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结构微生物自修复剂的制备及其在混凝土裂缝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小铁 周亮 +1 位作者 周继辉 吴中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具有智能化、环保的优点,在混凝土裂缝修复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混凝土内部的高碱性环境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矿化效率。本实验通过喷雾干燥技术获得微生物芽孢菌粉,采用糖衣...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具有智能化、环保的优点,在混凝土裂缝修复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混凝土内部的高碱性环境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矿化效率。本实验通过喷雾干燥技术获得微生物芽孢菌粉,采用糖衣包裹法制备出核-壳结构微生物自修复剂,研究其颗粒粒径与强度分布,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及其裂缝的自修复效果,并对裂缝的自修复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核-壳结构微生物自修复剂的均质性较好,颗粒粒径为3.5~4.0 mm,单颗粒强度维持在75~85 N。此外,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抗压强度均符合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不影响其正常使用。28 d后,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裂缝基本完全修复,修复产物主要是Ca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 微生物修复 混凝土性能 裂缝 修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制备及其在水泥基材料后期裂缝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春煦 冯红春 周文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9,共10页
采用锐孔法合成微胶囊负载微生物芽孢和甲酸钙,制得粒径均匀的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研究了微胶囊水凝胶对芽孢的保护效果。将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加入到砂浆试件中制备出微生物自修复砂浆,研究了开裂龄期为28 d时微生物自修复砂浆裂... 采用锐孔法合成微胶囊负载微生物芽孢和甲酸钙,制得粒径均匀的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研究了微胶囊水凝胶对芽孢的保护效果。将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加入到砂浆试件中制备出微生物自修复砂浆,研究了开裂龄期为28 d时微生物自修复砂浆裂缝的自修复效果,并对水泥基材料裂缝的自修复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会使砂浆试件早期的力学性能略有降低,但不会影响其后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对于裂缝宽度为0.35~0.45 mm的试件,加入胶囊型微生物自修复剂后砂浆试件经28 d养护,裂缝的面积修复率高达98%,渗水系数下降两个数量级,并且砂浆试件裂缝区的修复产物主要是方解石CaCO_(3)。微胶囊载体能够很好地保护微生物芽孢,提高水泥基材料后期裂缝的自修复效果,这为水泥基材料后期裂缝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微生物芽孢 微生物修复 后期裂缝 修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修复剂修复富营养化人工湖水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文林 吕爱芃 +1 位作者 刘建伟 贾丽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3-216,共4页
城市景观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剧。通过在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湖使用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并连续监测试验水体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对于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能力。通过研究... 城市景观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剧。通过在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湖使用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并连续监测试验水体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对于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能力。通过研究得出,试验期末,水体Chla、COD和TP浓度比使用修复剂之前的分别下降了73.03%、50.62%和65.48%,表明生态修复剂对控制水体Chla、COD和TP具有显著成效。可为城市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人工湖 微生物修复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复合修复剂-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0期72-75,共4页
通过对微生物复合修复剂-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逐渐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当对湖泊实施生态修复技术后,湖水的透明度、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 通过对微生物复合修复剂-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逐渐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当对湖泊实施生态修复技术后,湖水的透明度、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都呈上升趋势,水体pH维持在6.0~9.0,透明度、DO和ORP最高值分别可以达到130 cm、8.21 mg/L和278 mv。修复后期,COD、NH_(3)-N和TP浓度比修复之前分别下降了94.3%、92.0%和98.3%,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对控制湖水COD、NH_(3)-N和TP具有显著效果,可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复合修复 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 湖泊治理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