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ZIF-8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歆 梁淑君 +1 位作者 翟燕 杨云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丙酮为纯化试剂,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并采用XRD、BET和SEM对制得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ZIF-...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丙酮为纯化试剂,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并采用XRD、BET和SEM对制得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ZIF-8晶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当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的摩尔配合比为1∶4、反应时间为50min、反应温度为130℃时,可制得形貌为六棱柱、结晶度较高、比表面积较大的ZIF-8晶体,产率达到43.76%,比表面积达到1878.48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微波辅助加热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LiFePO_4/C正极材料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中 蒙延双 +2 位作者 韩旺庆 张庆莹 朱福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二腈胺盐为碳源,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物相,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考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元素分析检测了离子液体最终产物中C、H、N元素的含量...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二腈胺盐为碳源,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物相,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考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元素分析检测了离子液体最终产物中C、H、N元素的含量。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了加热方式和Mg2+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可以高效快速制备LiFePO_4/C,有利于离子液体碳化形成碳层。在加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造成颗粒的不规则长大。Mg2+的掺杂不会改变LiFePO_4/C颗粒的形貌,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6.3mAh/g,经过45次循环后容量没有明显衰减,可以有效地改善LiFePO_4/C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C 离子液体 微波辅助加热法 高温固相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超快速制备泡沫镍支撑的Fe-Ni复合氧化物促进甲醇催化氧化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相民 张杨 +3 位作者 陈婷 虞淑敏 吴帅炜 高涛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75-2981,共7页
本文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快速制备了负载于泡沫镍的Fe-Ni复合氧化物(Fe-Ni/NF)。XRD图谱表明Fe-Ni/NF表面的Fe-Ni复合氧化物具有低结晶度的特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观察了Fe-Ni/NF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特性。与单金属催化电极相比(Fe/NF、Ni... 本文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快速制备了负载于泡沫镍的Fe-Ni复合氧化物(Fe-Ni/NF)。XRD图谱表明Fe-Ni/NF表面的Fe-Ni复合氧化物具有低结晶度的特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观察了Fe-Ni/NF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特性。与单金属催化电极相比(Fe/NF、Ni/NF),Fe-Ni/NF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在含有0.5mol/L CH_(3)OH的6mol/LKOH的电解液中,其初始氧化电位为0.41V vs.Hg/HgO,并且在0.6V vs.Hg/HgO电位下,阳极氧化电流密度为76.88mA/cm^(2)。Fe-Ni/NF电极具有良好的长期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甲醇的催化电流仍保持初始值的87%。Fe-Ni/NF电极有望成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候选催化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加热法 Fe-Ni复合氧化物 多相催化 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Li+,Bi3+掺杂CaWO4∶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林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1,共7页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了Na^+,Li^+,Bi^(3+)掺杂的CaWO_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浓度(...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了Na^+,Li^+,Bi^(3+)掺杂的CaWO_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浓度(摩尔分数)均为3.75%的Eu^(3+),Na^+,Li^+,Bi^(3+)掺杂的CaWO_4均保持了基质的四方晶相结构.Na^+,Li^+,Bi^(3+)单掺杂或共掺杂后的样品比CaWO_4∶Eu^(3+)样品颗粒度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393 nm光激发下,掺杂Eu^(3+),Na^+及掺杂Eu^(3+),Li^+样品的发光强度比CaWO_4∶Eu^(3+)的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1.8倍和1.2倍,共掺杂Eu^(3+),Li^+,Na^+及Eu^(3+),Li^+,Bi^(3+)的样品发光均有所减弱.在254和393 nm光激发下,掺杂Li^+的CaWO_4∶Eu^(3+)样品的荧光寿命最短.同一样品在393 nm光激发下的荧光寿命短于254nm光激发下的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加热法 CaWO4∶Eu3+ 发光特性 能级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