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及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坤 李小成 《今日养猪业》 202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及调控方法,旨在促进仔猪健康发育,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并为深入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建立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在不同饲养阶... [目的]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及调控方法,旨在促进仔猪健康发育,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并为深入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建立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在不同饲养阶段调控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方法。[结果]初步了解了仔猪各阶段肠道内微生态的组成及其功能,发现仔猪阶段是生猪肠道微生物系统建立的最佳阶段,且受母体、环境、疾病、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建立和调控可通过营养、饲养管理等方式实现,这为优化仔猪饲养管理、提高生猪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肠道 微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树种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性状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刘建军 陈海滨 +1 位作者 田呈明 尚廉斌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研究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华北落叶松4个树种根际微区土壤特性,结果表明:4个树种根际土壤的pH值均低于非根际土壤,其中华北落叶松影响最明显,pH值相差达1个单位,锐齿栎影响最小;有机质含量4个树种则均... 研究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华北落叶松4个树种根际微区土壤特性,结果表明:4个树种根际土壤的pH值均低于非根际土壤,其中华北落叶松影响最明显,pH值相差达1个单位,锐齿栎影响最小;有机质含量4个树种则均是根际土壤大于非根际土壤,锐齿栎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最高;全N、水解N和速效K含量,在根际出现一定程度的富积;速效P则在根际土壤明显产生亏缺;全P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土壤微生物总量和3种土壤酶活性均为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说明根系的生理代谢活动能明显增强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和物质转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pH值 矿质养分 生物 微生态系统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被引量:36
3
作者 申建波 张福锁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的研究动态。着重讨论了碳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和去向 ,分析了根际沉积及其影响因素与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碳素平衡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根际微生态系统 碳循环 根际沉积 碳周转 根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及益生菌的营养功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云霞 王树香 +3 位作者 郝庆红 吴国江 李红亚 朱宝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肠道 微生态系统 营养功能 益生菌 正常生物群 生态平衡 能量物质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研究尾矿砂中重金属吸附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黎泽华 栾兆坤 +2 位作者 吴钢 高林 贾智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利用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暴露毒性实验 ,研究了铜矿尾矿砂中重金属在各个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较好地反映尾矿库湿地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与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 ,适宜的重金属浓度会刺激生物生长... 利用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暴露毒性实验 ,研究了铜矿尾矿砂中重金属在各个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较好地反映尾矿库湿地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与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 ,适宜的重金属浓度会刺激生物生长与繁殖 ,而过高的重金属浓度则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微生态系统各组份间的重金属含量与尾矿砂中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生物体内重金属累积与底泥尾矿砂中重金属浓度、种类和生物类属有关 ,试验研究为矿山生态修复过程的湿地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生态系统 铜矿尾矿砂 重金属污染物 生物暴露实验 池塘 重金属吸附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郑毅 张福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从土壤结构和土壤耕作与根区的环境条件关系、土壤结构、根际微生物和分泌物的关系、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系生长的关系几个方面讨论了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与持续农业的关系。
关键词 土壤结构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耕作 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毕相东 张树林 邢克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228,共6页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3-N、TN、PO43--P和TP与TTPC浓度之间则呈现正相关关系。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及鲤鱼苗均有一定的毒性,TTPC浓度为0.6 mg/L时能有效杀灭水华藻类且对鲤鱼苗是安全的,但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低且氨氮有所升高,因此在水产上使用TTPC杀藻的同时,需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并添加适宜活菌剂等降低水体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 模拟 池塘 微生态系统 理化因子 浮游生物 鲤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干酵母对瘤胃微生态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志刚 穆国东 +1 位作者 龙淼 邢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共3页
活性干酵母对促进有益微生物在瘤胃定居从而加快瘤胃的成熟,稳定瘤胃pH值,与植物细胞壁降解菌相互作用,促进纤维降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活性干酵母对瘤胃微生物群的作用及其对瘤胃氮、氢代谢及甲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活性干酵母 瘤胃 微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人肠道微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灿灿 庞澜 +4 位作者 柯月 丁荣 王玥 纪文静 丁永年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变化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07月至2019年07月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确诊60例NAFLD病人作为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肠道微生物多...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变化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07月至2019年07月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确诊60例NAFLD病人作为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和TGF-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TLR)-4和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MI、LDL-C与总胆红素(CHO)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肠道菌群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的致病菌显著增加,而以乳酸杆菌、罗氏菌为主的益生菌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致病菌数量减少,益生菌增加(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L-6、TGF-β、TLR-4和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IL-6、TGF-β、TLR-4和NF-κB(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NAFLD病人肠道微生态系统出现致病菌增多,益生菌减少,并导致机体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升高,可能是NAFLD发生和病情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微生态系统 炎症反应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珂 贺琴 +4 位作者 游金明 方华 杨晋 罗波文 熊昊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2-27,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24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24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仔猪饲喂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Ⅱ组仔猪饲喂用膨化大豆代替对照组饲粮中豆粕的饲粮,试验Ⅲ组饲粮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3%原有原料,试验Ⅳ组饲粮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5%原有原料。试验期21d。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可促进仔猪肠道厚壁菌门丰富度增加,变形菌门数量降低(P>0.05),广古菌门丰富度和乳杆菌属数量显著增加(P<0.05);发酵豆粕可使仔猪粪球菌属数量显著上升、弧形杆菌属显著降低(P<0.05);膨化大豆及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仔猪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膨化大豆组仔猪盲肠内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升高,3%嗜酸乳杆菌组仔猪盲肠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仔猪肠道有益菌数量,促使肠道微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且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嗜酸乳杆菌培养物 微生态系统 仔猪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态系统有机碳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研铭 徐小锋 徐惠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1-656,共6页
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及其各部分有机碳动态研究现状,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及其各部分有机碳动态研究现状,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态系统 有机碳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疾病 被引量:61
12
作者 毛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9-682,共4页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系统 相关性疾病 儿童 双歧杆菌 优势种群 肠道功能 营养代谢 免疫功能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微生态系统的生物防治和营养免疫作用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科学使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日俊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6期1-7,共7页
关键词 生物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系统 动物保健 科学使用 免疫作用 生物防治 饲用抗生素 营养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微生态系统简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惠琴 林茂 鲍时翔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简述人体微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调节和人体微生态的系统论。
关键词 人体微生态系统 人体生态 动态平衡 调节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分离菌株对2,4-D降解效率的微生态系统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北成 李婉华 +1 位作者 David S.Treves James M.Tiedje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在微生态系统模拟条件下 ,2个分离菌株Sphingomonaspaucimobilis 92 56 ,Ralstoniaeu trophusJMP表现出对除草剂 2 ,4 D的高效降解性能 .但R eutrophusJMP能在更多的模拟条件下成为优势种群 .对 2个菌株的种群消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 在微生态系统模拟条件下 ,2个分离菌株Sphingomonaspaucimobilis 92 56 ,Ralstoniaeu trophusJMP表现出对除草剂 2 ,4 D的高效降解性能 .但R eutrophusJMP能在更多的模拟条件下成为优势种群 .对 2个菌株的种群消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湿度和 2 ,4 D的浓度 .种群增长与 2 ,4 D降解有约 2 4h的时滞 ;种群的增长量不完全受底物 2 ,4 D消耗的多少制约 .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说明模拟的微生态系统离自然系统还有较大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二氯苯氧基乙酸 微生态系统模拟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沼气微生态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能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温室──沼气微生态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能力分析田斌(甘肃农业大学农机系)1引言温室作为一种蔬菜的保护性生产设施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的土温室到现代的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和目前应用发展最快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其使用... 温室──沼气微生态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能力分析田斌(甘肃农业大学农机系)1引言温室作为一种蔬菜的保护性生产设施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的土温室到现代的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和目前应用发展最快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其使用意义已从单一的保产扩展到增产量、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沼气微生态系统 设计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复合微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研究
17
作者 赖鼎东 李正魁 +4 位作者 宁安 杨竹攸 张晓娇 孙成 陈耀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100,共3页
采用不同结构(分层填埋和混合填埋)的复合微生态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60cm/d的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对COD、TN、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层填埋系统分别为78.3%、36.9%、81.3%和50.8%;混合填埋系统分别为79.1%... 采用不同结构(分层填埋和混合填埋)的复合微生态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60cm/d的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对COD、TN、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层填埋系统分别为78.3%、36.9%、81.3%和50.8%;混合填埋系统分别为79.1%、41.5%、93.4%和86.7%。混合填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于分层填埋系统。植物对微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系统 填料 组合方式 净化效率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微生态系统及其营养调控理论
18
作者 唐志如 印遇龙 +1 位作者 谭支良 黄瑞林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6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微生态系统 动物体 调控理论 营养 生物群系 系统概念 相互作用 组成部分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继光 孙慧 +4 位作者 唐政 李慧 李忠芳 胡宁 娄翼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23-327,共5页
根际微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三大部分,它是联接大气、水体、土体、生物体碳流通的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揭示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动态对于研究小叶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碳素是生... 根际微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三大部分,它是联接大气、水体、土体、生物体碳流通的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揭示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动态对于研究小叶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研究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空间分布特征。分别描述了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各类土壤的SOC含量。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的结果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在整个生长季节内,根层根际土和根层根表土SOC含量最高,表层根际土和下层根际土SOC含量相对较高,表层非根际土和下层非根际土SOC含量最低;且保持稳定。并且描述了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各类土壤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MBC的空间分布同样也包括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表现为MBC浓度的差异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主要原因为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生长特性导致不同的根系沉积,进而引起的微生物活性差异;水平分布主要由土壤微生物自身水平移动或在其它介质作用下的水平迁移所导致MBC在水平方向上浓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小叶章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态系统中纤毛虫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健 姚军 牛春娥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S1期160-162,共2页
作为瘤胃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体之一的瘤胃纤毛虫 ,其种群构成、种群关系变化及其与宿主间的复杂关系是当代瘤胃消化代谢研究的一个热点。瘤胃纤毛虫在瘤胃微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它对稳定瘤胃内环境 (pH值、发酵类型、甲烷... 作为瘤胃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体之一的瘤胃纤毛虫 ,其种群构成、种群关系变化及其与宿主间的复杂关系是当代瘤胃消化代谢研究的一个热点。瘤胃纤毛虫在瘤胃微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它对稳定瘤胃内环境 (pH值、发酵类型、甲烷生成、氨氮浓度 ) ,帮助纤维素、蛋白质消化及防止宿主中毒 (硝酸盐、亚硝酸盐、酸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有一部分学者主张全部去纤毛虫 ,以达到提高动物生产力的目的 ,而且证明在某些日粮条件下瘤胃去原虫确实提高了绵羊出生率及羊毛生长速度。实际上 ,纤毛虫的去留 ,不能机械行事 ,要根据不同的日粮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态系统 纤毛虫 生物学意义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