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比较风干肉中细菌多样性和微生物安全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田建军 张开屏 +4 位作者 杨明阳 景智波 李权威 赵丽华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40,共8页
为了解风干肉制品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微生物的安全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风干肉制品中细菌16S rRNA V4区基因序列,进而比较不同风干肉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14个样品共获得466 975条有效序列,... 为了解风干肉制品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微生物的安全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风干肉制品中细菌16S rRNA V4区基因序列,进而比较不同风干肉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14个样品共获得466 975条有效序列,975个操作分类单元。多样性分析表明,自然发酵风干肉中具有高度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表明,自然发酵样品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39%)、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为优势菌门,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0%,人工调控样品中Firmicutes(92%)为优势菌门。在自然发酵和人工调控肉制品中分别鉴定出241个和102个细菌属,细菌多样性在属的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加深了对风干肉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认识,为保证风干肉制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风干肉制品的品质、优化风干肉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肉制品 传统细菌群落结构 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姬'和'红颜'草莓采后微生物安全评价及品质劣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毅 沈源源 +5 位作者 刘海燕 林淼 陈佼佼 林婷 黄志城 周昌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Zhangji')和'红颜'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Hongyan')为材料,研究了草莓采后在(20±0.5)℃或(4±0.5))℃下(RH 80%-90%)贮藏时菌落总数、大肠菌... 以'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Zhangji')和'红颜'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Hongyan')为材料,研究了草莓采后在(20±0.5)℃或(4±0.5))℃下(RH 80%-90%)贮藏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计数的变化,并结合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紧实度等品质参数,评估了草莓采后的微生物安全性和食用风险。结果表明:尽管'章姬'和'红颜'草莓在采后3 d内均能较好地维持外观品质和食用口感,低温下甚至能保持至第6天,但两种草莓的菌落总数、酵母和霉菌计数分别在第2天和第3天(20℃)、第3天和第4天(4℃)提高至采摘当天的10倍以上,20℃贮藏的'红颜'草莓第5天时大肠菌群超过200 MPN/g。因此,两种草莓采后贮藏期间有害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提高先于外观品质和口感指标的劣变,存在微生物食用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姬'草莓 '红颜'草莓 采后 微生物安全 品质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发酵食品——酱油的微生物安全性检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丹宏 韩北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1,35,共4页
该文对从我国各地所收集到的14个酱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安全性检验。理化测定的项目包括水分、pH值、氨基酸态氮、盐分、总酸和还原糖;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包括细菌总数、总芽孢菌、10%和17.5%盐分的耐盐菌、肠道菌群、乳酸... 该文对从我国各地所收集到的14个酱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安全性检验。理化测定的项目包括水分、pH值、氨基酸态氮、盐分、总酸和还原糖;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包括细菌总数、总芽孢菌、10%和17.5%盐分的耐盐菌、肠道菌群、乳酸菌、真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实验结果,对酱油的卫生质量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理化指标 微生物安全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湖糟蛋的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岳成 徐侃 陈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9,共4页
本试验对平湖糟蛋的理化特性及其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湖糟蛋中蛋白与蛋黄的水分含量分别为69.7%、29.9%;盐分分别是5.00%、3.29%。平湖糟蛋蛋白和蛋黄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78%、12.08%;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519 m... 本试验对平湖糟蛋的理化特性及其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湖糟蛋中蛋白与蛋黄的水分含量分别为69.7%、29.9%;盐分分别是5.00%、3.29%。平湖糟蛋蛋白和蛋黄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78%、12.08%;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519 mg/g、7.591 mg/g;钙离子含量分别是2.1618 mg/g、3.4719 mg/g;全蛋酒精含量为2.56%。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表明平湖糟蛋中蛋白和蛋黄菌落总数分别为8.5×106 cfu/g和1.2×106 cfu/g。霉菌与酵母总数分别是3.4×106 cfu/g和6.2×105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检验显示均呈阴性,但检测到了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蛋 理化性质 微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物被膜材料在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田翠芳 张昭寰 +3 位作者 陶倩 吴倩 潘迎捷 赵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5-272,共8页
生物被膜的形成给食品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危害之一。抗生物被膜材料具有降低微生物危害、减少食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基于此,本文首先... 生物被膜的形成给食品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危害之一。抗生物被膜材料具有降低微生物危害、减少食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抗生物被膜材料的定义及制备方法,根据活性物质的种类对抗生物被膜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进一步描述了抗生物被膜材料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现状,最后对抗被膜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抗生物被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促进此类材料在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的应用,并为保障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提供有效的技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材料 食品微生物安全 食品微生物危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个体防护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迎春 刘景泰 +1 位作者 孙沛雯 王晴萱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7,共7页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调研发现,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多侧重于实验室及医务人员的病原微生物安全防护,缺少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采样、样品运输和交接、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安全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调研发现,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多侧重于实验室及医务人员的病原微生物安全防护,缺少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采样、样品运输和交接、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安全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防护指导文件比较笼统。笔者在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基础上,识别和评估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监测要求和人员防护建议,针对采样、样品运输和交接、实验室分析和废弃物处置过程提出个人防护措施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 识别评估 个体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仲戬 李曼 +6 位作者 胡梁斌 王春明 鲁曦 刘开辉 张丽佳 宇岩 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5,共7页
微生物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物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 微生物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物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物安全产业国内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制约我国致病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研发的瓶颈,提出了构建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建议,强化微生物安全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构建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以人才建设驱动能力提升;壮大微生物安全龙头企业,以标准规范保障产业发展;强化微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系统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探索出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安全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诊断 微生物防控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性评估在禽肉微生物安全中的展望
8
作者 杨恒东 L.A.Kelly +5 位作者 E.Hartnett G.Gettinby A.Fazil E.Snary M Wooldridge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43-50,共8页
微生物危险性评估(MRA)是当今全球范围内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将MRA应用于禽肉生产,对提高禽肉品质,降低禽肉被污染的风险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当然,由于该法在禽肉中的使用仍处在起步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 微生物危险性评估(MRA)是当今全球范围内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将MRA应用于禽肉生产,对提高禽肉品质,降低禽肉被污染的风险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当然,由于该法在禽肉中的使用仍处在起步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诸如不确定性等问题。但是,通过增加危险性评估者、微生物学家以及生产者三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完善数据的采集等措施,MRA在今后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危险性评估 微生物安全 禽肉 食品安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工程》专题征稿——食品包装与微生物安全
9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食源性微生物威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核心原因之一。近些年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监测、预测评估及预警防控技术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也有很多与食品包装密切结合的.领域和方向,特别是特定包装材料对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微生物威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核心原因之一。近些年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监测、预测评估及预警防控技术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也有很多与食品包装密切结合的.领域和方向,特别是特定包装材料对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作用研究;特定包装条件下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残存/失活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包装 食源性疾病 微生物安全 包装条件 包装工程 包装材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工程》专题征稿——食品包装与微生物安全
10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食源性微生物威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核心原因之一。近些年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监测、预测评估及预警防控技术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也有很多与食品包装密切结合的领域和方向,特别是特定包装材料对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微生物威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核心原因之一。近些年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监测、预测评估及预警防控技术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也有很多与食品包装密切结合的领域和方向,特别是特定包装材料对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作用研究;特定包装条件下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残存/失活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包装 食源性疾病 微生物安全 包装条件 包装工程 包装材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与微生物安全专题序言
11
作者 董庆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I0004-I0004,共1页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我国也已将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微生物威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核心原因之一。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致病菌 微生物安全 食品安全 食品包装 食源性微生物 生物安全问题 全球蔓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深加工需要微生物学安全质量保障集成技术(上)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钟 肖琳琳 杨宪时 《科学养鱼》 2004年第6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水产品深加工业 微生物安全质量 集成技术 HACCP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解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维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中国 病原微生物 样本采集 样本运输 样本保藏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牦牛乳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于莉 罗章 +1 位作者 孟云 韩北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1,共4页
研究了西藏地区牦牛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从西藏3个不同地区共取48份牦牛乳样品,通过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及其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牦牛乳的营养成分为:脂肪7.14%(体积分数)、粗蛋白5.06%(质量分数)、干物质18.45%(质量分数)、乳... 研究了西藏地区牦牛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从西藏3个不同地区共取48份牦牛乳样品,通过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及其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牦牛乳的营养成分为:脂肪7.14%(体积分数)、粗蛋白5.06%(质量分数)、干物质18.45%(质量分数)、乳糖5.00%(质量分数)和灰分0.81%(质量分数),并且不同地区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也不同。牦牛乳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为(对数值):细菌5.63mL-1,芽孢菌1.76mL-1,乳酸菌5.19mL-1,真菌3.03mL-1,肠道菌3.27mL-1,大肠杆菌2.09mL-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52mL-1,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理化指标 微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处理对PSE肉的物化、微生物及感官特性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贤德 朴伶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在屠宰厂与农贸市场肉品卫生检验中,常发现以肉色苍白、肉质柔软和切面多汁为特点的生理异常肉,中国称之为"白肌肉"(PSE肉)。PSE肉外观色泽苍白,适口性差,易腐败,因而不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高PSE肉的外观颜色及微生物安全性... 在屠宰厂与农贸市场肉品卫生检验中,常发现以肉色苍白、肉质柔软和切面多汁为特点的生理异常肉,中国称之为"白肌肉"(PSE肉)。PSE肉外观色泽苍白,适口性差,易腐败,因而不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高PSE肉的外观颜色及微生物安全性,并考虑因辐照产生的异味及微生物杀菌效果,选择0和4.5kGy的辐照剂量对PSE肉进行处理。之后在4℃下储藏2周,并测定pH、颜色、脂肪过氧化值、微生物安全性及官能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辐照在改善PSE肉的微生物安全性的同时,还能改善PSE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猪肉 辐照 微生物安全 肉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被引量:6
16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 微生物 兽医主管部门 高致病性 直辖市人民政府 实验室管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娟 马连营 +3 位作者 马爱进 刘龙 于晴 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8,共8页
微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物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物产业... 微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物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宏观需求,从产业布局、技术进展角度梳理了国际微生物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从产业政策环境、产业规模的角度概括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态势,对微生物安全、微生物健康、微生物制造、微生物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剖析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建设系统化的大科学设施、发展产业化的系列技术、推动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是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强微生物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围绕微生物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驱动并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对提升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产业 微生物安全 微生物健康 微生物医药 微生物制造 大科学设施 产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被引量:4
18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1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兽医主管部门 国务院 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高致病性 实验室国家认可 人民政府 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被引量:1
19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第四章 实验室感染控制 第四十二条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 第四章 实验室感染控制 第四十二条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主管部门 追究刑事责任 地方人民政府 实验活动 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续)
20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7,共4页
关键词 兽医主管部门 地方人民政府 实验活动 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