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 被引量:56
1
作者 马曙轩 刘景汉 +3 位作者 李锡金 骆群 陈民才 王海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为了建立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与鉴定不规则抗体的实验方法 ,探索采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抗体筛选的可行性 ,采用多人份标准红细胞混合检测不规则抗体法 ,并与传统抗球蛋白法加木瓜蛋白酶两步法进行了对比 ;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 为了建立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与鉴定不规则抗体的实验方法 ,探索采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抗体筛选的可行性 ,采用多人份标准红细胞混合检测不规则抗体法 ,并与传统抗球蛋白法加木瓜蛋白酶两步法进行了对比 ;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对我院受血者抗凝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对筛检阳性的受血者首先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鉴定 ,然后采用传统抗球蛋白法加木瓜蛋白酶两步法再次进行抗体鉴定。抗体鉴定所用的标准细胞均为 11个标准细胞的单人份混悬液。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混合标准细胞筛检 5 0 0 0份受血者标本 ,共检出不规则抗体 2 0例 ,阳性率为 0 .4 % ,其中抗 D 2例 ,抗 E 8例 ,抗 C 1例 ,抗 c 2例 ,抗 Mia2例 ,抗 Jka2例 ,抗 Lea1例及抗 Fya2例。采用传统抗球蛋白法检出了其中的 19例 ,而木瓜蛋白酶法检出其中的 13例。抗 Lea 抗体经加入Le(a b )型人的补体后也检出。结论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混合细胞筛检受血者不规则抗体可以取代传统抗人球加酶法在临床大批量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 筛选 鉴定 不规则 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检测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子毅 李俊杰 +1 位作者 刘仁强 刘景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86-2287,共2页
目的实验研究微柱凝胶法在临床应用中检测效能,提高微柱凝胶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认识。方法将红细胞经IgG抗-D抗体致敏,用非致敏红细胞倍比稀释致敏红细胞后,用微柱凝胶法和抗球蛋白法分别进行检测,根据致敏红细胞的稀释倍数计算微柱凝胶... 目的实验研究微柱凝胶法在临床应用中检测效能,提高微柱凝胶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认识。方法将红细胞经IgG抗-D抗体致敏,用非致敏红细胞倍比稀释致敏红细胞后,用微柱凝胶法和抗球蛋白法分别进行检测,根据致敏红细胞的稀释倍数计算微柱凝胶法和抗蛋白球法对致敏红细胞的最低检测限。结果微柱凝胶法最低能检测出致敏红细胞的稀释倍数为1∶8,而抗球蛋白法为1∶32,微柱凝胶法对致敏红细胞的最低检测阈值优于抗球蛋白法(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和抗球蛋白法对弱凝集反应均有漏检现象,微柱凝胶法检测最低阈值高于抗球蛋白法,若微柱凝胶法出现可疑结果时,应用手工抗球蛋白法进行补充确证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 球蛋白 致敏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微柱凝胶免疫检测试剂卡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凌波 王冬倩 +2 位作者 陈云声 李宁 陈维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传统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和抗-B效价的差异,对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检测孕妇IgG效价的决定值进行界定。方法:用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和传统试管法平行检测524例丈夫为A型或B型的O...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传统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和抗-B效价的差异,对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检测孕妇IgG效价的决定值进行界定。方法:用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和传统试管法平行检测524例丈夫为A型或B型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和抗-B水平,经配对t检验、χ2检验和回归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并界定前者的决定值。结果: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和传统试管法检测抗-A平均效价分别为249.98和120.85,抗-B为156.98和76.38,前一方法分别是后者2.07、2.06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64,P<0.001;t=15.39,P<0.001);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种方法测抗-A、抗-B效价均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是0.8857(t=30.76,P<0.001)、0.8996(t=33.22,P<0.001),通过回归方程得出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检测抗-A、抗-B效价的决定值分别为128、116;以IgG抗体效价≥64判为阳性,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测抗-A、抗-B阳性率分别为73.66、52.29,明显高于传统试管法的47.33、34.3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P<0.01;χ2=47.00,P<0.01)。结论:国产微柱凝胶试剂卡比传统试管法操作更简便、快捷,应用于孕妇产前IgG抗-A、抗-B效价检测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其决定值的界定,将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球蛋白试验 试管球蛋白试验 IGG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朝 周雪丽 +3 位作者 薄丽津 徐艳 刘慧娟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AIHA患者59例。根据DAT试管...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AIHA患者59例。根据DAT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DAT两方法均阴性组(Ⅰ组,n=5)、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组(Ⅱ组,n=26)、DAT两方法均阳性组(Ⅲ组,n=28)。Ⅱ组与其他组别相比,年龄、性别组成均无显著差异,DAT微柱凝胶法抗IgG+抗C3d阳性比例低于Ⅲ组(P=0.015)。Ⅱ组临床表现以胸闷、憋气、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以及皮肤、巩膜黄染或尿色加深等溶血相关症状为主,但发生率与其他组别无显著差异。Ⅱ组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等贫血相关指标低于参考范围,但与Ⅰ组、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的网织红细胞(Ret)比率、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血红蛋白(F-Hb)等溶血相关指标高于参考范围,其中后2项显著高于Ⅰ组(P=0.031和P=0.036)。Ⅱ组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Ⅲ组(P=0.010和P=0.037)。结论: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AIHA患者与两方法均阴性和均阳性患者相比,贫血程度接近,但补体系统参与溶血的机制和程度可能不同。这一结果可能对此类患者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直接球蛋白试验 微柱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5
作者 马曙轩 白丽霞 +2 位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李锡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0-662,共3页
目的 比较木瓜蛋白酶、抗球蛋白实验、聚凝胺和微柱凝胶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效价及所需时间。方法 将12种IgG抗体: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抗 Fya、抗 Fyb、抗 k、抗 S、抗 s分别采用... 目的 比较木瓜蛋白酶、抗球蛋白实验、聚凝胺和微柱凝胶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效价及所需时间。方法 将12种IgG抗体: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抗 Fya、抗 Fyb、抗 k、抗 S、抗 s分别采用上述4种方法检测。结果 木瓜蛋白酶检出了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7种抗体(7/ 12 ) ;抗球蛋白试验检出了所有12种抗体(12 / 12 ) ;聚凝胺法检出了除抗 k以外的抗体(11/ 12 ) ;而微柱凝胶也检出了所有12种抗体(12 /12 )。木瓜蛋白酶检测Rh及Kidd血型系统的抗体效价低于其它3种方法,而微柱凝胶检测这12种抗体效价较其它3种方法更为敏感。4种方法检测IgG抗体所需时间分别为:木瓜蛋白酶45min ,抗球蛋白实验60min ,聚凝胺5min ,微柱凝胶3 0min。结论 木瓜蛋白酶检测IgG抗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抗球蛋白实验因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工费时;聚凝胺是目前最快速简便检测IgG抗体的方法;而微柱凝胶是检测IgG抗体最为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木瓜蛋白 球蛋白实验 微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抗体法作血痕的种属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蔡锐波 郭景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血痕的种属鉴定,最早是应用抗人血清作环状沉淀试验,后来使用特异性更好的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替代抗人血清作各种沉淀试验。此外,还有应用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法,胶乳载体试验法。近来,随着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 血痕的种属鉴定,最早是应用抗人血清作环状沉淀试验,后来使用特异性更好的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替代抗人血清作各种沉淀试验。此外,还有应用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法,胶乳载体试验法。近来,随着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等检测人血液中各种特异组分作血痕的种属鉴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种属 血痕 鉴定 环状沉淀试验 酶联免疫技术 球蛋白 载体试验 蛋白沉淀 间接 实验技术 人血清 特异性 免疫学 人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毕蔚茹 冯倩 +5 位作者 于洋 林子林 潘纪春 陈民才 骆群 李锡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9期3176-3178,共3页
比较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全自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输血患者5000例,分别采用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 比较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全自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输血患者5000例,分别采用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全自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其输血前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对阳性结果进行抗体鉴定。盐水法未能检出阳性结果;木瓜酶法检出其中的15例,特异率86.7%;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出了其中的19例,特异率为89.5%;凝聚胺法检出阳性结果18例,特异率100%;全自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出阳性标本22例,特异率90.9%。说明盐水法不适合不规则抗体检测;木瓜酶法检出率低,具有一定局限性;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时较多,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筛查;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全自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适于临床输血前大批量抗体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 木瓜蛋白 微柱 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抗体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勇萍 安宁 +2 位作者 杨世明 苏小花 杜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0-982,共3页
目的确证微柱凝胶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浆(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血标本再用凝聚胺法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结果在微柱凝... 目的确证微柱凝胶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浆(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血标本再用凝聚胺法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结果在微柱凝胶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10例中,由非特异性抗体引起假阳性35例(16.7%),由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阳性175例(83.3%)。在17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抗体156例(89.1%),MNSs血型系统抗体10例(5.7%),Lewis血型系统抗体5例(2.9%),Kidd血型系统抗体3例(1.7%),其中Rh血型系统合并Kidd血型系统抗体1例。结论对孕妇产前及受血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早期进行预防及选择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输注,是防治新生儿溶血病和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筛查 特异性鉴定 微柱 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血型抗体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吴远军 吴勇 +1 位作者 陈宝婵 刘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鉴定为Rh血型抗体者,采用单克隆抗-D、抗-C、抗-c、抗-E、抗-e鉴定红细胞Rh血...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鉴定为Rh血型抗体者,采用单克隆抗-D、抗-C、抗-c、抗-E、抗-e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以确认抗体的准确性;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询问孕产史、输血史,如果为新生儿检测其母亲血浆中是否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以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54000例,共检出Rh血型抗体47例,检出率为0.087%,其中有妊娠史者27例,有输血史者13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者1例,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6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29例(61.70%)、抗-D8例(17.02%)、抗-cE5例(10.64%)、抗-c4例(8.51%)、抗-C1例(2.13%);47例Rh血型抗体均为IgG或IgG+IgM类,37℃均可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反应,抗体效价介于1~4096。结论:被检就诊者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低于白种人;在检出的Rh血型抗体中,抗-E占绝对多数,而抗-D的检出率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妊娠和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是Rh血型抗体产生的原因,新生儿自母体被动获得的Rh血型抗体是Non-ABO-HDN最主要的致病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不规则 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 微柱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待输血患者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晓宁 赵震 +1 位作者 刘冰 李凌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1-805,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待输血患者红细胞Rh血型系统E抗原(RhE抗原)分布,结合抗-E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频率及特点,分析常规检测RhE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输血患者标本10 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E抗原,并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 目的:了解临床待输血患者红细胞Rh血型系统E抗原(RhE抗原)分布,结合抗-E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频率及特点,分析常规检测RhE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输血患者标本10 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E抗原,并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10 000例标本中,RhE抗原阳性率51.46%(5 146/10 000),RhE抗原阴性率48.54%(4 854/10 000)。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共78例,阳性率0.78%(78/10 000);全部检出抗体中,抗-E抗体最多,占23.08%(18/78),检出的18例抗-E抗体阳性患者中17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抗-E抗体在有临床免疫史患者中检出率为0.33%(17/5 120),与无免疫史患者检出率(0.02%,1/4 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1)。结论:抗-E抗体是临床输血检测中最常出现的不规则抗体,对待输血患者进行RhE抗原常规检测,实现红细胞RhE血型同型匹配输血,可避免患者产生抗-E抗体,促进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E 不规则 -E 微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冯倩 张晓娟 +4 位作者 马春娅 关小珍 付丽辉 于洋 汪德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3期8218-8220,共3页
探讨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采用Capture-R技术对609例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与微柱凝胶法进行比对实验。对实验中不一致的标本用经典抗人球蛋白实验确认。609例标本中Capture-R法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 探讨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采用Capture-R技术对609例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与微柱凝胶法进行比对实验。对实验中不一致的标本用经典抗人球蛋白实验确认。609例标本中Capture-R法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3%(27/609)和3.28%(20/609),两种方法灵敏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77.78%(21/27)和100.00%(20/20),两种方法特异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微柱凝胶法水平,是一种安全、灵敏、可靠的交叉配血技术,而且处理样本具有高通量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实验 Capture-R 微柱 球蛋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