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致酱油胀袋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小丽 蒋予箭 李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55,共5页
春、夏两季是酱油胀袋的高发时期,导致酱油胀袋的原因大多数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文中利用高糖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MRS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来分离产自浙江绍兴地区的已胀袋酱油中的微生物。结果仅用营养琼脂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 春、夏两季是酱油胀袋的高发时期,导致酱油胀袋的原因大多数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文中利用高糖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MRS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来分离产自浙江绍兴地区的已胀袋酱油中的微生物。结果仅用营养琼脂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了7株细菌,编号:k1、k2、k3、k4、k5、k6、k7;没有在胀袋酱油中分离到酵母菌和霉菌。经产气实验证实只有k2菌株能在酱油中产气,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对k2菌株的菌体和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初步鉴定k2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袋酱油 微生物分离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式火腿保质期内主要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全拓 张东 +3 位作者 张靖晞 李洪军 贺稚非 张宇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27,共9页
为了解西式火腿类产品(熏烤火腿)保质期内优势微生物的种类构成,对西式火腿类产品进行生产指导,以市售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西式火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A培养基、MRS培养基、MSA培养基等对熏烤火腿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离纯化,并通过... 为了解西式火腿类产品(熏烤火腿)保质期内优势微生物的种类构成,对西式火腿类产品进行生产指导,以市售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西式火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A培养基、MRS培养基、MSA培养基等对熏烤火腿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离纯化,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确定了6株细菌;依次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腐生葡萄球菌(Staph saprophytics).结论是西式火腿保质期内以乳酸菌为主,其次是假单胞菌以及少量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式火腿 微生物分离纯化 鉴定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24在苹果叶面的定殖及其对叶面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冉淦侨 王楠 +3 位作者 戴佳锟 赵文娟 任平 秦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S24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生防作用,分别对BS24菌株在苹果叶面上的定殖作用及其对叶面其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BS24菌株能在苹果叶面成功定殖,但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 为了进一步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S24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生防作用,分别对BS24菌株在苹果叶面上的定殖作用及其对叶面其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BS24菌株能在苹果叶面成功定殖,但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在无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喷施菌剂15 d后,叶面检测到的BS24菌株的活菌量从最初的2.52×107CFU/g成熟叶下降至2.11×105CFU/g成熟叶。与未喷施菌剂的叶面微生物菌群对比,喷施菌剂后苹果叶面菌群的数量显著下降;且种类上,喷施菌剂后的苹果叶面细菌种类少了栖稻假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Bacillus lehensis和玫瑰库克氏菌;真菌种类少了细交链孢菌、Eu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和大丽轮枝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早期落叶病 枯草芽孢杆菌 定殖 微生物分离纯化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Q13和Q14在猕猴桃叶面的定殖及其对叶面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冉淦侨 戴佳锟 +3 位作者 秦涛 张强 徐升运 马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167,共6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芽胞杆菌Q13、Q14菌株对猕猴桃叶枯病的生防作用,分别对芽胞杆菌Q13、Q14菌株在猕猴桃叶面上的定殖作用及其对叶面其他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芽胞杆菌Q13、Q14能在猕猴桃叶面定殖,但... 为了进一步明确芽胞杆菌Q13、Q14菌株对猕猴桃叶枯病的生防作用,分别对芽胞杆菌Q13、Q14菌株在猕猴桃叶面上的定殖作用及其对叶面其他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芽胞杆菌Q13、Q14能在猕猴桃叶面定殖,但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在无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该菌能在猕猴桃叶面有效定殖8 d左右,8 d后叶面检测到的Q13、Q14菌株的菌量为4.5×106cfu/g成熟叶。与未喷施菌剂的猕猴桃叶面菌群对比,喷施菌剂后的猕猴桃叶面细菌种类多了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少了条件致病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oli);真菌在数量上癣囊腔菌(Plectosphaerellacucumerina)、Pseudozyma flocculosa和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增加了,泡状莫氏黑粉菌(Moesziomyces bullatus)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减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叶枯病 芽胞杆菌 定殖 微生物分离纯化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