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点火增强模式及其转化研究
1
作者 吴慧珉 张毅 +4 位作者 李荣杰 刘超辉 许景星 王兆文 成晓北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基于微波辅助点火的定容弹台架,对当量比为0.7下的甲烷-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微波增强的点火试验.采用了功率诊断检测能量吸收,并以等离子体在各个方向的冲击量化评估点火核心增强效果.研究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先后出现了两种表观特性... 基于微波辅助点火的定容弹台架,对当量比为0.7下的甲烷-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微波增强的点火试验.采用了功率诊断检测能量吸收,并以等离子体在各个方向的冲击量化评估点火核心增强效果.研究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先后出现了两种表观特性截然不同的等离子体,即辉光和炽光等离子体,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微波增强模式.随后研究了气体参数(气体压力、气体组分)对两种增强模式以及转换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高的压力(0.4 MPa)能促进炽光等离子体的出现,并能使增强效果的负压效应失效.此外,甲烷能抑制炽光增强的发生,这可能是因为其生成产物水和二氧化碳能削弱等离子体对微波能量的吸收.并且与氮气相比,氧气更能使炽光增强的功率转变临界值提前.炽光增强模式下的能量吸收与入射功率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此时等离子体内电子数密度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点火 辉光增强 炽光增强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诊断的微波辅助点火能量沉积研究
2
作者 王兆文 许景星 +2 位作者 吴慧珉 刘超辉 成晓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7,共9页
基于功率诊断方法,研究了不同微波参数(脉冲波形和馈入延迟时间)下对微波辅助点火的增强效果,精确测量了点火过程中与火核耦合的微波能量,并分析了能量耦合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入射的部分微波能量以产生等离子体的形式耦合到点火火核中... 基于功率诊断方法,研究了不同微波参数(脉冲波形和馈入延迟时间)下对微波辅助点火的增强效果,精确测量了点火过程中与火核耦合的微波能量,并分析了能量耦合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入射的部分微波能量以产生等离子体的形式耦合到点火火核中,耦合能量随微波脉冲功率的增大而提高,随延迟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最高耦合能量达到6.16 mJ;火核的增强效果与耦合能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耦合的微波能量是点火增强的内在原因;能量耦合效率(耦合能量/入射能量)一般随脉宽和延迟时间增大而减小,最高耦合效率达到7.23%;并发现了微波能量耦合过程中存在从较低的效率转变到较高的稳定耦合效率的现象,将后者定义为饱和耦合模式;脉冲持续时间内到达饱和耦合模式的转变过程越短,能量耦合效率越高;饱和耦合模式下的能量耦合效率不受微波参数的影响,但高功率短脉宽的脉冲波形和低延迟时间能够更快达到饱和耦合模式,明显提高点火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点火 功率诊断 增强指数 能量沉积 耦合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气氛围下微波辅助点火机理
3
作者 王兆文 刘超辉 +2 位作者 吴慧珉 许景星 成晓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基于自行搭建的微波辅助点火(MAI)试验台架,引入高时间分辨率的电气诊断系统,对比了N_(2)氛围和Ar氛围对微波辅助点火核心发展的影响,并从微波等离子体形成和放电电流演变等方面探究了MAI点火核心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当量比为0.80... 基于自行搭建的微波辅助点火(MAI)试验台架,引入高时间分辨率的电气诊断系统,对比了N_(2)氛围和Ar氛围对微波辅助点火核心发展的影响,并从微波等离子体形成和放电电流演变等方面探究了MAI点火核心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当量比为0.80时,N_(2)氛围和Ar氛围中的微波增强作用均与微波等离子体的强度明显相关,但二者等离子体生成特征存在明显区别,Ar氛围中微波等离子体的生成阈值更低.将Ar氛围的当量比降低至0.65时,微波等离子体的生成特征与当量比为0.80的Ar氛围中基本一致,与当量比为0.80的N_(2)氛围存在显著差异,故微波等离子体的生成特征主要由工质氛围决定.用电气诊断系统得到的微波辅助放电窗口能定量表征微波等离子体的强度,同时,微波等离子体强度与微波对点火核心的增强效果呈线性相关.最终明确了微波辅助点火存在两个作用窗口,分别是增强火花放电的微波辅助放电窗口和增强点火核心的微波辅助点火窗口,二者共同作用决定着微波增强的最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点火 氩气氛围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点火对CO_(2)稀释甲烷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豪 张新华 +5 位作者 吴慧珉 刘超辉 王兆文 黄荣华 李顶根 王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研究了CO_(2)稀释条件下的甲烷微波辅助点火特性。基于定容燃烧弹台架,将微波馈入到对置式电极以促进点火,采用高速纹影法探索不同试验条件下火核早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点火(MAI)模式下,C... 为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研究了CO_(2)稀释条件下的甲烷微波辅助点火特性。基于定容燃烧弹台架,将微波馈入到对置式电极以促进点火,采用高速纹影法探索不同试验条件下火核早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点火(MAI)模式下,CO_(2)稀释极限得到提高,16%CO_(2)稀释比仍能成功点火。在8%CO_(2)稀释比时,馈入微波能将甲烷可燃极限从火花点火(SI)模式下的0.7拓展到0.6。随微波功率的升高,火核等效半径增大,但增大程度逐步减小;在不同CO_(2)稀释比条件下,微波频率对火核的增强效果出现不同规律。本研究结果可为废气再循环(EGR)氛围下应用微波辅助点火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微波辅助点火(MAI) CO_(2)稀释 等离子体 时间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