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云霞 郎晓珍 +2 位作者 常宏涛 翟秀静 储刚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00-202,共3页
以LiOH、Co2O3为原料,用微波合成法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CoO2粉体,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制得晶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纯度高、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电池材料,且随着反应... 以LiOH、Co2O3为原料,用微波合成法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CoO2粉体,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制得晶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纯度高、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电池材料,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层状结构完整.用DC-5电池测定仪对样品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样品充/放电容量增大,放电平台和充放电时间均显示出微波合成的LiCoO2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微波合成法 LICOO2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MgB_2超导体
2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MGB2超导体 微波合成法 快速制备 复合 超导体材料 理论计算 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田中青 刘韩星 +1 位作者 余洪滔 欧阳世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48-51,共4页
综述了目前合成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的各种方法,包括熔盐法、微波合成法等“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Pechini法等“湿化学合成法”以及结合两者的干湿混合法。介绍了各种合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 综述了目前合成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的各种方法,包括熔盐法、微波合成法等“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Pechini法等“湿化学合成法”以及结合两者的干湿混合法。介绍了各种合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在固相法中,熔盐法具有合成温度低、合成时间短、产物纯度高、粒度相对较小等特点,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湿化学法中,溶胶-凝胶法由于可以实现分子水平上的混合及得到纳米级的粉体,也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粉体 熔盐 微波合成法 干湿混合 溶胶-凝胶 水热 共沉淀 Pechi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pH值对微波法合成的Mo修饰的Pt/C催化剂结构和乙醇电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忠 原鲜霞 +3 位作者 夏小芸 杜娟 李琳 马紫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3-979,共7页
通过调节微波反应溶液的pH值合成了一系列Mo修饰的Pt/C催化剂并用于乙醇的电氧化催化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粒径尺寸和表面电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 通过调节微波反应溶液的pH值合成了一系列Mo修饰的Pt/C催化剂并用于乙醇的电氧化催化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粒径尺寸和表面电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催化剂的乙醇电氧化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碱性环境有利于催化剂组分在碳载体上的均匀分布,pH值为14时制得的催化剂组分颗粒尺寸最小,且分布最均匀.该催化剂不仅表现出了最大的有效电化学比表面积和最高的乙醇电氧化催化活性,而且具有最稳定的乙醇氧化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电氧化 Mo修饰的Pt C催化剂 微波合成法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PtMo_x/C催化剂及其甲醇电氧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娟 原鲜霞 +1 位作者 余江虹 马紫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寻找既具有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又具有强的抗CO中毒能力的阳极催化剂是当前DMFC研究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比较研究传统的液相浸渍还原法和微波合成技术对催化剂PtMo1/2/C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影响的基础上,系统... 寻找既具有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又具有强的抗CO中毒能力的阳极催化剂是当前DMFC研究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比较研究传统的液相浸渍还原法和微波合成技术对催化剂PtMo1/2/C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Pt和Mo的原子配比对PtMox/C催化剂晶体结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法更有利于制得高结晶度、均匀分散、甲醇氧化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微波法制得的催化剂PtMox/C中,Mo的加入虽然使催化剂的晶格参数有所改变,但PtMox/C仍表现为Pt的(fcc)晶型,其中PtMo1/2/C具有最好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和抗CO中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法 PtMox/C催化剂 甲醇电催化氧化 CO消除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
6
作者 周春仙 徐徽 +1 位作者 陈白珍 苏元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294-295,302,共3页
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保护环境出发,利用微波加热特点,采用微波技术对微波法制备LiCoO2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制度下制备出LiCoO2样品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样... 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保护环境出发,利用微波加热特点,采用微波技术对微波法制备LiCoO2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制度下制备出LiCoO2样品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制度下,可以快速得到单一相的层状LiCoO2正极材料,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采用微波合成的LiCoO2材料不仅具有同样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及形貌结构,而且合成时间短,生产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法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Co_(1-x)Ni_x/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及磁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培培 吴华强 +1 位作者 李文婷 钱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84,共3页
采用微波法在不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合成碳纳米管负载组成可控的Co1-xNix/MWCNTs(x=0.2、0.5、0.6、0.8)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TEM、SAED和EDX等技术进行表征,用VSM测试了样品的磁性。结果表明,Co1-xNix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 采用微波法在不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合成碳纳米管负载组成可控的Co1-xNix/MWCNTs(x=0.2、0.5、0.6、0.8)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TEM、SAED和EDX等技术进行表征,用VSM测试了样品的磁性。结果表明,Co1-xNix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当x=0.2、0.5、0.6、0.8时,Co1-xNix合金均为面心立方结构;其磁性能与合金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合金中Co含量的增加,矫顽力(Hc)和饱和磁化强度(Ms)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当x=0.5时,Co0.5Ni0.5/MWCNTs的Hc和Ms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Co1-xNix合金 磁性 微波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的微波法合成及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单洪岩 刘殿骏 王振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72-2374,共3页
通过对微波反应器中氯金酸和柠檬酸钠混合物进行直接加热,快速、一步合成了金纳米粒子.通过调节反应初始混合物中氯金酸与柠檬酸钠的比例,可获得不同粒径窄分散的金纳米粒子.进一步将所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功能化,考察了其在蛋白质检测中... 通过对微波反应器中氯金酸和柠檬酸钠混合物进行直接加热,快速、一步合成了金纳米粒子.通过调节反应初始混合物中氯金酸与柠檬酸钠的比例,可获得不同粒径窄分散的金纳米粒子.进一步将所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功能化,考察了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微波合成 蛋白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液相合成法制备Cu_2ZnSnS_4纳米颗粒及其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威 沈鸿烈 +1 位作者 焦静 金佳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8-3032,共5页
采用乙二醇作为溶剂,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通过微波液相合成法制备出颗粒大小均一的Cu2ZnSnS4(CZTS)纳米颗粒。采用XRD、Raman、EDS、TEM以及UV-Vis-Nir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物相、元素比例、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 采用乙二醇作为溶剂,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通过微波液相合成法制备出颗粒大小均一的Cu2ZnSnS4(CZTS)纳米颗粒。采用XRD、Raman、EDS、TEM以及UV-Vis-Nir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物相、元素比例、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为(112)择优取向的锌黄锡矿结构,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约为3.4nm,其光学带隙为1.85eV,呈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导致的光学带隙蓝移现象。将CZTS纳米颗粒制成CZTS墨水并滴涂烘干形成了CZTS薄膜,其XRD和SEM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ZTS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且表面较为致密。光照与暗态的I-V曲线测试表明,所制备薄膜具有明显的光电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ZnSnS4 光电导效应 微波液相合成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CdS-TiO_2NT复合催化剂及其在可见光下分解水制氢的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源 蒋淇忠 +4 位作者 杨开 彭祥 黄铁骑 马紫峰 上官文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6-421,共6页
以CdCl2·2.5H2O,Na2S·9H2O和自制的TiO2纳米颗粒为原料,在微波反应器内合成了掺杂CdS的TiO2纳米管复合催化剂。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采用此方法可合成形貌完好纳米管,管子内径为5-10nm,长度为150-200nm。X射线衍射表... 以CdCl2·2.5H2O,Na2S·9H2O和自制的TiO2纳米颗粒为原料,在微波反应器内合成了掺杂CdS的TiO2纳米管复合催化剂。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采用此方法可合成形貌完好纳米管,管子内径为5-10nm,长度为150-200nm。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复合催化剂主要为锐钛矿型的多晶态TiO2纳米管,并且CdS的掺杂造成TiO2晶体变形,可能是CdS与Ti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CdS部分进入TiO2晶格内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催化剂各元素电子环境进行了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产生明显的红移现象,能吸收可见光。该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催化分解纯水制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CdS(1.96%(wt))的TiO2纳米管催化剂能分解纯水产生氢气,产氢速率为12.9μmol·(h·g)^-1,而纯CdS纳米颗粒、纯TiO2纳米管以及这两者物理混合的催化剂则检测不到氢气的产生。通过考察不同CdS的掺杂量,发现CdS质量分数为1.96%的CdS-TiO2NT催化剂的可见光下催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微波合成法 CDS 光催化剂 分解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长余辉材料Y_2O_2S:Eu^(3+),Si^(4+),Zn^(2+)的微波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慧慧 刘芳 +3 位作者 陈林 肖素萍 王献忠 荣建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7,共3页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Si 4+,Zn2+,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制备Y2O2S:Eu3+,Si 4+,Zn2+的影响。并且对样品进行了XRD、SEM、荧光光谱和热释光谱等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Si 4+,Zn2+为单相...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Si 4+,Zn2+,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制备Y2O2S:Eu3+,Si 4+,Zn2+的影响。并且对样品进行了XRD、SEM、荧光光谱和热释光谱等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Si 4+,Zn2+为单相,六方晶系;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用λem=626nm作为监控波长,在200~400nm之间有宽的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25nm。而发射光谱的谱线较窄,来源于Eu3+的5 D0→7F2跃迁的发射峰627.0nm最强。其中以辐射功率为750w,反应时间为25min所制备的样品发光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法 发光材料 长余辉 硫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载铂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
12
作者 胡肖俊 蒋淇忠 +1 位作者 马紫峰 上官文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以自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原料,利用微波反应器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管(Titania nanotubes,TNTs),然后利用微波助乙二醇还原法得到负载Pt的二氧化钛纳米管(Pt/TNTs)。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以自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原料,利用微波反应器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管(Titania nanotubes,TNTs),然后利用微波助乙二醇还原法得到负载Pt的二氧化钛纳米管(Pt/TNTs)。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重点研究Pt/TNTs的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结果表明:Pt颗粒均匀分散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微波助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的Pt/TNTs较Pt负载TiO2颗粒在可见光区域表现出较强的吸收,并且其起始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通过模拟太阳光分解纯水制氢实验可知,用微波助多元醇制备Pt改性的TiO2纳米管光催化剂具有更高催化剂活性,其在全波段下氢气产量优于Pt负载的TiO2纳米颗粒催化剂,且在可见光区能分解纯水产氢,产氢量为0.86L/(m2.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微波合成法 Pt 光催化剂 分解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丙烯酰胺微波高压合成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4
13
作者 覃爱苗 蒋治良 +3 位作者 邹节明 王力生 廖雷 尹文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50-1153,共4页
以聚丙烯酰胺 ( PAAm )作还原剂、分散剂和稳定剂 ,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深红色、紫红色、蓝紫色金纳米粒子 ,其粒径分别为 8.3、30和 6 0 nm。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征。深红色金纳米粒子在 5 2 4 nm处产生最大吸收... 以聚丙烯酰胺 ( PAAm )作还原剂、分散剂和稳定剂 ,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深红色、紫红色、蓝紫色金纳米粒子 ,其粒径分别为 8.3、30和 6 0 nm。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征。深红色金纳米粒子在 5 2 4 nm处产生最大吸收峰 ,在 5 70 nm处产生最大共振散射峰 ;紫红色金纳米粒子在 5 4 2 nm处产生最大吸收峰 ,在 5 5 0 nm处产生最大共振散射峰 ;蓝紫色金纳米粒子在 5 30和 6 2 0 nm处产生 2个吸收峰 ,在 5 5 0 nm处产生最大共振散射峰。固定 m( PAAm) /m( Au( ) ) =1 9,当同时改变聚丙烯酰胺和 Au( )的浓度 ,可获得不同浓度 ( 0~ 5 .0× 1 0 - 4 g/L)的粒径为 8.3nm的深红色金纳米粒子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聚丙烯酰胺 微波高压液相合成 光谱性质 还原剂 分散剂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源种类对微波合成CZTS颗粒与薄膜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威 沈鸿烈 +2 位作者 姚函妤 陈洁仪 李玉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5-671,共7页
研究不同硫源对微波液相合成的Cu2ZnSnS4(CZTS)纳米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硫脲作为硫源时,所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为平均尺寸500nm的球状结构纳米颗粒;采用L-半胱氨酸作为硫源所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为50nm的空心球状纳米颗... 研究不同硫源对微波液相合成的Cu2ZnSnS4(CZTS)纳米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硫脲作为硫源时,所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为平均尺寸500nm的球状结构纳米颗粒;采用L-半胱氨酸作为硫源所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为50nm的空心球状纳米颗粒;而当使用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制备CZTS纳米颗粒,其平均尺寸仅为3nm。采用平均尺寸为500nm或50nm的纳米颗粒制备墨水,将墨水旋涂到衬底上时,其致密性很差,明显存在许多孔洞。当采用平均尺寸为3nm的纳米颗粒制作墨水,并将其制成薄膜时,薄膜致密性与均匀性都比较好。将最佳的预制薄膜进行硫化处理,其结晶性明显提高,并得到转化效率为2.1%的CZTS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ZnSnS4(CZTS)薄膜 纳米颗粒 微波液相合成 墨水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功能薄膜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娟 蒋继富 +3 位作者 赵宗彦 张瑾 朱忠其 柳清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58-60,共3页
纳米多孔SiO2薄膜的各种优异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中占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对一些新的制备纳米多孔SiO2薄膜的方法如自组装法、酸碱两步催化法、微波合成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分析了其原理、方法和特点。
关键词 纳米多孔SiO2薄膜 溶胶-凝胶 自组装 酸碱两步催化 微波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G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乙醇氧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信震宇 郭瑞华 +4 位作者 乌仁托亚 王艳 安胜利 张国芳 关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7,I0008-I0012,共14页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低以及友好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电池仍面临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差及催化活性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并引入非...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低以及友好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电池仍面临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差及催化活性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并引入非贵金属Fe,通过调节Pt与Fe的摩尔比,利用微波加热合成法制备出二元合金催化剂PtFe_(x)/GO(x=1/6、1/5、1/4、1/3、1/2、1),在GO载体上原位负载纳米晶粒。原子半径小的Fe固溶到Pt晶格中,导致Pt晶格的相邻原子间距缩小,晶格收缩,从而形成Pt-Fe合金。当x=1/3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其电催化活性面积为69.84m^(2)/g,氧化峰值电流密度为858.42A/g,并且Tafel斜率较小。1100s的计时电流测试下,PtFe_(1/3)/GO催化剂的稳态电流密度为194.80 A/g, CO的氧化峰电位为0.554 V,活化能为18.37 kJ/mol, 800圈测试后电流密度保持率为80.48%,优于商业Pt/C(JM)催化剂。研究表明,引入非贵金属Fe能够显著提升Pt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Pt基催化剂材料的设计与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 原位负载 二元合金催化剂 微波加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介孔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琼霞 熊德元 王军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以高岭土为原料,通过微波合成法制备比表面积大、孔容量高、孔径分布均匀的介孔材料;并以该介孔材料为载体,石蜡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石蜡/介孔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以N2-物理吸附脱附法、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测试介孔... 以高岭土为原料,通过微波合成法制备比表面积大、孔容量高、孔径分布均匀的介孔材料;并以该介孔材料为载体,石蜡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石蜡/介孔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以N2-物理吸附脱附法、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测试介孔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FTIR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兼容性进行表征,DSC测定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热性能,扩散-渗出圈法确定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961.64 m2/g,孔容量为0.854 mL/g,平均孔径为2.78 nm;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中石蜡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0%,相变温度为56.9℃,相变潜热为75.2 J/g;石蜡和介孔材料是简单的嵌合关系,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石蜡 介孔材料 高岭土 微波合成法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掺杂对Pt/C催化剂乙醇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琳 原鲜霞 +3 位作者 夏小芸 杜娟 马忠 马紫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4-1048,共5页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寻找和开发具有高乙醇氧化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的阳极催化剂对DEFC的未来发展和商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微波法合成了一系列Mo掺杂的Pt/C催化剂,并...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寻找和开发具有高乙醇氧化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的阳极催化剂对DEFC的未来发展和商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微波法合成了一系列Mo掺杂的Pt/C催化剂,并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技术考察了Mo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乙醇氧化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2Mo/C催化剂在乙醇氧化催化过程中表现出与Pt/C相当的起始电位、最大的峰电流密度和最慢的衰减速度,说明该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乙醇氧化催化活性和最稳定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掺杂Pt/C催化剂 微波合成法 乙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结构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姚军康 陈明高 +2 位作者 岳祥龙 赵波 王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商用聚氨酯泡沫为硬模板,采用原位水热法,在100℃下晶化48h,在聚氨酯泡沫骨架表面形成厚度为1μm且致密、连续的分子筛膜,经高温焙烧去除聚氨酯泡沫硬模板和合成分子筛所用的有机模板剂后,获得了可自支撑的泡沫结构多级孔ZSM-5分子筛... 以商用聚氨酯泡沫为硬模板,采用原位水热法,在100℃下晶化48h,在聚氨酯泡沫骨架表面形成厚度为1μm且致密、连续的分子筛膜,经高温焙烧去除聚氨酯泡沫硬模板和合成分子筛所用的有机模板剂后,获得了可自支撑的泡沫结构多级孔ZSM-5分子筛。XRD、SEM和N2吸附-脱附表征证实,该多级孔分子筛完全复制了聚氨酯泡沫的三维网络骨架结构,因而具有大孔-介孔-微孔复合孔道结构。采用微波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仅需反应8h,即可获得泡沫结构的ZSM-5分子筛。该泡沫结构多级孔分子筛在吸附、分离以及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整体式催化剂 多级孔分子筛 原位水热 微波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三嗪骨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磺胺甲恶唑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子纯 卢建 +2 位作者 高仕谦 徐劼 张占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制备磁性共价三嗪骨架材料(MCTF).利用SEM、TEM和FTIR对其形貌特征和表面基团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分析其微观介孔结构与饱和磁化强度;并将合成的MCTF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磺胺甲恶唑(SMX).研究了MCTF/PMS体系降解... 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制备磁性共价三嗪骨架材料(MCTF).利用SEM、TEM和FTIR对其形貌特征和表面基团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分析其微观介孔结构与饱和磁化强度;并将合成的MCTF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磺胺甲恶唑(SMX).研究了MCTF/PMS体系降解SMX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MCTF投加量、PMS浓度、pH值、无机离子.研究表明:在MCTF投加量0.3g/L,PMS浓度1.50mmol/L,SMX初始浓度0.05mmol/L的室温条件下,30min内SMX的降解率可达100%.随pH值升高,SMX的降解率随之降低.SO4^2-与HCO3^-对SMX的降解具有抑制作用,Cl-则具有双重作用.循环试验证明MCTF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MCTF/PMS体系中降解SMX的活性物质为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并主要在催化剂表面生成反应;通过UHPLC-MS/MS对SMX的降解途径与产物进行推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法 磁性共价三嗪骨架材料 过一硫酸盐 磺胺甲恶唑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