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光波组合辐射辅助提取赤小豆黄酮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游 李同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1-363,共3页
考察赤小豆总黄酮的微波光波组合辐射提取法,并对提取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微波光波提取法以功率800W(微波55%与光波45%)加热6min后,70%乙醇萃取得总黄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24%,与相应的常规加热回流提取法接近,该法有操作简单快速、成... 考察赤小豆总黄酮的微波光波组合辐射提取法,并对提取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微波光波提取法以功率800W(微波55%与光波45%)加热6min后,70%乙醇萃取得总黄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24%,与相应的常规加热回流提取法接近,该法有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利用荧光显微镜FM、IR对微波提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微波光波可能是从对植物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上来改善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小豆黄酮 微波光波 提取机理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波辅助提取茶皂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辉力 邓泽元 +2 位作者 彭游 张绍良 刘文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研究了用微波/光波预处理辅助提取茶皂素的方法。经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发现微波/光波预处理辅助提取茶皂素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且茶皂素的提取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研究了用微波/光波预处理辅助提取茶皂素的方法。经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发现微波/光波预处理辅助提取茶皂素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且茶皂素的提取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功率800W、55%微波+45%光波辐射、辐射时间为4m in、传热介质为DMF,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为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茶皂素 微波/光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波微波炉的胡萝卜脆片膨化工艺开发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鹏 王恒鹏 +3 位作者 许志诚 张涛 陈胜姝 孟祥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0-185,共6页
利用光波微波炉对膨化胡萝卜脆片工艺进行研究,选定微波功率、光波功率和加热时间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感官评分和脆度值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到膨化胡萝卜脆片的最佳制作工艺。同时分析感官评分与脆度这... 利用光波微波炉对膨化胡萝卜脆片工艺进行研究,选定微波功率、光波功率和加热时间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感官评分和脆度值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到膨化胡萝卜脆片的最佳制作工艺。同时分析感官评分与脆度这2个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1 019 W,光波功率为490 W,加热时间为36 min时,非油炸胡萝卜脆片的感官评分可高达92.8分,脆度值为1.53 s,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微波 膨化胡萝卜脆片 响应面分析法 感官评定 脆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变频微波辐射技术在真菌Crocott六胺银快速染色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家成 杨静 +1 位作者 张柏辉 任大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5-1056,共2页
真菌侵犯人体,由真菌感染致病的病例数不断增加,如何准确认识真菌,显示真菌,给病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科室经过多年实践,利用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Crocott六胺银快速染色中对新形隐球菌、曲霉菌菌丝、毛霉菌菌丝、细胞胞质菌、马内菲... 真菌侵犯人体,由真菌感染致病的病例数不断增加,如何准确认识真菌,显示真菌,给病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科室经过多年实践,利用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Crocott六胺银快速染色中对新形隐球菌、曲霉菌菌丝、毛霉菌菌丝、细胞胞质菌、马内菲青霉菌进行显示,得到了很好的染色效果,证明光波变频微波辐射技术应用在快速Crocott六胺银染色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快速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六胺银染色 光波变频微波辐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骨组织快速脱钙与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正文 李永申 +2 位作者 彭东长 石德光 李宏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91-49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骨组织快速脱钙与免疫组化染色中的作用。方法用8%硝酸分别在单纯微波、单纯光波、光波-微波组合Ⅰ和光波-微波组合Ⅱ的条件下脱钙,同时以室温脱钙作为对照;应用光波-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不... 目的探讨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骨组织快速脱钙与免疫组化染色中的作用。方法用8%硝酸分别在单纯微波、单纯光波、光波-微波组合Ⅰ和光波-微波组合Ⅱ的条件下脱钙,同时以室温脱钙作为对照;应用光波-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不同脱钙条件下ANP、CD31、CD34、5-HT、S-100、NF、GFAP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8%硝酸室温脱钙时间最长,光波-微波组合脱钙时间最短;微波组、光波组、光波-微波组合Ⅰ组、Ⅱ组脱钙的免疫组化染色均明显比对照组好;光波-微波组合Ⅰ组、Ⅱ组脱钙的免疫组化染色均明显优于单纯微波、单纯光波法;光波-微波组合Ⅱ-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比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时间短、染色效果好。结论光波-微波辐射脱钙及免疫组化染色所用的时间明显缩短,染色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和骨组织 脱钙技术 光波-微波组合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微波组合修复CD44v6抗原及其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光君 张宏 +2 位作者 熊正文 石巧荣 李永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31-2133,共3页
目的:探讨光波/微波(LW/MW)抗原修复对CD44v6抗原性的影响及CD44v6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W/MW-枸椽酸缓冲液(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78例NSCLC中CD... 目的:探讨光波/微波(LW/MW)抗原修复对CD44v6抗原性的影响及CD44v6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W/MW-枸椽酸缓冲液(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78例NSCLC中CD44v6的光密度(IOD)值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LW、MW、LW/MW-CA抗原修复处理的IOD值显著高于未修复组的IOD值(P<0.01);MW和LW/MW抗原修复处理的IOD值显著高于LW(P<0.01),LW/MW高于MW(P<0.05)。78例NSCLC的CD44v6阳性细胞的IOD值(131.7±11.8)与10例正常组织的IOD值(92.5±12.4)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148.8±12.7)与无淋巴结转移组(116.9±14.9)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W/MW抗原修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D44v6的IOD值;CD44v6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NSCLC病人预后和发生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染色与标记 CD44V6 光波/微波抗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微波辅助核桃壳活性炭对酸性品红吸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丽娟 王宁 李小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215,共4页
为实现新疆果壳的资源化利用,以核桃壳作为前驱体,用ZnCl2改性,于600℃马弗炉中活化加热50min制备活性炭,以微波、光波、光波组合c1、光波组合c2辅助活性炭吸附酸性品红染料溶液,探讨辐射时间、染料浓度、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为实现新疆果壳的资源化利用,以核桃壳作为前驱体,用ZnCl2改性,于600℃马弗炉中活化加热50min制备活性炭,以微波、光波、光波组合c1、光波组合c2辅助活性炭吸附酸性品红染料溶液,探讨辐射时间、染料浓度、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综合考虑,选取吸附剂用量0.1g、染料初始浓度800mg/L、吸附时间2.5min为最佳组合,吸附量可达184.525mg/g,去除率为9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活性炭 光波-微波 酸性品红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光波干法提取与产品开发 被引量:13
8
作者 彭游 郎少杰 +2 位作者 邓泽元 郭辉力 张晓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本文考察茶皂素的微波光波组合无溶剂提取方法,发现微波光波提取干法不用溶剂,仅用微量的DMF作为能量传递介质,提取速度是传统提取方法的1800倍以上,成本明显降低。利用高倍FM、IR等手段对微波提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从微波对植物组织结... 本文考察茶皂素的微波光波组合无溶剂提取方法,发现微波光波提取干法不用溶剂,仅用微量的DMF作为能量传递介质,提取速度是传统提取方法的1800倍以上,成本明显降低。利用高倍FM、IR等手段对微波提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从微波对植物组织结构的影响上阐明次生代谢产物的微波提取机理。利用提取的茶皂素开发成洗发香波,对多个配方进行了多方面的性能评价,其中两个配方的多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微波光波 提取机理 干法 洗发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微波干法辅助提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游 邓泽元 +1 位作者 叶志刚 喻国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6-269,238,共5页
考察大豆异黄酮的微波光波组合无溶剂提取方法,发现微波光波提取干法仅用9.4%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能量传递介质,功率800 W(微波55%与光波45%)加热6 min后,乙醇萃取得总黄酮。大豆苷元的提取率为0.14%,与相应的常规提取法接近,该... 考察大豆异黄酮的微波光波组合无溶剂提取方法,发现微波光波提取干法仅用9.4%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能量传递介质,功率800 W(微波55%与光波45%)加热6 min后,乙醇萃取得总黄酮。大豆苷元的提取率为0.14%,与相应的常规提取法接近,该法有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利用高倍荧光显微镜FM,IR对微波提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微波光波可能是从对植物组织结构的影响上来改善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微波光波 提取机理 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炉的原理
10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6期73-73,共1页
目前市场上的光波炉大概分为3种:一种是在普通微波炉里加入了光波作为加热源和微波共同加热食物的“光波微波炉”。光波微波炉外形和普通的微波炉没有什么区别.其内增加了光源、光波反射器、光波控制传感器、超温保护装置四个装置,... 目前市场上的光波炉大概分为3种:一种是在普通微波炉里加入了光波作为加热源和微波共同加热食物的“光波微波炉”。光波微波炉外形和普通的微波炉没有什么区别.其内增加了光源、光波反射器、光波控制传感器、超温保护装置四个装置,通过由石英管或者铜管组成的光波管迅速产生高温高热.快速实现制热效果。第二种被称作“红外线光波炉”.这种光波炉外形和传统的电磁炉基本相似.其采用远红外发热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 发热原理 光波微波 保护装置 快速实现 加热源 反射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油炸胡萝卜脆片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纯 孟静 +3 位作者 陈胜姝 谢静 张文烨 曹仲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8,共3页
通过冷冻与微波光波干燥相结合的技术制作胡萝卜脆片,利用正交试验与方差分析确定出制作胡萝卜脆片的最佳条件组合:50%微波+50%光波、冷冻温度为-18℃、小苏打浓度为0.36 mol/L,此方法加工的非油炸胡萝卜脆片感官效果最好。
关键词 胡萝卜 光波微波交替加热比例: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熏醅中类黑精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丹丹 韩凯 +1 位作者 石嗣中 王如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98,共7页
以类黑精提取量(AV值)为分析指标,采用超声-微波-光波协同提取法提取山西老陈醋熏醅中类黑精,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熏醅中类黑精超声-微波-光波协同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4(mL/g),超声温度67℃,超声... 以类黑精提取量(AV值)为分析指标,采用超声-微波-光波协同提取法提取山西老陈醋熏醅中类黑精,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熏醅中类黑精超声-微波-光波协同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4(mL/g),超声温度67℃,超声时间28 min,微波-光波组合方式为55%微波+45%光波,微波-光波时间6 min,提取级数为2级。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熏醅中类黑精提取量为290.856±1.738,与预测值相差1.06%。与单一的水浴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光波辅助提取相比,类黑精提取量分别提高了201.64%、158.81%和83.67%,为山西老陈醋熏醅中类黑精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醅 类黑精 超声-微波-光波协同提取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解释交叉眼干扰原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荣 杜宇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60,共6页
对单脉冲雷达实施的交叉眼干扰是一种重要的雷达角度欺骗手段,但是对这一干扰样式的传统理论分析与数学公式表达不仅繁杂,而且也没有揭示出其所具有的本质物理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借鉴历史上物理光学中经典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类比... 对单脉冲雷达实施的交叉眼干扰是一种重要的雷达角度欺骗手段,但是对这一干扰样式的传统理论分析与数学公式表达不仅繁杂,而且也没有揭示出其所具有的本质物理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借鉴历史上物理光学中经典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类比分析展示了雷达对抗中的交叉眼干扰与双缝相干光干涉成像的众多相似之处,详细分析了交叉眼干扰中两个相干干扰信号在单脉冲雷达天线处形成的干涉条纹对雷达测角处理的和差信号所造成的影响,形象地揭示了交叉眼干扰起效的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仿真对上述类比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有效验证。从而为后续的干扰样式优化和工程实现因素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对抗 单脉冲雷达 交叉眼干扰 角度欺骗 相干干扰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干涉条纹 光波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oly(amino-quinone) by microwave-assisted solid-state polymerization
14
作者 李海普 万俊杰 +1 位作者 王帅 常庆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67-471,共5页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employed to assist the synthesis of poly(amino-quinone) (PAQ) from p-benzoquinone and diamines in solid state. The effects of power, time, and pattern (continuously or intermittently) o...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employed to assist the synthesis of poly(amino-quinone) (PAQ) from p-benzoquinone and diamines in solid state. The effects of power, time, and pattern (continuously or intermittently)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yield and intrinsic viscosity of PAQs we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tinuous microwave irradiation at a high power leads to rapid increase of yield and a sudden halt in polymerization afterwards, due to the subsequent loss of volatile reactants at a high reaction temperature. Alternatively, the high-pow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is applicable to raising the yield if used intermittently. In contras4 the low-pow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favours the way of continuous exposure to ensure sufficient heat for polymerization. In both cases of high and low power, the yield and intrinsic viscosity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by prolonging the exposure time. It is found that under a preliminarily optimized condition of intermittent irradiation at 490 W with six sequences of 5 min irradiation followed by 5 rain interval, the yield and intrinsic viscosity of PAQ from p-benzoquinone and p-phenylene diamine can reach as high as 83% and 41.9 mL/g,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mino-quinone) MICROWAVE solid-state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