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纳米晶体的微波辅助polyol法可控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章成文 刘先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通过微波辅助polyol法合成多种形态的镍纳米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镍纳米晶体的磁性能。XRD结果显示,样品为面心立方结构;TEM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实验条件,... 通过微波辅助polyol法合成多种形态的镍纳米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镍纳米晶体的磁性能。XRD结果显示,样品为面心立方结构;TEM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得到单分散的球状、链状、头发状镍纳米晶体。VSM分析结果,表明头发状镍纳米晶体具有典型的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纳米晶体 微波辅助polyol法 可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polyol法制备纳米金属镍及磁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小兵 刘先松 +2 位作者 Udi Meridor Aviad Frydman Aharon Gedanken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3-556,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polyol法成功地制备了直径范围在5~10nm、100~180nm的单分散Ni球,对其磁性进行了测量分析。用XRD和EDAX,接着用TEM和MFM分别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测试,并用VSM和SQUID进一步讨论了铁磁/反铁磁的界面耦合效应。XRD显示该... 采用微波辅助polyol法成功地制备了直径范围在5~10nm、100~180nm的单分散Ni球,对其磁性进行了测量分析。用XRD和EDAX,接着用TEM和MFM分别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测试,并用VSM和SQUID进一步讨论了铁磁/反铁磁的界面耦合效应。XRD显示该样品是面心立方结构,EDAX数据表明制备过程中镍球被轻微氧化,MF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样品金属镍是比较理想的球型,VSM测试结果表明Ni纳米球具有典型的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Ni球 微波辅助polyol还原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
3
作者 贺伟强 张旭峰 +3 位作者 骆卢佳 施昕磊 高书悦 陈思敏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液(m L)料(g)比为38∶1...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液(m L)料(g)比为38∶1,微波功率为520 W,提取时间为6 min。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8.364%,实测值为8.272%。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蟛蜞菊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
4
作者 黄钰玲 梁云贞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53-57,共5页
为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推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以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蟛蜞菊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 为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推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以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蟛蜞菊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50%、微波时间80 s、微波功率700 W。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蟛蜞菊总黄酮提取率为4.66%,在总黄酮浓度为1.0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5.26%,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 微波辅助提取 总黄酮 正交试验 DPPH自由基 工艺优化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重瓣蜀葵种子油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5
作者 钟姿健 姜红宇 +3 位作者 黄光文 桂晨 卢子慧 陈小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以石油醚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提取重瓣蜀葵种子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测定了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并经甲酯化后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研究表明,重瓣蜀葵种子油提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微波功率260 W、微波时间30 min、微... 以石油醚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提取重瓣蜀葵种子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测定了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并经甲酯化后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研究表明,重瓣蜀葵种子油提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微波功率260 W、微波时间30 min、微波温度40℃,在此条件下重瓣蜀葵种子油的出油率可达到18.77%,其脂肪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碘值、密度分别为0.98 mg KOH/g、267.98 mg/g、0.89 mmol/kg、134.43 g/100 g、0.907 g/cm^(3),色泽为浅棕色。经气相色谱仪检测,重瓣蜀葵种子的脂肪酸有11种,主要组成是亚油酸(质量分数为62.45%)、棕榈酸(质量分数为12.77%)、油酸(质量分数为8.45%)、硬脂酸(质量分数为8.37%)等,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72.77%,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27.23%。重瓣蜀葵种子油中含有花生二烯酸、花生四烯酸、花生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有独特的生理作用,具有开发功能性保健植物油的优势,而普通蜀葵种子油中没有检测到,重瓣蜀葵的种子脂肪酸成分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蜀葵 种子油 微波辅助 气相色谱 脂肪酸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凉茶颗粒中7种绿原酸及其类似物的微波辅助萃取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剑华 陈其钊 +5 位作者 王桂华 高裕锋 陈嘉敏 韩秋珍 黄可静 李颖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以凉茶颗粒样品中7种绿原酸及其类似物总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溶剂甲醇溶液的体积分数(因素A)、萃取时间(因素B)、萃取温度(因素C)和料液比[样品用量和提取溶剂体积的比值,单位g:... 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以凉茶颗粒样品中7种绿原酸及其类似物总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溶剂甲醇溶液的体积分数(因素A)、萃取时间(因素B)、萃取温度(因素C)和料液比[样品用量和提取溶剂体积的比值,单位g:mL,因素D]等微波辅助萃取条件。取1.00 g凉茶颗粒样品,加入20 mL 7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溶液,涡旋溶解1 min,置于微波萃取仪中,于80℃萃取2.0 min。萃取液过0.22μm滤膜,滤液按照色谱条件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325 nm波长下检测。结果显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了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其中A2,B2对7种目标物总含量的影响极显著,AD,D2影响显著,且交互因素的影响和等高线、响应面所得的一致;在优化的微波辅助萃取条件下,7种目标物的总测定值为32.98 mg·kg^(-1),是预测值(41.10 mg·kg^(-1))的80.3%,说明回归模型的可靠性较高;7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01~4.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2~0.60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7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97.5%~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茶颗粒 绿原酸 响应面 微波辅助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酸法优化提取葡萄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
7
作者 张艳 古丽努尔·买买提 +5 位作者 杨华峰 薛淑花 高雅洁 刘辰龙 郑舒沁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0,共7页
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成功从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提取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探究提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评价SDF的得率,并通过对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成功从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提取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探究提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评价SDF的得率,并通过对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4个关键变量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参数对SDF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此条件进行精细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4.97、微波功率220.56 W、微波时间60.24 s。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皮渣中SDF得率达到22.17%。此外,对SDF溶胀力、持水力与持油力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不仅为葡萄皮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且为相关产业的精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 水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辅助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辣木籽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8
作者 茹昕昕 赵一阳 +1 位作者 张万忠 朱建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2-1330,共9页
为优化辣木籽多酚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进行提取,研究酶添加量、微波时间、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辣木籽多酚提取量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4%、乙醇体积分数55%、酶解时间35 mi... 为优化辣木籽多酚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进行提取,研究酶添加量、微波时间、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辣木籽多酚提取量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4%、乙醇体积分数55%、酶解时间35 min、微波时间7 min,提取量为19.23 mg/g,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是传统方法提取量的3到5倍。当辣木籽多酚浓度为10.24 mg/mL时,对ABTS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4%与90.7%,清除效率分别达到了同浓度下VC的91.6%与90.8%,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达66.8%,表明了辣木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淀粉酶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 微波辅助纤维素酶 多酚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淀粉酶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枳壳中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64
9
作者 邹建国 刘飞 +4 位作者 刘燕燕 彭海龙 李不悔 傅华强 肖鉴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枳壳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柚皮苷、橙皮苷得率的综合指标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 利用响应面法对枳壳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柚皮苷、橙皮苷得率的综合指标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利用模型的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图,确定微波提取枳壳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枳壳粉碎颗粒度为40~60目、液料比100:1(mL/g)、乙醇体积分数58.8%、微波功率447W、提取时间3.9min,在此条件下,柚皮苷、橙皮苷的提取得率分别达到50.21、4.96mg/g,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总黄酮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提取牛蒡根中菊糖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鑫 陈小辉 +1 位作者 刘国艳 于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7-210,共4页
本实验采用微波辅助热水提取法以牛蒡根为原料制备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菊糖。微波辅助提取法和传统的热水提取法的菊糖提取率分别为58.18%和50.19%,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法可以将菊糖的提取率提高15.92%,效果显著。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 本实验采用微波辅助热水提取法以牛蒡根为原料制备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菊糖。微波辅助提取法和传统的热水提取法的菊糖提取率分别为58.18%和50.19%,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法可以将菊糖的提取率提高15.92%,效果显著。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料液质量比、微波提取时间、水提取温度、热水提取时间在不同水平下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通过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热水提取时间>微波提取时间>水提取温度>料液质量比。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20、微波提取时间240s、水提取温度70℃、热水提取时间1.5h,在此条件下菊糖的提取率可达到91.40%。产品外观呈微黄色絮状固体、易吸湿、易结块、微甜、无臭、易溶于水、热稳定性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菊糖 微波辅助热水提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松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滨 陈一资 +2 位作者 杨勇 李诚 苏赵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9,共8页
以松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松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松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回归旋转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采用GC—MS对松籽油脂肪酸组成... 以松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松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松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回归旋转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采用GC—MS对松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松籽经粉碎过40目筛,无水乙醇和石油醚(60~90℃)体积比1:2,在微波功率480W、提取时间19min、液料比10:1条件下,松籽油得率可达57.79%。松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达到43.90%和22.03%。微波辅助提取松籽油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油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工艺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超 商学兵 +2 位作者 王乃馨 高献礼 郑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3-137,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153s和微波功率322W。经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4%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白豆蔻 挥发油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辅助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司伟 黄妙言 +1 位作者 丁思齐 高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8-871,877,共5页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微波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根据微波法在合成无机纳米材料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微波辅助加热法、微波辅助水热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微波辅助化学沉淀法、微...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微波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根据微波法在合成无机纳米材料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微波辅助加热法、微波辅助水热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微波辅助化学沉淀法、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微波固相合成等几种类型,介绍微波法辅助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辅助合成 无机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晓冬 高秀敏 +1 位作者 刘建清 张密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55,64,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融合了离子液体与微波加热法的优点。简要介绍了微波加热和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总结了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特点,综述了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融合了离子液体与微波加热法的优点。简要介绍了微波加热和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总结了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特点,综述了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展望了该方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 无机纳米材料 绿色化学 离子液体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提取柿子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恒超 严静 +2 位作者 陈锦屏 张增帅 符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32-235,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柿子黄酮,探讨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柿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提取柿子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150s、料液比1:30,黄酮提取量为42.4mg/g...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柿子黄酮,探讨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柿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提取柿子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150s、料液比1:30,黄酮提取量为42.4mg/g;柿子黄酮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其还原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弱于VC;柿子黄酮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清除作用,清除率在样品浓度为0.6mg/mL时达到最大,为68.70%。该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柿子黄酮的提取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 柿子 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柠檬皮中果胶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章凯 黄国林 +1 位作者 黄小兰 张高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该文以离子液体[BMIM]Cl(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柠檬皮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BMIM]Cl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溶剂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 该文以离子液体[BMIM]Cl(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柠檬皮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BMIM]Cl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溶剂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BMIM]Cl浓度1.0 mol/L,萃取温度88℃,萃取时间9.6 min,每克干柠檬皮用萃取溶剂22.7 mL,在该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24.68%,与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响应面 微波辅助萃取 果胶提取 柠檬皮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的红外辅助微波法制备及光催化固氮性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宇辉 佟宇飞 +5 位作者 张健 李法云 范志平 白金 毛微 胡绍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7-1363,共7页
采用红外辅助微波法制备了可见光下具有优越固氮性能的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g-C3N4).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N2-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电子顺磁... 采用红外辅助微波法制备了可见光下具有优越固氮性能的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g-C3N4).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N2-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许多孔状结构,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抑制了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微波处理还会产生大量氮空穴,这些氮空穴一方面可以吸附并活化氮气分子,另一方面可提升电荷从催化剂到氮气分子的界面转移能力,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固氮性能.采用红外辅助微波法制备的g-C3N4催化剂比采用单纯微波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氮空穴,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固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辅助微波 石墨相氮化碳 固氮 氮空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祥元 刘约翰 +1 位作者 高坤 孙俊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2-387,共6页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剂,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剂,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所得产品的光谱特性及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剂,微波功率为105 W,微波温度为42℃,微波时间为2 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辣椒红色素的吸光度值为0.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提取工艺 响应面 微波辅助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广豆根中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兰艳素 李长江 +2 位作者 亓昭鹏 张萍 汪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广豆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功率、液料比以及提取时间对广豆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应用响应面分析来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最...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广豆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功率、液料比以及提取时间对广豆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应用响应面分析来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60 W,液料比25∶1(m L/g),提取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9.454 mg/g,与预测值吻合。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预测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豆根 总黄酮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慧竹 陈帅 +2 位作者 朱岩 李佳俊 钟方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间和酶用量对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而酶解温度和微波功率对总皂苷提取率无显著影响,最终确定酶联微波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10 g/g,酶解温度44℃,微波时间23 min,微波功率47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金樱子总皂苷的提取率预测值为6.15%,实际验证值为6.11%,实际值和预测值间相对误差为-0.16%,充分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 金樱子 总皂苷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