型人工基质相对石头基质显著提高了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总数和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74
- 2
-
-
作者
梁威
吴振斌
詹发萃
邓家齐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9925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02)联合资助.
-
文摘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净化效果显著、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廉、管理简便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受环境影响较大,研究人工湿地在不同季节的净化功能对于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季节的芦苇(Phragmite saus-tralis)、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和香蒲(Typha latifolia)等湿地系统植物根区、无植物对照基质微生物分布状况以及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种植不同植物的湿地系统根区微生物数量不同,其湿地净化效果也不同;(2)季节变化显示湿地系统秋季的细菌总数量比夏季高;但对照系统夏季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秋季;(3)湿地系统总磷(TP)的去除率夏季高于秋季;(4)相关性分析发现湿地植物根区的细菌总数与BOD5的去除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根区微生物数量与TP、CODCr和凯氏氮(KN)的去除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具体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湿地系统
净化效果
去除率
凯氏氮
COD
污水处理系统
秋季
夏季
微生物数量
-
Keywords
Seasonal variation
root-zone microorganism
purification effect
constructed wetland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