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加热法及常规水浴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映荷 邓红颖 +2 位作者 巢永烈 李思毅 王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加热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分别采用热水浴法及微波加热法处理的PMMA基托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挠度、冲击强度)。结果:微波法可获得与热水浴法处理的基托材料... 目的:探讨微波加热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分别采用热水浴法及微波加热法处理的PMMA基托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挠度、冲击强度)。结果:微波法可获得与热水浴法处理的基托材料相似,甚至更好的力学性能。结论:经微波处理所获得的PMMA具有能满足临床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力学性能 牙科材料 微波加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提取柚果皮果胶的工艺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焕云 李慧荔 顿博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2-304,共3页
对新鲜柚果皮中果胶进行微波提取,采用咔唑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探讨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盐析条件等对果胶得率和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影响,运用L9(34)正交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对新鲜柚果皮中果胶进行微波提取,采用咔唑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探讨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盐析条件等对果胶得率和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影响,运用L9(34)正交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果胶得率有极显著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影响较小。较佳工艺是:液料比(V/m)8︰1,调pH值为2.0,微波功率640W,处理时间8min,盐析饱和硫酸铝用量与酸萃取液比例为3︰5,此条件下提取柚皮果胶得率为4.457%,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4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果皮 果胶 微波加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微波加热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锡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明 余林 +2 位作者 郝志峰 孙建 黄伟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3-426,435,共5页
以SnCl4·5H2O为原料,用柠檬酸微波加热法制备了金红石结构的纳米SnO2粒子。用DSC、TGA、XRD、TEM和IR等技术对SnO2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金属与柠檬酸摩尔比对粒径影响较大,而焙烧时间、微波加热时间对粒径影响较小... 以SnCl4·5H2O为原料,用柠檬酸微波加热法制备了金红石结构的纳米SnO2粒子。用DSC、TGA、XRD、TEM和IR等技术对SnO2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金属与柠檬酸摩尔比对粒径影响较大,而焙烧时间、微波加热时间对粒径影响较小,对结晶度影响较大;在600℃,Sn4+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2时,制备的SnO2粒子平均晶粒尺寸为17.4nm,平均颗粒尺寸为2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微波加热法 SNO2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测定调味料中的水分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勇 邵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5-126,共2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测定调味料中的水分,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测定条件:微波加热时间45min,样品质量3~4g、微波输出功率720W。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7次,S=0.37,CV=0.036,与蒸馏法比较,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测定 调味料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脱除炼焦剩余氨水氨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早生 魏涛 郭官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脱除炼焦剩余氨水中氨氮。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中,在加碱量为1.0008g·(100mL)^-1、微波辐射时间为5min、微波功率为900W的条件下,氨氮脱除率为98.72%,剩余氨水中氨氮含量降到68mg·L^-1;动态实验中,当... 采用微波加热法脱除炼焦剩余氨水中氨氮。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中,在加碱量为1.0008g·(100mL)^-1、微波辐射时间为5min、微波功率为900W的条件下,氨氮脱除率为98.72%,剩余氨水中氨氮含量降到68mg·L^-1;动态实验中,当空气流量为0.3-0.7m^3·h^-1剩余氨水流量为4-12mL·min^-1、微波功率为90-900W、加碱量与剩余氨水的体积比为(O.09-0.21):1时,对应氨氮脱除牵分别为75.96%-94.36%、93.91%-75.96%、72.88%-93.50%和84.67%~93.0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空气流量0.6m^3·h^-1、剩余氨水流量4mL·min^-1、微波功率720W、加碱量与剩余氨水的体积比0.15:1,此时,氨氮脱除率达到94.58%,剩余氨水中氨氮含量降到287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氨水 微波加热法 空气吹脱 氨氮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快速测定粮食中的水分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洪仁 王敬涛 《粮油食品科技》 2004年第4期23-24,共2页
采用微波作为热源测定大米、小米中的水分含量,并对测试条件进行了探讨,大米等粮食加热时间大约8~12min,迅速测定水分,方法简便准确度高。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快速测定 粮食 水分含量 测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波加热法测定油料作物种子的水分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8-279,共2页
报道了采用微波加热技术测定大豆等油料作物种子水分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最适测定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升温时间8min,标准偏差在0.028%~0.040%之间。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节能省时的优点。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油料作物 种子水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国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0-42,共3页
微波加热法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基础科技系钟国清饲料分析中,水分的测定、样品的灰化(如测定灰分、砂分、粗纤维等)及样品的消化分解(如蛋白质、饲料中微量元素等的测定)等需要长时间加热,能耗高,不能满足于快速... 微波加热法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基础科技系钟国清饲料分析中,水分的测定、样品的灰化(如测定灰分、砂分、粗纤维等)及样品的消化分解(如蛋白质、饲料中微量元素等的测定)等需要长时间加热,能耗高,不能满足于快速分析的要求,难于适应饲料工业的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检测 微波加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测定调味料中的水分
9
作者 马勇 邵红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42,共3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测定调味料中的水分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测定条件 :微波加热时间 4- 5min、样品质量 3 - 4g、微波输出功率 72 0W。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 7次 ,S =0 37,CV =0 0 36,与蒸馏法比较 ,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测定 调味料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制备Ca_(3-x)La_xCo_4O_9热电材料
10
作者 穆洁尘 王恩琦 +1 位作者 张丽鹏 吕迎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稀土La掺杂的Ca3-xLaxCo4O9材料的前驱粉末,进一步制备了热电材料烧结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导率的测量、Seebeck系数以及热导率的计算研究了材料的... 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稀土La掺杂的Ca3-xLaxCo4O9材料的前驱粉末,进一步制备了热电材料烧结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导率的测量、Seebeck系数以及热导率的计算研究了材料的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得Ca3-xLaxCo4O9粉体,微波烧结方法时间短,效率高,并且晶粒生长完善且晶粒细小。Ca3-xLaxCo4O9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为片状结构,晶粒生长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3-x LAX Co4 O9 微波加热法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快速制备纳米银及其SERS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司民真 方炎 +1 位作者 董刚 张鹏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4-1037,共4页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及柠檬酸三钠混合后,用微波加热法根据加热时间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制备出了5个纳米银溶胶样品.用电泳仪、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这5个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加热时间短时,纳米银表面带正电,加热时间长时纳米银表面带负电...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及柠檬酸三钠混合后,用微波加热法根据加热时间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制备出了5个纳米银溶胶样品.用电泳仪、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这5个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加热时间短时,纳米银表面带正电,加热时间长时纳米银表面带负电,且加热时间长时吸收峰红移,纳米银尺寸增大.为测试该纳米银溶胶是否具有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活性,选用了阳离子型分子碱性品红(Fuchsine basic)、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阴离子型分子苯甲酸(Benzoic acid),中性分子丫啶橙(Alcidine orange)、苏丹红(Sudan red)作为其SERS活性的测试分子,进行SERS研究.结果发现,所制备的纳米银除样品5对苏丹红分子无增强效应外,其余样品对所选分子都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纳米银 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微波加热法对制备氧还原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诗斌 罗林 +2 位作者 荆胜羽 朱强强 强颖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详细研究了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Pt催化剂(Pt/MWCNTs)的过程中交替微波加热(5s-on/5s-off)次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Pt的晶粒尺寸在开始的加热阶段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随着加热次数的增多... 详细研究了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Pt催化剂(Pt/MWCNTs)的过程中交替微波加热(5s-on/5s-off)次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Pt的晶粒尺寸在开始的加热阶段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随着加热次数的增多,Pt的晶粒尺寸逐步增大.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结果显示,以5s-on/5s-off加热20次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0.5mol·L-1H2SO4饱和氧水溶液中催化剂的氧还原起峰电位接近1.0V(vs RHE).交替微波加热法简单经济,在大批量制备催化剂等纳米材料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交替微波加热法 旋转圆盘电极 氧还原反应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PtAuSn/C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莹丽 常照荣 +1 位作者 王海江 朱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0-341,共2页
以VulcanXC-72R碳黑为载体,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AuSn/C电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tAuSn/C电催化剂具有较小... 以VulcanXC-72R碳黑为载体,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AuSn/C电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tAuSn/C电催化剂具有较小的纳米尺寸以及较高的分散程度,其电催化性能均优于Pt/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微波加热法 PtAuSn/C催化剂 纳米材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测定灯盏花素的水分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永芳 马银海 +2 位作者 李维莉 杨忠 ■云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19-619,共1页
药物中水分的测定一般是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在105℃控温烘箱中加热5h,称量至恒重,然后计算失去的水分[1].目前微波加热在化学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微波加热对药物中水分的测定,已有报道[2,3].但是用微波加热测定灯盏花素中水分,与... 药物中水分的测定一般是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在105℃控温烘箱中加热5h,称量至恒重,然后计算失去的水分[1].目前微波加热在化学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微波加热对药物中水分的测定,已有报道[2,3].但是用微波加热测定灯盏花素中水分,与药典方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低耗能的优点.本法用微波加热法测定灯盏花素的水分含量,并与药典法进行比较,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测定 灯盏花素 水分含量 药物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快速提取禽饲料中的脂肪成分
15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4-64,共1页
巴基斯坦信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采用家用微波炉快速提取和定量家禽饲料中总油脂成分的方法。他们获得的最优化提取流程是:对5g饲料样品采用12mL己烷抽提6次后在900W功率的微波炉中处理20S,在每次抽提结束后收集中间产物置换... 巴基斯坦信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采用家用微波炉快速提取和定量家禽饲料中总油脂成分的方法。他们获得的最优化提取流程是:对5g饲料样品采用12mL己烷抽提6次后在900W功率的微波炉中处理20S,在每次抽提结束后收集中间产物置换新溶剂进行下一次处理。处理产物离心后转移至小瓶中,待溶剂挥发至剩余产物保持恒重,最后定量。试验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成分 快速提取 家禽饲料 微波加热法 家用微波 中间产物 溶剂挥发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ZIF-8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歆 梁淑君 +1 位作者 翟燕 杨云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丙酮为纯化试剂,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并采用XRD、BET和SEM对制得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ZIF-...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丙酮为纯化试剂,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并采用XRD、BET和SEM对制得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ZIF-8晶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当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的摩尔配合比为1∶4、反应时间为50min、反应温度为130℃时,可制得形貌为六棱柱、结晶度较高、比表面积较大的ZIF-8晶体,产率达到43.76%,比表面积达到1878.48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微波辅助加热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脱臭法对大蒜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炜 尉亚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6-98,共3页
本文比较了不同脱臭法对大蒜营养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脱臭法对大蒜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小,醋酸脱臭法、植物油法和碳酸盐法可导致大量营养元素的沥滤损失,不能作为大蒜脱臭的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微波加热法具有加热时间短、营... 本文比较了不同脱臭法对大蒜营养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脱臭法对大蒜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小,醋酸脱臭法、植物油法和碳酸盐法可导致大量营养元素的沥滤损失,不能作为大蒜脱臭的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微波加热法具有加热时间短、营养素损失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脱除大蒜臭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脱臭 大蒜 营养成分 营养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介质微波辐射加热法合成蒽醌的研究
18
作者 夏越青 傅大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48,共3页
采用干介质为催化剂 ,微波辐射加热合成蒽醌反应速度快 ,产率高 ,污染小 ,是一种很有研究与应用价值的清洁生产方法。笔者通过正交试验观测了微波辐照条件下合成蒽醌的最佳反应条件 ,着重研究了邻苯甲酰苯甲酸环化脱水缩合生成蒽醌的产... 采用干介质为催化剂 ,微波辐射加热合成蒽醌反应速度快 ,产率高 ,污染小 ,是一种很有研究与应用价值的清洁生产方法。笔者通过正交试验观测了微波辐照条件下合成蒽醌的最佳反应条件 ,着重研究了邻苯甲酰苯甲酸环化脱水缩合生成蒽醌的产率与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邻苯甲酰苯甲酸与催化剂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 热浴物质 微波辐射加热 合成 干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加热-水蒸汽法制备碱激发活性炭及其脱硝效果的研究
19
作者 顾恒星 陈华 +1 位作者 张浩 刘秀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8-190,195,共4页
以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加热-水蒸汽法和碱激发提高活性炭的脱硝效果。通过正交设计与多元非线性回归结合获得最优碱激发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参数。采用扫描电镜、全自动比表面和孔隙分析仪及红外光谱测试最优碱激发活性炭的微观结构... 以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加热-水蒸汽法和碱激发提高活性炭的脱硝效果。通过正交设计与多元非线性回归结合获得最优碱激发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参数。采用扫描电镜、全自动比表面和孔隙分析仪及红外光谱测试最优碱激发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676W、活化时间为5min和氢氧化钾浓度为48%时,碱激发活性炭具有最佳的脱硝效果,即脱硝穿透时间为343min;最优碱激发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孔结构,孔容积与比表面积均大幅提高,平均孔径减小,同时表面官能团减少,吸收峰的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水蒸汽 碱激发 活性炭 脱硝 最优碱激发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LiFePO_4/C正极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中 蒙延双 +2 位作者 韩旺庆 张庆莹 朱福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二腈胺盐为碳源,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物相,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考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元素分析检测了离子液体最终产物中C、H、N元素的含量...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二腈胺盐为碳源,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物相,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考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元素分析检测了离子液体最终产物中C、H、N元素的含量。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了加热方式和Mg2+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可以高效快速制备LiFePO_4/C,有利于离子液体碳化形成碳层。在加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造成颗粒的不规则长大。Mg2+的掺杂不会改变LiFePO_4/C颗粒的形貌,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6.3mAh/g,经过45次循环后容量没有明显衰减,可以有效地改善LiFePO_4/C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C 离子液体 微波辅助加热 高温固相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