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比较风干肉中细菌多样性和微生物安全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田建军 张开屏 +4 位作者 杨明阳 景智波 李权威 赵丽华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40,共8页
为了解风干肉制品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微生物的安全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风干肉制品中细菌16S rRNA V4区基因序列,进而比较不同风干肉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14个样品共获得466 975条有效序列,... 为了解风干肉制品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微生物的安全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风干肉制品中细菌16S rRNA V4区基因序列,进而比较不同风干肉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14个样品共获得466 975条有效序列,975个操作分类单元。多样性分析表明,自然发酵风干肉中具有高度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表明,自然发酵样品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39%)、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为优势菌门,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0%,人工调控样品中Firmicutes(92%)为优势菌门。在自然发酵和人工调控肉制品中分别鉴定出241个和102个细菌属,细菌多样性在属的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加深了对风干肉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认识,为保证风干肉制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风干肉制品的品质、优化风干肉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肉制品 传统细菌群落结构 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发酵食品——酱油的微生物安全性检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丹宏 韩北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1,35,共4页
该文对从我国各地所收集到的14个酱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安全性检验。理化测定的项目包括水分、pH值、氨基酸态氮、盐分、总酸和还原糖;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包括细菌总数、总芽孢菌、10%和17.5%盐分的耐盐菌、肠道菌群、乳酸... 该文对从我国各地所收集到的14个酱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安全性检验。理化测定的项目包括水分、pH值、氨基酸态氮、盐分、总酸和还原糖;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包括细菌总数、总芽孢菌、10%和17.5%盐分的耐盐菌、肠道菌群、乳酸菌、真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实验结果,对酱油的卫生质量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理化指标 微生物安全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湖糟蛋的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岳成 徐侃 陈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9,共4页
本试验对平湖糟蛋的理化特性及其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湖糟蛋中蛋白与蛋黄的水分含量分别为69.7%、29.9%;盐分分别是5.00%、3.29%。平湖糟蛋蛋白和蛋黄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78%、12.08%;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519 m... 本试验对平湖糟蛋的理化特性及其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湖糟蛋中蛋白与蛋黄的水分含量分别为69.7%、29.9%;盐分分别是5.00%、3.29%。平湖糟蛋蛋白和蛋黄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78%、12.08%;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519 mg/g、7.591 mg/g;钙离子含量分别是2.1618 mg/g、3.4719 mg/g;全蛋酒精含量为2.56%。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表明平湖糟蛋中蛋白和蛋黄菌落总数分别为8.5×106 cfu/g和1.2×106 cfu/g。霉菌与酵母总数分别是3.4×106 cfu/g和6.2×105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检验显示均呈阴性,但检测到了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蛋 理化性质 微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牦牛乳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于莉 罗章 +1 位作者 孟云 韩北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1,共4页
研究了西藏地区牦牛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从西藏3个不同地区共取48份牦牛乳样品,通过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及其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牦牛乳的营养成分为:脂肪7.14%(体积分数)、粗蛋白5.06%(质量分数)、干物质18.45%(质量分数)、乳... 研究了西藏地区牦牛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从西藏3个不同地区共取48份牦牛乳样品,通过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及其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牦牛乳的营养成分为:脂肪7.14%(体积分数)、粗蛋白5.06%(质量分数)、干物质18.45%(质量分数)、乳糖5.00%(质量分数)和灰分0.81%(质量分数),并且不同地区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也不同。牦牛乳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为(对数值):细菌5.63mL-1,芽孢菌1.76mL-1,乳酸菌5.19mL-1,真菌3.03mL-1,肠道菌3.27mL-1,大肠杆菌2.09mL-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52mL-1,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理化指标 微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处理对PSE肉的物化、微生物及感官特性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柳贤德 朴伶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在屠宰厂与农贸市场肉品卫生检验中,常发现以肉色苍白、肉质柔软和切面多汁为特点的生理异常肉,中国称之为"白肌肉"(PSE肉)。PSE肉外观色泽苍白,适口性差,易腐败,因而不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高PSE肉的外观颜色及微生物安全性... 在屠宰厂与农贸市场肉品卫生检验中,常发现以肉色苍白、肉质柔软和切面多汁为特点的生理异常肉,中国称之为"白肌肉"(PSE肉)。PSE肉外观色泽苍白,适口性差,易腐败,因而不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高PSE肉的外观颜色及微生物安全性,并考虑因辐照产生的异味及微生物杀菌效果,选择0和4.5kGy的辐照剂量对PSE肉进行处理。之后在4℃下储藏2周,并测定pH、颜色、脂肪过氧化值、微生物安全性及官能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辐照在改善PSE肉的微生物安全性的同时,还能改善PSE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猪肉 辐照 微生物安全性 肉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建峰 刘晓霞 +3 位作者 薛永春 郑海武 张美枝 雷蕾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7期97-101,共5页
食品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技术是传统热处理的有效替代方案,能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且能保持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具有耗能低、对环境无污染、杀菌均匀彻底等优点。对某些食品,可有效杀灭导致果蔬变质的病原菌... 食品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技术是传统热处理的有效替代方案,能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且能保持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具有耗能低、对环境无污染、杀菌均匀彻底等优点。对某些食品,可有效杀灭导致果蔬变质的病原菌和微生物,抑制酶活性,减少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保证产品的感官品质。近年来,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超高压技术进行概括,阐述超高压技术在果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超高压技术对果汁微生物、酶、营养成分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杀菌难点,为果汁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推动我国果汁加工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饮料 杀菌 超高压技术 抗褐变 微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处理对鲜切南瓜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春丽 刘伟 +2 位作者 袁驰 赵婧 李全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7-236,共10页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鲜切南瓜果肉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南瓜果肉(“蜜本”品种)在超高压(压力150~550MPa,保压时间10min)处理后,评价处理前、后鲜切南瓜的杀菌效果、可溶性固形物、主要单糖、pH值、硬度、色泽、总酚含量、抗氧化...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鲜切南瓜果肉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南瓜果肉(“蜜本”品种)在超高压(压力150~550MPa,保压时间10min)处理后,评价处理前、后鲜切南瓜的杀菌效果、可溶性固形物、主要单糖、pH值、硬度、色泽、总酚含量、抗氧化性和风味。结果表明:550MPa、10min的超高压条件可将鲜切南瓜中的细菌、霉菌和酵母全部杀死,且该处理前、后鲜切南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pH值和总酚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生素c、硬度、色泽参数、葡萄糖、果糖及抗氧化性有显著性下降(P〈0.05),维生素c含量损失18.9%;挥发性香气成分中烯类、醛类、酚类和酮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但仍保持鲜切南瓜的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南瓜 超高压 微生物安全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草莓果肉饮料的杀菌效果与品质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许文文 曹霞敏 +1 位作者 胡小松 廖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34,共7页
研究不同超高压条件(压力600MPa,保压时间分别为0、2、4、6、8、10min)对草莓果肉饮料的杀菌效果及600MPa、4min超高压处理前后草莓果肉饮料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00MPa、4min的超高压条件下,草莓果肉饮料中的细菌、霉菌和酵母... 研究不同超高压条件(压力600MPa,保压时间分别为0、2、4、6、8、10min)对草莓果肉饮料的杀菌效果及600MPa、4min超高压处理前后草莓果肉饮料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00MPa、4min的超高压条件下,草莓果肉饮料中的细菌、霉菌和酵母可全部被杀死,并且该处理前后草莓果肉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pH值、可滴定酸、颜色、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VC含量损失9.2%、花青素含量损失20.6%;超高压处理后草莓果肉饮料中部分酯类成分损失,醇类物质种类及数量增加(P<0.05),但仍保持草莓原有的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草莓果肉饮料 微生物安全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在低温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宋照军 黄明 +3 位作者 马汉军 刘玺 邓绍林 周光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46-449,453,共5页
首先介绍了低温肉制品的概念和特色,其次综述了超高压处理对肉及肉制品微生物安全性和品质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超高压处理在低温肉制品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及研究开发微生物安全性更高的营养、美味低温超高压肉制品的思路,希望为加... 首先介绍了低温肉制品的概念和特色,其次综述了超高压处理对肉及肉制品微生物安全性和品质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超高压处理在低温肉制品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及研究开发微生物安全性更高的营养、美味低温超高压肉制品的思路,希望为加快超高压处理在低温肉制品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低温肉制品 微生物安全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切换对水厂出水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明露 刘文君 +2 位作者 李翠萍 李玉仙 顾军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17-2522,共6页
针对水源切换可能造成水厂出水微生物风险的问题,以北京某水厂由本地水源切换为河北水源期间原水和出厂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潜在致病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厂水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低于原水,原水和... 针对水源切换可能造成水厂出水微生物风险的问题,以北京某水厂由本地水源切换为河北水源期间原水和出厂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潜在致病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厂水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低于原水,原水和出厂水中的优势菌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为11.99%~95.48%,其中包括α,β和γ变形菌纲(α,β,γ-Proteobacteria),但相对丰度有较大差异。水源切换后的原水中优势菌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且该菌在切换后的出厂水中也存在。出厂水中检测到部分潜在致病菌,优势菌包括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代尔夫特菌(Delftia),增加了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风险。PCo A结果显示,水源切换前后原水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大,但改变水源对出厂水的微生物群落影响较小,水厂能够维持稳定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切换 微生物安全性 焦磷酸测序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细菌内毒素污染的风险识别与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灿 刘文君 张明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分子或者热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某些蓝藻细胞壁组分,主要由菌体死亡解体后释放.内毒素是常见的外源性致热原,属于强免疫刺激剂,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由于饮用水中会滋长微生物,因此内毒素污染在饮用水中普遍...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分子或者热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某些蓝藻细胞壁组分,主要由菌体死亡解体后释放.内毒素是常见的外源性致热原,属于强免疫刺激剂,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由于饮用水中会滋长微生物,因此内毒素污染在饮用水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国外研究中饮用水的细菌内毒素污染开始受到关注,成为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本文概述了细菌内毒素的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了细菌内毒素在饮用水中的存在形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地表水源、地下水源、管网末梢水和深度处理水的内毒素污染调查状况,分析了传统水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饮用水消毒技术对内毒素的控制效果,探讨了饮用水中内毒素的血液暴露、呼吸暴露和胃肠暴露途径导致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安全阈值和相关标准,并对饮用水细菌内毒素污染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微生物安全性 内毒素 脂多糖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系统被用来控制水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林林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1期75-75,共1页
西班牙海洋技术中心(CETMAR)与其他西班牙同行们正在进行一个项目,旨在满足监控水体微生物安全性的自动化需求,并且降低监控实施的成本。这个项目被称为RAMICA,从10月下旬开始实施,直到2018年6月结束,经费来源于西班牙经济与竞... 西班牙海洋技术中心(CETMAR)与其他西班牙同行们正在进行一个项目,旨在满足监控水体微生物安全性的自动化需求,并且降低监控实施的成本。这个项目被称为RAMICA,从10月下旬开始实施,直到2018年6月结束,经费来源于西班牙经济与竞争力部。这个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能够自动取样、就地和及时分析微生物学参数的浮标。这个设备将借助于太阳能板来提供电力,收集到的信息将可协助制定决策。这个创新的设备适合于不同用途,如检测城市和工业废水、监督内陆和海上的洗涤水水质、监控欧盟水框架指令和对海洋战略框架指令项目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系统 水质 控制 微生物安全性 海洋战略 生物学参数 西班牙 技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