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茶多糖工艺 被引量:42
1
作者 陈义勇 窦祥龙 +2 位作者 黄友如 朱东兴 郁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粗绿茶作为原料,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传统水浴浸提法和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对茶多糖得率、纯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粗绿茶作为原料,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传统水浴浸提法和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对茶多糖得率、纯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3min、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90W。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在较短的超声提取时间下,茶多糖的得率从2.95%提高到4.19%,纯度从70.15%提高到86.08%,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的茶多糖基团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 传统水浴浸提法 茶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超声双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 被引量:11
2
作者 尤秀丽 池路花 +2 位作者 曹芸梅 郑建忠 谭昌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2-276,共5页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双辅助提取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金银...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双辅助提取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94s、液料比42∶1mL/g、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为60℃、超声时间60min,此条件下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为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 金银花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羊肉组织中4种非甾体抗炎药物残留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永锋 邹世文 +2 位作者 段吴平 李艳 孙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6-1060,共5页
建立了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羊肉组织中氟尼辛葡甲胺、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和酮洛芬4种非甾体抗炎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以酸化后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硅藻土柱净化。采用的色谱条件... 建立了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羊肉组织中氟尼辛葡甲胺、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和酮洛芬4种非甾体抗炎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以酸化后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硅藻土柱净化。采用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2%三乙胺水溶液(40:60,v/v,用磷酸调节pH3.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5nm。4种非甾体抗炎药能够在20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各药物线性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8,检出限(信噪比(S/N)=3)为5~10μg/kg,定量限(S/N=10)为15~30μg/kg,添加回收率为65.3%~99.6%(n=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满足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非甾体抗炎药 羊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黑胡椒油 被引量:2
4
作者 吉惠杰 成乐琴 +3 位作者 张俭 赵文卓 程振玉 盛志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9-232,共4页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研究指标,在考察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对超声-微波协同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黑胡椒颗粒60目,加8倍溶剂量,提取温度50℃,微波-超声协同萃取35...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研究指标,在考察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对超声-微波协同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黑胡椒颗粒60目,加8倍溶剂量,提取温度50℃,微波-超声协同萃取35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2.89%。微波-超声辅助法提取胡椒精油用时短、温度低、溶剂用量少且提取率高,为黑胡椒挥发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胡椒 挥发油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下脚料多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义勇 邱梦鸽 +2 位作者 华丽君 汤怡 曹亚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以金针菇下脚料为原料,水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金针菇下脚料多糖工艺,并对金针菇下脚料多糖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辅助提取金针菇下脚料多糖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 以金针菇下脚料为原料,水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金针菇下脚料多糖工艺,并对金针菇下脚料多糖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辅助提取金针菇下脚料多糖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5(g:mL),提取时间为20 min,微波功率为65 W。与传统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金针菇下脚料多糖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多糖得率。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对金针菇下脚料多糖的结构基本没有影响。金针菇下脚料多糖对黑曲霉和酿酒酵母没有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25、5和2.25 mg/mL,且抑菌活性与多糖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 金针菇下脚料多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义勇 顾小红 汤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435-1543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水比对桦褐孔菌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优化超声-微波提取桦褐...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水比对桦褐孔菌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优化超声-微波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和传统水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8.45~24.50 min,料液比1∶20,微波功率88.3~96.7 W。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提取法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得率由2.12%增加到3.25%,纯度由64.03%增加到73.16%。[结论]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提取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桦褐孔菌多糖的得率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桦褐孔菌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饭树叶黄酮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义勇 张德谨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以乌饭树叶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探讨液固比、微波功率、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对乌饭树叶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微波辅助提取乌饭树叶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与传统热水浸提方法进... 以乌饭树叶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探讨液固比、微波功率、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对乌饭树叶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微波辅助提取乌饭树叶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与传统热水浸提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超声—微波提取对乌饭树叶黄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辅助提取乌饭树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40 W,超声功率50 W,温度69℃,液固比51∶1(V∶m),时间11min,该条件下,乌饭树叶黄酮的得率为3.6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对乌饭树叶黄酮结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叶 黄酮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燕麦麸油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汝玲 王韧 +4 位作者 王莉 李永富 罗小虎 李亚男 陈正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97,113,共8页
本研究采用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技术从燕麦麸皮中提取燕麦麸油,考察了溶剂配比、微波功率、液料比和作用时间对燕麦麸油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麸油的最佳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乙醇=1∶1(V/V)... 本研究采用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技术从燕麦麸皮中提取燕麦麸油,考察了溶剂配比、微波功率、液料比和作用时间对燕麦麸油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麸油的最佳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乙醇=1∶1(V/V)、功率300 W、液料比12∶1(m L/g)、作用时间60 s,在此条件下,燕麦麸油的得率为6.88%;与溶剂浸提相比,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的燕麦麸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1.064 mg/m L,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总酚、生育酚(VE)、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 531.04±10.28)、(84.15±2.47)mg/kg和(578.23±7.04)mg/100 g;GCMS结果显示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燕麦麸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与溶剂浸提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麸油 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亚麻胶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姣 胡浩斌 毕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89,共4页
为提高亚麻胶提取速率和得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亚麻胶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FTIR分析了亚麻胶的组成。以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亚麻胶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 为提高亚麻胶提取速率和得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亚麻胶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FTIR分析了亚麻胶的组成。以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亚麻胶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亚麻胶得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液料比17.3∶1、总提取时间65 min。在最佳条件下,亚麻胶得率为5.14%,与理论值5.33%接近。FTIR分析表明,亚麻胶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胶 响应面法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颜飞翔 朱立斌 +3 位作者 朱丹 苗欣月 牛广财 魏文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172,共10页
以糜子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研究液料比、协同时间、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对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糜子麸... 以糜子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研究液料比、协同时间、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对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糜子麸皮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1 mL/g、协同时间21 min、提取温度56℃、复合酶添加量1.4%,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6.35%,纯度为91.27%。抗氧化活性表明,当样品浓度为14 mg/mL时,糜子麸皮SDF还原力为1.219,其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值分别为2.45、26.15和5.98 mg/mL,说明糜子麸皮SDF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麸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葛根异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蕴芳 胡碧纯 +2 位作者 陈慧 韩洪玲 陈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495-549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句容葛根作为原料,通过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进行提取,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句容葛根作为原料,通过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进行提取,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1.2 min,料液比1∶30 g/ml,微波功率98 W,超声功率50 W,在此条件下,葛根异黄酮得率为8.92%。[结论]超声-微波提取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葛根异黄酮的得率,是一种适合葛根异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 葛根异黄酮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饼中茶皂苷的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司喜艳 王香玉 +2 位作者 皇甫新燕 王琦 赵仁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6,共7页
为提高茶皂苷的提取率,扩大茶皂苷的应用范围,以脱脂油茶籽饼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皂苷。以油茶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试验因素,再通过响应面法对茶... 为提高茶皂苷的提取率,扩大茶皂苷的应用范围,以脱脂油茶籽饼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皂苷。以油茶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试验因素,再通过响应面法对茶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另外,将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皂苷的工艺与超声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9%、料液比1∶12、提取液pH 7、超声功率475 W、超声时间4 min、超声工作2 s间隔2 s、微波功率480 W、提取温度59℃、微波提取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茶皂苷提取率为98.40%,产品纯度为64.7%;超声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茶皂苷的提取率分别为69.06%和71.40%。与超声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法能够显著提高茶皂苷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茶皂苷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工艺及果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怡君 王晓慧 +4 位作者 陈艳萍 邓敏 伊帕尔·开斯尔 龙元爱 杨万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38-246,共9页
为实现猕猴桃皮高值化利用,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液pH、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 为实现猕猴桃皮高值化利用,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液pH、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获得的猕猴桃皮果胶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酯化度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液pH、提取温度、微波功率为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 1.7、提取温度91℃、微波功率215 W、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实际果胶得率为34.88%。所得果胶的总糖含量为60.83%,蛋白质含量为1.7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85%,酯化度为54.53%,重均分子质量(M_(w))为741.78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为鼠李糖4.2%、阿拉伯糖18.2%、半乳糖13.6%、葡萄糖5.5%、半乳糖醛酸58.5%。猕猴桃皮渣果胶分子以RG-Ⅰ型结构域为主。电镜扫描显示该果胶样品表面粗糙,由结构紧致的微球颗粒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皮 果胶 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艳萍 贺菊萍 +1 位作者 刘意 杨万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02-211,共10页
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凝血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多糖得率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 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凝血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多糖得率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了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抗凝血指标。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关键影响因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30 W、提取温度49℃、微波功率200 W、料液比1:30(g:m L)、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叶多糖的实际得率为4.02%±0.03%,与理论得率4.08%接近。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M_(w))为1653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果糖37.3%、葡萄糖35%、N-乙酰-D氨基葡萄糖14.6%、半乳糖8.6%、阿拉伯糖4.4%。分析结果显示,杜仲叶多糖为β型酸性多糖。与阴性对照相比,杜仲叶多糖能极显著延长APTT(P<0.01),而当杜仲叶多糖浓度为8 mg/mL时,PT、TT亦能极显著延长(P<0.01),说明杜仲叶多糖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影响凝血系统,同时也能够通过外源性、共同途径来影响凝血过程。此研究可为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多糖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 理化性质 体外抗凝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总多酚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翔 彭胜 彭密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2,共8页
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6个因素对杜仲叶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乙... 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6个因素对杜仲叶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4个显著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6%,料液比为1∶20.70(g∶mL),微波功率为154 W,微波处理时间140 s,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多酚得率达8.491%,与传统溶剂提取法相比,总多酚得率提高33.57%。利用最优工艺得到总多酚提取物,其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杜仲叶总多酚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和羟基自由基(·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1.21、24.50和311.8 mg/L,抗氧化活性与BHT相当,低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 总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总黄酮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展俊岭 皇甫阳鑫 +1 位作者 高子怡 赵二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67-2073,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总黄酮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清除DPPH·和·O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1%,料液比(g∶mL)1∶40,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50℃,超...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总黄酮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清除DPPH·和·O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1%,料液比(g∶mL)1∶40,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微波功率260 W,微波时间40 s。该工艺条件下,鱼腥草总黄酮提取率为5.65%,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说明超声-微波辅助提取鱼腥草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鱼腥草总黄酮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均明显高于同浓度的BHT溶液。说明鱼腥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总黄酮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多糖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瑜 真灵娟 +1 位作者 林玉青 倪妙灵 《农业工程》 2013年第5期86-91,共6页
以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 以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提取时间16 min,微波功率202 W,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0.953%±0.015%。此外,与传统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提高木棉花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木棉花多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萼山豆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嘉昕 李政 +1 位作者 莫嘉玮 董爱文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以管萼山豆根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总黄酮,筛选出较优的DES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总黄酮对DPPH·、·ABTS^(+)和... 以管萼山豆根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总黄酮,筛选出较优的DES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总黄酮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的DES溶剂体系为n(氯化胆碱)∶n(三乙二醇)=1∶3,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74℃、料液比1∶45(g∶mL)、微波功率300 W、DES含水量25%、超声波功率300 W,在该条件下叶中总黄酮得率为3.460%;分别采用乙酸乙酯、热乙酸乙酯(50±1)℃、大孔吸附树脂AB-8、NKA-9和D101分离总黄酮,其回收率分别为23.40%、28.09%、88.66%、71.55%和41.86%;AB-8大孔树脂分离所得总黄酮对DPPH·、·ABTS^(+)与·O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0.01705、0.01835和0.12330 g/L;总黄酮对DPPH·、·ABTS^(+)的清除率显著高于维生素C(V_(c)),而对·OH的清除率略低于V_(c)。进一步分析发现:优化条件下叶总黄酮得率(3.460%)高于茎(2.059%)和根(1.875%),高于单一微波提取(3.377%)和超声波提取(3.390%),低于加热回流提取(3.635%),但所需时间仅为加热回流提取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萼山豆根 总黄酮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管萼山豆根总生物碱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维新 董爱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58-2266,共9页
采用微波控温辅助超声波的方法提取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考察了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对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 采用微波控温辅助超声波的方法提取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考察了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对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并修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7.8 min,微波加热温度64.5℃,超声功率575 W,乙醇体积分数95%,在该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为0.5418%,高于不采用微波超声辅助的0.2436%、超声辅助的0.4538%、乙醇回流的0.3884%。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在DPPH·、ABTS·、邻苯三酚浓度分别为0.1、7.0、8.0 mmol/L条件下,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891、0.552和0.39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萼山豆根 总生物碱 微波辅助超声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521-1352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参数,并研究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结果]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20 s,料液比1∶20,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花生壳黄酮得率为6.11%;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自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多,抗氧化能力增强。[结论]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较好的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花生壳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