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片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冯颖 黄世华 +1 位作者 康凯 段晓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通过微机械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分别制备了不同层数的石墨烯片,并将其转移到硅片上。利用石墨烯片在不同厚度SiO2硅片上光学显微图像颜色及对比度存在的差异,对其层数进行了识别与区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 通过微机械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分别制备了不同层数的石墨烯片,并将其转移到硅片上。利用石墨烯片在不同厚度SiO2硅片上光学显微图像颜色及对比度存在的差异,对其层数进行了识别与区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拉曼(Raman)光谱判定了所制石墨烯片的层数。结果表明:所制石墨烯片有单层、少数层和多层。与双层石墨烯片的Raman谱图比较,多层石墨烯片的2D模线宽变宽,G模强度增大。此外,CVD法可生长出大面积(~cm2)的石墨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高定向热解石墨 微机械剥离法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二硒化钨的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的实验优化和理论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义超 赵付来 +4 位作者 王宇 王亚玲 沈永涛 冯奕钰 封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176,共11页
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制备了基于不同厚度的高质量WSe_(2)纳米片的场效应晶体管(WSe_(2)-FETs),研究了其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控WSe_(2)纳米片及介电层的厚度、测试温度及退火处理等,结合理论模拟分析,获得了WSe_(2)-FETs的最佳电学性能.最... 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制备了基于不同厚度的高质量WSe_(2)纳米片的场效应晶体管(WSe_(2)-FETs),研究了其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控WSe_(2)纳米片及介电层的厚度、测试温度及退火处理等,结合理论模拟分析,获得了WSe_(2)-FETs的最佳电学性能.最终,基于7层WSe_(2)纳米片的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最优异的电学性能,室温下载流子迁移率可达93.17 cm^(2)·V^(‒1)·s^(‒1);在78 K低温下,载流子迁移率高达482.78 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剥离法 二维材料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载流子迁移率 开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化锗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及电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鑫 赵付来 +3 位作者 王宇 梁雪静 冯奕钰 封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32-2037,共6页
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得到横向尺寸为10μm的碲化锗(GeTe)纳米片.通过电子束曝光和真空溅射镀膜的方法,以钛金合金为接触电极,制备基于二维碲化锗(2D-GeTe)纳米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并测定了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剥离所得GeTe纳米材料... 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得到横向尺寸为10μm的碲化锗(GeTe)纳米片.通过电子束曝光和真空溅射镀膜的方法,以钛金合金为接触电极,制备基于二维碲化锗(2D-GeTe)纳米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并测定了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剥离所得GeTe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光学带隙为1.98 eV,属于p型半导体;该场效应晶体管展现出了6.4 cm^2·V^‒1·s^‒1的载流子迁移率和670的开关电流比的良好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锗 二维材料 微机械剥离法 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