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微波振荡器功率合成中的锁频与锁相 被引量:4
1
作者 谢文楷 蒙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3-399,共7页
全面分析和评述了高功率微波振荡器功率合成中的锁频与锁相。研究腔振荡器的主从锁相,互耦根荡器的等同锁相以及环形串接互耦振荡器、中心联结网状互耦振荡器的等同锁相等不同锁相方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给出数值计算结果;讨论相位... 全面分析和评述了高功率微波振荡器功率合成中的锁频与锁相。研究腔振荡器的主从锁相,互耦根荡器的等同锁相以及环形串接互耦振荡器、中心联结网状互耦振荡器的等同锁相等不同锁相方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给出数值计算结果;讨论相位与锁相方式和根荡器有关参量的关系;简要介绍高功率微波的腔体功率合成与空间功率合成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合成 锁相 锁频 微波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深度二次谐波抑制的微波振荡器 被引量:1
2
作者 秦伟 周文骏 陈建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68,共4页
微波振荡器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和设计。因此,设计具有优秀性能的微波振荡器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一种具有深度二次谐波抑制性能的新型微波负阻型振荡器。该设计的新颖性在于利用一个装配于双极结型晶体管射极的并... 微波振荡器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和设计。因此,设计具有优秀性能的微波振荡器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一种具有深度二次谐波抑制性能的新型微波负阻型振荡器。该设计的新颖性在于利用一个装配于双极结型晶体管射极的并联结构(由一段短微带线和电容并联组成)来实现二次谐波抑制。该结构作为振荡器基波信号的反馈元件,同时作为二次谐波处的带阻结构。因为二次谐波没有反馈回路(接地),所以能被极大地抑制。更重要的是在振荡器的输出端无额外的滤波器来抑制二次谐波,这使得电路尺寸得以减小。给出了一个振荡器设计实例,并给出其测试结果来论证理论的正确性。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振荡器的二次谐波抑制度有25 d B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负阻型振荡器 二次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振荡器相位噪声的非线性电流源分析法
3
作者 徐锐敏 延波 谢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1-37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微波场效应晶体管振荡器相位噪声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电流源法分析振荡器基波和各次谐波的稳态响应和相位噪声特性,把稳态响应分析与相位噪声分析有机统一起来,便于微波振荡器综合性能的CAD 优化设计。经验... 提出了一种微波场效应晶体管振荡器相位噪声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电流源法分析振荡器基波和各次谐波的稳态响应和相位噪声特性,把稳态响应分析与相位噪声分析有机统一起来,便于微波振荡器综合性能的CAD 优化设计。经验证,计算机辅助分析结果与传统分析方法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器 相位噪声 非线性电流源法 微波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对微波振荡器电性能的影响初探
4
作者 刘晓明 朱亚萍 朱钟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着重研究微波振荡器在机械振动干扰下发生结构谐振时,其输出特性呈现明显变化的物理现象.从压控振荡器、场效应振荡器、体效应振荡器、磁控管等的机、电性能联合动态试验分析得出:当振动干扰频率与微波振荡器结构谐振频率一致时,即使干... 着重研究微波振荡器在机械振动干扰下发生结构谐振时,其输出特性呈现明显变化的物理现象.从压控振荡器、场效应振荡器、体效应振荡器、磁控管等的机、电性能联合动态试验分析得出:当振动干扰频率与微波振荡器结构谐振频率一致时,即使干扰能量不大,也会使微波振荡器的输出发生很大变化.在应用振动理论分析微波振荡器的结构谐振频率后,提出了机、电性能之间互相影响的几点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振动干扰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位噪声微波振荡器设计
5
作者 郭涛涛 年夫顺 +1 位作者 杨宜生 王尊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9-182,186,共5页
针对Ka和Ku波段上、下变频装置对微波振荡器低相位噪声和小型化的要求,该文采用单环锁相式频率合成技术完成了微波振荡器的设计,并对锁相环的相位噪声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鉴相频率、鉴相器灵敏度和环路带宽对锁相环输出相位噪声的影... 针对Ka和Ku波段上、下变频装置对微波振荡器低相位噪声和小型化的要求,该文采用单环锁相式频率合成技术完成了微波振荡器的设计,并对锁相环的相位噪声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鉴相频率、鉴相器灵敏度和环路带宽对锁相环输出相位噪声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微波振荡器电路参数合理选择,同时兼顾了低相位噪声与小型化的设计要求。测试结果表明,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指标与理论计算一致,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可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低相噪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非线性电流源法分析微波振荡器的稳态响应
6
作者 陈昌礼 洪兴楠 高葆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提出用改进的非线性电流源法和振荡器的振荡条件相结合,进行微波FET振荡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非线性电流源法已经被证明为分析微波振荡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当电路中含有多维非线性元件时(例如FET中的I_(d5)(V_(g5),V_(d5))... 本文提出用改进的非线性电流源法和振荡器的振荡条件相结合,进行微波FET振荡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非线性电流源法已经被证明为分析微波振荡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当电路中含有多维非线性元件时(例如FET中的I_(d5)(V_(g5),V_(d5)),以往的非线性电流源法就显得无能为力.在此,我们将对非线性电流源法进行改进,并将它运用到微波FET振荡器的非线性分析中.改进的非线性电流源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含有多维非线性元件电路的分析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非线性电流源法的分析能力和实用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非线性分析 非线性电流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集成介质振荡器的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褚庆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9-141,共3页
本文将Gunn二极管的非线性集中模型编入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模拟了微波集成介质腔稳Gunn振荡器的瞬态特性 .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介质谐振器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晶体管串联反馈振荡器优化设计
8
作者 童创明 江红钢 +1 位作者 鲁卫红 张平定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6,28,共10页
本文详细分析并讨论了以微波晶体管串联反馈振荡器的工程优化设计方法,推得了有关该论题简易计算公式,克服一般文献中对该论题分析不完全或需借助计算机进行大量繁杂计算且得不到优化结果的弊端。因而本文的研究有十分现实的理论意义及... 本文详细分析并讨论了以微波晶体管串联反馈振荡器的工程优化设计方法,推得了有关该论题简易计算公式,克服一般文献中对该论题分析不完全或需借助计算机进行大量繁杂计算且得不到优化结果的弊端。因而本文的研究有十分现实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晶体管 串联反馈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低相噪光电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方立军 柳勇 +3 位作者 马骏 郭雪锋 桂勇锋 吴彭生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微波光子学将对未来雷达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微波光电振荡器是一种新颖的、有发展前途的高质量微波信号源,将是振荡器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分析了微波光电振荡器工作原理,结果表明,环路中各部件的低噪声、环路高增益和环路等效长时延... 微波光子学将对未来雷达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微波光电振荡器是一种新颖的、有发展前途的高质量微波信号源,将是振荡器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分析了微波光电振荡器工作原理,结果表明,环路中各部件的低噪声、环路高增益和环路等效长时延是实现光电振荡器低相位噪声的有效技术路径。给出了一种双回路X波段低相位噪声光电振荡器的实验研究结果,与高性能电子频率合成器和国际先进光电振荡器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光电振荡器噪声基底较传统高性能电子频综器有极大的性能优势,而近载频相位噪声较传统高性能电子频综器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光电器件的温度特性漂移较大。最后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电振荡器 相位噪声 杂波抑制 双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可控振荡器的高速UWB信号设计和实现
10
作者 庄东曙 林基明 +1 位作者 刘佳 赵家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47-150,共4页
基于微波晶体管负阻特性原理,设计出一种应用于高速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脉冲调制的微波可控振荡器。该振荡器采用电容级联模式的谐振回路和Q值可调的T型匹配电路,具有极快的调谐速度、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低的相位噪声,并且利... 基于微波晶体管负阻特性原理,设计出一种应用于高速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脉冲调制的微波可控振荡器。该振荡器采用电容级联模式的谐振回路和Q值可调的T型匹配电路,具有极快的调谐速度、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低的相位噪声,并且利用微波晶体管的高速开关特性实现了高速UWB信号设计。实际测试表明该振荡器中心频率为3.500 GHz,峰值输出功率1.57 dBm,调谐时间τ小于1ns,相位噪声为-108.31@300 kHz,对于高速UWB脉冲信号频谱的带宽可达60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调谐速度 相位噪声 稳定度 脉冲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介质腔振荡器光调谐的一种新结构
11
作者 姜遵富 郭开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8-9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介质腔振荡器(DRO)光调谐方法及电路。利用GaAS光敏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电导的变化,调节变容管两端的偏压,在3.4GHz得到了32MHz的光调谐范围,而DRO的输出的功率只有很小的变化。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介质腔振荡器 光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阻提升的微波混沌振荡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文兰 王昊 +1 位作者 郑林华 宋晓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57,共3页
将负阻提升技术引入到混沌振荡器的设计中,通过理论推导、数值计算和测试验证来优化电路结构,提供参数选取规则,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验证,在双电感的比值达到最优值时振荡器负阻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并基于负阻提升技术提出了双电感结构的... 将负阻提升技术引入到混沌振荡器的设计中,通过理论推导、数值计算和测试验证来优化电路结构,提供参数选取规则,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验证,在双电感的比值达到最优值时振荡器负阻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并基于负阻提升技术提出了双电感结构的微波Colpitts混沌振荡器。新结构电路的最高混沌振荡基频为1.78 GHz,较经典电路提升了39%;带宽达到4.60 GHz(0.80-5.40 GHz),较经典电路提升了119%。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双电感结构能有效提升混沌振荡基频和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阻提升 微波混沌振荡器 振荡频率 频谱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晶体管振荡器设计的最优化方法
13
作者 孟庆鼐 粟海华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在分析微波振荡器电路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确、可靠的数学模型,编写出最优化设计程序,从而提高了微波振荡器电路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 微波晶体管振荡器 S参数 计算机 优化设计
全文增补中
基于DFB腔注入锁定效应的可调谐光电振荡器(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光富 江阳 胡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15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反馈光注入锁定效应的可调谐光电振荡器,其环路主要由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光电探测器、环形器、分布反馈激光器和射频放大器顺接而成.分布反馈激光器是系统关键器件,通过分布反馈激光器光注入锁定效应,分布反馈腔在光域...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反馈光注入锁定效应的可调谐光电振荡器,其环路主要由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光电探测器、环形器、分布反馈激光器和射频放大器顺接而成.分布反馈激光器是系统关键器件,通过分布反馈激光器光注入锁定效应,分布反馈腔在光域实现了微波光子滤波器功能,无需传统光电振荡器必须的射频带通滤波器.同时,由于分布反馈激光器注入锁定提高了环路Q值,因此系统可采用短环路结构,从而降低了光纤因温度敏感对微波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并减小了整个系统的尺寸.另外,通过调节注入光波长和功率可改变该微波光子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从而可实现系统的可调谐性.理论分析了该光电振荡器的原理和微波光子滤波器的调谐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光电振荡器能够产生18.7~21.6GHz的可调微波信号,在1k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为-90dB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电子器件 注入锁定 微波振荡器 分布反馈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波压控振荡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铸 帅克 吴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24期5-6,9,共3页
微波压控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微波频率源,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等领域。由于压控振荡器自身的特性限制,很难得到线性可预知的频率输出。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波压控振荡器,该系统实现频率的数字可控线性输出。系统同时考虑了环... 微波压控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微波频率源,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等领域。由于压控振荡器自身的特性限制,很难得到线性可预知的频率输出。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波压控振荡器,该系统实现频率的数字可控线性输出。系统同时考虑了环境温度对系统的影响,由单片机处理分析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值,将其结果和用户输入电压叠加,经数/模转换、运算放大后控制微波压控振荡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输出频率。经实际测试,系统达到了微波数控压控振荡器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压控振荡器 环境温度 温度传感器 数/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束旁射虚阴极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16
作者 王秩雄 郭永辉 +1 位作者 陈雨生 范如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21-228,共8页
提出了虚阴极振荡器(Vircator)一种新的物理模型,用自己编写的两维半、全电磁、相对论性的粒子模拟程序WGCF模拟了两个对称虚阴极互相耦合振荡产生高功率微波(HPM)的物理过程,激发的柱面波横向360°引出。... 提出了虚阴极振荡器(Vircator)一种新的物理模型,用自己编写的两维半、全电磁、相对论性的粒子模拟程序WGCF模拟了两个对称虚阴极互相耦合振荡产生高功率微波(HPM)的物理过程,激发的柱面波横向360°引出。通过大量的计算(包括单束情况)表明:(1)极距d不变时,无论双束还是单束,比值J_0/J_c在12~2之间效率较高;(2)J_0/J_c不变时,极距d有一最佳值,大于或小于此值时效率略降低;(3)双束情况输出波型较纯净,无“直流”分量,单束情况却不然;(4)双束时频率增宽;(5)与一维情况不同,J_0≈J_c时也会发生振荡,但直流成分较大。此外,我们对横向外边界的透射边界条件和辐射功率按模式、频率分布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模拟 虚阴极 微波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绕射辐射振荡器的—维线性理论
17
作者 丁路 陈嘉钰 于善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根据电子的一次渡越反射情况,推导并给出了反射式绕射辐射振荡器(DRO)的一维自洽积分方程及其振荡场增量公式。利用柱-球开放腔中的真实场进行数值计算,给出了振荡场的理论计算曲线,讨论了几个重要参量对振荡场的影响。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绕射辐射 振荡器 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最佳功率输出特性的耿氏振荡器设计
18
作者 邬友卫 余世里 牟善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输出功率是所用器件的等效电路参量的函数。通过对实验振荡器的频率和功率的测量,并应用最小二乘法作曲线拟合,即可提取器件的等效电路参量,从而为设计具有最佳功率输出特性的耿氏振荡器奠定了基础。该设计应用了...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输出功率是所用器件的等效电路参量的函数。通过对实验振荡器的频率和功率的测量,并应用最小二乘法作曲线拟合,即可提取器件的等效电路参量,从而为设计具有最佳功率输出特性的耿氏振荡器奠定了基础。该设计应用了包含非线性电导的等效电路,因此所设计的振荡器能在给定频率下输出最大功率。一个试验MICGunn介质腔振荡器(DRO)在X波段输出功率大于100mW,频率稳定度达2.2x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氏振荡器 微波振荡器 输出功率 振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低噪声高阶模式介质稳频振荡器
19
作者 刘小利 孙忠良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7年第3期420-423,共4页
本文采用介质谐振器(DR)的高阶模式(TE_(021)模式),研制出振荡频率为10.7GHz的并联反馈型介质稳频振荡器(DRO).由于可以获得很高的有载Q值,振荡器具有良好的相位噪声性能(偏离载频20kHz处-88dBc/Hz)。
关键词 微波振荡器 低相位噪声 介质稳频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LTCC上实现5.6GHz的振荡器
20
作者 汪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82,共3页
描述了一个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封装技术的微波振荡器的设计和制作。电路集成了谐振器等无源器件在多层LTCC基板内部。并介绍了电路工作在5.6 GHz时测试和计算的结果。此电路具有紧凑的结构和良好的相噪性能。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微波振荡器 谐振器 相位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