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对肝炎病人血清中HBV DNA的定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虹 王省良 +2 位作者 万成松 彭华国 张文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测定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含量。方法用PCR法将病人血清标本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然后通过酶联显色对6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0例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 目的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测定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含量。方法用PCR法将病人血清标本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然后通过酶联显色对6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0例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DNA含量超过2μg/L,88.24%的急性轻型肝炎患者和54.55%轻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少于2μg/L,66.67%中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在2-1000μg/L的范围,75%重度慢性肝炎和45%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HBVDNA含量超过1000μg/L。结论做饭核酸杂交-ELISA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核酸定量测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易自动化,对于研究病毒感染量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 肝炎 血清诊断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皖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
2
作者 赵守松 高春明 田维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20-721,共2页
目的: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皖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方法:用PCR法将 患者血清标本中的 TTV DNA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通过酶联显色检测血清标本中的TTV DNA,进行分型并与套式P... 目的: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皖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方法:用PCR法将 患者血清标本中的 TTV DNA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通过酶联显色检测血清标本中的TTV DNA,进行分型并与套式PCR方法比较。结果:TTV在学生、血透患者、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 16.7%和13.5%,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14例非甲-非戊(NA-NE)肝炎的TTV阳性 率为14.3%。本地区流行的TTV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基因型,即I型(66.7%)、Ⅱ型(25%),并存在混合感染 (8.3%)。微板核酸杂交-ELISA与套式PCR方法的相符率为98.l%(205/209). 结论:本地区一般人群、血透 和肝病患者中存在TTV感染,后两者为感染的高危人群,TTV的基因型以I型为主。TTV不是本地 NA-NE肝 炎的主要病因。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具有灵敏性高、操作简单、易自动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 TT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板核酸杂交检测芽孢杆菌属的方法建立
3
作者 刘婷 冯守帅 +2 位作者 辛瑜 王武 杨海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以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菌株,针对具有高保守性及特异性的16SrRNA设计一组核酸探针,建立了对芽孢杆菌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型的微板核酸杂交检测方法,优化了关键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当S1酶反应温度为42℃时,芽... 以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菌株,针对具有高保守性及特异性的16SrRNA设计一组核酸探针,建立了对芽孢杆菌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型的微板核酸杂交检测方法,优化了关键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当S1酶反应温度为42℃时,芽孢杆菌属检测探针能分开目标序列仅差一个碱基的近缘属。当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工作浓度均为5nmol/L,与分析探针杂交温度都为50℃,杂交时间分别为60min和15min时,检测信号的强弱与细菌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实现定量检测,灵敏度高达1.33×102cells/mL。本方法提供了一个快速定性定量的检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于白酒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属实时监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核酸杂交技术 芽孢杆菌属 16S r RNA 定性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V与其它肝炎病混合感染及其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守松 赵久法 +1 位作者 高春明 王淑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研究TTV与其它肝炎病混合感染对肝脏病变的影响及本地区TTVDNA的基因型。选TTV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TTVDNA并对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异源性大于 5 0 %的序列作显色探... 研究TTV与其它肝炎病混合感染对肝脏病变的影响及本地区TTVDNA的基因型。选TTV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TTVDNA并对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异源性大于 5 0 %的序列作显色探针Ⅰ和显色探针Ⅱ ,进行分型研究。学生、非甲 -非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TV阳性率分别为 3 3 %、14 3%、12 %、16 %。TTV阳性和TTV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 ,在年龄、性别、ALT和TBil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本地区流行的TTV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基因型 ,即Ⅰ型 (6 6 7% )、Ⅱ型 (2 5 % ) ,部分存在混合感染 (8 3% )。TTV可能与HBV、HCV有类似的传播途径 ,故常重叠感染。TTV与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混合感染后不影响两者的肝脏病变。TTV不是本地区非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毒 TTV 混合感染 基因分型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与肝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春姬 朱凤群 狄鹏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乙肝病毒基因型与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的基因型。结果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乙肝病毒基因型与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的基因型。结果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在,无A、E、F型。按照亚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顺序,C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B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降低。肝癌患者C基因型的检出率没有依次增高。C基因型HBVDNA(log值4.69±0.66)水平低于B型(log值5.33±0.66),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阳性率C型(69.7%)大于B型(42%),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部分以B、D及混合型存在,未发现A、E、F型。除肝癌外,C型的检出率随临床类型的加重而增高,C型的HBVDNA水平低于B型,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基因型 核酸分子杂交 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凤群 霍康 +1 位作者 李春姬 狄鹏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并同时测定肝功能。结果93例不同临床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B型24例(25.81%),C型59例(63.44%),D型5例(5.3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并同时测定肝功能。结果93例不同临床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B型24例(25.81%),C型59例(63.44%),D型5例(5.38%),混合型5例(B/D 3例,C/D 2例,占5.38%)。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在,无A、E、F型。按照慢性乙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的顺序,C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增多,B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减少。肝癌患者C基因型的检出率没有依次增高。C基因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TBIL均高于B型,ALB低于B型,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部分以B、D及混合型存在,未发现A、E、F型。除肝癌外,C型的检出率随临床类型的加重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核酸分子杂交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