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SIW加载开口圆环的增强型微流传感器
1
作者 段俊萍 赵文强 +2 位作者 武鑫磊 陆畅 张斌珍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针对微流传感器小型化、高灵敏度的性能要求,利用微扰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形基片集成波导(CSIW)加载开口圆环的增强型微流传感器。传感器加载开口圆环后,工作频率从3 GHz降到1.6 GHz,相对频率偏移量增加54%。建立了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针对微流传感器小型化、高灵敏度的性能要求,利用微扰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形基片集成波导(CSIW)加载开口圆环的增强型微流传感器。传感器加载开口圆环后,工作频率从3 GHz降到1.6 GHz,相对频率偏移量增加54%。建立了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根据简化电路模型解释了微流检测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对乙醇溶液的测量误差小于3%,对葡萄糖浓度的测量误差小于6 mg/mL,在微流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扰理论 圆形基片集成波导 微流传感器 小型化 高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温度补偿的微流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勇志 金东洋 +2 位作者 黄文雪 胡久龄 景殿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3-87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边孔光纤微流传感器。该边孔光纤(SHF)内有2个空气孔,是天然的微流体通道,该微流传感器可进行温度补偿。利用CO_(2)激光器在边孔光纤上写入双LPFG,其共振波长分别为1 268.7 nm和1 385.8 nm。实验... 提出一种基于双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边孔光纤微流传感器。该边孔光纤(SHF)内有2个空气孔,是天然的微流体通道,该微流传感器可进行温度补偿。利用CO_(2)激光器在边孔光纤上写入双LPFG,其共振波长分别为1 268.7 nm和1 385.8 nm。实验结果表明,当传感器置于折射率1.335~1.395的甘油水溶液中,2个LPFG共振峰的折射率灵敏度分别为-88.724 nm/RIU和-79.474 nm/RIU,温度灵敏度分别为52.0 pm/℃和55.7 pm/℃,利用折射率和温度灵敏度可推导出传感器的传感矩阵。该文所提出的带有温度补偿的微流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度,可实现折射率和温度的同时测量,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 边孔光纤 微流传感器 温度补偿 传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开孔光纤的集成式亚硝酸盐微流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恩铭 李恩涛 +4 位作者 滕平平 刘春兰 郭小慧 李松 杨兴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58-2163,共6页
利用中空悬挂芯光纤研制了一种将荧光猝灭反应区建立在空心光纤内部的光纤集成荧光在线微流传感器。利用CO2激光器在光纤表面刻蚀微孔,使得试剂可由微孔注入光纤内部并混合形成稳定的微流。在悬挂芯光纤纤芯倏逝场的激发下,指示剂分子... 利用中空悬挂芯光纤研制了一种将荧光猝灭反应区建立在空心光纤内部的光纤集成荧光在线微流传感器。利用CO2激光器在光纤表面刻蚀微孔,使得试剂可由微孔注入光纤内部并混合形成稳定的微流。在悬挂芯光纤纤芯倏逝场的激发下,指示剂分子产生荧光,所产生的荧光被耦合到纤芯内部并在出射端被检测。文中利用光纤内部的荧光猝灭反应实验确定了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结果显示:微流可在短时间通过光纤,传感器能以较快的速度检测溶液浓度。另外,当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2.6mmol/L时,荧光猝灭程度与溶液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证明了该集成式光纤内微流控传感器方案用于微量荧光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光纤集成 光纤传感器 荧光传感器 微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印迹识别的化学发光微流控传感器芯片测定双嘧达莫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德勇 章竹君 何树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5-1028,1031,共5页
试验中,以双嘧达莫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合成了双嘧达莫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此聚合物填充在长8 mm,宽1 mm,深0.5 mm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池中作为分子识别物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化... 试验中,以双嘧达莫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合成了双嘧达莫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此聚合物填充在长8 mm,宽1 mm,深0.5 mm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池中作为分子识别物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微流控传感器芯片测定双嘧达莫。双嘧达莫被此聚合物在线吸附并识别,被吸附的双嘧达莫与鲁米诺和铁氰化钾混合溶液反应并导致其化学发光强度增大。该传感器对双嘧达莫响应范围为1.0~20μg·L^(-1),检出限(3σ)为0.5μg·L^(-1),对10μg·L^(-1)双嘧达莫连续平行测定7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传感器芯片 分子印迹识别 化学发光 双嘧达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柱形极板的电容式油液检测传感器 被引量:5
5
作者 史皓天 张洪朋 +1 位作者 曾霖 孙广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2,共5页
液压油中混有的水滴和气泡会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导致液压系统出现故障。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形极板电容器的电容式微流控油液检测传感器,并在所搭建的检测系统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励电压幅值在0.5~2 V区间递增,所... 液压油中混有的水滴和气泡会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导致液压系统出现故障。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形极板电容器的电容式微流控油液检测传感器,并在所搭建的检测系统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励电压幅值在0.5~2 V区间递增,所测得的信号幅值以及信号本底噪声都逐渐降低,经计算发现激励电压幅值为2 V时的检测信号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因此选用2 V的激励电压幅值可以提高传感器检测精度。该传感器在实验室中有效实现了液压油中50μm水滴和110μm气泡的区分检测。该研究对液压油中的水和气泡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传感器 柱形极板电容器 激励电压幅值 检测精度 水滴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多组分红外分析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岳文 程明霄 +1 位作者 陆春宇 王稳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0,共4页
系统采用微流气体传感器,结合红外吸收原理的检测技术,采用串联型的分析回路,并设计出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多组分气体的分析与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整流滤波放大电路送入微处理器STM32中进行后续处理,完成气体浓度的数据处理与显示。... 系统采用微流气体传感器,结合红外吸收原理的检测技术,采用串联型的分析回路,并设计出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多组分气体的分析与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整流滤波放大电路送入微处理器STM32中进行后续处理,完成气体浓度的数据处理与显示。提出了一种交叉干扰的软件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弱交叉干扰带来的误差。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该红外分析系统系统具有功耗低,选择性好,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传感器 红外检测器 串联型 交叉干扰 信号调理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