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处理器微架构设计空间探索的加速方法综述
1
作者 王铎 刘景磊 +4 位作者 严明玉 滕亦涵 韩登科 叶笑春 范东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7,共36页
中央处理器是目前最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为了最大化收益,架构师在设计处理器微架构时需要权衡性能、功耗、面积等多个目标.但处理器运行负载的指令多,单个微架构设计点的评估耗时从10 min到数十小时不等.加之微架构设计空间巨大,全设计... 中央处理器是目前最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为了最大化收益,架构师在设计处理器微架构时需要权衡性能、功耗、面积等多个目标.但处理器运行负载的指令多,单个微架构设计点的评估耗时从10 min到数十小时不等.加之微架构设计空间巨大,全设计空间暴力搜索难以实现.近些年来许多机器学习辅助的设计空间探索加速方法被提出,以减少需要探索的设计空间或加速设计点的评估,但缺少对加速方法的全面调研和系统分类的综述.对处理器微架构设计空间探索的加速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及分类,包含软件设计空间的负载选择、负载指令的部分模拟、设计点选择、模拟工具、性能模型5类加速方法.对比了各加速方法内文献的异同,覆盖了从软件选择到硬件设计的完整探索流程.最后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并放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器微架构设计 设计空间探索 性能模型 负载选择 软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辅助微架构功耗建模和设计空间探索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建旺 凌梓超 +2 位作者 白晨 赵康 余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1369,共19页
微架构设计是处理器开发的关键阶段,处在整个设计流程的上游,直接影响性能、功耗、成本等核心设计指标.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新的微架构设计方案,结合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新一代处理器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成本.然而,随... 微架构设计是处理器开发的关键阶段,处在整个设计流程的上游,直接影响性能、功耗、成本等核心设计指标.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新的微架构设计方案,结合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新一代处理器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成本.然而,随着集成电路发展至“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工艺演进所带来的红利愈发有限,功耗问题已成为高能效处理器设计的主要挑战.与此同时,现代处理器的架构愈发复杂、设计空间愈发庞大,设计人员期望进行快速精确的指标权衡以获得更理想的微架构设计.此外,现有的层层分解的设计流程极为漫长耗时,已经难以实现全局能效最优.因此,如何在微架构设计阶段进行精确高效的前瞻性功耗估计和探索优化成为关键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机器学习技术被引入到微架构设计流程中,为处理器的微架构建模和优化提供了高质量方案.首先介绍了处理器的主要设计流程、微架构设计及其面临的挑战,然后阐述了机器学习辅助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在于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辅助微架构功耗建模和设计空间探索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器设计自动化 微架构设计 功耗建模 设计空间探索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架构安全漏洞攻击技术综述
3
作者 王泉成 唐明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9-1232,共34页
随着研究人员发现越来越多存在信息泄漏的微架构优化设计,相关攻击技术与防御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处理器微架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时间侧信道攻击、暂态攻击和隐蔽信道攻击的分类模式,系统性地归纳研究人... 随着研究人员发现越来越多存在信息泄漏的微架构优化设计,相关攻击技术与防御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处理器微架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时间侧信道攻击、暂态攻击和隐蔽信道攻击的分类模式,系统性地归纳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的微架构安全漏洞的攻击技术,包括攻击分类、对应漏洞、攻击原理、受威胁的安全机制.然后,基于微架构攻击利用的微架构漏洞以及攻击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处理器微架构的脆弱性的有向无环图模型.该模型将攻击流程中的操作与处理器微架构的共享资源相结合,并且对每类微架构攻击分别建模,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微架构攻击的根本原因和攻击原理.此外,还从漏洞验证、防护评估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有向无环图模型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微架构攻击与一种缓存时间侧信道防护策略.最后,从攻击和防御两个方向展望了处理器安全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器安全 微架构设计 侧信道攻击 暂态攻击 隐蔽信道攻击 系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量数据的多维度负荷特性分析系统开发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华珍 吴亚雄 +3 位作者 李浩 高崇 唐俊熙 管维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6,共12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在已知用户负荷所属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海量用户负荷数据进行负荷特性分析,可以提取行业典型负荷特征,为开展业扩报装工作及其他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指导,同时提高配用电的智能化水平。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负荷特...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在已知用户负荷所属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海量用户负荷数据进行负荷特性分析,可以提取行业典型负荷特征,为开展业扩报装工作及其他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指导,同时提高配用电的智能化水平。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负荷特性分析工作效率,开发了基于海量数据的多维度负荷特性分析系统。首先,设计了多维度负荷特性分析的各个功能模块。然后,对负荷特性分析的多个功能进行整合,介绍了多维度用户负荷特性分析功能的实例。最后,对该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可视化界面进行了展示说明。总的来说,所开发的多维度负荷特性分析系统以Java语言为基础,采用微服务、微应用架构,支持所有功能的灵活拓展以及各个功能块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交互,可为基于海量数据的负荷特性分析提供便利。此外,该系统底层算法能够同时支持多种语言进行开发,对于发出的计算需求可迅速做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负荷特征库 典型行业 服务架构设计 功能模块化开发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