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海岛研究——以舟山群岛中街山列岛为例
1
作者 许洺山 曾剑 阎恩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16-3329,共14页
探究复杂多变环境中植被恢复的理论和实践是当前恢复生态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植物响应-效应性状框架能实现严酷生境中按既定目标功能恢复植被,但在海岛应用还有待检验。以舟山群岛中街山列岛的5个海岛为例。按照历史和现有植被、微生境... 探究复杂多变环境中植被恢复的理论和实践是当前恢复生态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植物响应-效应性状框架能实现严酷生境中按既定目标功能恢复植被,但在海岛应用还有待检验。以舟山群岛中街山列岛的5个海岛为例。按照历史和现有植被、微生境条件确定中街山列岛植被恢复的目标功能为防风、耐盐碱、耐贫瘠。再结合调查物种和参照本地物种,确定中街山列岛植被恢复的潜在物种库;基于舟山群岛43个海岛78个样地测定的10种植物功能性状,建立植被恢复目标功能与植物功能性状间的关系模型;基于植物响应-效应性状框架,运用贝叶斯模型预测在不同目标功能下具有目标性状的植物优势种的多度分布范围。结果表明:(1)中街山列岛现有植被类型: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针阔混交林和草丛;微生境类型:山地上坡、山地下坡、谷头平地、山顶和近岸陡坡。(2)中街山列岛植被恢复的潜在植物物种有44种,隶属28科,38属。(3)植被恢复目标功能与植物功能性状间的最优关系模型:防风功能=0.99+0.04树高+0.01比叶面积-0.01叶片干物质含量;耐盐碱功能=32.55-4.30叶片碳含量+0.48叶片磷含量-0.53比叶面积-0.93干材密度;耐贫瘠功能=4.92+0.40树高-0.35胡伯尔值-0.80比叶面积-0.54叶片氮含量。(4)防风植物群落构建中,天仙果占40%,其次是柃木和野桐各占18%,滨柃和海桐各占5%;耐盐碱植物群落构建中,野桐、胡颓子和檵木的相对多度较大,分别为20%,5%和5%;耐贫瘠植物群落构建中,相对多度较大的物种有檵木(25%)、石斑木(18%)和盐肤木(10%)。综合表明植物功能性状可有效应用于海岛植被恢复中确定物种及其相对多度,该方法为特定目标功能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化和可操作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 多度分布范围 功能性状 海岛植被 目标功能 微生境条件 植物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