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罗容珍 杜怀明 +1 位作者 张利 易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2-2323,2327,共3页
[目的]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与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最佳工... [目的]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与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固液比(M∶V,g/ml)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40 s。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3次试验的平均提取率为98.97%,高于单纯的微波法和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的提取率56.79%和14.75%。[结论]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比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 苦丁茶 熊果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青皮单宁的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工艺及其结构表征
2
作者 许伟 张博文 +3 位作者 刘浩 高玉培 郝丽芬 王学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8,78,共8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核桃青皮单宁(WGHT)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影响核桃青皮单宁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核桃青皮单宁(WGHT)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影响核桃青皮单宁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1%、液料比为50 mL/g、微波处理时间为161 s、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3 min.在此条件下的单宁提取量为18.84 mg/g,与模型预测值较好吻合.FT-IR和13 C-NMR结果证实核桃青皮单宁归属于水解类单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单宁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脱除生物碱制备魔芋全粉工艺优化及品质探究
3
作者 王颖超 覃小丽 +3 位作者 曾志龙 罗园 陈朝军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6-263,共8页
为了有效脱除魔芋中的生物碱,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脱除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并探究不同脱除方法对魔芋生物碱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最佳组合因素为超声波功率600 W、微波功率500 W、脱除时间40 min... 为了有效脱除魔芋中的生物碱,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脱除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并探究不同脱除方法对魔芋生物碱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最佳组合因素为超声波功率600 W、微波功率500 W、脱除时间40 min、乙醇体积分数85%。较未处理的对照组而言,处理后魔芋全粉亮度和白度有所提高,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魔芋多糖的重复单元和主要官能团并未被改变,X射线衍射峰变得更加尖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处理后的魔芋全粉颗粒表面孔洞增多,可提高其传质传热速率。同时,处理后的魔芋全粉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流变学性能得到改善,抗剪切形变的能力增强。因此,通过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不仅可以有效脱除魔芋中的生物碱还能获得品质更好的魔芋全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全粉 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 生物碱脱除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分析中药材猫爪草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13
4
作者 詹汉英 刘瑞林 +3 位作者 王德金 袁静 胥生杰 张志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8,共9页
建立了一种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中药材猫爪草中低含量脂肪酸的方法。以总脂肪酸的色谱峰面积为响应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为:猫爪草粉末5.0 g,正己烷50.0 mL,微波功率500... 建立了一种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中药材猫爪草中低含量脂肪酸的方法。以总脂肪酸的色谱峰面积为响应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为:猫爪草粉末5.0 g,正己烷50.0 mL,微波功率500 W,反应温度50℃,催化剂用量0.30 g,甲醇用量4.0 mL,提取衍生化时间8 min。以内标法定量各个脂肪酸的含量,一步提取衍生化法获得的总脂肪酸峰面积((3.327±0.023)×107,n=3)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3.59±0.30)mg/g,n=3)明显高于传统方法((2.410±0.036)×107(n=3)和(12.05±0.34)mg/g(n=3))。该方法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分析成本,改善了提取和衍生化效率,尤其是减少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实用性的特点,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中药材中低含量脂肪酸的快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提取衍生化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响应曲面优化法 脂肪酸 猫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波协同影响菜籽蛋白糖基化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燕鹏 张曼君 +2 位作者 齐玉堂 张维农 祝贤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4-119,共6页
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强化菜籽蛋白的糖基化改性,并对所得糖基化产物进行了功能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改性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超声波功率300 W、协同作用时间7 min时,菜籽蛋白的接枝度可达67.1%,显著高于湿热法... 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强化菜籽蛋白的糖基化改性,并对所得糖基化产物进行了功能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改性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超声波功率300 W、协同作用时间7 min时,菜籽蛋白的接枝度可达67.1%,显著高于湿热法和微波法制备的糖基化产物,有效提高了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效率;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所得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活性、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分别提高至55.7%、13.9 m^2/g、50.0%和80.0%;糖基化产物的表面疏水性和圆二色谱结果分析表明,微波和超声波处理使得菜籽蛋白的分子展开,表面疏水性和分子柔性增加,从而促进了糖基化反应的进行,改善了蛋白质糖基化产物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 糖基化 菜籽蛋白 功能特性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常金 赵锦 +3 位作者 江慎华 王煌 廖亮 张小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3-229,共7页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技术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该技术高效提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液料比30 m L/g、超声波功率50 W、微波功率100 W、协...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技术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该技术高效提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液料比30 m L/g、超声波功率50 W、微波功率100 W、协同提取时间12 min。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超声波-微波协同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效率显著高于水浴振荡提取(P<0.01);协同提取技术优势在于超声波和微波的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对原料细胞结构破坏更严重,作用更充分,提高了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抗氧化活性物质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生姜多糖工艺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全德 唐仕荣 +1 位作者 王卫东 冯彩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24-128,共5页
以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生姜多糖工艺中液料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颗粒大小及超声波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生姜多糖提取率的3个主要因素即微波功率、液料比和提... 以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生姜多糖工艺中液料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颗粒大小及超声波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生姜多糖提取率的3个主要因素即微波功率、液料比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分析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鲜生姜60℃干燥、粉碎过40目筛、纯水为溶剂、液料比25:1、微波功率258W条件下提取85s,生姜多糖提取率23.65%,比热水回流浸提6h所得提取率高21.10%。超声波-微波协同具萃取的方法有方法简单及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可为生姜多糖的提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多糖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 响应曲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的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陶 李文 +2 位作者 陈宏伟 陈小龙 刁进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90,共5页
研究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确定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为虫草素提取的最佳方法,依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功率200W、提取时间110s、料液比1:240(g/mL)。此时虫草素含量达9.22... 研究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确定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为虫草素提取的最佳方法,依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功率200W、提取时间110s、料液比1:240(g/mL)。此时虫草素含量达9.228mg/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虫草素含量,回收率为97.41%~99.60%,RSD为1.469%,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是一种方便、成本较低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明 杜欣 +7 位作者 杨德 程薇 熊光权 叶丽秀 何建军 高虹 史德芳 谷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7-1729,共3页
探索了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灵芝子实体多糖过程中不同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热水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不仅能明显地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多糖提取效率,同时还能节省淡水资源。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 协同萃取 灵芝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沙棘籽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鑫 朱丹 +3 位作者 牛广财 魏文毅 杨楠 曹荣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4,共11页
目的研究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萃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条件,及对沙棘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溶剂种类、萃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萃取温度等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正己烷为萃取溶剂,... 目的研究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萃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条件,及对沙棘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溶剂种类、萃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萃取温度等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正己烷为萃取溶剂,以提取率为响应值,选择萃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萃取温度等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此条件下得到的沙棘籽油和超临界CO2法萃取得到的沙棘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法萃取沙棘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时间为22 min,液料比值为9 mL/g,超声波功率为628 W,微波功率为200 W,萃取温度为57℃,在此条件下沙棘籽油的提取率可达13.97%。超声波-微波协同法萃取得到的沙棘籽油,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8.93%,最高的为亚油酸(39.60%),其次为亚麻酸(32.60%)。结论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是一种提取沙棘籽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油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 响应面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芹菜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全德 唐仕荣 +1 位作者 宋慧 缪蓉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36,168,共4页
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芹菜黄酮的工艺条件。以远红外干燥的芹菜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及超声波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萃取工艺:80%乙醇为溶剂,液料比30:1(mL/g),超声... 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芹菜黄酮的工艺条件。以远红外干燥的芹菜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及超声波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萃取工艺:80%乙醇为溶剂,液料比30:1(mL/g),超声波和600W微波功率协同萃取240s,芹菜总黄酮和芹菜素提取率分别为1.051%和14.156μg/g,均高于回流提取6h时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黄酮 芹菜素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春燕 王飞霞 +4 位作者 李璐 安叶娟 来吉祥 张华峰 王凤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2,共8页
以垦农4号大豆的豆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大豆芽样品提取处理后的粒度分布情况,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评价异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 以垦农4号大豆的豆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大豆芽样品提取处理后的粒度分布情况,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评价异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豆芽异黄酮的最佳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g·mL^(-1)),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50s,该条件下提取率为0.387%;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下大豆芽样品粒度高于热水浴提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对大豆芽异黄酮提取效果较好的原因可能是超声波和微波协同处理使样品粉末结构变得松散、体积变大,从而促进了异黄酮与提取溶剂之间的传质作用。大豆芽异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65 mg·mL^(-1),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芽 大豆异黄酮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粒度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蓖麻变应原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爱琳 刘金福 +1 位作者 樊秀花 冯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372-14373,14376,共3页
[目的]对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蓖麻变应原进行研究。[方法]以蓖麻饼粕为试验材料,借助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蓖麻变应原,设定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蓖麻变应原的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蓖麻变应原较佳提取效果的工艺参数为:... [目的]对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蓖麻变应原进行研究。[方法]以蓖麻饼粕为试验材料,借助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蓖麻变应原,设定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蓖麻变应原的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蓖麻变应原较佳提取效果的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00 s,浸提温度85℃,微波功率400 W。[结论]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蓖麻变应原,速度快、能耗小、溶剂用量小、回收率高,有利于极性和热不稳定性组分的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变应原 协同萃取 超声波-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焕云 王艳哲 姚楚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探讨石榴皮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基础因子。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提取石榴皮中多酚类物质,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浸提次数对石榴皮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探讨石榴皮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基础因子。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提取石榴皮中多酚类物质,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浸提次数对石榴皮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较佳提取工艺为:以料液比1∶30 (g/mL)加入60%乙醇溶液浸泡20min后,在微波功率250W、超声波功率500W条件下提取1min,石榴皮多酚提取得率为(28.78±0.12)%,提高了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川木香药材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艳清 付大友 +2 位作者 何之源 郭金全 杨胜丹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45-47,共3页
以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川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原料与提取剂的配比(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固定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3 min、料液比1∶30(g... 以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川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原料与提取剂的配比(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固定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3 min、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400 W,在最佳条件下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提取率分别达到1.30%和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 川木香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决明子大黄酚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蓉 邹时英 +2 位作者 付大友 张洪 李艳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64-167,共4页
为充分利用决明子资源,在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W的仪器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决明子中大黄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大黄酚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作提取溶剂,微波功率60 W... 为充分利用决明子资源,在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W的仪器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决明子中大黄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大黄酚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作提取溶剂,微波功率60 W,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15(g/g)。在该条件下,决明子大黄酚提取率达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大黄酚 超声波-微波协同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葎草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詹寿发 黄春燕 +2 位作者 甘金莲 许明敏 陈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26-129,共4页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研究葎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溶剂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研究葎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溶剂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2%、液料比40∶1、提取时间22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3.537%,验证值为3.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总黄酮 响应面法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玫瑰茄多糖工艺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琼 何燕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4-1329,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玫瑰茄为原料,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玫瑰茄多糖得率为因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玫瑰茄多糖工艺,并和水浴浸提、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微...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玫瑰茄为原料,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玫瑰茄多糖得率为因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玫瑰茄多糖工艺,并和水浴浸提、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玫瑰茄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mL∶g)20∶1,提取时间15min,微波功率150W,超声波功率240W。最佳提取条件下,玫瑰茄多糖提取率为3.51%。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玫瑰茄多糖工艺可行,操作简单。与其他提取法相比,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玫瑰茄多糖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超声波-微波协同 玫瑰茄 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茄总黄酮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琼 黄晓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2-1250,共9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玫瑰茄总黄酮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5个单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建立了乙醇浓度、液固比和微波功率的三因素回归模型,并研究其...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玫瑰茄总黄酮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5个单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建立了乙醇浓度、液固比和微波功率的三因素回归模型,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0%、液固比50∶1(mL/g)、微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量为40.2 mg/g。同时以维生素C作对照,研究了玫瑰茄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玫瑰茄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但抗氧化能力较维生素C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波-微波协同 玫瑰茄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棠梨籽油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新龙 蒋益花 +3 位作者 陈思晴 沈瑾 张洋彪 周佳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棠梨籽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的最佳工艺,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微波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和超声温度为自变量,以棠梨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 以棠梨籽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的最佳工艺,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微波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和超声温度为自变量,以棠梨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的最佳工艺;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棠梨籽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为3.45 mL·g^(-1)、超声温度为70.00℃、组合时间为超声10 min-微波30.00 s、组合功率为超声120 W-微波480 W,棠梨籽出油率为34.78%。棠梨籽油中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24.29%、亚油酸60.94%。本研究为棠梨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棠梨籽油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法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