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溶剂热法制备ZnGa_2O_4及其在光催化氧化除As(Ⅲ)中的应用
1
作者 田勤奋 谢伟臻 +2 位作者 曹圳 刘美珍 庄建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0,122,共6页
通过微波溶剂热法合成宽禁带ZnGa_2O_4纳米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吸脱附仪、紫外-可见漫反射仪(UV-Vis DRS)、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SR)等技术系统表征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样品物相和... 通过微波溶剂热法合成宽禁带ZnGa_2O_4纳米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吸脱附仪、紫外-可见漫反射仪(UV-Vis DRS)、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SR)等技术系统表征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样品物相和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物种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同时,比较了TiO_2和ZnGa_2O_4纳米颗粒在光催化氧化As(Ⅲ)中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的ZnGa_2O_4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As(Ⅲ)的光催化氧化能力(40 min可达99.1%),相比于TiO_2光催化剂(84.5%)有很大提高。此外,通过对ZnGa_2O_4纳米光催化剂氧化去除As(Ⅲ)光催化机理的初步探索发现,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vb)是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中间反应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Ga2O4 微波溶剂热法 光催化 As(Ⅲ)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溶剂热法快速合成CoSb_(3)纳米粉体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吴章平 关春龙 +3 位作者 赵志伟 赵小苗 陈倩倩 史丽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149,154,共6页
以CoCl_(2)和SbCl_(3)为前驱物、NaBH_(4)为还原剂、无水乙醇和聚乙二醇(200)为溶剂,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合成了CoSb_(3)纳米粉体,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前驱物的摩尔比以及保温时间对CoSb_(3)纳米粉体的影响。通过XRD、SEM、TEM、激光粒度仪... 以CoCl_(2)和SbCl_(3)为前驱物、NaBH_(4)为还原剂、无水乙醇和聚乙二醇(200)为溶剂,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合成了CoSb_(3)纳米粉体,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前驱物的摩尔比以及保温时间对CoSb_(3)纳米粉体的影响。通过XRD、SEM、TEM、激光粒度仪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晶粒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分别为210、230℃和250℃时,样品的主相分别为CoSb、CoSb_(2)和CoSb_(3)。在250℃保温10 min时,产物同时存在CoSb_(3)、CoSb_(2)、Sb三相;保温时间延长至20 min,CoSb_(2)和Sb相含量减少,产物中主相为CoSb_(3)相;保温时间延长至30 min可得到高纯CoSb_(3)相。通过Rietveld精修法对CoSb_(3)产物进行定量分析,CoSb_(3)相质量分数在90.9%以上。CoSb_(3)样品的晶体形貌为小颗粒球状,晶粒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3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溶剂热法 纳米粉体 电材料 方钴矿 CoSb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单分散SnO_2微球的微波溶剂热合成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振峰 王小枫 +1 位作者 刘辉 刘佃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以聚乙二醇(PEG,Mn=6000)为模板剂,结晶四氯化锡(SnCl4.5H2O)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在180℃、添加0.12 mmol PEG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单分散性良好的SnO2微球.通过XRD、SEM、TEM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结合光致发光... 以聚乙二醇(PEG,Mn=6000)为模板剂,结晶四氯化锡(SnCl4.5H2O)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在180℃、添加0.12 mmol PEG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单分散性良好的SnO2微球.通过XRD、SEM、TEM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结合光致发光(PL)谱研究了产物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SnO2微球是由大量细小晶粒堆积而成的,微球直径约1.3μm.经400℃煅烧2 h后,微球表面致密光滑且直径未发生明显变化.FT-IR谱图中550 cm 1处吸收峰应为表面结构改变引起的表面振动模式.PL谱表明煅烧前SnO2微球在320~450 nm处具有宽而强的发射带,煅烧后发射带强度大幅下降,说明产物的晶格缺陷对近带边发射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准单分散 聚乙二醇 微波溶剂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纳米团簇的表面修饰及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筱筱 刘文宝 +4 位作者 张潇予 柳瑞翠 刘子全 刘言周 姜付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1-557,共7页
采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团簇。为了改善团簇的稳定性,用改进的Stber法,在Fe3O4团簇的表面包覆一层氧化硅(SiO2),成功制备出核-壳结构的Fe3O4@SiO2粒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粒度仪、Zet... 采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团簇。为了改善团簇的稳定性,用改进的Stber法,在Fe3O4团簇的表面包覆一层氧化硅(SiO2),成功制备出核-壳结构的Fe3O4@SiO2粒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粒度仪、Zeta电位、振动样品磁强计(VSM)、MTT比色法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粒径分布、胶体稳定性、磁学性质及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纳米团簇平均尺寸约为60nm,尺寸均匀,在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性。包覆后的核-壳结构Fe3O4@SiO2粒子平均尺寸约为150nm,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胶体稳定性,包覆前后的样品均具有低的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溶剂 纳米氧化铁团簇 Stber 核-壳结构 超顺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