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烧结法制备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忠轲 黄紫豪 +5 位作者 郑家舜 刘彤 姜田宝 吴钦鑫 魏军从 涂军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了更加经济高效地制备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用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按三氧化二硼和炭黑质量比为55∶45进行配料,于氩气气氛下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研究了烧结温度(1600、1650℃)和保温时间(0.5、1、1.2... 为了更加经济高效地制备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用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按三氧化二硼和炭黑质量比为55∶45进行配料,于氩气气氛下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研究了烧结温度(1600、1650℃)和保温时间(0.5、1、1.2和1.5 h)对烧后粉体物相组成、石墨化程度、显微结构、氧化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微波烧结1600℃合成温度偏低,1650℃可以制备出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随着保温时间适当延长,复合粉体中炭黑的石墨化程度提高,碳化硼晶粒发育趋于完整,粉体氧化温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法 碳化硼-石墨化炭黑 复合粉体 氧化温度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2FeMoO_6的微波合成及对酸性黑10B的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翟永清 乔静 +1 位作者 游志江 邢瑞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以MnO2为微波吸收剂,SrCO3、Fe2O3、MoO3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2FeMoO6。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标准四引线法测量了样品在零场下的电输运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 以MnO2为微波吸收剂,SrCO3、Fe2O3、MoO3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2FeMoO6。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标准四引线法测量了样品在零场下的电输运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样品降解酸性黑10B的活性。结果表明:Sr2FeMoO6为四方晶系结构,空间群为I4/mmm,晶胞参数为:a=0.558 7nm,c=0.789 4nm,晶胞体积V=0.246 4nm3;在80~300K温度范围内,呈现典型的半导体性质。样品Sr2FeMoO6对酸性黑10B有很高的降解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8%左右。同时对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FeMoO6 微波烧结法 染料降解 酸性黑1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相复合加热技术合成LiNi_(0·5)Co_(0·5)O_2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书廷 岳红云 +3 位作者 尹艳红 杨金鑫 杨伟光 王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17-2021,共5页
用高分子分散及微波-固相复合加热技术合成了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采用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煅烧条件对材料微观形貌、相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 用高分子分散及微波-固相复合加热技术合成了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采用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煅烧条件对材料微观形貌、相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750℃煅烧4 h即可得到形状为类球形的纯相层状L iN i0.5Co0.5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最大放电容量达到154 mA.h/g,循环10周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48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微波-固相烧结法 LiNi0.5Co0.5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的晶体结构及其合成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胜利 朱玉法 +1 位作者 冯绍彬 夏同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4,21,共5页
在描述了尖晶石LiMn2O4的晶体结构基础上,综述了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微波烧结法、固相配位反应法等固相合成法以及Pechini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软化学合成法在内的尖晶石LiMn2O4的常用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 尖晶石 LIMN2O4 晶体结构 合成方法 高温固相反应法 微波烧结法 固相配位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YO_3/Y_2O_3∶1%Eu^(3+),1%Tb^(3+)粉体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
5
作者 赵文武 郝斌 +2 位作者 吴爱兵 刘剑 曹玉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04-2609,共6页
以FeCl_2和K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粉体,然后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Eu^(3+),Tb^(3+)共掺杂的Y_2O_3荧光粉体,并通过XRD对粉体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然后以三聚氰胺以及所制备的Fe_3O_4和Y_2O_3∶Eu^(3+),Tb^(3+)粉... 以FeCl_2和K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粉体,然后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Eu^(3+),Tb^(3+)共掺杂的Y_2O_3荧光粉体,并通过XRD对粉体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然后以三聚氰胺以及所制备的Fe_3O_4和Y_2O_3∶Eu^(3+),Tb^(3+)粉体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在Ar气氛下制备FeYO_3/Y_2O_3∶1%Eu^(3+),1%Tb^(3+)粉体,并对其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Fe_3O_4,Y_2O_3∶1%Eu^(3+),1%Tb^(3+)和三聚氰胺比例为1∶3∶4时,所制备的FeYO_3/Y_2O_3∶1%Eu^(3+),1%Tb^(3+)粉体的磁力饱和强度为12.299emu·g^(-1),磁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Y2O3∶1%Eu^3+ 1%Tb^3+ 水热法 微波烧结法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稀土铁磁性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6
作者 郝斌 赵文武 +2 位作者 吴爱兵 刘剑 曹玉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4-2189,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FeCl_2和KOH为原料制备Fe_3O_4粉体,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Y_2O_3:1%Eu^(3+),5%Tb^(3+)粉体,然后以Fe_3O_4粉体,Y_2O_3:1%Eu^(3+),5%Tb^(3+)粉体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在Ar气气氛下制备FeYO_3/Y_2O_... 采用水热法以FeCl_2和KOH为原料制备Fe_3O_4粉体,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Y_2O_3:1%Eu^(3+),5%Tb^(3+)粉体,然后以Fe_3O_4粉体,Y_2O_3:1%Eu^(3+),5%Tb^(3+)粉体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在Ar气气氛下制备FeYO_3/Y_2O_3:1%Eu^(3+),5%Tb^(3+)复合粉体,利用XRD衍射仪对各种粉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粉体的形貌进行观察,并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复合粉体的磁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粉体均呈针状,长度和细度均为纳米级。当Fe_3O_4,Y_2O_3:1%Eu^(3+),5%Tb^(3+)和三聚氰胺比例为1:3:4时,所制备的FeYO_3/Y_2O_3:1%Eu^(3+),5%Tb^(3+)粉体磁力最强,磁力饱和强度为11. 3 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Y2O3∶1%Eu^3+ 5%Tb^3+ 水热法 微波烧结法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