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氧技术在葡萄酒陈酿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康文怀 李华 +1 位作者 杨雪峰 段雪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1,共5页
重点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葡萄酒酒精度、残糖、干浸出物、总酸、挥发酸、色度,色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氧处理对酒精度、残糖、干浸出物、总酸无显著影响,不会增加葡萄酒中挥发酸的含量,可增加葡萄酒的色度,使420 nm的吸光值增加,使... 重点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葡萄酒酒精度、残糖、干浸出物、总酸、挥发酸、色度,色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氧处理对酒精度、残糖、干浸出物、总酸无显著影响,不会增加葡萄酒中挥发酸的含量,可增加葡萄酒的色度,使420 nm的吸光值增加,使游离态花色素苷向结合态转化,促进葡萄酒颜色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技术 干红葡萄酒 陈酿 色度 花色素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处理对赤霞珠葡萄酒多酚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华 康文怀 +2 位作者 陶永胜 杨雪峰 段雪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4,共4页
采用微氧促进葡萄酒成熟,比较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花色素苷、色度、单宁、盐酸指数、明胶指数、聚合指数以及总酚影响,并进行了感官品尝分析.结果表明:微氧处理有利于游离态花色素苷向结合态的转变,颜色的稳定与提高;盐酸... 采用微氧促进葡萄酒成熟,比较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花色素苷、色度、单宁、盐酸指数、明胶指数、聚合指数以及总酚影响,并进行了感官品尝分析.结果表明:微氧处理有利于游离态花色素苷向结合态的转变,颜色的稳定与提高;盐酸指数、明胶指数的提高,促进单宁分子适度聚合,改善葡萄酒的涩感;有利于聚合指数的提高.品尝分析也证实,适宜微氧处理可使葡萄酒结构协调、口感柔和以及促进葡萄酒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葡萄酒 微氧技术 多酚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小香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在池塘养殖产业中,池塘中的溶氧量是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目前,常规使用的增氧设备是机械式增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增氧能力不足、底层增氧量不够、增氧不均匀、消耗的能量较多、对整体水质改善效果不理想、池塘底层... 在池塘养殖产业中,池塘中的溶氧量是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目前,常规使用的增氧设备是机械式增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增氧能力不足、底层增氧量不够、增氧不均匀、消耗的能量较多、对整体水质改善效果不理想、池塘底层大量遗体残骸积累破坏水质等,而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此,介绍了微孔增氧技术的概念、研究现状、优点以及设备安装方法,分析了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增技术 池塘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海参高产养殖中的应用
4
作者 林秀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第12期94-96,共3页
微孔增氧技术是水产养殖中一种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其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为了对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池塘海参高产养殖为例,对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微孔增... 微孔增氧技术是水产养殖中一种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其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为了对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池塘海参高产养殖为例,对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的情况下,底层水体的增氧可以提高2~3 mg/L,海参的产量更高,个体更大,生长期可以延长15~20 d,能够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增技术 海参 高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大家鱼”微管增氧技术的推广应用
5
作者 陈新仁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130-132,共3页
为了提高粤东北养殖渔业的产量,在韩江的石窟河流域附近进行了微管增氧技术混养"4大家鱼"和普通增氧环境下的对照试验,并对各孔径系数条件下的养殖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在用微管增氧技术养殖,孔径在14mm,溶解氧5mg/L情况下,产... 为了提高粤东北养殖渔业的产量,在韩江的石窟河流域附近进行了微管增氧技术混养"4大家鱼"和普通增氧环境下的对照试验,并对各孔径系数条件下的养殖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在用微管增氧技术养殖,孔径在14mm,溶解氧5mg/L情况下,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成本低,肉质好、营养、健康。这一技术已在当地推广应用,受到渔民朋友的广泛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增技术 孔径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中溶解氧的作用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吕麟华 张晓霞 +2 位作者 董晓宁 聂亚华 廖天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氧在葡萄酒生产和成熟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适宜的微氧处理可增加葡萄酒的颜色,使口感更加柔和、降低其生青味、增强葡萄酒的稳定性等。文中介绍了葡萄酒成熟过程中溶解氧的作用及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并重点介绍了溶氧仪法的原理... 氧在葡萄酒生产和成熟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适宜的微氧处理可增加葡萄酒的颜色,使口感更加柔和、降低其生青味、增强葡萄酒的稳定性等。文中介绍了葡萄酒成熟过程中溶解氧的作用及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并重点介绍了溶氧仪法的原理和光纤溶解氧传感器,及溶解氧测定方法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溶解 微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调控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池底泥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苟小兰 苏艳秋 +3 位作者 黄丹 李骏程 吴立锋 罗国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为探讨菌藻调控技术、底质改良技术及投饵区微孔增氧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在江苏大丰地区选择3口总面积约42.93hm^2的异育银鲫精养池塘实施以上技术,同时两口总面积约30hm^2的池塘作为对照池,采用PCR-... 为探讨菌藻调控技术、底质改良技术及投饵区微孔增氧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在江苏大丰地区选择3口总面积约42.93hm^2的异育银鲫精养池塘实施以上技术,同时两口总面积约30hm^2的池塘作为对照池,采用PCR-DGGE方法比较分析4—7月池塘底泥中的细菌多样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塘底泥细菌多样性指数为3.15~3.52,明显高于对照塘的2.20~2.74,表明了三大技术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底泥中细菌多样性指数,同时底泥菌群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与异育银鲫的损失率呈正相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三大技术的联用有利于提高精养池塘生态稳定能力,间接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调控技术 底质改良技术 孔增技术 异育银鲫 菌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妙水的制作
8
作者 方孝玲 《农技服务》 2001年第10期37-37,共1页
“奇妙水”又称“神奇水”是利用韩国的微氧珠技术,把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密封在各种各样精美漂亮的玻璃瓶里,在无需喂食和换水的状况下能够长期存活。由于瓶里面点缀有绿草和鲜花等装饰品,使它集工艺性、趣味性于一体。
关键词 奇妙水 神奇水 韩国 技术 金鱼 玻璃瓶 制作技术 装饰品 无色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Pt/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 catalyst designed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limin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婷 陈敏 +1 位作者 高园园 郑小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19-323,共5页
A novel 0.1% Pd-0.05% (mass fraction) Pt/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 catalyst was prepared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elimination. The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by 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 as support and ... A novel 0.1% Pd-0.05% (mass fraction) Pt/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 catalyst was prepared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elimination. The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by 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 as support and then treated by anodic oxid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porous membrane on the support. During the anodic oxidation process, various electrolyt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porous membrane. An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was tested by using toluene and acetone combustion as model reaction. The temperatures of complete toluene and acetone conversion were decreased to 180℃ and 240 ℃, respectively.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 supports an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odic oxidation ELECTROLYTE 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