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从肠论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策略
1
作者 濮子杰 王梓航 +3 位作者 芦诗妍 蔡良良 申敏 钱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肺-肠轴在调控呼吸系统疾病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肠道微生物实现了肺与肠道的双向调节。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不仅调控肠道菌群丰度,也通过肺-肠轴直接或间接调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病毒性肺炎等一系列的呼吸系... 肺-肠轴在调控呼吸系统疾病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肠道微生物实现了肺与肠道的双向调节。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不仅调控肠道菌群丰度,也通过肺-肠轴直接或间接调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病毒性肺炎等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文章介绍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以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轴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筛选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微生物代谢物
2
作者 吴海伟 邹云鹏 +2 位作者 程晓晨 卢育新 张庆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5-378,共4页
为了筛选出能够诱导hUC-MSCs成脂或成骨分化的微生物代谢物,将hUC-MSCs接种于96孔板中,并加入代谢物筛选样品,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油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hUC-MSCs的成脂、成骨分化。从446种微生物代谢物中筛选出一种具... 为了筛选出能够诱导hUC-MSCs成脂或成骨分化的微生物代谢物,将hUC-MSCs接种于96孔板中,并加入代谢物筛选样品,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油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hUC-MSCs的成脂、成骨分化。从446种微生物代谢物中筛选出一种具有明显诱导hUC-MSCs成脂分化的微生物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代谢物 筛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功能性便秘:发生机制及营养干预进展
3
作者 段昊 刘改改 +6 位作者 路佳敏 李阳 常新悦 杨天宇 包书源 松伟 闫文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23,共1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功能性便秘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下聚焦于老年群体探究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机制及营养干预的策略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综述。因此,本文重点讨论了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功能性便秘发生的关联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功能性便秘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下聚焦于老年群体探究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机制及营养干预的策略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综述。因此,本文重点讨论了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功能性便秘发生的关联性,对目前已获批准用于润肠通便保健食品中的原料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数据统计,并对这些原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类,进一步对其改善便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相关功能食品研发及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功能性便秘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 作用机制 原料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氧化还原平衡中的作用
4
作者 宋玉 李灿 +2 位作者 李佳林 薄海 张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适宜运动可促进骨骼肌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调控一系列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进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建立高水平的氧化还原平衡,维持线粒体稳态。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组成受到生活方式、饮食、... 适宜运动可促进骨骼肌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调控一系列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进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建立高水平的氧化还原平衡,维持线粒体稳态。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组成受到生活方式、饮食、压力、环境等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通过循环系统作用于靶器官,发挥健康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其代谢物远距离调控骨骼肌抗氧化系统。运动重塑肠道微生物组成是运动促进骨骼肌健康的路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运动诱导骨骼肌建立高水平氧化还原平衡中的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 骨骼肌 氧化还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植物激素的分析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古丽努尔.艾合买提 杨新平 +2 位作者 季青 龙涛 董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1-82,共2页
实验表明几种微生物生防菌株可产生不同类型的植物激素类物质。THF和TZF可产生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ZF可产生赤霉素类物质,Cy1可产生生长激素和赤霉素物质。棉花盆栽试验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
关键词 赤霉素 生长激素 细胞分裂素 测定 微生物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及其抗病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银霞 张飞云 +1 位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8,共5页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的优点。目前从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并获得抗植物病毒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微生物抗病毒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来源于不同种...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的优点。目前从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并获得抗植物病毒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微生物抗病毒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以及抗病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代谢物 病毒 抗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钇生物浸出研究进展
7
作者 颜琳琳 汪海兰 +1 位作者 肖春桥 方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综述稀土钇(Y)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及分布情况、主要的化学提取与生物提取方法,并从稀土钇生物浸出(微生物吸附、微生物代谢物浸取)、稀土钇对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探讨稀土钇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法提取稀土钇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着... 综述稀土钇(Y)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及分布情况、主要的化学提取与生物提取方法,并从稀土钇生物浸出(微生物吸附、微生物代谢物浸取)、稀土钇对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探讨稀土钇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法提取稀土钇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着优势浸矿菌株匮乏、矿物-微生物互作机制尚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立高通量浸矿微生物筛选和功能菌种快速识别方法、加强微生物与钇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微生物对钇元素的选择性浸出研究、推广微生物代谢产物生物浸取,优化原位浸提工艺技术等建议,期望能对我国钇资源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钇 生物浸出 微生物吸附 微生物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藏绵羊瘤胃微生物及宿主血清代谢组特征分析
8
作者 马斌 王磊 +5 位作者 陈小伟 沙玉柱 陈倩玲 杨文鑫 黄薇 刘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海拔的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及血清代谢组特征,本研究以分布在海拔高度为2500m(LA)、3500m(MA)和4500m(HA)的3.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藏绵羊母羊各6只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LC-MS/MS)对其瘤胃液和血清进行代谢... 为探究不同海拔的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及血清代谢组特征,本研究以分布在海拔高度为2500m(LA)、3500m(MA)和4500m(HA)的3.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藏绵羊母羊各6只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LC-MS/MS)对其瘤胃液和血清进行代谢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拔的藏绵羊群体中共鉴定出1394个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其中果糖赖氨酸含量3500m组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海拔组(P<0.05),L-犬尿氨酸含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减少(P<0.05)。通过KEGG功能注释分析发现,3500m与4500m组藏绵羊瘤胃微生物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中,其中3500m组的差异代谢物上调,主要富集在维生素B_(6)代谢通路,4500m组的差异代谢物富集在嘧啶代谢通路。在不同海拔藏绵羊血清中共鉴定出3582个代谢物,3500m和4500m组藏绵羊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外源性物质代谢等通路中。另外,在瘤胃液和血清中鉴定到274个共有代谢物,这些共有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相关通路中。综上所述,不同海拔藏绵羊的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和血清代谢物在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和免疫代谢相关的通路中富集,可能参与了藏绵羊对高原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瘤胃 微生物代谢物 血清代谢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梭菌与结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佳慧 薛营 +1 位作者 周瑶 赵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1-377,共7页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破坏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长期存在于人类胃肠道中,对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作用,并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普拉梭菌是一种肠道共生菌,该菌及其外囊泡和代谢产物能够改善结肠炎,但...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破坏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长期存在于人类胃肠道中,对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作用,并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普拉梭菌是一种肠道共生菌,该菌及其外囊泡和代谢产物能够改善结肠炎,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该文综述了普拉梭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肠道屏障方面对结肠炎的作用,并介绍了应用下一代益生菌,粪便移植和丁酸盐治疗炎症性肠病存在的挑战与问题,以期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菌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下一代益生菌 微生物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产蛋白酶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帅明 黄占旺 牛丽亚 《饲料工业》 2008年第8期18-20,共3页
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其产量约占酶制剂市场的65%以上,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皮革制造、蛋白水解和纺织工业等。蛋白酶是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代谢物中提取、精制而来的。由于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与动植物源蛋白酶相比具有... 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其产量约占酶制剂市场的65%以上,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皮革制造、蛋白水解和纺织工业等。蛋白酶是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代谢物中提取、精制而来的。由于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与动植物源蛋白酶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如下游技术处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来源广、菌体易于培养、产量高、高产菌株选育简单且快速;此外,微生物蛋白酶还具有动植物源蛋白酶所具有的全部特性和较大的耐热性及一定的酯酶活力,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蛋白酶 固态发酵条件 纳豆芽孢杆菌 微生物代谢物 工业化生产 工业用酶 皮革制造 纺织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素对肠道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一晨 郭贺楠 +3 位作者 张静 童雨翠 斯大勇 张日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
肠道担负着重要的屏障功能,该屏障可以有效抵御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侵染。肠道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后生素是近年来益生菌领域研究的新生长点,是指能够对机体起到有效健康的灭活益生菌及其代谢物。文章综述了后生素与肠道屏... 肠道担负着重要的屏障功能,该屏障可以有效抵御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侵染。肠道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后生素是近年来益生菌领域研究的新生长点,是指能够对机体起到有效健康的灭活益生菌及其代谢物。文章综述了后生素与肠道屏障健康的关系及其对机体肠道屏障的研究进展,为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屏障 后生素 微生物代谢物 肠道健康 菌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冬枣施用沼液的效果
12
作者 朱立辉 杨小奎 +2 位作者 盖志强 王利 安磊 《落叶果树》 2007年第4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鲁北冬枣 沼液 抗逆性 微生物代谢物 营养元素 沼气池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tion in energy metabolism struct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during bioleaching chalcopyrites with different iron-sulfur ratios 被引量:1
13
作者 YANG Yu ZHU Zhen-yu +2 位作者 HU Ting-ting ZHANG Meng-jun QIU Guan-zho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022-2036,共15页
The energy metabolism struct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iohydrometallurgy.In this article,an artificia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ed of three strains(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 The energy metabolism struct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iohydrometallurgy.In this article,an artificia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ed of three strains(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and 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was used to leach three kinds of chalcopyrites with different iron-sulfur ratios.After 36 d of leaching,the chalcopyrite with iron-sulfur ratio of about 1:1 achieved the highest copper extraction(69.62%).In the early stage,iron oxidizing bacteria predominated,and the expression of rus and rio was 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e stage.In the late stage,sulfur oxidizing bacteria predominated,and the expression of tetH and HdrAB was 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y stage.Furthermore,the three bioleaching systems above were added with elemental sulfur(3 g/L);the chalcopyrite with iron-sulfur ratio of about 2:1 achieved the highest copper extraction(80.63%).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nergy metabolism structure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could be changed by changing the iron-sulfur ratio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chalcopyr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metabolism structure microbial community BIOLEACHING chalcopyrite iron-sulfur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