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水对梅梁湾水质及浮游藻类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倩倩 吴时强 +3 位作者 吴修锋 周杰 戴江玉 吕学研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9,共8页
以望虞河"引江济太"工程为背景,通过为期30 d的受水水体为15L的室内微宇宙水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望虞河水3组(T1、T2、T3)不同引水流量(432 mL/d、864 mL/d、1728 mL/d)影响下,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理化性质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动... 以望虞河"引江济太"工程为背景,通过为期30 d的受水水体为15L的室内微宇宙水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望虞河水3组(T1、T2、T3)不同引水流量(432 mL/d、864 mL/d、1728 mL/d)影响下,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理化性质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动态响应过程。受水水体理化参数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3种流量的引水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受水水体复氧,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流量越大,其改善作用越明显。在静水条件下,实验受水水体的浮游藻类以微囊藻为主(88.9%-100%);而1728 mL/d流量引水处理组中,微囊藻的比例(21.1%)在第15天显著下降,微囊藻细胞的密度也较对照组和其它流量组有显著降低。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受水水体理化参数的RDA分析表明,受水水体SRP(P=0.002)、浊度(P=0.002)、DO(P=0.026)、NO3-N(P=0.034)与不同流量组藻类群落的差异与变动显著相关。引水主要导致受水水体SRP、浊度、DO、NO3-N含量的变化,进而驱动了藻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DO、浊度、NO3-N与SRP等环境因子成为影响受水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引流 宇宙水生态模型 藻类群落 环境因子 梅梁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萍 金鹿 +2 位作者 夏来保 郝莎 程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1,共11页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相关成果转化,对于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物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立足生命科学及医...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相关成果转化,对于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物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立足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呈现的新态势,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的经验,总结得出了4种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转化模式;聚焦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核心‒催化”系统,研究符合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的成果转化机制体系,构建了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制“微生态”模型,包括技术研发、技术实施、投资系统3个核心系统以及政府宏观支撑催化系统。研究建议,聚焦顶层设计、营造创新生态、激活转化动力和强化制度支撑,以期为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加速推进成果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及医学 新型研发机构 成果转化 微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