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巴彦呼舒断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江 王雪峰 +2 位作者 赵传军 陈鸿平 王杰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海拉尔盆地西部断陷带巴彦呼舒断陷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建造和改造特征,形成了各种成因的断块、断鼻构造,以及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为了预测有利目标区的含油气性、识别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及油气性质,提高复杂断陷的油气探井成功率,基... 海拉尔盆地西部断陷带巴彦呼舒断陷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建造和改造特征,形成了各种成因的断块、断鼻构造,以及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为了预测有利目标区的含油气性、识别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及油气性质,提高复杂断陷的油气探井成功率,基于轻烃微渗漏理论,应用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包括微生物快速检测(MQS)、微生物油气检测(MOST)以及土壤酸解吸附烃油气检测(SSG)等石油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开展勘探有利目标区之上地表表层的微生物值变化和酸解吸附烃异常的直接检测。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分布与已知含油气区、含油气井的对应关系良好,验证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巴彦呼舒断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通过MOST+SSG技术组合进一步确定有利异常区,认为巴彦呼舒断陷西部陡坡带是油气长期优势聚集区,微渗漏强度大。指出西部陡坡带的2个鼻状构造是下一步油气增储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酸解吸附 地球化学探测 油气检测 巴彦呼舒断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烃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何丽娟 张迎朝 +7 位作者 梅海 孙志鹏 张毅 郭明刚 张焱 薛健华 姚哲 宋爱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7,共7页
以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MOST)为主要手段,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南部已证实的A-1含气构造为正演模型,对A研究区的MV异常值进行了划分,总结出了该研究区含油气构造的MV异常值分布特征,据此预测相邻A-2待钻构造的含油气性,并以土壤吸... 以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MOST)为主要手段,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南部已证实的A-1含气构造为正演模型,对A研究区的MV异常值进行了划分,总结出了该研究区含油气构造的MV异常值分布特征,据此预测相邻A-2待钻构造的含油气性,并以土壤吸附烃(SSG)分析为辅助手段预测A-2构造的油气性质为干气。A-2构造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吻合,证实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勘探目标烃类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MOST SSG MV异常值 检测 深水区 陵水凹陷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黄土塬地貌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曹军 周进松 +4 位作者 银晓 李园园 刘鹏 丁力 梁永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富县北部地处黄土塬地貌区,天然气勘探程度较低。针对黄土塬地貌区地震响应微弱、适用性差、流体检测难度大的问题,采用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结合油气钻探和地质资料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塬地貌区检测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富县北部地处黄土塬地貌区,天然气勘探程度较低。针对黄土塬地貌区地震响应微弱、适用性差、流体检测难度大的问题,采用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结合油气钻探和地质资料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塬地貌区检测到显著的微生物异常;微生物及地球化学成果指示延长探区具有油气并存的特点;研究区可划分为9个微生物异常区和3个有利区带,其中,中部有利区指示含气前景好,西北部有利区含气性较好,东南部有利区可能与天然气富集有关。综合研究表明,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黄土塬地貌区的含油气性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塬地貌区油气有利区带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 地球化学 含气性评价 延长探区 黄土塬地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及其在南海深水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纯 孙志鹏 +5 位作者 薛健华 张思梦 宋爱学 梅海 李涛 曾小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2,共9页
海洋油气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对海域下伏勘探目的层进行有效的含油气性检测,并与地球物理等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海域特别是深水油气勘探的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基于轻烃微... 海洋油气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对海域下伏勘探目的层进行有效的含油气性检测,并与地球物理等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海域特别是深水油气勘探的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基于轻烃微渗漏原理,通过直接检测油气藏微渗漏的轻烃及烃氧化微生物,从而判断油气藏的存在。该技术是一种直接的烃类检测技术,由于轻烃微渗漏的普遍存在,所以该技术在海域中应用适用范围较广。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近年来应用于中国南海北部的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等深水圈闭含油气性评价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钻探成果认识相符,证明该技术在南海油气勘探中的适用性。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南海中南部的低勘探程度区、高成本风险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灵敏快捷有效的烃检测技术,其大规模应用有望加速南海深水勘探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检测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南海深水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木里三露天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郝纯 孟庆芬 梅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7-1163,共7页
以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井作为正演模型,采用250 m×500 m、100 m×100 m两种调查尺度,对陆地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烃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 以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井作为正演模型,采用250 m×500 m、100 m×100 m两种调查尺度,对陆地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烃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有显著的微生物异常,指示下伏地层存在烃类富集;稀网格微生物调查查明烃类富集的有利区,而密网格调查很好地识别了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非均质性,与水合物钻探井所揭示的横向上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不连续的特征一致。土壤吸附气的地球化学检测和分析,揭示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十分复杂,主要为热成因的煤层气和油型气。研究结果为探索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和勘探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结果精细地刻画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规律及气源特征,结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进行综合分析,为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降低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风险,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地球化学烃检测技术 冻土带 天峻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